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二十六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我們在本月初參考內地專家意見,把抗疫工作的階段性重點放在「三減」、「三重」、「一優先」,即減少死亡、減少重症和減少感染;三個須重點處理的是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和重點機構;「一優先」是以長者優先。整套「三減」、「三重」、「一優先」策略旨在更好地照顧長者,避免他們由輕症變成重症,甚至不幸死亡。我在兩日前已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向大家詳細交代針對有關治療長者的工作。事實上,現時在醫院管理局超過10 000名住院病人當中,60歲或以上的病人佔85%,所以醫管局過去這段時間在治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定點救治新冠病人的醫院、大幅增加收治新冠病人的病床、安排分流分層治療、引進兩款新的口服藥物等。

  今日我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向大家交代在醫院以外的「三減」、「三重」、「一優先」工作。大家都不願意看到,截至昨天的死亡個案當中有超過50%,即3 685宗為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院友,佔現時兩類院舍共約77 000名院友約5%,比例相當高。我們必須更認真處理,不只是現時的情況,而是須應對若未來有新一波疫情,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重點人群和重點處所──安老院舍。

  當然,最重要的仍是接種疫苗。目前院舍院友的第一劑接種率是56%,另外有四成院友因曾確診而未能接種,我們希望在未來一個月安排外展醫療隊再次到這1 100間院舍,為已康復長者接種首劑疫苗,並為已接種一劑的長者接種第二劑。但即使就整體社會而言,長者接種率仍有提升的空間,特別是80歲或以上的長者。目前為止,57%的80歲或以上長者已接種第一劑疫苗,即尚有約四成未接種,而已接種兩劑的更只得四成,所以這方面的工作須持續進行。

  預告一下,明天我將聯同負責政府疫苗接種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再向大家整體交代尚有何方法提升疫苗接種率,特別是在「一長一幼」方面。

  我和羅局長亦負責就業支援,若大家就我們在上周五公布的兩項計劃,即「2022保就業」計劃和「臨時失業支援」計劃有任何提問,我和羅局長很樂意藉此機會回應。現在先請羅局長說說支援安老院舍的工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大家知道第五波疫情來得非常急和猛,因為在社區爆發,很短時間內在安老院蔓延。從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每日所公布的數據看到,安老院的疫情在三月六日到達頂峰,當日已經有73間安老院出現個案。若以14日的累積確診個案計算,在三月七日已達到14 000名安老院院友確診。這大量的安老院確診個案,對於安老院的運作造成的艱苦及導致醫院所面對的壓力,都非常嚴重。尤幸這個數字一直回落,截至昨日(三月二十五日)公布的過去14日安老院院友累積確診數字已回落至971人。
 
  當然,在安老院的工作中,最重要仍是疫苗接種。剛才行政長官提到,明日(三月二十七日)聯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詳細交代,我在此不重複了。
 
多管齊下增聘照顧人員
 
  在兩星期前,我在這裏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抗疫工作另一個重點是人手的問題,並指出社會福利署(社署)很破格在本地和內地直接聘用短期合約照顧員,以解燃眉之急。為何說這是破格?因為社署本身沒有營運任何安老院,所以社署本身沒有這類員工。這次很特別,直接由社署聘用這類短期合約照顧員。
 
  社署自本月初起向內地直接聘用為期三個月的短期合約照顧員,截至昨日有約630人已經抵港。他們來港後會接受為期三日的培訓課程,學習如何照顧和護理體弱長者,然後到各個暫託中心投入服務。600多人中過半已經到了不同暫託中心開展工作。
 
  同步地,社署在本地招聘為期三個月的臨時合約照顧員,反應非常踴躍,共收到超過5 500份申請,並已分批約見申請人。有部分人士在了解工作性質後,興趣沒有那樣大。首批獲聘的42名人員已經完成培訓,暫時分派往壓力非常大的院舍直接提供服務,以紓緩院舍的人手壓力。第二批22名獲聘人士如今正接受培訓,很快會投入服務,第三批40名人員則在下星期開始接受培訓。這些工作將會在短期內繼續及完成。
 
  另一方面,為紓緩因疫情令院舍人手短缺嚴重惡化的問題,即本身人手已經非常短缺,因為疫情這情況更加惡化,所以勞工處有時限地放寬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通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為期三個月,期間容許業界省卻在該計劃下先進行四星期的本地招聘、因應院舍的需要彈性批准輸入護理員的數目,以及暫停就每一宗申請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的安排。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也可按照相同規定在三個月的限期內申請輸入護理員,以紓緩人手短缺問題。
 
