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在「TVB財經論壇──環境、社會及管治」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六月九日)在「TVB財經論壇──環境、社會及管治」主題演講的視像致辭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參加TVB財經論壇,今日的論壇主題是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很感謝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讓我有機會跟各位演講嘉賓和業界領袖分享一下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一些機遇。

  「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但直至過去兩年,因為新冠疫情,才令我們真正明白個人健康及社會醫療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健康以外,近年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亦令我們更深切感受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這兩方面的挑戰令「可持續發展」漸漸由一個概念,變成我們親身經歷過風險與危機後,決心付諸實行的目標。我們都了解到未來的社會及經濟發展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整體社會才會長久得益。

  正因如此,政府正積極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以金融的力量推動這方面工作。要令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繼續邁步向前,我認為以下這四個「P」大家要注意:第一個「P」是關於「Purpose目標」、第二個是「Proximity鄰近性」、第三個是「Public Engagement大眾參與」及最後一個「P」,「Professionals專才」。這四個「P」亦是我們推動以下工作的重要關鍵。

  先談談「Purpose目標」。目標是推動一系列工作的根本,世界各國為應對氣候危機開始轉型力求發展成低碳社會,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亦肩付大國重任,在早前已訂立二○三○年前實現碳達峰、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特區政府亦就相同目標積極行動,公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作為願景,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和在二○五○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氣候藍圖所提出的減碳策略和措施主要圍繞四大範疇,包括「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帶領香港邁向碳中和。

  在努力達致碳中和的過程中,政府和社會各界投放了大量財政資源,我們在過去十年已撥款超過470億元,推行各種減碳措施。政府將在未來15至20年間再投入2,400億元推動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這將會創造多方面的綠色經濟機遇。香港在這方面正可以用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高效的融資平台對內地和香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

  「政府綠色債券計劃」是政府其中一項以金融助力碳中和而開展的主要工作。由二○一九年至今,特區政府成功發行總值接近10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深受環球投資界歡迎,多次錄得超額認購。其中,我們於去年十一月首次發行總值50億元的人民幣綠色債券,包括三年期及五年期,為潛在發行人提供重要基準。此外,深圳市人民政府於去年十月在香港發行首隻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是首次有內地市政府在境外發行債券,當中更包括綠色債券,這正好標誌着深港兩地共同努力,為國家的雙碳目標作出貢獻,同時一起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除了碳中和的目標,我們亦正朝着讓香港綠色金融活動更趨蓬勃的目標繼續奮進。為了吸引更多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利用香港作為融資平台和所提供的專業服務,我們於二○二一年五月推出了全新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計劃推出至今已批出超過70宗申請,涉及約8,500萬元資助額,涵蓋各類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

  接下來的「P」是「Proximity鄰近性」,所指的是我們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和聯通。我們早前成立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今年三月底對香港的碳市場機遇公布了初步可行性評估,認為香港為全球碳市場作出貢獻的關鍵在於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使香港得以促進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

  根據評估結果,督導小組計劃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按照內地政策推動建設大灣區統一碳市場以加強大灣區合作、探索聯繫國際投資者與大灣區統一碳市場以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機會。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亦於二○二二年三月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碳金融領域的合作機遇,包括共同探索區域碳市場的深化發展、創建適用於大灣區的自願減排機制,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以及就碳市場及碳金融開展交流,並積極研究國際碳市場的規則、標準和路徑,以配合內地碳市場的國際化建設。

  藉着我們自身的獨特地理優勢、具國際水平的綠色認證服務和熟悉內地與國際標準的專才,我們會繼續從不同渠道推動相關工作,包括與內地保持溝通,鼓勵更多內地機構運用香港平台作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及認證,讓香港繼續擔當內地接通世界各地的橋樑,貢獻碳市場的發展。

  以上我所提到的一系列工作,已為我們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生態圈注入不同的發展動力,而要持續完善和壯大這個生態圈,普及化的工作亦不可缺少。因此接下來我想談談第三個「P」,「Public Engagement大眾參與」。政府在剛過去的一個月發行了首批發行額達到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綠色零售債券提供一個回報穩定的綠色投資選擇,因此獲得廣大市民踴躍支持。而將政府綠債的投資受眾由機構投資者擴展至普羅大眾,一方面能匯集資金,大力推進香港的綠色建設;另一方面,零售綠債可讓市民分享發展成果,享受穩定的投資回報,有助推動普惠發展。我們期望可以做到將減碳融入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提供機會令大家都可以身體力行,為共同應對氣候問題出一分力。

  最後一個「P」是「Professionals專才」。隨着企業和社會在越來越重視ESG方面的標準,我們需要持續壯大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庫以應對市場發展。二○二一年的《施政報告》宣布了新增「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到專業人才清單,以便我們更容易吸納更多非本地相關人才。而在培養本地人才方面,我們亦會把更多與ESG相關的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讓修讀這些課程的朋友,都能夠獲得學費發還。

  另外,為支援香港建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庫,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資助金融及相關界別人士接受培訓和獲取相關專業資格的費用,希望藉此擴大本地綠色金融的專業團隊及人才儲備,配合業界提升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積極把握相關的機遇。現時我們計劃涵蓋金融從業人員及需要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的相關界別人士,亦會在參考各界意見及不同地方經驗後釐定受資助的認可培訓課程和專業資格。

  各位朋友,氣候變化是挑戰也是機遇,香港有自身的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為綠色企業和項目提供首選的融資平台,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擔當重要角色。我們會在剛才所述的四個關鍵層面:「Purpose目標」、「Proximity鄰近性」、「Public Engagement大眾參與」及「Professionals專才」,持續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為香港、為我們的下一代締造一個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的美好香港。最後,我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論壇得到新的啓發,並祝願各位朋友身體健康、生意業務蒸蒸日上,多謝大家!
 
2022年6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3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