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在《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2致辭(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二月八日)在《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2的視像致辭:

​中聯辦盧新寧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香港01》創辦人于品海先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能夠再次參與和支持由《香港01》舉辦的經濟高峰論壇。我在此祝賀今日的論壇一如既往,圓滿成功。
   
  《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自二○一九年首次舉辦以來,每年雲集國家和本港的政商界翹楚,同商共策經濟發展。我還記得去年我以政務司司長身分出席這個論壇時,提到香港的經濟發展,過去一直受到一股反力量所制約。自從中央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經歷由亂到治,現在更是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期。
   
  回顧過去一年,香港的局面大致保持穩定,市民生活和經濟逐步恢復,社會和經濟開始動起來、活起來,但破壞力量仍然潛伏,未有放棄,尤其是外部勢力。香港社會各界要保持謹慎和警惕,共同維護這個得來不易的穩定局面,因為先有穩定才有發展,有發展才可讓經濟活起來。
   
  香港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要團結一致,破解民生難題,攜手謀劃長遠發展,為我們的下一代,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今年《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以「綠色經濟」為主題,我認為正好配合現時環球以減碳為目標的趨勢。這亦是特區政府十分重視的領域,因此我很高興今日有機會跟大家好好分享政府在推動綠色轉型的工作。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可持續發展對香港而言,代表着在追求經濟富裕、生活改善的同時,減少整體污染和浪費;在滿足我們各種需要與期望的同時,保護下一代的福祉,以及減少對鄰近區域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
   
  我在十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節約能源、推動綠色運輸以及推動全民減廢等減碳行動,以爭取在二○三五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二○○五年的水平減半,並邁向二○五○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
   
  《施政報告》也就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區域合作,以及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提出了具體和具前瞻性的策略,帶領香港邁向碳中和,並為國家的減碳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模範國際城市,我在《施政報告》提出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重組為新的「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繼續促進社會各界攜手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朝着二○五○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政府將在未來15至20年間再投入2,400億元推動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全方位開創綠色經濟機遇。香港引以為傲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可成為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可以幫助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的綠色項目。
   
  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自二○一九年起發行政府綠色債券,至今共發行合共接近100億美元等值的債券,當中包括亞洲最長年期的政府類別美元和歐元計價的綠色債券,以及全球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這有助向全世界的潛在綠色債券發行人展示香港是發行綠色產品的首選平台。
   
  我在《施政報告》中訂下指標,將擴大政府綠色債券的發行,在二○二一至二二年度起的五年內,總發行量比二○二一至二二年度前增加五倍以上。
   
  香港有「一國兩制」作為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可以成為內地及海外政府和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
   
  繼去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成功在港發債後,海南省人民政府剛於十月首次在香港發行總值50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離岸債券,深圳市人民政府亦再次在港發債,總額達50億元人民幣。這三次發行均包含綠色或可持續發展債券,堅實有力地支持香港成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樞紐。
   
  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使香港得以促進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造就香港建設國際碳市場的黃金機會。香港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剛於十月推出的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是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的重要一步。
   
  Core Climate是目前唯一為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同時提供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碳市場,為碳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交易便捷性和靈活性,同時有助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在香港建設國際碳市場,將有助加快香港、內地、亞洲以至其他地區大規模低碳轉型的進展。
   
  在推動綠色經濟上,我們要放眼長遠,展望未來。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培育綠色產業人才。政府已預留兩億元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並已於今年十月底開始接受合資格培訓及資歷登記的申請。教育局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會繼續鼓勵各大學開辦課程,滿足香港和全球對環保和綠色產業人才的需求。
   
  此外,特區政府亦致力建設低碳的宜居社區。其中在我們現正進行的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規劃及工程研究,已經把碳中和納入為重要研究課題,並為構建碳中和社區提出具體建議,例如廣泛應用區域供冷技術以鼓勵全民節能,推動使用電動車,建造完善的行人及單車徑網絡等,增加綠色建築規劃元素,配合智慧城市的概念,為將來入住的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追求優質居住環境是每個人的期望,但我亦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提醒大家,有一些人的居住環境正在很不理想的情況。我說的正是長期輪候公屋的市民,尤其是「劏房」户。很多人要求政府改善這情況,政府破格創新,推出「簡約公屋」,以縮短超過一半建造的時間建成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讓居住於「劏房」或環境差的家庭提前至少一年上樓。
   
  很多人以不同數學方式去計算「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這些都是可理解的,但是用不同的考慮因素、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建造費用。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沒有計算每天在廁所門口吃飯,廚房和廁所差不多在同一個地方,每日和木蝨、蟑螂一起住,小朋友未坐過沙發椅,做功課沒有桌子的艱苦。
   
  如果由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去計算,我相信他會把他的艱苦計算在內,因為他每日生活在這些困難環境中,是有血有肉的每日經歷,他不是旁觀者,未必認同這些冷冰冰的數字。
   
  每年我們花在社會福利的過千億元,就是要幫助市民脫困,解決他們的艱苦,這就是今次「簡約公屋」想處理的「脫困數學」。
   
  有人比較「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的建造價,過渡性房屋一般數層樓高,「簡約公屋」就會建到十多層樓高,多住一倍家庭以上,要加建一部升降機,當然要打樁,不能要住戶行十幾層樓梯,「簡約公屋」要加錢建升降機,以及其他設計,是必然的。同樣高度的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建造價錢是相若的。
   
  另外,我想指出,「簡約公屋」代表甚麼?它代表和基層站在一起,代表要解決居住於艱苦環境的破格創新,代表輪候公屋時間由六年減至四年半,代表縮短了輪候時間的一年半中的一年,代表給予市民一個以前沒有的選擇機會。
   
  我多謝同事有這種創新精神,但單是精神解決不了問題,減少不了當事人的苦困。這個解決苦困的方程式,只有實物,真的把房屋建成和真的投入合理所需的資源,才能將冷冰冰的數字,變成真的安居之所。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由安居之所到優質居住環境,到今天的主題「綠色經濟」,我們都要投放資源、資金,才可以將冷冰冰的數字,變成有意義的人生。綠色發展必須要推動,二十大報告提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亦提到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日益受關注的新趨勢,香港會配合國家策略,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亦會致力加快香港綠色轉型發展,為國家、為地球、為我們的下一代作出貢獻。
   
  最後,我祝願《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2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0時00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在《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2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