  截至昨日,勞工處共收到395宗相關申請,涉及2 209名護理員;當中已獲批的申請有312宗,涉及1 764名護理員;其中291宗屬安老院的申請,另外21宗屬殘疾人士院舍的申請。
 
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
 
  特區政府一直重視院舍防疫。在二○二○年我們已經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設立專供屬密切接觸者的院舍院友檢疫的檢疫中心——當時的做法是一旦院舍出現個案,便將密切接觸者送往檢疫中心。即使有一段很長時間院舍沒有出現個案,我們仍維持相關的設施和適量人手備用。若大家當時問社署,它的使用率有數個月也是零,不過人手和地方皆仍準備好,隨時候命。即使有一段長時間沒有院舍個案,剛才說的安排仍繼續,目標是希望當疫情有任何變化時,能夠迅速轉型接收院友。但因這次第五波疫情變化非常快,這設施很快由一個供密切接觸者使用的檢疫中心,轉型為一個接收確診長者的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我們亦同步增設這類中心。
 
  現時由社署管理和營運的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除亞博館外,包括已經運作的石硤尾公園、彩榮路、港灣道及天水圍體育館共四間。至於啟德郵輪碼頭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已在三月二十一日起逐步分階段啟用,本身有1 188個床位,現時啟用的有400個床位;荃灣西約體育館暫託中心則於後日(三月二十八日)投入服務。
 
改善轉介流程
 
  隨着更多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相繼投入服務,以及本地和內地聘用的合約照顧員陸續投入工作,我們將可進一步按分層分流的治療策略,由暫託中心為需要護理的長者提供照顧服務,包括加快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及衞生署評估院友健康狀況後,由院舍直接將輕症及病情穩定的長者送往暫託中心,從而減輕送往醫院的壓力。同時,藉加快轉介流程,政府將盡力協助為有確診個案的安老院提供喘息空間,有序恢復元氣。
 
善用設施
 
  因應疫情稍為回落,大家從另一角度關注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的使用率。正如行政長官指出,我們希望做到「床等人」而非「人等床」;正如我剛才交代,去年下半年基本上大部分這些床都有空缺。在支援院舍減低感染風險,以及善用設施和人手的前提下,我們正計劃撥出部分設施供屬於密切接觸者的院友作檢疫用途,即回到亞博館之前用作檢疫中心的用途。這是希望日後當有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時,密切接觸者便可離開院舍進行檢疫。
 
加強院舍抗疫能力
 
  與此同時,因應第五波疫情所揭示的不足,我們會把握時間,在萬一出現第六波前盡量加強院舍的抗疫能力。我們將成立由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牽頭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視院舍的抗疫能力及提出改善措施,首要的工作會檢視改善院舍的通風設施和有關防疫指引守則。跨部門工作小組成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管局、發展局及機電工程署的代表,第一次會議將於下星期舉行。
 
  我在此停一停,回答傳媒朋友的問題。

記者:特首你好。政府將於四月一日逐步恢復公共服務,引發社會熱議。目前以每日過萬宗確診數字而言,現時逐步回復公共服務會否令疫情反彈?會否有任何加強措施應對?第二條問題是,我們收到一些市民被消防處安排入住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後,再被衞生署致電責怪其未能留在家中等候隔離;亦有染疫長者被醫管局催促出院,其後被社署拒絕入住暫託中心,顯示現時政府的協調統籌工作仍有改善之處,想問政府會如何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統籌,避免再出現類似狀況,提升抗疫效率?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個問題有關公務員事務局發出通告,告知相關部門經過第五波疫情,現時疫情已過了高峰,亦已開始穩定,是時候向市民恢復正常公共服務,但當然是逐步有序地恢復。同時,所有服務市民的工作間,以至公務員上班的一切安排,都會有謹慎的防疫措施。我相信公務員同事仍然會分更上班,或在午飯時段分更外出,從而減少人流聚集。正如我多次強調,在公共衞生的領域,我們當然以生命至上,保持市民的身體健康,但都不能不顧及社會整體經濟和發展需要;如果長期放緩或暫停市民需要的公共服務,會影響廣大市民和香港經濟復蘇速度。

