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二題:「香港好‧易行」計劃
******************
  以下是今日(六月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謝偉銓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二○一七年提出「香港好‧易行」計劃,並於二○二○年制訂香港易行度整體策略(策略),落實「行得通」、「行得妥」、「行得爽」及「行得醒」四大目標,其中一項改善措施是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策略的最新落實情況,以及計劃在未來三年推出的措施和項目(包括涉及的地點和時間表)為何;

(二)有何具體措施和項目,落實策略中讓市民「行得爽」的目標;

(三)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的進度(包括已移除的數目及涉及的地點);未來五年在策略下計劃移除的交通標誌數目、涉及的地點及時間表為何;及

(四)鑑於有建議指出,政府可考慮以較為美觀及具特色的路邊柱欄(例如設於銅鑼灣波斯富街及百德新街路段較矮的柱欄)替代傳統欄杆,以締造策略中讓市民「行得爽」的舒適寫意步行環境,政府有否計劃將該等類型的路邊柱欄設於其他地區;如有,詳情(包括該等柱欄與傳統欄杆的成本比較)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為構建香港成為「易行城市」及推動「香港好.易行」,政府於二○二○年完成制訂有關香港易行度的整體策略。策略的目的是貫徹在運輸規劃中給予行人優先考慮的理念,並循四個方向(即「行得通」、「行得妥」、「行得爽」及「行得醒」)締造行人友善環境及推動步行成為可持續的出行模式。政府正把提升易行度的措施推展至全港各區,並揀選合適的新發展區和市區地點實施全面行人規劃框架。

  就謝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在「香港好.易行」整體策略下,運輸署除了會繼續在各區推展現行的步行環境改善措施(例如擴闊行人路、增設行人過路處、擴建行人過路設施等)外,亦會試行各項新的改善措施,包括設立低速行車限制區、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及欄杆、平整行人路與車輛出入通道的水平,以及增設行人過路平台等。上述新措施於二○二○年及二○二一年在中環和深水埗兩個試點地區試行,初步成效大致良好。

  運輸署正着手檢視各項新措施的結果和成效,並會陸續更新相關技術指引,以期在未來三年進一步落實新措施。除了上述兩個試點地區外,運輸署亦積極考慮先將切實可行的新措施推展至其他合適地區,包括東區、油尖旺、屯門、元朗及荃灣等的合適地點。我們會因應技術情況及公眾意見,制訂合適的方案。

  為提供更舒適的步行環境連接目的地,讓市民「行得爽」,運輸署已於二○一九年放寬《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中為行人通道加建上蓋的準則,以期為更多合適的行人通道加建上蓋。政府正積極推展為連接公立醫院的行人通道加建上蓋的項目,其中五條連接公立醫院(包括灣仔鄧肇堅醫院、九龍灣香港兒童醫院、九龍城香港眼科醫院、將軍澳醫院和屯門醫院)的行人通道加建上蓋項目,預計可於二○二二年內開始陸續動工,並於二○二四年起分批完成;政府亦已陸續開展在十八區的行人通道加建上蓋項目,其中四個位於北區、西貢、九龍城及屯門的項目已經完成,並預計由二○二二年中至二○二三年期間完成另外八個地區的項目,有關詳情見下表:
 
地區 行人通道上蓋名稱
已完成的項目
北區 太平邨有蓋天橋至北區醫院正門之間的保平路行人通道
西貢 銀澳路和明苑/煜明苑對出行人通道
九龍城 由民泰街至德康街行人過路處的紅磡道行人通道
屯門 市中心輕鐵站至屯門時代廣場天橋升降機行人通道
預計由二○二二年中至二○二三年期間完成的項目
元朗 形點I至博愛醫院行人通道
深水埗 港鐵石硤尾站A出口至石硤尾邨美亮樓的窩仔街行人路段
油尖旺 由伊利沙伯醫院外至勞資審裁處前的一段加士居道行人通道
離島 位於東涌鄰近北大嶼山醫院的翠群徑、安東街及順東路的行人通道
沙田 由港鐵火炭站A出口至榕翠園的樂景街行人通道
大埔 由寶湖路至港鐵大埔墟站的南運路行人通道
葵青 青衣長宏邨巴士總站至青衣長亨邨巴士總站行人通道
南區 薄扶林道北行線的行人通道(連接瑪麗醫院、巴士站及小巴站)

(三)為騰出更多行人路空間以締造舒適的步行環境及改善街景,運輸署於中環和深水埗兩個試點地區試行的新措施中,包括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並在二○二○年及二○二一年試驗期間分別於上述兩區移除了196及90個非必要的交通標誌。運輸署會根據相關技術指引和現行機制(即運輸署署長根據《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G章)豎立或放置,或撤銷、修改或暫停實施豎立或放置的任何交通標誌的權力),並在不影響道路安全及交通管理的情況下和因應公眾的意見、交通改善工程的規劃等因素,繼續在全港各區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運輸署已制訂計劃於未來五年於各區進行巡視並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包括東區、油尖旺、屯門、元朗、荃灣等。自上述試驗計劃結束後至今,已有133個非必要的交通標誌被進一步移除,詳情見下表:
 
地區 試驗計劃結束後至今已被進一步移除的非必要交通標誌數目
東區 28
油尖旺 26
屯門 12
元朗 18
荃灣 18
其他地區 31

(四)為改善步行環境及美化街道,運輸署和路政署於二○一七年在銅鑼灣堅拿道東、波斯富街、景隆街、謝斐道、駱克道及告士打道一帶試驗安裝新型護柱(包括帶鏈條/不帶鏈條設計),相關路段長約900米。由於在試驗計劃下的新型護柱需要特別訂製,而且數目較少,故所需成本較傳統欄杆高一至兩倍。參考試驗計劃的結果後,路政署已於二○一八年把有關護柱的設計納入為設計標準之一,並於二○二一年更新相關設計。視乎各區的實際路面交通情況及技術條件等因素,新型護柱可於其他合適地點選用;而隨着新型護柱被更廣泛採用,相信所需成本會較試驗計劃為低。
 
2022年6月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0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