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主持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會議總結中醫藥發展工作進展(附圖)
************************************
陳肇始教授說:「中醫藥是香港的傳統優勢,深受市民接受和支持。本屆政府一直致力推動中醫藥發展,並在二○一八年確立中醫藥在本港醫療系統的定位,透過政府資助特定中醫藥服務,將中醫藥納入醫療系統。同時,本屆政府不斷投放資源,全方位推動中醫藥發展,包括加強中醫門診及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建設兩個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旗艦機構(即香港第一所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透過中醫藥發展基金推動業界人才培訓、研究、改善設備及推廣等工作,以提升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動力。在過去五年,我們與中醫藥界攜手合作推展多項工作,取得了可觀的成果。」
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向發展委員會匯報各項中醫藥發展政策措施的進展及成果:
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
由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和本地大學以三方協作的模式營運的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自二○二○年三月起在地區層面提供政府資助的中醫藥門診服務,至今已服務超過113萬人次。
在推動培訓方面,醫管局自二○二○年起推展「進修中醫師培訓計劃」,透過系統化培訓課程全面提升進修中醫師的臨床技能和專業水平,每年合共提供216個培訓名額。醫管局亦會繼續加強不同級別中醫師及中藥專業人員的在職培訓。
在推動研究方面,醫管局積極與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及本地大學合作,有系統地進行有關中醫藥及疾病的研究計劃,至今已推展61個中醫科研項目。
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
—————————
醫管局持續透過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選定病種的醫管局住院病人提供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現時,服務已在八間公立醫院推行,涵蓋全部七個醫院聯網,總求診量至今已超過50 500人次。為配合中醫藥長遠發展的政策方向,醫管局會繼續探討透過增加參與醫院的數目和選定病種的範疇,加強公立醫院的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並探討把有關服務常規化。
中醫藥醫療資訊互通
—————————
為了促進中醫醫療資訊電子化,醫管局開發中醫醫療資訊系統「醫承通」,先導計劃於二○二○年三月推出,至今已有102間私營中醫診所參與計劃。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亦由今年三月開始增設中醫藥資料互通功能。
中醫藥在基層醫療服務的角色
———————————————
中醫藥界一直致力在基層醫療層面為市民提供專業支援及服務,我們會探討加強中醫藥在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中的角色,並與中醫藥界共同建構跨專業協作的地區醫療網絡。中醫藥界透過加強應用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亦有助深化未來的發展動力。
中醫醫院發展
——————
政府已委託香港浸會大學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營運香港第一所中醫醫院。中醫醫院致力發展為本地中醫藥旗艦機構及「轉化者」,推動服務、教學培訓、創新及科研發展。醫院將提供純中醫、以中醫為主及中西醫協作形式的臨床服務,當中包括住院及門診服務。同時,中醫醫院會為三所本地大學提供臨床實習場地,以及作為執業中醫師的培訓平台。中醫醫院亦會與本地、內地和海外的大學及教育機構進行臨床科研及其他與中醫藥相關的研究。
隨着中醫醫院的設計及建造工程於去年六月展開,食衞局正積極跟進各項開院籌備工作,並會與中醫藥界持份者保持密切溝通。
政府中藥檢測中心
————————
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檢測中心)由衞生署管理,專責中藥檢測科研,利用先進科技為中藥安全、品質及檢測方法研發和建立國際認可的參考標準,透過技術轉移加強中藥業界對其產品的品質控制,藉此建立香港中藥品牌形象。
在永久大樓建成前,衞生署於二○一七年三月在香港科學園設立臨時檢測中心,至今已完成六個研究項目和舉辦46次簡介會及工作坊等活動。此外,在《香港中藥材標準》計劃下,檢測中心先後就330種常用中藥材制定參考標準,研究結果普遍獲本地和海外認可,並使業界受惠。.
