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談《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後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教育局局長︰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就昨日推出的《教師專業操守指引》(《指引》),我在此想說,老師是十分專業和神聖的行業,不論是社會還是教育界,對老師的專業操守也十分重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昨日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

  《指引》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第一章是介紹《指引》的目的,希望供老師作參考,自覺自律,與同儕互相提醒;另外亦希望讓學校、辦學團體或學校管理相關方面參考《指引》,訂定員工管理措施、教師的專業發展,或表揚教師的良好表現時,可以作為參考 。教育局亦會參考《指引》,當常任秘書長行使法定權力時,會參考《指引》所提及的專業守則。

  第二章列出我們在專業的共識下歸納的八項主要老師專業守則的標準,包括「專業信念」、「關愛學生」、「恪守法治」等。除該八項外,為讓老師清楚知道《指引》具體內容,而非只是理念,我們在第三章舉出老師「應該」和「不應該」做的行為例子,說明原則。

  第四章列出如何應用守則,當遇上懷疑或涉嫌失當或其他不好的行為時,學校可怎樣處理,我們的處理機制為何。守則的附錄舉出過往曾處理的個案例子,希望讓教育界同行參考,有所警惕。這就是《指引》的大概內容,看看大家有甚麼問題。

記者︰被「釘牌」的老師可以如何「翻身」?有沒有機制?《指引》為何不列明機制?會否予人觀感,就是局方不想給被「釘牌」老師「翻身」機會,或是對老師只是嚴厲規範?局方所指「翻身」的內容須包括誠心悔改、歷練、累積內化,具體上是甚麼意思?

教育局局長︰正如剛才所說,社會對老師有很高的期望,而老師對學生人生的影響亦非常大,所以老師的專業操守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經過審視各種程序後決定取消老師的註冊,他一定是在專業上犯下嚴重的錯誤。在被取消資格後,我們會審視他行為的錯誤是本質上的錯誤,還是因經驗不足或能力缺失,以致他未能達到專業老師應有的水準。如果是後者,即在專業上有所不足、做得不好,他經過一段時間和透過進修,誠心反思自己不適當或力有不逮的行為後,重新提出(申請註冊),我們會考慮給予機會。如果涉及嚴重刑事或在本質上違法的行為,我相信我們沒辦法接受讓他影響我們的學生,所以這些取消註冊的個案沒有重新申請(註冊)成功的機會。

記者:想不想給老師機會「翻身」,或是現時《指引》比較偏向着重一些嚴厲規範的方式以處理老師?

教育局局長:正如昨日有業界同行稱,他們(對《指引》)期待已久。我們推出這個《指引》,正正是希望保護老師,守護老師的專業。大家知所警惕,便不會輕易做出一些違反專業操守的事。整個《指引》是讓老師作參考,當中亦很清楚說明希望老師能仔細閱讀,能提醒自己做好自己的專業,不要違反專業操守。

記者:學界關注守則出現後多了很多紅線,選擇教材和教學上空間少了,局長有何意見?會否令學界老師流失的情況更嚴重?一些重大事件,如六四、反修例事件,老師以後應該如何教導?第二個問題是,沒有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跟進投訴個案後,會由小組跟進,但學界表示,小組沒有前線老師的意見,以後會不會設立一個性質類似的組織,或是由局方處理?

教育局局長:正如剛才所說,藉着這個《指引》,我們希望老師守護專業。第二個問題是有關需不需要第三方,現在任何關於老師失德或涉嫌失當的行為,第一層一定在學校層面處理,因為我們希望給被投訴、涉嫌行為失當的老師一個公平的申辯機會,唯獨學校對實際的處境最清楚,能最有效地處理。處理這個程序和調查後,我們會審視(學校)向教育局呈交的報告,由我們首長級同事組成審視小組檢視個案,究竟是否需要跟進紀律處分。整個過程非常有效,而且經過兩層處理。

  當然在我們決定跟進後,如須要被處分的同事有不同意見,是有上訴期和程序。上訴小組包括最少三名註冊教師,所以現行機制有效,對於被投訴、涉嫌違反專業操守同事更好。過往曾有一些團體處理老師的投訴時,拖了很多年,令被投訴的老師折騰很多年,個案仍未能得到解決。因此,我們認為目前這個方法最能有效地守護我們的專業,讓老師能專心地工作。

記者:如何教六四和反修例事件?會否擔心導致老師流失?

教育局局長:就教材或教甚麼的問題,香港學校的課程提供很多老師專業自主的空間。我們希望老師善用專業的空間,因此《指引》清楚說明如何選擇教材,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得益,而不是就一時或自己的個人喜好或立場,偏頗地選擇教材,最重要是對應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否則,教學的質素會受嚴重影響。我們不會說哪些議題能教,哪些議題不能教,而是是否適合和對應課程目標,學生能否從中學習,這才是最終極的原則。

  至於如何挽留老師的問題,剛才提到,我們留意到老師轉行、退休或離職,各有不同原因。我相信任何專業的老師均歡迎這份清清楚楚地告訴社會教師專業的守則。我覺得不會因沒有守則便會令很多不想遵守規矩的人留在這個行業。在現時的守則下,絕大部分的老師都做得綽綽有餘,做得非常好,所以這個守則正能還老師一個公道,讓社會清楚知道,可以相信老師這個專業團隊。

記者:《指引》推出後,是否代表老師不能在任何社交平台發表自己的政見和不滿政府的言論?想跟進「釘牌」方面,短暫「釘牌」的老師為何只有一次申請復牌的機會?若不成功,是否變相終身停牌,即不能再當老師?這個懲罰會否太重,變相批判老師,令他們的壓力加重?

教育局局長:就只有一次申請復牌機會的問題,若申請人經過三年的努力,最後專責小組或有關方面認為其不適合當老師,我相信有關申請人亦應好好思考自己是否適合在(教師)這專業發展。

記者:老師現時是否不可在任何指定的社交平台發表政見或不滿政府的言論?

教育局局長:《指引》很清楚說明,老師不應在社交平台散播一些不盡不實、虛假的消息、咒罵或仇恨的言論,但並不是說不可有自己的社交平台。謝謝。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