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八題:醫院管理局被拖欠的醫療費用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沛良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被拖欠的醫療費用,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每年涉及(a)符合資格人士和(b)非符合資格人士拖欠醫療費用的個案的以下資料:(i)個案宗數(及其佔公立醫院總服務人次的百分比)、(ii)拖欠費用的總金額(及其佔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總金額的百分比)、(iii)住院病人最高拖欠日數、(iv)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數、(v)撇帳個案宗數,以及(vi)撇帳總金額(以表一列出);
表一
2017-2018 | 2018-2019 | 2019-2020 | 2020-2021 | 2021-2022 |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
(i) | ||||||||||
(ii) | ||||||||||
(iii) | ||||||||||
(iv) | ||||||||||
(v) | ||||||||||
(vi) |
(二)是否知悉,自二○二○年一月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以來,每個財政年度(i)有多少宗需入院治療的非符合資格人士輸入個案,以及當中涉及拖欠醫療費用個案的以下資料:(ii)個案宗數(及其佔公立醫院總服務人次的百分比)、(iii)拖欠費用的總金額(及其佔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總金額的百分比)、(iv)最高拖欠日數、(v)住院平均日數、(vi)撇帳個案宗數,以及(vii)撇帳總金額(以表二列出);
表二
2019-2020 (由2020年1月開始) |
2020-2021 | 2021-2022 | |
(i) | |||
(ii) | |||
(iii) | |||
(iv) | |||
(v) | |||
(vi) | |||
(vii) |
(三)是否知悉,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每年醫管局(i)追討欠款的總開支及(ii)成功追討的款項金額(以表三列出);及
表三
2017-2018 | 2018-2019 | 2019-2020 | 2020-2021 | 2021-2022 | |
(i) | |||||
(ii) |
(四)鑑於有意見指出,醫管局部分追討欠款的措施成效不彰或欠缺阻嚇力,容易造成「走數」,當局會否審視有關機制及考慮採取新措施追討欠款(例如加大力度追討欠款,以及要求欠款人士出境時繳清欠款,否則向其作出檢控);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陳沛良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我現回覆如下:
(一)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每年涉及(a)符合資格人士和(b)非符合資格人士拖欠醫療費用的個案的資料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2017-2018 (截至2018年 3月31日) |
2018-2019 (截至2019年 3月31日) |
2019-2020 (截至2020年 3月31日) |
2020-2021 (截至2021年 3月31日) |
2021-2022 (截至2022年 3月31日) |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
(i) 個案宗數 (其佔公立醫院總服務個案宗數的百分比) |
42,351 (0.3%) |
4,837 (0.03%) |
42,076 (0.3%) |
4,366 (0.03%) |
43,398 (0.3%) |
4,197 (0.03%) |
40,277 (0.3%) |
3,704 (0.03%) |
41,830 (0.3%) |
4,092 (0.03%) |
(ii) 拖欠費用的總金額(百萬元)(其佔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總金額的百分比) | 33 (0.8%) |
70 (1.6%) |
32 (0.7%) |
73 (1.5%) |
37 (0.8%) |
65 (1.3%) |
37 (0.8%) |
79 (1.6%) |
36 (0.7%) |
86 (1.6%) |
(iii) 住院病人最高拖欠日數(註1) | 4,518 | 762 | 4,883 | 1,127 | 5,249 | 961 | 5,614 | 1,326 | 2,631 | 1,691 |
(iv) 住院平均日數 | 49 | 11 | 50 | 12 | 57 | 10 | 50 | 13 | 57 | 24 |
(v) 撇帳個案宗數 | 17,786 | 6,476 | 16,798 | 5,369 | 20,402 | 5,429 | 17,743 | 4,056 | 16,360 | 3,781 |
