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六題:防止青少年犯罪
**************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英豪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在二○一九年爆發的反修例運動中,不少青少年因參與違法活動而被拘捕及檢控。關於防止青少年犯罪,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涉及反修例運動案件的數目,以及有多少宗已經審結;已經審結的案件涉及多少名被定罪者,以及當中有多少名屬青少年;該等青少年罪犯被判處的最低及最高刑罰為何;
(二)鑑於懲教署向在囚青少年推出了一個名為「一切從歷史出發」的課程及一項名為「青少年研習所」的輔導服務,以提升他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及加強他們的守法觀念,政府如何評估在囚青少年對課程內容的吸收,以及他們在接受輔導服務後心理狀態的改善;
(三)會否向在囚青少年提供中式步操及升旗訓練,讓他們學習自律自省,遵守法律;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鑑於本土恐怖主義在二○一九年出現的社會動盪中萌芽,政府如何防止曾干犯暴動罪但毫無悔意的在囚人士在刑滿獲釋後伺機煽惑青少年犯法生事?
答覆:
主席:
(一)截至二○二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共有10 279人因與「黑暴」相關的違法行為而被警方拘捕,當中18歲以下有1 754人;2 893人被檢控,當中18歲以下有517人。
在已經完成司法程序的案件中(涉及2 044人),約八成人士(1 631人)需承擔法律後果,包括定罪被判刑、社會服務令、感化令、經法庭簽保守行為等。需承擔法律後果的人士中,被捕時為18歲以下的人士有353名,當中最高刑罰為入獄五年六個月,最低刑罰為經法庭簽保守行為。
(二)近年,不少涉及嚴重罪行及思想激進人士被收納入懲教院所。有見及此,懲教署因應在囚人士的更生需要,推出「沿途有『理』」計劃,致力按三大更生計劃方針,分別為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以及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協助因激進思想而犯罪進入懲教院所的青少年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面對往後人生路上各種挑戰。「沿途有 『理』」計劃下的主要更生項目表列如下:
「沿途有『理』」計劃 | |
在「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方面 |
|
在「心理及價值觀重整」方面 |
|
在「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方面 |
|
懲教署會指派專責的個案主管對這些在囚人士作出評估,以識別每名在囚人士的特殊更生需要,並按上文所述的三大更生計劃方針,為每名在囚人士配對合適的更生項目,訂立階段性目標,按部就班地推展其更生計劃。個案主管會定期評估每宗個案及檢視更生進度,並適時為有關在囚人士提供支援及調整更生方案。
(三)現時所有青少年在囚人士均需接受中式步操訓練。懲教署對於青少年在囚人士着重嚴格的紀律訓練,希望藉此令他們明白紀律和守法的重要性。例如,根據《勞教中心條例》(第239章)下受訓的青少年在囚人士,該署會以「紀律嚴」、「刑期短」及「阻嚇力大」為目標,務求在短時間內透過嚴格的紀律訓練及艱辛的體能訓練,令他們明白犯罪的代價,從而反省自己的過錯。
(四)特區政府一貫的立場是本着「有法必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依法辦事。特別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可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必須採取措施防範和制止,確保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士須面對法律後果。如任何人涉嫌從事違法活動,包括煽惑他人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執法部門必定會追究其刑事責任,不會讓他們逍遙法外。
此外,要防止青少年被煽惑,從事違法活動,特別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加強國安教育,提高青年人的守法意識和國安意識十分重要。政府已從多方面提高年青人的國家安全意識,主要措施包括:
(i)在學校推行國民教育(包括國家安全教育);
(ii)推動社會不同層面的國民教育:推出《香港國安法》網上虛擬展覽、保安局與教育局攜手推展「2022年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製作短片宣傳《香港國安法》的成效等;
(iii)「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2」活動:自二○二一年起,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辦年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以提高全港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及
(iv)紀律部隊青少年團:繼續向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隊員推廣國家安全教育,以增強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
來年,政府會繼續通過不同渠道,提高青少年國家安全意識,主要舉措包括:提高約10 000名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隊員的國家安全意識、繼續深化《香港國安法》網上虛擬展覽的內容,以及繼續推展「2023年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
就獲釋的在囚人士方面,視乎相關人士的年齡、所犯的罪行及被法庭判處的刑罰等因素,獲釋後會按相關法例的要求接受法定監管,以確保他們得到適切的支援和指導,在獲釋後奉公守法,重新融入社會。當在囚人士仍在懲教院所時,監管人員已開始與他們建立關係,並與在囚人士的家人保持聯繫,幫助他們為日後重返社會做好準備。在囚人士獲釋後,監管人員會持續予以監督,定期前往受監管者的居所或工作地點進行探訪。
懲教署亦會於今年年底前設立「正向實踐坊」社區心理服務中心,為獲釋後的青少年提供社區為本的心理輔導,協助正在接受法定監管的青少年增強信心和心理強韌度,以克服困難和誘惑,並強化受監管者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避免他們再陷入犯罪漩渦,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完
2022年10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