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就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記者:前醫管局(醫院管理局)梁栢賢醫生覺得,國際通關是大趨勢和民心所向,質疑不通關是拖復常的後腿,你怎樣回應?
醫務衞生局局長:作為一個醫護人員,我都是關注醫療和健康,其他的言論,我沒有任何回應。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我是關心香港市民的健康,作為醫務衞生局局長,這是我首要的任務。疫情仍然是我們須要關注的,所以我仍然強調,新冠在這刻絕非流感這樣簡單,它引致的死亡率,總體是高於流感很多。其他的一些評論,沒有關係到醫療衞生和醫學方面的,我便不評論。
記者:通關時間表會否初步都可以定下?與內地和國際。
醫務衞生局局長:這要看數據,對外和對內的通關,其實我已強調了很多次,是不矛盾的,兩邊的方向,都是肯定想加強開放的。國家亦強調香港是要背靠祖國,聯通國際。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政府在過去兩個多月,其實做了很多措施以優化與國際接軌,包括我們取消了「熔斷機制」、由七日的酒店檢疫改為「3+4」的酒店檢疫加上「黃碼」的使用、客機機組人員在入境後的檢疫亦已優化,與貨機是一致的、入境的過程我們用電子申報,令旅客到達機場後(的入境程序),由原本平均四、五小時,減少至現時低於一小時,加上我們轉機的旅客現時都不會有體溫監測,上述提到的五個措施,都反映現屆政府是向國際聯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至於下一步,何時可以再做到更開放,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正檢視數據,初步看到「黃碼」是發揮到效果,在入境的旅客,即持「黃碼」人士中,食環署(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和紀律部隊人員,沒有發現有持「黃碼」人士有違規。而持「黃碼」人士確診後,亦沒有發現任何違規個案(而要)作出檢控。我們下一步能否再把「3+4」縮減,我是保持一個正面的態度,我相信短期內我們可以有數據去支持。
至於內地方面,我們亦希望加大流量,大家知道深圳的驛站(名額)在九月十二日時曾經說要減至一千,我們與內地一直有保持聯絡,內地方面亦通知我們,他們最初是減至一千,但後來去到真正執行的時候,其實現時是一千五百,這對香港市民是一個很好的信息,特別是需要往來港深兩地,或要回內地的人士。其實現時的驛站(名額)沒有減至一千,是減至一千五百。我們當然希望驛站的數目不會再減少,可以有增加,但這要視乎深圳方面的疫情。至於其他任何可以提升或優化過關過程的方法,我們都會積極考慮,我們亦在過去兩個多月,在深圳灣關口實施檢測預約措施,令旅客過關更加有序,這些都顯示我們對內地通關的方向是一致的。
記者:剛才你在節目中說「食花生」的人說就輕易,其實你是指哪一位?另外,想問梁栢賢醫生之前亦是醫管局的人,亦很清楚醫管局的情況,但他仍發表這番言論,你的感覺是怎樣?有些人形容他是代表一些專家的意見,和政府可能有些意見上的不同,你是否覺得一些專家在防疫方面有不同的想法,希望政府可以聽多點?
醫務衞生局局長:我已再三強調,對任何會影響香港抗疫,影響市民健康的一些題目,作為醫務衞生局局長,我有責任去作一些反應。任何人如果提出新冠就是流感,如果會影響市民,輕視新冠疫情,我的責任是必須作出回應。對於其他的言論,如不牽涉市民的健康或抗疫,我則沒有任何回應。
我說的所謂「食花生」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詞語,就是一些不是在前線工作的人,未必了解到真真正正在前線工作的人──例如我們醫管局的同事──他們現時面對的壓力,他們要明白我們同事面對的壓力。又例如我們的衞生防護中心,我們是採取一個國際的標準(作統計),這亦是一直沿用的,不是今時今日才使用的方法。我只是強調他們在工作上的困難。在這裏我亦想講講我們衞生防護中心的同事、醫管局的同事,面對疫情,你可以想像工作量是海嘯式的,是海嘯級數。由疫情是一位數、兩位數,曾經去到五位數,即使現在,我們每日的個案都是徘徊在七千至九千之間,他們在疫情防控、處理隔離令、檢疫令、感染追蹤、照顧新冠病人,其實是付出很大的努力代價,我希望大家在考慮每個人自己的情況時,都要想想他們。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完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3時27分
香港時間13時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