中醫藥發展基金
———————
食衞局自二○一九年六月正式啓動中醫藥發展基金以來,已推出多項資助計劃,涵蓋培訓、改善診所設施、優化中成藥生產質量管理系統、中成藥註冊、中醫藥推廣、應用調研及研究,惠及不同層面的從業員和機構。至今已有超過4 300項資助申請獲批。食衞局現正檢討中醫藥發展基金的整體運作,期望進一步優化基金項目及善用資源,更有效地支援中醫藥界,以達致促進中醫藥長遠發展之目的。
與內地及國際的中醫藥協作
————————————
香港自回歸以來一直背靠祖國,並得到內地有關部委及專家在不同方面的支持和指導。本屆政府一直積極加強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藍圖下的角色。其中,內地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試點於去年招聘香港中醫師,而香港註冊傳統外用中成藥現時亦已可透過簡化程序在內地註冊及銷售。香港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發展及籌備過程中,政府亦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專家意見及支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食衞局和衞生署在二○一八年合辦大型中醫藥推廣活動「中醫中藥中國行香港活動」,並在中醫藥界的支持下舉辦近一百項中醫藥科普活動。食衞局亦支持及贊助中醫藥界團體在香港主辦二○一八年的「國際中醫藥香港高峰論壇」及二○二一年的「第十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兩項大型中醫藥國際會議,對外推廣香港發展中醫藥的優勢。
以中醫藥應對公共衞生事件
————————————
中醫藥在疫病的預防、治療及復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食衞局自二○一八年起在流感高峰季節前夕加強與中醫業界不同持份者的協調及合作,以在基層醫療層面支援有需要的市民。
中醫藥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擔當重要的角色。由第一波疫情出現至今,中醫藥在抗疫工作上的參與一直逐步提升及深化。特別是在第五波抗疫戰中,中醫藥全方位深度參與疫情預防、治療以至復康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及作用,配合香港疫情防控重點策略。
衞生署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分別制定《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給中醫診所的感染控制措施重點(暫擬)》及《遙距醫療服務專業道德指引》,予中醫師參考。另外,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亦已制定與「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有關的有條件批准中成藥註冊機制,加快審批及簽發抗疫中成藥/中藥材進口許可證。
中醫藥在分層分級治療體系之中發揮重要作用。醫管局自去年一月起於新冠治療中心(亞博館)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推展「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盡早以中醫介入住院治療,發揮中西醫協作的優勢,而內地援港醫療隊早前亦與醫管局攜手提升新冠治療中心(亞博館)的中醫服務規模和容量。至今已為近550名病人提供超過3 000次診療。醫管局在第五波疫情期間亦迅速牽頭透過社區中醫服務提供者動員參與「安老院舍中醫診療服務」,為確診院友提供外展服務或遙距診症。服務亦已進一步擴展至復康診療。至今共有250間院舍參加,並提供近11 000次診療。
政府亦在社區隔離設施及暫託中心等場所加強使用中醫藥,並為正在接受隔離/檢疫的人士以至廣大市民提供中醫藥診療及諮詢服務、廣泛分發抗疫中成藥等。醫管局亦特別設立免費「中醫諮詢服務」熱線,至今已累計處理超過12 300宗電話諮詢。政府亦協調中醫藥界動員推展各項工作,包括透過中醫藥發展基金推出「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以資助中醫師為患者提供免費遙距診症及中藥配送服務,並加快處理及優先審批與防疫抗疫有關的資助項目。
考慮到中醫在復康方面有明顯優勢,醫管局早於二○二○年四月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透過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合資格確診人士提供免費中醫內科門診復康服務,以治療後遺病徵。至今為超過34 500名康復病人提供逾117 100次診療。
陳肇始教授表示:「我衷心感謝發展委員會轄下的中醫業小組委員會主席陳永光教授和中藥業小組委員會主席李應生,以及一眾委員過去多年為政府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在中央政府對香港中醫藥發展的大力支持下,發展委員會及中醫藥界持份者在本屆政府任期內與我們一同攜手協力,使香港的中醫藥發展取得不少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望未來,我深信香港中醫藥發展會迎來更多機遇。中醫藥是香港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我們將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優勢,擴大其普及性與應用,為守護市民健康作出重大貢獻。」
發展委員會於二○一三年成立,由食衞局局長擔任主席,以推動香港中醫中藥業發展的方向及長遠策略。委員會就中醫服務發展、人才培訓及專業發展、科研發展及產業發展(包括中藥檢測)四大範疇,向政府提供建議。
完
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45分
香港時間19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