  第二個問題,在整個抗疫的工作中,由於第五波疫情的確診個案飆升得很厲害,事實上有一些協調、溝通和統籌的工作未盡完善。即使在安老範疇——剛才羅局長用的字眼是「不足」——我們承認在很多地方有不足,但這些不足往往出現在能力不足以應付如此大規模的確診個案;這些不足亦可能出現在某些部門的互相溝通——每個部門都專注其工作範圍而未能充分溝通協調,讓受影響人士能第一時間得到服務。你所轉述的,我今早亦在報章看到,有個別個案在確診後進入社區隔離設施或在確診後入院、出院安排有不足、不善之處,我們一定引以為鑑,會盡最大努力改善,謝謝。

記者:第一,想問之前確診院友的長者出院指引,梁子超醫生說因為長者的康復時間比較長,即使七天都未必足夠,可能情況會轉壞,他建議(院友)去暫託中心多觀察數天。剛剛(勞福局)局長說部分內地照顧員已來了香港,可否說一下會否考慮這個建議?人手是否足夠?是否做得到?另外想問,特首昨日說院舍長者在接種疫苗方面可能會引起爭議,但今日再有報章指政府可能會修訂指引,沒有認知能力的院舍長者和沒有監護人的長者在醫生同意下可以接種疫苗,想問政府是否有這個打算?可否說說如果真的實行(修訂指引),接種率預計可以提高多少?政府有沒有考慮其他規定以提高接種率?最後想問問整體疫情的走勢,近日(確診個案)都回落到一萬多宗,昨日民研(香港民意研究所)有調查指四分一市民有計劃移民、一半人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想問特首如何看調查結果?現在看到疫情開始回落,(政府)有甚麼措施可以挽留人才和市民的信心?有沒有機會可以早點放寬表列處所的規定,不用等到四月二十一日呢?謝謝。
 
行政長官:三個問題。我嘗試回答,然後請羅局長補充,特別是針對第一個問題──關於我們的暫託中心。
 
  正如我所說,設立暫託中心一方面可紓緩醫院管理局的病床壓力,讓醫院管理局可以集中資源、集中治療重症病人,亦可紓緩安老院舍──特別是私營安老院舍──的壓力,讓它們經過第五波疫情後有一個喘息或復元的空間。現在投入服務的暫託中心有六間,我們會繼續建設另外數間,所以今日有報道指我們會「剎車」,我可以說沒有這個計劃。我們繼續建設的暫託中心包括數個位於室內運動場館,還有一個是中央援建、在洪水橋社區隔離設施內──特別有一部分,大概有200張床──都是用作長者暫託中心,所以仍需要額外照顧人手。
 
  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一定會用好這些暫託中心,令曾經感染過的長者──即使根據醫院管理局的出院指引是可以出院的,即無論返回家中或安老院舍,都會經過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或社會福利署的協調機制,更穩妥的做法應是安排他入住暫託中心一段時間和接受醫學監察。你記得我說過,內地的專家都說長者患上新冠(2019冠狀病毒病)要更加小心,因為他們的病情可能會有點變化,例如突然會有缺氧的情況,所以我們會派發量度氧氣含量的儀器給在家長者。我們一定會用好這些暫託中心。
 
  第二方面關於接種疫苗。我回答那個問題時,所謂的法律爭議並非因為我擔心有法律爭議而不做一些舉動,我只是引申說那位記者正正提出可能有法律訴訟,即是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地鼓勵或安排長者接種疫苗,放在香港這個情境都會引起各式各樣的爭議,包括政治或法律的爭議,但這並不代表若特區政府認為須用更強的手段保護長者,但我們擔心法律爭議而不做。如果我們這麼擔心法律爭議,我們不會引用「緊急法」來凌駕其他法規,讓中央援港的工作可以順利開展,以及香港的抗疫工作可以落實。只要有需要,如果見到有法律問題,我們就用法律的手段去解決。
 
  至於究竟接種疫苗要去到甚麼比例,當然越高越好。對於院舍的長者,我們希望經過未來一個月的兩輪到千多間院舍外展服務,可以為九成或以上長者接種疫苗;對於在社區的長者,同樣希望在四月底前,70歲或以上的長者的疫接種率可以達至九成。但這些都只是第一針,其實現在接種第二針是必然的,第三針是必然的,世界各地已經在討論第四針加強劑,特別是為長者,所以疫苗接種工作仍然刻不容緩去推進,疫苗接種率須大幅提升。
 