(vi) 撇帳總金額 (百萬元)(註2) | 6 | 50 | 7 | 42 | 7 | 55 | 6 | 40 | 7 | 34 |
註2:過去五個財政年度的撇帳金額佔總醫療費用的百分比約2%至2.7%。
(二)自二○二○年一月以來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非符合資格人士(註3)入院個案及當中拖欠醫療費用的個案資料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2019-20 (截至2020年 3月31日) (註4) |
2020-21 (截至2021年 3月31日) (註4) |
2021-2022(註5) | |
(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 | (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 | |||
(i) 需入院治療的非符合資格人士個案 | 200 | 691 | 236 | 66 (輸入個案) |
(ii) 涉及拖欠醫療費用個案宗數(其佔公立醫院總服務個案宗數的百分比) | 49 (0.0003%) |
155 (0.0012%) |
24 (0.0002%) |
43 (0.0003%) (輸入個案) |
(iii) 拖欠費用的總金額(百萬元)(其佔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總金額的百分比) | 1 (0.01%) |
6 (0.1%) |
1 (0.02%) |
2 (0.04%) (輸入個案) |
(iv) 最高拖欠日數 | 51 | 66 | 105 | 88 (輸入個案) |
(v) 住院平均日數 | 4 | 7 | 13 | 10 (輸入個案) |
(vi) 撇帳個案宗數 | - | 164 | 191 | - |
(vii) 撇帳總金額 (百萬元) | - | 5 | 7 | - |
註4:在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醫管局沒有在醫療費用統計上將非符合資格人士的個案分類為輸入或本地感染個案統計。
就確診及懷疑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非符合資格人士收費政策,政府及醫管局一直因應疫情的發展作出調整,平衡受感染人士的醫療需要,防止病毒傳入社區以及整體公共財政負擔等各個因素。醫管局原來的收費政策是不向包括感染指定傳染病(包括2019冠狀病毒病)的非符合資格人士收取相關醫療費用。因應當時2019冠狀病毒病在香港以至其他地區的情況,為避免可能已感染人士因原來收費政策來港尋求醫療服務,政府由二○二○年一月二十九日起要求醫管局向符合2019冠狀病毒病呈報條件的非符合資格人士收費,措施適用於所有輸入或本地感染(確診或懷疑)個案。
註5:因應第五波疫情的情況,非符合資格人士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即第五波疫情開始)或以後,於逗留香港期間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其所相關的醫療費用則可獲豁免,有關安排並不適用於非符合資格人士的輸入個案。
(三)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每年醫管局(i)追討欠款的總開支及(ii)成功追討的款項金額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2017-2018 | 2018-2019 | 2019-2020 | 2020-2021 | 2021-2022 |
(i) 追討欠款的總開支 (百萬元) |
4.1 | 4.4 | 4.3 | 4.1 | 4.4 |
(ii) 成功追討的款項金額 (百萬元)(註6) |
47 | 50 | 56 | 61 | 54 |
(四)醫管局的政策主要是確保本港市民能夠優先得到公營醫療服務,至於非符合資格人士,醫管局只會在緊急的情況下為他們提供服務。醫管局有既定機制減少拖欠醫療費的情況,有關措施包括:
(a)在病人住院期間,醫管局會每三天向非符合資格人士(符合資格人士為每七天)發出臨時賬單,並提醒病人或其家屬清繳賬單。此外,非符合資格人士在入院時須繳付規定款項作為按金。
(b)病人出院時,醫管局會發出終結賬單,或將終結賬單寄到病人所登記的本港或海外地址。若病人出院後賬單仍未清繳,醫管局會致電提醒病人或其家屬清繳賬單,並將月結單寄到病人所登記的本港或海外地址。若在指定時間內病人仍未繳付賬單,醫管局會徵收行政費。
(c)如已採取以上行動但賬單仍未清繳,醫管局會採取法律行動包括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或委託律師發信追討。
(d)對於接受治療後無需留院但需協助安排出院的非符合資格人士,醫管局會聯絡社會福利署,或通過入境事務處聯絡領事館或內地有關當局,為他們作出適當出院安排。若其醫療費用未清繳,除在可行情況下採取法律行動外,本局亦會通知相關領事館以協助追討欠款。
(e)此外,醫管局會不時審視追討醫療費用的機制,並留意市場上普及的收費模式。近年醫管局積極推行電子繳費服務,病人可透過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及多功能一站式電子服務站隨時繳交醫療費用。將來醫管局會繼續提升現有電子繳費服務的功能、研究採用不同繳費模式的可行性,冀能透過多種渠道,讓病人更方便繳付費用,以減少拖欠費用的情況。
完
2022年11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