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醫務衞生局局長就「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七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想再次多謝提出議案的謝偉銓議員和三位提出修正案的議員,亦很感謝39位議員先後就這個這麼重要的議題提出了寶貴意見。

  建設「健康城市」這個議題,其實貫穿了很多決策局和很多項的政策範疇,所以接下來,容許我代表政府就議員的意見,在「醫、食、住、行」中的「醫療」、「飲食」和「交通」範疇作出回應。而發展局局長稍後亦會就城市規劃和舊區更新等範疇發言。

  關於「醫療」範疇,我在開場發言的時候已經重點介紹了政府發展基層醫療和非傳染病,即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我在這裏不再重複。

  特區政府一直都致力建設「健康城市」,參加了世界衞生組織推動的公共衞生城市的旗艦項目「健康城市合作計劃」。

  在人口健康調查方面,作為對「健康城市合作計劃」的承諾,衞生署定期就全港人口進行人口健康調查,並且輔以健康行為調查,以收集香港人口的健康狀況、與健康有關的生活習慣及其他健康因素的資料,從而協助評估及制定以實證為本的公共衞生政策及項目。

  在應對公共衞生危機的整體策略方面,提出修正案的黃元山議員和多位議員的發言,其實都關心政府應對公共衞生危機的整體策略。為了應付持續威脅公共衞生的新發或再現的傳染病,包括汲取了新冠疫情的經驗,衞生防護中心已經加強疾病監測系統、感染控制及化驗診斷的能力、進行風險通報及健康促進活動等。為應對新冠疫情,我們會繼續檢視香港的應急能力,包括各環節的防控及應變措施,希望做到用最低的成本,而能夠取得最大的成效。未來重點包括盡快提高本港處理核酸檢測的速度、數量和準確性,以及嚴格實施和監控確診個案居家隔離的安排等。

  在長遠規劃方面,政府的很多政策和措施,都必須有硬件的配套及適當的規劃方可實施。我們有第一個及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在應付未來醫療服務需求方面,其實二○一六年及二○一八年,政府分別宣布第一及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當所有有關工程計劃完成後,將會額外提供超過15 000張病床及其他醫療設施。因應上一屆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醫院管理局亦正積極檢視和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以配合政府的計劃。

  在醫療人手方面,很多議員都提出了很多意見,在醫護人手方面要確保本港的醫療系統可以可持續發展。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以增加醫護人手的供應,例如包括加強培訓本地的醫護專業人員、增加學額,以及為大學提供財政支援。短期當然我們會引入一些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的醫護專業人員,但長遠香港必須要靠自己培訓足夠的醫護人員。在這裏我想向大家分享我剛剛參加了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禮,很高興看到今年香港大學有接近230位醫科生畢業,加上中大(香港中文大學)相同的數目,我們今年有超過450位新醫生加入醫護行業。相比之下,其實不到10年前,我們每年只有250位醫生,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改變。其實今年我們的收生額,兩間大學的醫學院已去到530個,即是說,相比10年前,我們已經有超過雙倍的醫生,會由我們的高質素醫學院培訓出來。更加重要的是,由二○二四年開始,我們每年兩間醫學院的招生額會有590個,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令我們能夠可以持續地有高質素的醫護人員去維持香港的醫療服務。政府會繼續與各持份者緊密聯繫,探討不同的措施,應付未來醫療人手不足的情況。

  郭偉强議員修正案提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現時,政府採用綜合模式推廣精神健康,提供的服務包括預防、及早識別,以及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時的介入、治療和康復服務。政府除了推廣自我照顧、基層醫療和社區支援外,亦提供專科和住院服務,並透過多個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以及社區內其他持份者之間的協作,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提供跨專業及跨界別的服務。