  一般來說,我沒有甚麼興趣去評論調查,所以我不想去評論了,只是希望大家保持信心。昨天無論是核酸檢測或快速抗原檢測,確診數字仍然稍為超過10 000宗。我們大家共同希望今日稍後四時三十分公布的數字可以跌破10 000宗,這將是個好趨勢。有了這個好趨勢,由今日——三月二十六日——到我早前公布希望可以在四月二十一日分三階段、三個月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仍有整整四星期。我們希望這種向下的趨勢能持續,那就可以滿足到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大前提,即是疫情沒有反彈,而且繼續呈下降軌跡,我們便可以逐步放寬,但在四月二十一日之前放寬是不會進行的,因為我們覺得疫情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下降到一個令人很放心的階段,而接種疫苗的工作仍須快馬加鞭地進行。
 
  看看羅局長有沒有甚麼需要補充。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行政長官,我簡單補充一點。大家還記得,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在開始使用時,當時天氣比較冷,公立醫院急症室病人非常多;另一方面,當醫院要安排一些已經康復的長者回到院舍,正正因為院舍疫情和人手短缺關係,出現一些困難,所以便有這些暫託中心作為一個中途站的安排。不過正如我在開場發言和剛才行政長官所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的設施漸多,人手也陸續就位,所以我們會調整有關安排,希望更好使用這些設施,一方面減輕醫院、另一方面減輕安老院的壓力。

  當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我們會安排確診長者經醫管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評估後——不一定親身,可以透過電話評估——經衞生署、社署和醫管局三方共同商討個案情況後,決定是否適合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直接從院舍送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無需前往急症室經醫管局分流再轉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這個安排會在未來一星期陸續進行。當然,這些中心仍可說是作為備用,若未來一星期安老院沒有出現確診個案,便不會出現這程序。不過現時疫情雖然回落至每日約10 000宗個案,實際上社區還有很多傳播鏈。不少院舍工作人員因需照顧家人,仍然在下班後回家,所以仍有機會將病毒帶入院舍。我們要盡量減低這些風險,一出現確診個案時,如何紓緩院舍的工作壓力。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正好扮演這個角色。

記者:你好。(你)提及現時是「床等人」,但每天仍有過萬人染疫,若未能有效安排患者入住設施,也是「床等人」。有意見認為這可能由於安排協調不夠好,特首有何看法?另外,既然設施足夠,會否取消院舍原址隔離的要求?謝謝。

行政長官:目前來說,我們的隔離設施較充足,這方面要感謝中央政府應我們的請求,委託一家承建商在很短時間內以「中國速度」,加上內地支援,快速完成興建這些社區隔離設施。在第五波疫情前,我們對確診人士和緊密接觸者均有一套非常嚴格、可形容為非常完整的公共衞生安排。大家都記得,所有確診人士,無論有否病徵,均須入住醫管局醫院接受隔離;所有經個案追蹤的緊密接觸者甚至次密接觸者均須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分別接受14天和四天檢疫。隨着第五波疫情爆發,大家應該認同這種做法是沒有可能繼續,因每日確診個案數以萬計,另有數以萬計的緊密接觸者。公共衞生政策不能不按實際情況作調整,使衞生部門既能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同時亦有一定基礎繼續相關工作。

  因此,我們在二月初率先容許部分緊密接觸者在家居檢疫,但仍會向他們發出「檢疫令」,即他們受法律限制不可離家外出;我們亦為他們提供家居支援。至二月底,我們修改了就家居檢疫人士完成檢疫的規定,若他們在第六、第七天快速抗原檢測呈陰性,便可結束檢疫。其後,面對如此大量確診者,當中很多完全沒有病徵,他們對於入住隔離設施──當時並無足夠隔離設施──亦非常抗拒。經過這段時間,基於不少確診人士的家庭居住環境較好,例如有自己的房間和衞生間,或基於其個人狀況──如我所說,可能完全沒有病徵或只是少許發燒、喉嚨痛──便出現了即使有隔離設施,但在轉送確診人士至隔離設施方面出現很大的不協調。這不只是政府部門不協調,而是相關確診人士亦不協調──我們認為他們入住隔離設施會較安全,對整體社會抗疫亦較好,但該些確診人士非常抗拒。我們不能放任讓狀況僵持,因此若衞生防護中心經網上申報表格 評估後認為確診人士適合在家居隔離,便容許他們在家居隔離,並為他們提供家居支援。一如家居檢疫人士,會為他們送上抗疫物資包,以及提供電話查詢和遙距診治服務,他們亦可以預先向指定診所領取籌號。現時正採用這套系統。

