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二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就「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多謝劉智鵬議員提出議案及管浩鳴議員提出修訂議案,表達對中學中國歷史教育的關注和提出寶貴的意見。
 
  跟兩位議員一樣,政府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國民教育是政府的重點工作。近年,教育局不斷加強國民教育,全力推動國史、國情、中華文化、國家地理、《憲法》和《基本法》,以及國家安全教育等,讓青少年更全面深入認識國家歷史與最新發展,了解今昔演變和不同面貌。
   
  目前,中國歷史、地理和中華文化學習,已經是課程不會或缺的部分。我們的中、小、幼稚園課程,均包涵國家歷史、地理及中華文化的學習元素及經歷。例如:在幼稚園「個人與群體」學習範疇,學生會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二○二二年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已清晰標示學校要「從小加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協助學生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國情,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二○一七年《中學教育課程指引》開宗明義指出「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學習」是課程主要更新重點。現時無論初中或高中的中國歷史科,均強調加強學生認識歷代的重要史事以及社會文化面貌,提升研習歷史的能力,以及個人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
   
  再者,為確保學生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科,教育局在二○一八/一九學年落實中國歷史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且於二○二○/二一學年,由中一開始逐級推行,確保全港學生均在初中有整全學習中國歷史的機會,其中包括學習當代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目前,教育局正集中做好課程落實及支援工作,以促進學與教效能,讓學生奠定基礎,提升他們於高中選修中國歷史科的興趣和能力。
   
  劉議員建議將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將科目定為高中「必修必考」,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新設學科的考評機制,局方對此有所保留。主要理由如下︰

  一、有關改動難免壓縮及淺化現有高中中國歷史科學習,反倒不利達到議案提出的目標。作為選修科目,高中中國歷史科除「歷代發展」必修部分外,更設「歷史專題」,幫助學生擴闊視野,深入對中國歷史不同層面的認識,掌握祖國歷史、地理、社會和文化的演變及相互關係。高中中國歷史科在培養歷史專門人才有不可或缺的角色,議案明顯削弱目前高中中國歷史科的功能,取消中國歷史選修科變相剝奪學生選讀該科的機會,更不利銜接大學的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歷史教育。要吸引更多學生選修中國歷史,應該從教學模式和學科優化入手,而不是一刀切以「必修必考」去推進。
 
  二、要達到議案提出的目標,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不能單靠中國歷史一科,在高中階段「必修必考」不一定更有效提升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反之,通過不同科目和學習領域,為學生提供相關學習經歷和多元化活動,縱橫連貫,更能提升中國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效能。例如︰小學常識科的「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學習範疇,涵蓋中華文化特色、中國地理位置、特徵和版圖、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朝代、人物和事件等;至於中國語文教育,重點讓學生體認中華文化,新加入的文言經典篇章,結合中國文學、文化,培養品德情意,傳承中華美德。多管齊下更有效提升文化自信,連繫對民族和文化的感情。
 
  三、加設高中必修「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將導致高中課內容重疊,增加學習負擔。目前,歷史科也有與國家歷史和地理相關的內容,例如︰初中有「黃河流域」課題,認識國家作為文明古國的特點;高中歷史科涵蓋了與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相關的內容,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共產主義革命,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初、高中地理科有不少課題涉及國家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例如:氣候、人口流動、自然資源和工農業發展等。此外,學生通過藝術教育學習領域和體育科,廣泛接觸中國藝術、文化及體育,多角度了解及欣賞中華文化風俗的內涵與價值。
 
  還有,於二○二一/二二學年推行的高中必修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當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兩個課題,讓學生深入詳細認識「一國兩制」的內涵、中國共產黨發展及進程,以及黨對國家近代發展的貢獻。公民科的內地考察與專題研習,讓所有高中學生親身了解國情、城市面貌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可見,學生通過不同學科與全方位學習,從小學習國家歷史、地理和文化,讓學生多角度認識祖國今昔,比較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列為高中必修科目更為活潑生動、立體全面。
 
