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學館「2022邵逸夫獎展覽」展示得獎者科研成就(附圖)
******************************
  香港科學館今日(九月三十日)起舉行「2022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各邵逸夫獎得獎者及他們的傑出貢獻,並闡述相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讓公眾了解各國頂尖科學家在科研路上默默耕耘的成果。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於二○○二年成立,每年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得獎者須仍從事有關學術領域、在學術和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傑出貢獻、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成就。
   
  二○二二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美國福泰製藥公司聖地亞哥研究部高級副總裁暨研究部主管保羅.內古列斯庫和美國愛荷華大學內科系教授(肺科、重症監護和職業病醫學)及神經外科、神經科、分子生理及生物物理教授暨帕帕約翰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威爾士教授。他們二人發現囊腫性纖維化是分子、生物化學和功能上出現缺陷所引致,以及鑑別和研發新藥物去修復這些缺陷,使大多數患者能獲得治療。這些發現和藥物不但減輕人類的痛苦,並拯救了無數生命。
   
  二○二二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得獎者為瑞典隆德大學天文學及理論物理系隆德天文台榮休教授萊納特.林德格倫教授,以及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物理學院客座教授邁克爾.佩里曼教授。他們一生對天體測量學貢獻良多,尤其是在歐洲太空總署依巴谷號及蓋亞號的構想和設計中扮演的角色。這兩項任務所得的成果豐碩,精準描繪出銀河系裡恆星的分布及特性,以及為銀河系的形成及歷史提供獨有的見解,影響天文學及天體物理學裹幾乎所有的分支。這個獎項旨在表彰所有令依巴谷及蓋亞得以成功的天文學家和工程師。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諾加.阿隆教授和英國牛津大學默頓數理邏輯講座教授埃胡德.赫魯索夫斯基教授,則獲頒二○二二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以表彰他們對離散數學和模型論的非凡貢獻,尤其是與代數幾何、拓撲和計算機科學的相互影響。
   
  是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和邵逸夫獎基金會聯合主辦,並由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聯合策劃。

  展覽由即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在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舉行,詳情可瀏覽網頁hk.science.museum/zh_TW/web/scm/exhibition/shawprize.html或致電二七三二 三二三二查詢。
     
  為符合《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及相關行政指令的規定,參觀者在進入博物館前必須利用手機/其他流動裝置掃描「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以便在出現確診個案時進行接觸者追蹤。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證)規例》(第599L章)及相關行政指令的規定,所有進入康文署管理室內場所的人士,均須符合「疫苗通行證」實施的相關要求。根據政府公布的最新「疫苗通行證」規定,被區分為「紅碼」或「黃碼」的人士將不得進入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 
 
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37分
即日新聞  

圖片

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今日(九月三十日)起舉行「2022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各邵逸夫獎得獎者及他們的傑出貢獻,並闡述相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
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今日(九月三十日)起舉行「2022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各邵逸夫獎得獎者及他們的傑出貢獻,並闡述相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