立法會十九題:推動碳市場的發展
***************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敬康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碳市場的發展可促進商界在兼顧業務發展的同時,為減輕全球暖化作出貢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亦於去年七月成立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成員包括多家中外企業及金融機構,以協助香港建設效率及成效兼備的國際碳市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港交所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於去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區域碳市場的深化發展及創建適用於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自願減排機制,至今推進大灣區碳市場發展和創建自願減排機制的進展為何;
 
(二)去年十二月推出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的參與人數和詳細推展情況為何,以及有否計劃因應需要擴大培訓規模;
 
(三)鑑於「負碳技術」(即透過收集、利用和儲存二氧化碳的技術以抵銷碳排放)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於去年十二月公布的「2023年十大焦點科技」中排名首位,當局有否制訂計劃和時間表,以積極推動本港發展負碳技術,並鼓勵香港中小企業開拓該可持續發展的商機以提升競爭力;如有,詳情為何;及
 
(四)有何計劃利用香港聯通世界的優勢,協助國家推進碳市場、負碳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國家在二○三○年前實現碳達峰的目標及其跟其他先進國家的交流合作?
 
答覆:
 
主席:
 
  推動綠色經濟以實踐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重要課題,國家亦正朝着「3060」雙碳目標邁進。我們會積極把握國家雙碳戰略下的機遇、發揮「一國兩制」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加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就問題的四個部分,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香港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後,現回覆如下:
 
(一)及(四)由相關政府政策局和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在二○二二年三月公布了對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當中建議包括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以及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碳市場發展的合作。
 
  港交所於二○二二年三月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碳金融領域的合作機遇,並於二○二二年七月成立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成員包括內地、香港和國際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其後於二○二二年十月推出全新的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是目前唯一為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同時提供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碳市場。
 
  我們及港交所會與持份者繼續共同探索氣候相關機遇,積極拓展碳交易生態圈,包括擴容產品服務及改善交易機制和基礎設施並探索制訂適用於香港的相關標準,致力將香港發展為領先的國際碳交易中心,同時繼續與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市場參與者就碳市場發展交流意見。
 
  財政司司長於二○二三至二四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將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邀請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綠色標準認證等業界代表協助制訂行動綱領,推動香港加強與大灣區及國際市場的交流和合作,發展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我們會繼續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國際標準的擁護者、引導環球資金進入內地的促進者,以及擁有穩定和成熟監管制度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和協助大灣區全面走向綠色發展的轉型。
 
(二)我們於二○二二年十二月推出了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撥款總額為二億元,供從業員及有關專業人士和修讀相關學科的學生及畢業生申請。申請人在完成合資格培訓或取得資歷後,可申領最多一萬元的資助。
 
  先導計劃推出後收到不少查詢以及就培訓或資歷範圍的正面評價。現時,合資格培訓課程及資歷達24個,由本地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專業機構、國際培訓機構等提供,並會不斷更新。
 
  先導計劃仍處於早期實施的階段,學員須成功完成培訓或取得資歷後才能提交資助申請。我們將密切留意實施情況,並繼績收集業界、培訓機構和學員的意見。
 
  培育人才對進一步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至為重要。我們會繼續檢視各項培訓相關人才的措施,並聽取業界意見,制訂適切策略。
 
(三)政府高度重視推動減碳科技的本地發展,並於二○二○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為有助香港減碳和加強保護環境的科研項目提供更充裕和對焦的資助。政府已向基金注資共四億元,重點支持有助推動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範疇的科研項目,基金不但有助香港實現碳中和,亦可支持創新和科技業界創造商機和綠色就業機會。
 
  國際上不少有助達至碳中和的技術,包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都在探索和發展過程中。當中碳捕集技術主要從排放源收集二氧化碳,並輸送至地層深處作長期儲存。我們留意到有成功將二氧化碳捕集和貯存至深海或地底的例子,例如位於冰島,全球最大的永久捕獲和儲存二氧化碳工廠於二○二一年九月開始運作,預計每年可捕獲4 000噸二氧化碳。然而,該技術的在地應用需要大量能源、土地及地下空間。由於香港的可再生能源及土地資源非常有限,現階段難以廣泛應用類似技術。
 
  雖然如此,政府會密切留意各方面的科技發展,以適時選擇並引入可靠、合乎成本效益,並適合在香港應用的技術,及早在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積極與本地工商界及研發機構合作,開發不同範疇的應用技術方案,包括有助香港改善環境及達到碳中和的技術。生產力局目前未有提供負碳技術或服務,樂意與其他組織討論和合作,以開發該領域的技術。
 
  我們會繼續聽取業界意見,制訂適切的策略,推動綠色經濟以實踐可持續發展。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