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二十一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有出席。以下是林鄭月娥的開場發言: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早這個抗疫新聞發布會將重點向大家交代我們過去一個月監察香港疫情發展後,我們未來的工作路向。
 
  首先,大家都會記得,我上星期先後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我們正進行一件事,就是特區政府在二月二十二日公布了一系列當時形容為穩控第五波疫情的措施,並表示大部分措施須延續至四月二十日。為何我們在這個時候進行期中檢視?因為今日是三月二十一日,正好距離上一次公布四個星期,亦是距離四月二十日大概四個星期。
 
  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當然是疫情變化,疫情變化的幅度非常厲害。在二月二十二日我公布剛才提及的那一系列穩控疫情措施時,香港累積的陽性個案53 943宗,死亡個案145宗,當時我們預計和評估新一波的疫情將會呈現急速惡化勢頭,未來兩、三個月是關鍵。正因有此評估,在二月二十二日公布的一系列措施不再是每14天向社會交代,而是說一直延續至四月二十日。
 
  但事實上,過去四個星期,香港可說經歷了驚濤駭浪般的疫情發展,從三月二十日的圖表大家可以看得到,把二月二十二日當日的53 000多宗的陽性個案,放在過去四星期的疫情發展上,可以說當時只是勢頭剛剛開始。累積至昨天公布的陽性個案數字已經超過100萬宗,死亡宗數亦高達5 683宗。唯一可以說讓我們現時稍為安心的,是疫情急升趨勢明顯遏制,而專家一般認為高峰或已過去,香港疫情正呈下降趨勢,這可從圖表中的七天移動平均數字看得很清楚。
 
  疫情變化亦可從其他指標看到。由二月二十六日起,特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開始接受快速抗源測試的結果作為陽性個案,從而令我們可更全面掌握香港疫情。在二月一日至二月二十二日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個案數字,相比直至三月二十日,快速抗原測試結果自行申報個案一併納入計算的數字,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經過了一個非常嚴峻的高峰期。
 
  另一項呈放緩跡象的監測指標,就是昨天向大家詳細交代的污水檢測整體情況,人均病毒含量開始下跌,截至三月二十日的數字比二月二十二日時所掌握的數字亦下跌了很多。不過大家要留意,過去兩天有反彈跡象,希望這非趨勢,只是好像我們在三月初看到的一些波動。
 
  另一項是採取「圍封強檢」,我昨日曾向大家介紹,我們在第五波疫情進行了大量、超過250個「圍封強檢」行動。按着污水呈陽性在「受限區域」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大家可以看到整體有所下降,但亦有波動。如果你看看橙色線,以百分比來計算都出現波動,不能穩妥說現時通過「受限區域」,即「圍封強檢」找到的陽性個案已明顯減少,這個現象還未出現。
 
  另一個是核酸檢測。進行核酸檢測的主要地點是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無論是「須檢盡檢、願檢盡檢、應檢盡檢」都是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採樣進行。近日因為使用快速抗原測試的人士增加,到有關中心接受核酸檢測的數字下降,過去10日的次數均徘徊在10萬左右,但找出的陽性個案比例真的明顯下跌,最新在三月十八日和十七日這兩日的數字跌破了10%,這也是個稍為可喜的現象。
 
  另一項是繁殖率,究竟現時在社區內尤其是Omicron的傳播情況是怎樣?按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直為我們監測和計算的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現時最新的數字是下降至0.5以下,大概是0.4多一點,相對於二月二十二日我公布該一系列方案時,當時超過3,即是說一個人可傳播病毒給三個人。
 
  另一方面,我們須作期中檢視的原因是能力提升。在過去四個星期,特區政府抗疫工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明顯,這全賴中央人民政府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在各個範疇或抗疫鏈各環節中都可見能力提升。首先,核酸檢測量方面是穩步提升,30萬次的單管檢測量是本地承辦商能夠做到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只要有需要,內地可以大力支援,包括派出內地採樣員和把採樣樣本送到深圳進行檢測。
 
  第二,快速抗原測試包現時的供應非常充足,價錢亦下降了很多,所以市民廣泛使用,我們亦免費派發了超過800萬包快速抗原測試包。巿民測試後如結果呈陽性,自我申報系統運作現在亦相對暢順。衞生防護中心曾向大家解釋,他們在部分檢測呈陽性巿民自我申報後作出檢視,即是覆核,發覺並無出現明顯濫用或亂報情況。
 
  第三,當然是內地供應抗疫的醫療物資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獲得保障。正因為得到這個全面保障,我們稍後會向全港住戶派發「防疫服務包」。在這工作上,必須再次多謝很多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社會團體、同鄉社團在過去一段日子自發籌款派發物資,亦很樂意配合特區政府全面向住戶派發「防疫服務包」的安排,以助我們在本月底或本周內啓動這頂工作。「防疫服務包」內亦有數量不少的快速抗原測試包,方便家居人士可以繼續使用以檢視自己有否感染新冠病毒。
 
