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七題︰政府信息的發放
*************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嚴剛議員的提問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曾指出,有效發放政府信息,讓市民更好更快掌握政府政策和最新情況,是管治的重要一環。但是,不少市民認為,政府新聞公報的內容偏重技術性,而缺乏傳達性,未能有效地吸引社會注意或即時澄清市民的疑慮。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新聞處(新聞處)有否就發放政府信息的安排進行檢討並作出調整;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有否考慮調撥更多資源發展社交媒體平台上的政府帳戶和專頁;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有否考慮與本地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公關機構合作,改善新聞處現行發放政府信息的機制;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嚴剛議員的提問,現綜合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一直按公開透明、精準高效的原則,向公眾發放資訊,讓市民可以盡快接收準確的政府信息。新聞公報是發放政府資訊的其中一個方式,一般由政策局、部門及其新聞組(由政府新聞處派員組成)草擬和審批,再經政府新聞處的新聞發布系統,分發給所有已登記的傳媒機構。新聞公報的主要目的是讓傳媒清楚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活動等詳情,通過媒體向市民發放。此外,政府亦會透過其他方式包括舉行記者會、簡報會,以及利用網上和社交媒體平台、電視宣傳短片、電台宣傳聲帶等傳達相關信息。

  新聞公報都是全面和準確,並盡量精簡。少部分新聞公報涉及較複雜的課題,有時無可避免須完整包含一些專有名詞或技術性名稱,而在內容方面亦盡可能詳細列舉主要數據、科學理據和法律依據、背景資訊等,方便傳媒選取相關內容作較詳盡、多角度的報道,讓市民透過媒體的報道,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的背景、考量、實施詳情、對社會和市民的影響等,以期得到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提升施政成效。

  為擴大市民接收政府消息的接觸面,政策局或部門一般也會把主要信息再經由其他途徑發放,如社交媒體平台、安排官員接受傳媒採訪等。以防疫資訊為例,除新聞公報外,政府一直大量使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短片、宣傳片、專家訪問、推廣活動等渠道,全方位發放相關資訊。

  就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傳達政府資訊方面,政府新聞處一直留意市場發展和世界趨勢,利用不同傳訊平台發放政府資訊。除了傳統媒體外,政府新聞處的新聞網站「香港政府新聞網」,以簡單易明的文字重新撰寫和包裝重要的政府新聞公報和活動,並輔以圖片或短片,以生動方式傳遞政府資訊。除了提供政府消息和資訊外,新聞網亦會就一些重要事件或大型活動製作攝影圖輯,並選取一些有趣或正面題材製作特寫故事。

  政府新聞處亦因應社交媒體的發展開設了一系列的社交媒體帳號,包括:新聞網臉書、「添馬台」臉書、香港品牌(Brand HK)臉書、新聞網Instagram、新聞網微信(WeChat)、微博(Weibo)、推特(Twitter)、新聞處YouTube頻道、LinkedIn帳戶和優酷帳戶,透過精簡的文字、具資訊性的圖表和新聞片、生動的短片和動畫、攝影圖輯等,向本地和香港以外的受眾傳達政府消息和資訊。

  此外,各司局長、政策局及部門亦已加強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解釋和宣傳政府政策,例如發表網誌及製作不同種類的短片在多平台播放等,直接向市民發放資訊。政策局、政府新聞處及其他部門也可按其運作需要,聘用專業公關公司,協助宣傳推廣、資訊發放的工作。 

  政府會用好這些已設立的平台,並繼續留意市場發展和世界趨勢,善用不同傳訊平台和手法宣傳政府資訊,加強及做好政策宣傳和資訊發放工作。
 
2023年1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