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八題:推動粵港醫療服務跨境銜接
*******************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國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現時,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使用長者醫療券(醫療券)支付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而身在廣東省的醫院管理局慢性病患者也可透過特別支援計劃在該醫院獲得受資助的診症服務。關於推動粵港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檢討上述兩項措施的運作流程和成效;如有,結果為何;如否,會否作出檢討;及
 
(二)鑑於國務院在本年六月發布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提出建立內地醫療機構「白名單」制度以擴大醫療券的適用範圍,讓白名單內的南沙醫療機構納入香港醫療費用異地結算單位,有關研究工作的時間表為何,以及會否考慮擴大白名單的覆蓋範圍至涵蓋深圳市的醫療機構?
 
答覆:
 
主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一直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堅持有利於內地醫療制度發展及不影響香港本地醫療服務發展的大前提下,增加與大灣區各城市的合作,以完善便利本港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就黃國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後,我現回覆如下:
 
(一)由二○一五年起,長者醫療券可用以支付香港大學(港大)深圳醫院指定門診的醫療護理服務費用,方便居於深圳或鄰近地區的香港長者使用有關服務。特區政府於二○一九年六月把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的安排恆常化,為香港長者繼續在該院使用醫療券帶來更大確定性。截至二○二二年九月底,超過11 000名合資格長者曾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涉及醫療券總金額約港幣3,800萬元。
 
  為確保適當地發還醫療券申報款項予參與醫療券港大深圳醫院計劃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及公帑得以妥善運用,衞生署採取風險為本的模式監察港大深圳醫院的醫療券申報,並制定了檢查及審核措施和程序。特區政府會持續評估及監測醫療券在試點醫院的使用成效,並探索如何更好利用長者醫療券資助港人使用更多醫療服務。
 
  另一方面,為使因防疫措施而無法如常來港覆診的內地港人得到妥善的照顧,特區政府於二○二○年十一月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港大深圳醫院為已預約醫院管理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受資助的跟進診症服務。特區政府曾於二○二一年三月就特別支援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中期檢討,為項目提供階段性的總結和評估意見。結果顯示特別支援計劃獲得市民的正面評價,並為日後跨境醫療服務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因應疫情發展,特區政府早前已將計劃三度延續。截至二○二二年九月底,約有47 000人次透過計劃於港大深圳醫院接受診症服務。計劃所涉及的總開支約為港幣2,700萬元。
 
(二)政府容許醫療券落戶港大深圳醫院,是考慮到該院採用「香港管理模式」,醫療服務質素及臨牀管治架構與香港相若,較易為香港長者適應和接受。關於建議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至南沙醫療機構(或其他內地醫療機構),由於這些地區的醫療機構會有不同的服務標準,政府需要謹慎考慮有效監管的問題。此外,政府亦關注如何在香港及内地不同的監管及收費模式下,有效監管醫療券的使用,以及合法地處理可能發生的專業行為失當、違法及濫收費用等問題。政府會總結醫療券落戶港大深圳醫院的經驗,考慮是否值得將醫療券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內地大灣區其他與港大深圳醫院的醫療服務質素及臨牀管治架構相若的醫療機構,尤其是採用「香港管理模式」的機構。
 
  事實上,二○二○年起,香港居民(不論就業情況)已納入內地社會保險適用人員範圍,並可按照相關省市規定參加各類基本社會保險,包括醫療保險。隨着更多港人選擇到內地生活及養老,《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特區政府會研究容許港人在符合其內地居住地的規定下,使用醫療券繳付當地醫療保險計劃的保費,並以大灣區為起點,以協助港人透過當地醫療保險計劃,得到合適的醫療服務。
 
2022年10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