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祖恒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的答覆:

問題:
   
  有紡織及製衣業等工商界人士反映,他們以放帳付款方式出口貨品時,需就外地買家暫時不付款所構成未能收回應收帳款的風險,向市場的保險公司或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購買出口信用保險(信保)。然而,保險公司及信保局普遍對內地私營企業的信貸風險所作評估過高,以致拒絕承保或收取高昂保費,令有意開拓內地市場的中小微企卻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信保局有否考慮與內地當局或金融及保險公司合作,為本港企業提供內地買家的更詳細風險管理及信貸風險評估服務,以協助本港中小微企開拓內地市場;若有,詳情(包括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現時網上零售已成為不少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當局有否考慮與時並進,為從事電子商貿的企業推出向內地買家銷售貨品的新信保產品;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當局有否考慮在財政及政策上,支持信保局就本港企業向內地買家出口貨品的信保承擔更多風險,從而推動香港工商界更好地把握國家擴大內需的內循環經濟發展策略的機遇;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一直為香港出口商拓展各地市場提供重要的支援,以保障業界應對風險。過去數年,因應中美貿易磨擦及疫情爆發帶來的挑戰,信保局積極支援中小企,推出多項措施,包括保費優惠、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及加快處理索賠申請等。截至二○二二年四月底,有關措施涉及上調的信用限額超過13億元,額外折扣額達1,800萬元,讓超過2 500個保戶受惠。此外,信保局亦於二○二○年推出「百分百信用限額提升計劃」,主動提升其保戶的信用限額,以協助出口業界應對放帳風險。截至二○二二年四月底,該計劃惠及超過1 780個出口商,並為累計總值約220億元的貨物提供保障。
   
  就我們在《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新措施,信保局於去年十二月如期推出中小企網上自助服務平台的提升版「中小企信保網2.0」,讓合資格的保戶自定保額保單,簡化並加快審批申請。信保局於今年三月以試行形式推行「出口信用擔保計劃」,為保戶的出口融資作最高七成的信貸擔保,擔保額以5,000萬元為上限,藉此提升銀行對中小企的貸款信心,令中小企出口商更容易獲得貿易融資。信保局亦會在下半年實施「彈性賠償率」安排,以強化出口商在不同風險情況之下的保險保障。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需要,進一步優化這些措施。
   
  就陳議員所提的三個部分,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就陳議員提問的第一和第三部分關於內地買家市場及充分利用國家內需市場的機遇,信保局非常重視內地的龐大市場。在過去五年,內地市場佔信保局總受保額約三至四成。以二○二○/二一財政年度為例,內地市場的總受保額約562億,佔信保局總受保業務的百分之四十三,為當年信保局的最大市場。
   
  信保局一直積極支持出口商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雙循環發展的新機遇。就此,不少內地上市公司都是信保局的承保對象。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在信貸及財務資料較為充足,所以信保局較容易作出承保的批核。不過,一些內地私營企業在信貸及財務資料的披露較為參差,對信保局的信貸及風險評估帶來一定壓力,這亦是陳議員提出的問題。
   
  為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信保局正積極研究如何能更加掌握內地公司的信貸資料,包括加強與相關機構,如信用調查公司及內地同業的合作,以補足買家的資料,和透過再保險公司分擔風險等。這些措施有助信保局進一步提高對內地市場的承保業務,亦支持業界利用國家內循環的機遇。
   
  在上述市場發展上,信保局會繼續持守自負盈虧的運作方式,亦會做好專業風險管理,盡力回應包括陳議員在內的業界需要。
   
  在第二部分的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近年發展蓬勃,信保局一直為香港出口商銷售予海外及内地的電子商務平台的貨物,提供放帳保障的保證,當中買家包括大家熟悉的內地電子商務平台。過去一年,這方面的總受保額超過八億,較上一年升幅達兩成。信保局會繼續加強支援本港出口商在拓展電子商務市場上的需要。此外,隨着金融科技發展,出口商取得貿易融資的渠道不如以往只限於銀行,亦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因此,信保局亦透過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風險保障,向香港出口商提供更多融資渠道。



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