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談政府「全政府動員」級別首次演練(附短片)
*****************************

  以下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二月十六日)下午就政府進行首次「全政府動員」級別演練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向各位交代有關優化動員機制下「全政府動員」級別的第一次演練。

  行政長官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公布優化現行動員機制,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預先制定各部門指定人員名單,確保當需要大量人員處理的重大危機出現時,政府能立即動員公務員組成應急隊伍,而且會於今年第一季內進行首次演練。公務員事務局已於去年十二月落實「全政府動員」級別的實施細節,各政策局及部門亦已按要求編訂指定人員的輪值名單。

  今日是「全政府動員」級別的首次演練,演練行動的代號是「達陣I」(Exercise Touchdown I),模擬香港鄰近海域發生海嘯,香港將會受到顯著影響,引致低窪地區嚴重水浸,大量居民需要在短時間內撤離至地勢較高的避難所,有需要迅速地跨部門動員人手組成應急隊伍,協助受影響居民馬上撤離,並安排分發大量物資。行政長官在聽取匯報後,親自批准啓動「全政府動員」級別,公務員事務局隨即要求所有政策局和部門動員人手。

  有別於為特定事故進行的演習,今次演練行動的目的是在於測試「全政府動員」級別啓動後,政府內部各個環節在動員時候的聯絡和通訊的能力是否有效,以及即時動員人手組成應急隊伍的能力。今次演練和日後類似的演練並不會取代其他應變或救援計劃的演練。

  在今次演練中,所有政策局和部門需要根據他們訂立的通訊機制,通知約10 000名指定人員進入戒備狀態。有效的聯絡通訊對於是否能迅速動員至為重要,這一部分就是測試各政策局和署的聯絡機制和通訊方式是否能夠快速地讓輪值人員接到通知,進入戒備狀態。在各個政策局和部門中,有26個更需要進行實地行動演練,當中約300名來自六個部門的人員需於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而我們今次指定地點是北角社區會堂,模擬正式行動前聽取簡報,另外20個政策局或部門的人員則需於指定時間內合共派出600名公務員或僱員到局或部門各自安排的指定地點集合。警務處和政府物流服務署亦配合今次演練,就其工作範圍參與演練行動,而效率促進辦公室亦模擬提供熱線支援。

  我剛才亦去了北角社區會堂,需要在那裏集合的300人都能夠在指定時間前到達。我們稍後會詳細檢視和分析今次演練的所有環節,下個月將會到立法會的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一併介紹「全政府動員」級別實施細節以及今次演練的成效評估。

  行政長官亦非常重視今次演練,因此他亦有親自到北角社區會堂視察演練人員集合情況,亦聽取他們的意見。他也感謝所有參與演練的人員。

  我們日後亦會繼續定期進行演練,提升公務員團隊的機動性和應變能力,建設靈活、高效的組織文化。我們希望演練可以測試部門和同事之間的真實反應,而今次演練分散在70多個決策局和署進行,而且很多是在內部以電話或者其他通訊形式進行,所以沒有事先通知大家,但在啓動演練之後,亦第一時間在今日安排了記者會向大家交代演練情況。如果各位傳媒朋友有任何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記者:想問一下為甚麼是10 000人,他們主要來自甚麼部門,為甚麼會來自這些部門?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在「全政府動員」級別中,其實所有政府部門和決策局共有70多個,全部都要參與,所以每個決策局和部門都制訂了他們的輪值人員名單,分為三更。今次我們啓動了第一更的同事,所以全部70多個決策局或部門的同事經測試通訊後接到通知,進入戒備狀態。正如我剛才所說,當中有300位要在北角社區會堂集合,有600位則在部門或局的指定地方集合,所以今次我們就全政府的決策局及部門在一個更份的同事進行了演練,總數大概10 000人。

記者:為甚麼集中測試部門通訊,是否疫情期間看到各部門通訊有明顯問題?另一方面想看看如何評估今次演練結果,指定時間是大概用了多少時間,六個部門的300人即包括了甚麼部門?下一次演練大概會在何時進行?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先回答第三題。因為我們希望演練模擬真實情況,而每每有緊急事情發生都不能夠預料,所以我們不會公開何時會進行演練。其實,在今日演練當中,有參與的同事是在接到電話後才知道,所以我在這裏真的不能透露下一次的演練會在何時舉行。