  在推廣僱員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面,郭偉强議員的修正案也提到僱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政府不時檢討勞工法例,循序漸進地改善勞工權益。近年,多項《僱傭條例》下的假期福利均有所改善,包括將法定侍產假由三天增加至五天、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增加至14個星期,以及逐步增加法定假日至二○三○年共17天。至於標準工時立法這個非常複雜及極具爭議性的課題,由於缺乏廣泛共識及支持,政府現在透過由僱員組織、僱主組織及政府代表組成的三方小組,為指定行業制訂工時指引,提供建議的行業性工時安排、超時工作彌補安排及良好的工時管理措施,供僱主及其僱員參考和採用。

  在「飲食」範疇,很多議員都關注市民的飲食習慣和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香港人對飲食這方面確實有很高的要求,但在注重食物的「色香味」的同時,政府是絕不能忽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上屆政府的食物及衞生局,以至今屆政府的環境及生態局聯同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一直致力透過五個方向推動減鹽減糖的工作,包括從小做起、提高資訊透明度、鼓勵食肆減鹽減糖、改良預先包裝食品配方,以及加強宣傳教育。要市民接受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透過全面資訊發放、政府積極的推動,以及業界的參與,才可達致。

  在空氣質素方面,除食物以外,其實人是需要空氣以維持生命。良好的空氣亦是達致城市健康的重要一環。政府在過去十多年,一直推行一系列的措施,大幅度減少車輛、船舶、發電廠的空氣污染物和碳排放。相關工作的成效越見顯著,香港的一般及路邊空氣質素已經有明顯的提升。政府於去年六月公布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清晰訂明了至二○三五年持續改善空氣質素的長遠目標和具體政策,以期引領香港達致「健康宜居‧低碳轉型‧比肩國際」的願景。

  在「交通」範疇,提及空氣質素,正好讓我們進入「醫、食、住、行」中的下一個主題——就是「交通」。正如謝偉銓議員在議案中提到,要達致「健康城市」,完善的交通規劃、鼓勵綠色低碳運輸確實是其中一個重點。

  鼓勵綠色低碳運輸方面,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電動私家車的數量於近年錄得歷史性的增幅。在二○二二年第一季,接近每兩架新登記的私家車中,已經有一架是電動車。另外,政府的最終政策目標是全香港使用零排放的巴士。就着這點,政府已要求專營巴士公司更換巴士時,要積極使用零排放或最環保的巴士。環保署正積極推動電動公共小巴試驗計劃,並且正與的士業界研究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推行試驗電動的士。

  另外,為構建香港成為「易行城市」,政府於二○二○年完成制訂有關香港易行度的整體策略。策略的目的是貫徹在運輸規劃中給予行人優先考慮的理念,締造行人友善環境及推動步行成為可持續的出行模式。政府正在提升易行度的措施,推展至全港各區,並會揀選一些合適的新發展區和市區地點實施全面行人規劃框架。

  與此同時,政府亦一直致力推動體育普及化,鼓勵市民參與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在社區建立熱愛體育的文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亦會透過與其他政府部門及相關團體(包括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體育總會、地區體育會及學校等)合作,在社區各層面舉行各項多元化體育活動,包括全民運動日。

  另外,在鼓勵地區體育方面,會推行更多體育活動,政府於二○二二年四月開展為期五年的「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每年為地區體育會提供合共2,000萬元的財政支援,讓他們透過其各區內網絡舉辦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以加強地區體育的推廣,促進體育普及化。

  總括而言,要達致健康的社區、創建健康生活的環境,以及提升香港市民的個人及公共健康意識,各個重要持份者,包括政府各個決策局和部門、學術界、非政府組織、私營界別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必不可少。正如習近平主席表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由公共衞生的角度,醫務衞生局會致力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繼續加強和改革本港的醫療體系,並且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這種風氣。我們亦會繼續制訂一系列的健康政策,並透過立法和提供適切的服務及配套設施以促進香港成為健康城市,建設一個「健康香港」,並融入國家「健康中國」規劃。主席,在我發言後,發展局局長會就城市規劃和舊區更新等政策範疇再發言。

  主席,我謹此陳辭,多謝。
 
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4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