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醫務衞生局局長就「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就「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我感謝黃國議員就「推動跨境醫療合作」提出議案,以及陳勇議員和嚴剛議員提出修正案。
 
引言

  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同時亦是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一個新實踐。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要深化粵港澳合作,發揮三地的綜合優勢,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做到「一小時生活圈」。其中,醫療服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醫務衞生局會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堅持有利於內地和香港兩地的醫療制度發展及服務的大前提下,增加香港與大灣區各個城市的醫療創新及合作,並繼續推動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的政策措施。

  其實我自己非常關心大灣區的醫療融合和跨境醫療的問題。在加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前,我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出任院長接近六年,親身體會到大灣區龐大的發展機遇。在港大深圳醫院的崗位上,我親力親為、「落手落腳」推動了很多項跨境醫療合作的措施。我明白這些措施確實意義重大,亦任重道遠。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三個例子,是很多例子中的其中三個。

促進兩地醫療服務互通的措施 

  第一是在大灣區使用長者醫療券(醫療券)。我留意到很多議員都很關心這項措施。在大灣區使用長者醫療券的措施是自二○一五年開始以試點模式在港大深圳醫院推行,容許香港的長者在港大深圳醫院的指定門診使用醫療券接受醫療護理服務。這個先導計劃在二○一九年六月已經恆常化。特區政府會繼續評估及監察醫療券在港大深圳醫院的使用成效,未來不但會探索如何「做闊」,而且可以「做深」,涵蓋更多適合的醫療機構和更多醫療服務。

  第二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粵病人覆診的特別支援計劃,在新冠疫情下讓跨境港人能夠得到適切的醫療服務。在新冠疫情前,身處內地的香港市民,因為交通便捷,返港求醫非常方便,但因應疫情的影響和防疫措施,有一段時間跨境港人無法像以往回來香港覆診。因此,我們於二○二○年十一月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港大深圳醫院為已經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的病人覆診,主要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在港大深圳醫院接受資助的跟進門診服務。

  第三是電子病歷紀錄跨境使用。因應剛才提到的(有關)醫管局病人的特別支援計劃,為了這些慢性病人能夠有更高質素的覆診治療,我們作出特別安排,在獲得病人同意及授權的情況下,幫助病人按照其意願,將他們的香港醫健通病歷紀錄轉交至港大深圳醫院,讓他們跟進診症和覆診時,特別是藥物方面,可以有更準確的信息,確保他們的醫療質素和安全。

結語

  主席,我以上所舉的只是其中三個例子,在跨境醫療服務方面利用港大深圳醫院作為平台推展。促進兩地醫療服務互通這個議題涵蓋面非常廣闊。我非常希望聽到議員更多的意見,並會在總結發言交代更多細節,以及就議員的意見作整體回應。  

  多謝主席。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0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