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在「第8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五月二十七日)在「第8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綠色經濟與兩岸及港澳產業合作機遇」錄影致辭全文:
尊敬的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李毅中會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林伯豐理事長(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崔世昌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與「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與大家一同探討綠色經濟與兩岸及港澳產業合作機遇。
國家經濟經過多年騰飛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和消費潛力龐大。「十四五」規劃表明,國家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朝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模式發展,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需、科技和開放是這個新發展格局的三大支柱,而改革創新則為驅動力。國家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同時,也大力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十四五」規劃為兩岸及港澳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應大會的要求,我今天的發言主要有關綠色經濟,尤其是綠色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合作機遇。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二○年定下了國家的「3060」雙碳目標,即爭取在二○三○年碳排放量達峰,並於二○六○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香港特區方面也將力爭於二○五○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並在二○三五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二○○五年的水平減半,以配合國家的「雙碳」目標。在邁向這目標的過程中,整個社會和經濟都會向綠色轉型,公私營部門都需要投放大量資金減碳和轉型,預計可為相關行業如能源供應、綠色科技、綠色建築、減廢回收、電動車、新能源運輸工具及其支援行業,以及綠色金融等帶來宏大的發展、新的就業機會。
為實現在二○五○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特區政府在二○二一年十月發表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下了「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推動香港邁向碳中和。
實現低碳轉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約10年已撥款超過470億港元推行各項減碳措施。在未來15至20年,政府將投放約2,400億港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包括可再生能源、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廢物管理、斜坡鞏固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等。
減碳轉型的過程可為香港帶來新機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優勢尤為突出。事實上,國家一直十分支持香港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並分別在二○一九年及二○二○年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
過去幾年,香港特區政府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同心協力,以多管齊下的策略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二○一九年至今,特區政府成功發行總值接近10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深受投資者歡迎,並為香港和區內的潛在發行人提供了重要的新基準,並豐富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
這些發行也取得了多項突破,例如在二○二一年二月我們發行總值25億美元的一批政府綠色債券,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而其中的30年期債券更是亞洲最長年期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我們其後在十一月再發行約4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首次包含了歐元債券和人民幣債券,而其中的20年期歐元債券是當時亞洲地區最長發行年期的政府類歐元綠債。上周,我們發行了首批總值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零售綠債的推出為市民提供了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項目的機會,並讓他們分享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果,實現金融普惠。此舉同時擴大了綠色和可持續產品的種類,並進一步蓬勃本地零售債券市場,實屬一舉多得。
除了發行政府債券,我們也希望為全球各地的政府和企業提供一個綠色的籌融資平台,並鼓勵更多金融及專業服務提供者和外部評審機構在香港這個區內樞紐建立據點。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在二○二一年五月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這計劃廣受業界歡迎,推出一年以來已批出近100宗申請,資助額合計約一億元,涵蓋了各類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我們在今年三月把申請外部評審費用資助的最低貸款額門檻由二億元降至一億元,讓更多企業受惠。
近年環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其中一個痛點是缺乏統一的標準。為進一步統籌和提升金融界別的合作,我們的金融監管機構在二○二○年聯合組成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去年十一月,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發表了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報告,詳細比較國家和歐盟的分類法,並點出兩者的共通之處,有助定義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重大貢獻的活動,減低「漂綠」風險。就此,督導小組正探討以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為基礎,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以便利上述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內地及歐盟綠色分類法之間的對接。
隨着內地和其他主要海外市場致力轉型至綠色、低碳和氣候適應型經濟,國際碳市場可望迎來顯著增長。督導小組也成立了碳市場專責團隊,並於今年三月底公布了對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認為香港為全球碳市場作出貢獻的關鍵在於我們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使香港得以促進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小組將研究最合適的市場及監管模式,並會在諮詢市場專家及相關部門後制訂詳細路線圖、實施計劃及指示性時間表。
此外,香港交易所於二○二○年八月與廣州期貨交易所簽署了備忘錄,以促進彼此間的戰略合作,共同支持及推動可持續發展,助力大灣區整體建設,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展望未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連接中外的橋樑,具備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成為海外及內地政府和綠色企業/項目首選的投融資平台,通過發行債券、基金、首次公開招股等多元渠道籌集資金,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的綠色項目,同時也有助推動內地的投資向綠色經濟轉型,事實上,二○二一年在港安排及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金額再創新高,達570億美元,按年增加四倍;當中國際債券總額達313億美元,佔亞洲區市場的三分之一,以安排發行量計算位居首位。
我們會繼續聯同金融界及相關持份者全力發展和推動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龐大綠色金融機遇。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
完
2022年5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