  四、現階段增設第五個核心必修科目,影響高中課程結構及學生全人發展。我們鼓勵學校在高中階段,盡量提供更多元化的科目選擇及學習活動,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擴闊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發展不同的技能及發揮潛能,為升學和就業奠定穩固基礎,並接納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建議,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公民科以代替通識教育科,為學生創造空間及開拓多元出路,讓他們按個人的志向、興趣、能力等,考慮多讀一個選修科目,以及拓寬其他學習經歷。
 
  高中課程的優化措施在二○二一/二二學年起,由中四級起實施,並在二○二二/二三和二○二三/二四學年逐步推展至中五和中六級。據初步資料顯示,優化之後,學生選修多一科的數目有所增加,當中更包括社會及業界普遍關注的理科、科技相關科目和應用學習科目,可見優化措施發揮積極正面作用。我們正從不同渠道,收集資料和數據,了解學校如何運用釋出的課時,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培育全人發展,所以現階段不適宜對高中整體課程結構及個別科目的考評作重大改變,以免影響優化措施的落實和成效。
   
  事實上,通過整全和生活化的學習經歷,結合課堂內外,更有利學生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主人翁意識,培養國家觀念、民族自豪感和國民身份認同。教育局一直以「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多元策略、互相配合、課堂內外、全校參與」的方式,系統增加學生在國家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學習經歷。而且,上述學習元素和經歷,貫通和滲透於不同學習領域課程及全方位學習活動之中,並不限於課堂或學科學習。
   
  教育局與學校、學界組織和社會團體等,協作舉辦各類型學生活動和比賽,包括:「《憲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華萃薪傳—全港小學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中華經典名句推廣活動」等。又善用資訊科技,發展不同類型的網上學與教資源和活動,如「中華經典名句網上自學平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雲上嘉年華」等,讓學生延伸課堂學習,隨時隨地接觸國家歷史、地理和文化。另外,整合了「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建議學校結合校園生活與歷史大事,連繫今昔,有系統地規劃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習效能。
   
  另外,教育局推行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姊妹學校計劃」,亦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經歷,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交流互動,多角度認識國家不同方面的發展。隨着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教育局將於今年四月起,陸續安排高中學生參加公民科內地考察,並且逐步有序恢復中小學生內地交流,屆時全港中小學生都會到內地現場學習,親身見證國家近年的蓬勃發展和非凡成就,更深入認識國家的發展過程。

  ​主席,高中中國歷史科一直是高中選修科目之一,所有學生都可以按興趣及能力選讀。而且,高中必修的中國語文科、公民科等,都包涵國家歷史地理和文化元素。現有機制,學校可因應校情和學生能力,善用校本空間,加強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元素。一刀切在高中課程增加「必修必考」科目,不單影響整體高中課程結構,令核心科目總課時比以往更多,更會收窄學生增加選科、參與「其他學習經歷」和全方位學習活動,以及發掘其他個人興趣的空間,與創造空間培育學生多元才華的優化建議背道而馳。對於短時間內再增加高中必修科目,以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取代高中中國歷史科,業界意見紛紜,師生及家長亦未必支持,倉卒推行,配套不足,或出現負面效果。 

  總之,中國歷史學習一直是中小學的「核心學習經歷」,加強高中學生對國家歷史、地理、文化的認識是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目標,教育局會持續優化課程及活動,不斷改進。目前,考慮學校課程架構、學與教安排、學生選科及出路、學習壓力、師資培訓、教材編寫和教學配套開發等,我們對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增設「必修必考」科目的建議有所保留。
   
  教育局現正逐步落實優化高中課程的措施,未來會繼續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檢視和持續改進課程,並按課程發展議會的課程發展機制,由專業領航深入討論,持續改進。同時,積極推動國史和國情教育,增潤學生的「核心學習經歷」,讓他們更全面深入認識國家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愛國愛家的新一代。
   
  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