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題:會計界人才的供應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俊碩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不少會計界人士多次向本人反映,該界別人才流失情況嚴重,加上近年修畢會計及相關工商管理課程的專上學生人數銳減,導致業界青黃不接的問題嚴重,影響業界的可持續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個學年,每年由各所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及各所自資專上院校所提供的會計及相關工商管理課程的以下資料(按學歷(即學士學位、副學士學位,以及高級文憑)列出):學額數目、報讀人數,以及畢業人數;
 
(二)過去五年,每年入境事務處分別接獲及批准了多少宗由各會計師事務所就各個輸入人才計劃提交輸入會計人才的申請;獲批來港的會計人才的最高、最低及平均薪酬為何;被拒絕申請涉及的理由為何;及
 
(三)會否全面檢視會計界的未來人力需求,以制訂具針對性的政策及措施增加會計人才的供應;如會,詳情為何,以及該等政策及措施會否包括透過宣傳以鼓勵學生修讀會計及相關工商管理課程、簡化輸入人才的手續,以及降低有關計劃的申請門檻;如不會檢視,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三部分,我們諮詢了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現回覆如下:
 
(一)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方面,在過去五個學年(即二○一七/一八至二○二一/二二學年),與會計及工商管理相關的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實際入學及畢業生人數如下:
 
  二○一七/
一八學年
二○一八/
一九學年
二○一九/
二○學年
二○二○/
二一學年
二○二一/
二二學年
實際入學人數
第一年學士學位 3 903 3 937 3 806 3 905 4 221
高年級學士學位 1 002 1 010 1 011 977 1 010
畢業生人數
學士學位 4 594 4 584 4 658 4 693 未有相關資料
註:上表包括課程名稱含「Account」、「BBA」、「B.B.A.」或「Business Administration」關鍵詞的課程。 
 
  就非教資會資助界別而言,在二○一七/一八至二○二一/二二學年,與會計及工商管理有關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非教資會資助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的實際收生人數及畢業生人數如下:
 
  二○一七/
一八學年
二○一八/
一九學年
二○一九/
二○學年
二○二○/
二一學年
二○二一/
二二學年
實際入學人數
副學位 2 092 2 414 2 038 1 499 1 450
第一年學士學位 1 445 1 293 1 561 826 821
銜接學士學位 1 241 1 212 1 288 1 622 1 608
畢業生人數
副學位 1 937 1 575 1 908 1 547 未有相關資料
學士學位 2 867 2 652 2 509 2 436
註:上表包括課程名稱含「Account」、「BBA」、「B.B.A.」或「Business Administration」關鍵詞的課程。
 
   教育局及教資會並沒有收集報讀上述課程的學生人數。
 
(二)及(三)政府會定期更新人力資源推算,從宏觀層面評估本地不同主要經濟產業未來人力供求方面的大致趨勢。至於個別行業的人力供求狀況,相關行業持份者或培訓機構,會按需要進行相關研究及制訂行業為本的人力策略。
 
  就會計業而言,職業訓練局會定期為會計業界進行人力調查,有關數據有助各大高等教育院校規劃會計課程。香港會計師公會亦正進行多方面工作,鼓勵本地會計學生畢業後投身會計行業,同時向非會計學科的學生和公眾推廣會計專業,例如為成績優異的本科生提供獎學金,鼓勵他們報讀公會的會計專業資格課程;以及與高等教育院校保持緊密聯繫,了解本科生的職業志向和需要,從而檢視及更新會計專業資格課程,以吸引更多人修讀課程並投身會計工作。
 
  現時的入境機制下,政府會按需要就不同職業行業制訂特定的人才入境渠道,以便利相關的產業吸引並申請外來人才到港工作。例子包括計劃中的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如招聘的職位屬「人才清單」表列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僱主無需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合資格申請人如符合「人才清單」的專業可享有入境便利,在「綜合計分制」下獲得額外分數。申請人在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報稱的職位繁多,而且並不一定反映申請人的專業背景。入境事務處沒有備存計劃下已批准的申請所涉及的職業及薪酬的分項數據。
 
  隨着新會計專業規管制度在二○二二年十月一日實施,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將會履行推動會計專業發展的法定職能。我們將會聯同會財局、新成立的諮詢委員會、香港會計師公會以及會計業界合作,探討行業所面對的專業議題,包括人才供應問題,並共同研究合適且具針對性的措施。
 
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