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促進中醫藥發展
*************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恒鑌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二○一八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會將中醫藥納入香港醫療系統。然而,有意見指出,現時全港只有10多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而醫院管理局未見積極把中醫藥融入醫療體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具體措施加快中醫藥普及化,包括參考內地的做法以完善中醫藥的法例及體系、設立中醫藥管理局、引入中醫醫療專業責任保障,以及加強公立醫院的中西醫協作及病人轉介工作;
 
(二)鑑於據報,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早前建議,本港應充實中醫藥部門的力量、健全中醫藥管理機構,以針對突發及大規模疫情,政府會否考慮制訂有關政策,以加強中醫藥界在抗疫工作的角色;及
 
(三)會否考慮與內地商討,建立中成藥註冊互認機制,以推動內地與香港中成藥的流動?
 
答覆:
 
主席:
 
  就陳恒鑌議員所提問的各個部分,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致力促進香港中醫藥發展,在二○一八年《施政報告》確立中醫藥在香港醫療系統發展的定位後,我們已陸續開展多方面的工作。
 
  中醫服務方面,我們透過政府資助特定中醫藥服務,將中醫藥納入醫療系統,其中包括三方面。首先,以三方夥伴協作的模式營運的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自二○二○年起提供政府資助門診服務,亦同時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中醫服務選擇。
 
  第二,為累積中西醫協作和中醫住院服務的營運經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一直有為選定病種的住院病人提供政府資助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在我們的持續積極推進下,有關服務現時已在八間公立醫院推行,涵蓋全部七個醫院聯網。醫管局會繼續探討透過增加參與醫院和選定病種的數目以加強有關服務,並探討把有關服務常規化。
 
  第三,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的建造工程及開院籌備工作已經開展,將提供政府資助住院和門診服務,預期在二○二五年中起分階段投入服務。中醫醫院將會與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等服務提供者建立協作平台,促進服務發展、病人流轉及轉介等多方面的協作。
 
  上述三個部分在服務範疇上相輔相成,為市民建構全面的政府資助中醫藥服務網絡。政府會繼續投放更多資源推動中醫藥服務發展。
 
  與此同時,在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的支持下,我們一直積極加強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的藍圖下的角色。其中,內地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試點已於二○二一年招聘香港中醫師,讓他們可在國家醫療體系內工作,並為香港儲備更多臨床人才。中成藥註冊方面,香港註冊傳統外用中成藥現時亦已可透過簡化程序在內地註冊及銷售,能便利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市場,長遠為香港中成藥「走出去」創造優良條件。
 
  至於法例及行政架構方面,現行的《中醫藥條例》(《條例》)已訂明各項中醫中藥的規管措施。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主要負責執行《條例》下的規管事宜,並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提供支援。多年來,政府不時檢視現行法例條文及其執行情況,並在有需要時作出修訂。食物及衞生局亦自二○一八年起設有中醫藥處,在政策層面統籌和促進香港中醫藥發展,並在二○一九年年中正式啓動「中醫藥發展基金」,為中醫藥界提供財政資助,推動人才培養、研究及推廣普及等工作,全方位提升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動力。
 
  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中醫藥擔當重要的角色,深度參與疫情預防、治療以至復康的全過程。在預防方面,中醫藥界一直透過不同途徑向市民推廣防疫抗疫知識。為全面支援中醫藥界,「中醫藥發展基金」加快處理及優先審批與防疫抗疫有關的資助項目。
 
  中醫藥亦在分層分級治療體系之中發揮重要作用。醫管局自二○二一年起推展「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發揮中西醫協作在抗疫治療的優勢。與此同時,政府亦在社區隔離設施、暫託中心及安老院舍等場所加強使用中醫藥,並為正在接受隔離/檢疫人士以至廣大市民提供中醫藥支援,包括提供診療及諮詢服務、分發抗疫中成藥等。政府亦協調中醫藥界動員推展各項工作,包括透過「中醫藥發展基金」推出「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以資助中醫師為患者提供免費遙距診症及中藥配送服務。
 
  中醫藥亦在復康方面有明顯優勢,醫管局早於二○二○年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在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出院病人/完成隔離人士提供免費中醫復康服務。
 
  特區政府非常感謝中央政府派出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在第五波疫情期間來港指導,深入了解香港中醫藥在疫情防治的實際應用情況,並就香港進一步發揮中醫藥防疫抗疫的能力提出了寶貴意見。
 
  政府會在中醫專家組所提建議的基礎上,與中醫藥界持份者緊密合作,繼續擴大中醫藥在香港的普及與應用,從而推動香港中醫藥的長遠發展。



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