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衞局局長主持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總結工作成果(附圖)
********************************

  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今日(六月二十日)召開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檢視過去五年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包括《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策略及行動計劃》)的實施經驗及進度,並與衞生署、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教育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相關機構代表討論應對非傳染病的策略及措施。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教授說:「二○二○年,主要的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所有登記死亡個案的55%。隨着人口增長和老化,非傳染病為香港帶來的負擔會進一步加劇。政府於二○一八年五月公布《策略及行動計劃》,並定下九項本地目標,以期在二○二五年或之前減少非傳染病對香港所造成的負擔,當中包括減少市民因罹患非傳染病而早逝的情況、減少非傳染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鹽攝入量、吸煙、飲酒、缺乏體能活動、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以及加強醫療系統以優化非傳染病的診治等。衞生署、醫管局和相關機構在過去四年一直積極推行多項相關工作,有良好的進展及逐步取得成果,達到階段性目標。」
 
  各委員在會議上亦討論了非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推行進度:

  為加強監測非傳染病,衞生署一般每四至六年進行人口健康調查,輔以定期進行的健康行為調查,以收集本地人口的健康狀況資料。衞生署現正分析剛完成收集的人口健康調查數據,並會適時發布結果。
   
  衞生署一直推廣以健康生活習慣作為預防非傳染病的首要策略,並通過不同途徑,例如網站、宣傳短片、公共交通工具的海報宣傳活動,電視、電台和社交媒體等鼓勵市民多做體能活動,並認識酒精相關危害。此外,衞生署也透過學校和食肆推廣健康飲食。
   
  衞生署在二○○八年推出「有營食肆」運動,創造一個健康飲食環境,方便市民外出用膳時品嚐較健康的菜式(即少油、少鹽、少糖和多蔬果)。衞生署於二○一九年將「有營食肆」運動優化為「星級有營食肆」運動,鼓勵更多食肆參加,提供更多元化的健康菜式。截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共有超過970間食肆參加。
   
  在法例方面,《2018年應課稅品(修訂)條例》已於二○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生效,禁止任何人在業務過程中向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士售賣和供應令人醺醉的酒類。此外,通過食衞局、衞生署、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醫學界和持份者的努力,《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於今年四月三十日實施,禁止進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事實上,香港的最新吸煙率已降至9.5%。
   
  「部分氫化油」是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為從源頭消除攝入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安全風險,食衞局與食環署參考了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建議,於去年六月向立法會提交了《2021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修訂規例》),將「部分氫化油」列為食物中的違禁物質,並已獲得通過。有關規定明年十二月一日生效。《修訂規例》使香港能配合世衞提出至二○二三年從全球食品供應中消除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亦是《策略及行動計劃》下的其中一項主要措施。
   
  食衞局一直與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在不同層面推廣少鹽少糖的飲食文化,尤其注重鼓勵學童從小做起。二○二一/二二學年,電子版體感「少鹽少糖遊戲」成功在校試行,與小學合作的少鹽少糖烹飪工作坊亦在該學年內試辦。此外,食物安全中心為學童製作了一套以聲音導航的投影片,鼓勵學童從小培養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業界方面,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繼續鼓勵食店在烹調餸菜時減鹽減糖,並支援食品製造商改良食品配方。至今已有120多間茶飲店參與二○二○年推出的「少糖星期五」計劃。公眾教育方面,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除繼續以多種渠道發放減鹽減糖的資訊,亦首次與香港電台合作,在不同頻道推出一系列少鹽少糖健康資訊的廣播。
   
  癌症管控方面,衞生署已加強癌症的公眾教育工作,提高公眾對癌症預防及篩查的意識,其中包括於去年製作兩套關注乳房健康及預防乳癌的宣傳短片,並在今年推出推廣子宮頸篩查的宣傳短片。此外,衞生署以至少六種語言(包括印度文、尼泊爾文、巴基斯坦文、泰文、印尼文和菲律賓文),為少數族裔人士製作預防及篩查子宮頸癌和乳癌的健康資訊。
   
  衞生署於二○二○年一月起資助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篩查,並於去年九月起以先導計劃分階段根據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為44至69歲的合資格婦女提供乳癌篩查服務。自二○一九/二○學年起,衞生署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為小五和小六女學童推出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疫苗到校接種服務,作為預防子宮頸癌的公共衞生策略。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在二○二○/二一學年,小五和小六女學童的第一劑及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分別達88%及86%。
   
  政府致力建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全港14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已相繼投入服務,餘下四區的地區康健中心今年內亦會陸續投入服務。透過醫社合作和公私合作,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提供基層疾病預防計劃,包括促進健康飲食的烹飪示範班、運動班、戒煙諮詢和支援、推廣不飲酒、體重管理、評估高血壓風險因素、高血壓和糖尿病篩查,以及相應的慢性病管理計劃等。
   
  陳肇始教授說:「我衷心感謝督導委員會各委員過去多年付出的時間和心血,參與制定《策略及行動計劃》並監督相關措施的推行進度,以及提供寶貴意見。展望未來,隨着政府大力推動構建基層醫療系統,我深信可為非傳𣑱病的防控創造更好及有利的條件。要成功防控非傳染病,各持份者,包括學術界、非政府組織、私營界別和個人的共同努力至關重要,我呼籲大家繼續支持《策略及行動計劃》,攜手打造香港為一個更健康的城市。」

  政府於二○○八年推行防控非傳染病的策略框架,並成立一個由食衞局局長主持的高級別督導委員會,成員包括政府、公私營機構、學術界、專業團體、業界和其他主要合作夥伴代表。督導委員會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二○一三至二○二○年防控非傳染病全球行動計劃》督導預防及控制非傳染病工作的方向,並就《策略及行動計劃》的推行進度作出建議、監督及監察。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