  至於參與的六個部門派出300位同事,分別是水務署、路政署、機電工程署、房屋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及地政總署。至於測試通訊的原因,其實這正正就是「全政府動員」級別有否成效的關鍵。在不同的重大事情中,無論是天災、空難等,政府已有一套應變計劃;如果是這些事情以外,則視乎當時發生的事情而作出實質應變,而要令實質應變有效果,就一定要做好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的人手。正正「全政府動員」級別的第一關要做得好,就要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的人手,所以今次的測試不是把重點放在我們都很難預知會發生甚麼事情的行動上,而是放在通訊上。我們要看看部門是否在很短時間內,能夠讓所有在第一更的同事都知道已經進入戒備狀態,隨時奉召要出動,或者要出動的同事是否在指定時間內能到達報到的地方,所以我們今次集中在這一方面。

  成效方面,我剛才亦提過,我去了北角社區會堂,見到300位要在指定時間內到達的同事都能在指定時間內到齊;其他同事則陸續收到部門評估報告,我們在收齊後會再作評估。剛才你問及在多短時間內通知才算是迅速做得到,其實如果是通知同事進入戒備狀態,不同的部門根據部門的大小,通知的同事會有不同,即使是人多的部門,我們都要求他們在一至兩小時內通知全部同事,而這個通知不只是做一個向外發放的消息,而要確保同事收到該信息。部門之前應該訂立了模式,同事在收到信息後要通知部門,確定同事已收妥,要收到確定才算。

記者:同事到齊大概需時多久?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或者我給大家一些細節,我們在今日中午之前啓動「全政府動員」級別演練,各個部門的同事正在香港不同地方上班,我們給予他們的時間是下午三時前到達北角社區會堂,而是次設計特意揀選橫跨午飯時間,添加少許複雜性,同事會午飯後才到達還是「空肚」到達,我們也是在測試同事的做法。

記者:想問問動員的程序,剛剛提到由行政長官批准,之後由哪個局負責指揮及調派人手?另外剛剛聽說中午前叫300人在下午三時前到達北角社區會堂,目標大概要在幾多小時內到達?另外調派了10 000人,想問各個局的服務有否受影響,是否繼續如常運作?預計這些演練一年會進行多少次?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先回答最後一題。關於一年舉辦多少次演練,對不起,我真的不能夠透露,因為我們不會預先通知同事,如果我現在透露了,例如一年兩次,同事計算了五個月仍未做,可能會在下一個月做,我們不想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今日參與演練的300位到社區會堂集合的同事,我們是在中午前啓動這個級別。行政長官批准啓動這個級別之後,是由公務員事務局通知所有部門,我們的同事會分工,每人負責通知一些局或部門,負責通知他們中間的聯絡員。順道一提,廉政公署亦有參與「全政府動員」級別,亦通知了廉政公署的統籌人員。部門的統籌人員再通知他們在第一更的輪值人員,層次是這樣的。由公務員事務局的同事去通知部門的統籌人員開始,直至300位人員到達社區會堂為止,大約是三個多小時,當中包括午飯時間。大家要注意,這些同事是在香港不同區域,在不同的地方進行不同的工作。有一些可能在市區上班,有一些可能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上班,有一些可能在辦公室上班,有些可能正進行外勤工作。我們今日也成功測試他們的通訊,他們收到信息,他們亦準時到達地點。

記者:今日調派人手後,各個局的服務是否沒受影響?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剛才已解釋,第一更的更表上,所有局和部門合共約10 000個同事,所有同事都收到通知,需要進入戒備候命的狀態,但當中有900個,即300個要到達社區會堂的同事,以及另外600個同事要到達部門的集合地點,真的要離開工作崗位前往該等集合地點,所以其實暫時對工作有些微影響是這900位同事,其餘同事在他們收到通知之後要確認。大家可以想像,實際情況同一時間未必會動員10 000人,可能第一步是動員一千或數百人,第二步可能有其他工作就再動員其他同事,但同事要知道已經進入了戒備候命的狀態。所以今日的測試有很大部分的同事需要測試通知和告知部門統籌人員,確認他們收到通知,這不會影響他們日常工作。

記者:剛才講到模擬海嘯,會否有其他情況作預案?另外未來會否有機會於凌晨時分進行演練?謝謝。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其實演練的情景可以有很多,我亦要在此賣個關子,因為我也不想演練的情況過早讓同事知道而有所準備,因為現在是測試實時應對。我不會排除在任何時間進行演練,亦不會排除模擬任何情景。其實,今日我與行政長官,以及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跟同事交流的時候,亦有同事建議,今次演練需要同事到集合地點,公共交通今日正常,但有時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公共交通未必全部在正常情況下運作,這亦是我們可以考慮未來模擬的形式,我在此不會排除任何的可能性,任何的情景我們都可能會模擬。

  我也想在這裏向大家介紹一下,未來如果不幸要啓動這個「全政府動員」級別,我們的同事會有個識認,就是穿着我身上這件背心,這是一個標準的設計,每一個部門也會是這樣的設計。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3年2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3時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