  你問及隨着有足夠隔離設施,是否可收緊做法。其實我們已在某些方面這樣做,例如醫管局昨日就收緊了長者出院指引,院友須在第七日或之後快速抗原測試呈陰性才可離院,而離院後未必回到家中或安老院舍,可在暫託中心康復。我們在每個階段均須調校做法,考慮落實執行措施對公共衞生和能力提升的影響,以至市民的接受程度。這方面工作正持續進行,不能在今日硬性說明會採取哪一套措施。多謝。

記者:早晨。首先想問一問,剛剛提及會有一些設施直接送染疫長者到暫託中心,暫託中心亦會有床位轉為檢疫用途,想問分別涉及多少床位?如果有一些床位轉作檢疫,會否影響「床等人」的安排?如果疫情反彈或有新一波的疫情,這些暫託中心的檢疫床位可在多快轉回讓染疫長者隔離的設施?第二,羅局長剛才提到人手,如果根據你剛才更新的人手資料,現時暫託中心和院舍分別還欠多少人手?第三,想問在以往的疫情亦看到院舍受影響較大,有些院舍覺得政府沒有作好準備,例如提早準備多些隔離設施,長者便不需滯留院舍,造成這樣大的爆發;以及剛才提及通風,之前的疫情已有討論,在第五波疫情前,政府在硬件方面作了甚麼準備?這一波這樣多院舍出現疫情,剛才亦提到有些不足,政府認為責任誰屬?勞工及福利局主責院舍,是否需要負責?

行政長官:請羅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剛才所講的一些數字,今日尚未可以提供,例如究竟多少床位會轉為檢疫用途,但一般而言會採用一些現時未啟用或準備啟用的中心,通常每一個體育館也有約百多個床位。如果我們能夠轉型,情況就會如此。至於究竟現時人手是否足夠照顧所有床位,假設合共將有約2 700個床位,現時可以說未有這個人數;當然也不需要,因為基本上未有這麼多人需安排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故此今天的人手勉強足夠。內地的合約照顧員正在來港,本地聘請的還在培訓中,所以人手正陸續增加。所以剛才談的調整速度,也要配合人手培訓和就位,但我相信很快會在未來一星期陸續作出這些調整方向,包括剛才說從院舍直接送往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或當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時,密切接觸者便可往檢疫中心。這些工作會陸續在未來一星期安排。 

  你問到關於院舍通風的問題。如果大家記得,便會知道在二○二○年第三波疫情時——因第一及第二波疫情沒有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到第三波才出現確診個案——當時袁國勇教授協助我們檢視過院舍的情況。當然,其中最大需考慮的問題便是通風,所以自第三波以來,我們一直為院舍添置空氣淨化設備。不過始終有些院舍受客觀環境所限,要做到譬如鮮風比例(換氣量的規格),可能基本上要拆走很多東西,甚至拆卸重建,工程相當大,亦沒有辦法遷移長者,所以還是靠我剛才提到增添空氣淨化設備作為有關補足作用。

  但這次第五波疫情,尤其面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因其短距離的空氣傳播,二○二○年所檢視的標準基本上不足以作為感染控制。所以我在開場發言提到,由我的常任秘書長主持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將在未來一星期召開首次會議,針對現時和過往這段時間的經驗,特別袁國勇教授最近亦給予我們意見。我們希望很快便可做好這工作,避免如果真的不幸出現第六波疫情,這次第五波的慘痛教訓不會再出現,特別是空氣傳播在非常擠迫的地方產生的風險。我們不會排除所有可能性,包括如何協助院舍,甚至為其安裝空氣淨化設備或一些大型工程也可能需要。這些工作均會由工作小組透過跨部門協作,特別是機電工程署相當重要,協助我們檢視院舍,希望做到這些工作。 

  從疫情開始至今,大家也知道處理長者特別是院舍長者的責任一定在勞工及福利局。在第五波開始時,當個案數字仍非常低時,我們已經知道需要急起直追,增加有關檢疫設施。不過當個案增加幅度遠較我們的速度快時——昨日有一位業界朋友說我們慢了一步,我相信他非常客氣——實際上人力和設施等無法及時追上以提供支援予院舍。所以從這次慘痛的經驗,希望能夠盡快做好日後感染控制等工作。現時有了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希望過往個多月來面對的情況不會再出現。

記者:你好。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將放寬航班「熔斷機制」,政府會「大讓步」,詳情是否屬實?是否與國泰(航空)稱只能安排每14天一班航班以及外商陸續撤離有關?大幅放寬會否造成防疫缺口或不再以「動態清零」為目標?另外,至今有17萬人申請「臨時失業援助」 。短時間內已有如此多人申請,政府估計最終會有多少人申請?本來預計會有30萬人申請,這個數字是否低估了,情況是否較想像中嚴峻?另外,剛才羅局長提及,哪個暫託中心會轉為接收緊密接觸者?亦有消息指政府擬「叫停」小西灣體育館暫託中心的計劃,為何會有此決定?(消息)是否屬實?短期內會否關閉一些使用量較低的中心?謝謝。

行政長官:三條問題。第一條和第三條問題都關於今日本地傳媒一些揣測性報道。我每日會見傳媒正希望第一時間澄清一些誤會或沒有根據的揣測性報道,以免它們整日在電子媒體或網上不斷傳播。

  第一條問題,對航空公司的「大讓步」並不存在。我們現時處理的並非特區政府與航空公司之間的角力,而是如何保護香港度過這波疫情,盡快穩控疫情。我們須處理的是堅持以「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手段,確保香港在疫情受到的傷害能減至最少,同時希望在遏制疫情後能有序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及與海外恢復正常人員往來,因此並不存在政府會為了讓航空公司能安排多些航班而放棄上述原則和目標。當然,每項「外防輸入」措施均會因應疫情變化和社會經濟需要而作一定調整。九個國家在過去兩、三個月完全不能有航班飛抵香港的所謂「禁飛令」有一定的理順空間,因此在本周一公布將實施相關措施。公布措施後,我們接獲一些反應指若要令措施更有效地讓更多滯留在這九個國家或其他地方的人士能回港,特區政府或須考慮另外兩個相關議題:第一,是否有空間理順或放寬現時就航班或航線的「熔斷機制」?第二,打算回港人士須預訂七晚酒店住宿方可登機,酒店供應是否足夠?我早前表示相關部門正檢視這兩個議題,現在看來,第二個議題方面較有進展,即能物色更多檢疫酒店。早前疫情較高峰時,檢疫酒店房間不止6 000個——有過萬個,但其後因有針對這九個國家的「禁飛令」而令乘搭航班回港的人減少,加上我們有其他需要,例如租用部分酒店作隔離酒店,另有部分酒店交予勞福局為安老院舍員工安排「閉環管理」。現時我們內部正在調整,檢視是否可有更多酒店回復檢疫酒店的功能,讓希望回港的香港市民更容易預訂酒店,然後可回港。但因前者仍是「外防輸入」的重要手段,似乎不存在「大放寬」或「大讓步」的空間。

  第三亦是一個揣測性報道,指我們會「煞停」其他暫託中心,剛才我和羅局長其實已指出並無這個計劃。所有現時正運作的暫託中心,儘管你們報道說使用率低,我們都會將其用好,讓長者有多一些時間可在醫學監察下復元,從而亦減輕醫院病床的壓力,亦讓私營安老院有一個「回氣」、復元的空間。而即將投入服務的幾間中心的準備工作亦繼續進行中,包括聘用人手。

  第三個問題關於「臨時失業支援」計劃。自從計劃開始接受申請,申請都很踴躍。我今早聽到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在電台表示,收到超過17萬個申請。若大家記得,這是屬於「防疫抗疫基金」下一個主要項目。我們當時預計有30萬人會申請,所以調撥了30億元進行此項目。但聽取很多人的意見後,現時對接受申請都是採取寬鬆的態度,包括做散工及其他情況,所以最終若申請「臨時失業支援」的市民人數多於30萬,我們亦會批出,即30萬這個數字或30億元撥款不是一個上限。只要符合資格,我們會用寬鬆態度體恤處理,應批出的都會批出,以支援這些臨時失業人士。多謝。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5時08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右)今日(三月二十六日)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左)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舉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