  隨着不少市民因受感染而在家居檢疫或接受隔離,我們有一段時間真的有點在追落後,但現時家居支援的措施基本上已得到改善,例如「抗疫物資包」,這個並不是上述的「防疫服務包」,是另一種抗疫物資包,裏面的物品比較多,包括探熱針、中成藥,亦包括量度血氧的器具。抗疫物資包的派送已基本到位,我今早檢視過去三日的派送情況,已可全面滿足由衞生署轉介、需要派送物資包的受感染人士或密切接觸者。事實上,在過去三日可以滿足超過100%來自衞生署的轉介個案。
 
  民政熱線已開了280條,醫院管理局的醫療熱線現亦有150條,23間醫院管理局的指定診所也已經全面運作。我們亦安排了1 800輛的士和大、中、小型巴士成為專屬車隊接送有需要人士,例如在家居隔離的人士到指定診所,或一些選擇或適合到社區隔離設施的人士,由家居轉送他們到這些社區隔離設施。
 
  社區隔離和治療設施亦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大幅增加。如果大家看到由中央援建的方艙設施規模就會知道,每一個都有數以千計的單位和床位可以供隔離之用。事實上,一個目前最大的方艙設施會在這個星期交付。為了能夠照顧一些病情穩定但未適合回家或是在安老院舍的長者,社會福利署亦陸續啓用由室內體育場館改建的長者暫託中心,今日公布了由今日開始,在啟德郵輪碼頭總共有1 200個床位的暫託中心將會逐步投入服務。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參考內地專家意見要集中治療後,現在亦提升了他們在第一層、第二層的病床的治療功能,把伊利沙伯醫院和其他幾間醫院的病床改為定點救治新冠病人,總體能夠照顧新冠病人的病床已經大幅度增加至11 500張。
 
  在內地醫療團隊抵港支援後,我們很快就可提升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能力,成為我們分流、分層治療的第三層設施。私家醫院亦很積極配合我們工作,已經同意提供1 000張病床接收醫管局的非新冠病人。我們在這個月初和月中亦開始廣泛使用兩款有效的新冠口服藥物,從而減少入院和重症。
 
  內地專家分三批來到港考察,我曾親自與三批專家會面,獲益良多,我對他們提供的寶貴意見和務實建議表示非常感謝,很有參考價值。
 
  第三個因素,在上星期回答記者提問時都有觸及,就是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畢竟香港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社會,有一定需要確保社會能夠繼續運作、經濟能夠穩步向前。最少有以下三方面令我們須在現階段檢視我們的措施。第一,在第五波疫情開始後,我們一共向九個國家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這已是不合時宜,因為其疫情不比香港差,而且大部分回港的都是沒甚病徵的人士,如果繼續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將為大量滯留在這九個國家的香港人帶來極大困擾;有關的困擾和焦慮,我們完全明白。第二,一般認為現時香港特區政府對入境本地人士所採取的檢疫要求,比對本地確診人士的要求或確診人士緊密接觸者的要求——無論隔離或檢疫要求——都更加嚴苛,此會影響香港營商環境,尤其是周邊地方、歐美地方已循放寬的方向走。
 
  第三,要保持抗疫耐心和信心,企業和市民須明確知悉抗疫措施方向;家長須預早知悉復課安排;社會亦須為重啟經濟準備。我上星期公布的「2022保就業」計劃正希望配合整體社會迎接重啟經濟復蘇的機會。
 
  我今天邀請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一同出席,因為相關檢視和評估並不簡單,須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既有社會運作因素,亦有經濟運行因素。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在過去數天綜合考慮所有因素──該委員會暨指揮中心的主席是我本人,所有司長和局長均參與討論,作出今日的決定。第一個決定是疫情仍然嚴峻,抗疫工作須堅持不懈;因此絕大部分在二月二十二日公布的措施須按原定計劃延續至四月二十日,換句話說,當中大部分措施不會提早有任何放寬。我們希望剛才圖表所顯示疫情未穩定下來或似乎有些逆轉,只是間歇波動而非再進入另一輪上升的軌跡,否則我們會非常擔心。現時距離四月二十日尚餘剛好一個月,我們應該爭取在未來一個月聚焦治療,減少重症、減少死亡、減輕醫院壓力,協助安老院舍恢復元氣。若大家留意最近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新聞發布會,應留意到安老院舍或殘疾人士院舍的新增感染和爆發數字已很低,當然很多院舍已有感染或爆發,但事實上現時是協助其恢復元氣的階段。我們因此設立了很多暫託中心,把一些病情穩定但未完全康復的長者先安置其中,讓這些安老院舍可以慢慢恢復。我們亦大幅度暫時放寬輸入勞工限制,令院舍可有更多照顧員迎接這些長者回到院舍以獲得照顧。我們亦會在這個月進一步擴大核酸檢測的能力或工作,昨天我已公布,將會按照風險評估重新推動暫停了一段日子的CTN(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即強制檢測。我們亦會大力推廣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稍後向全港住戶派發的「防疫服務包」中亦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包;我們亦歡迎民間團體多向市民,特別是高風險人士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派發後,若市民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我們要求市民及時申報──衞生防護中心已作修改,要求必須在24小時內經網上申報結果──讓我們不但掌握整體感染情況,亦可更快識別感染者,作出適當隔離或治療。
 
  在接下來至四月底前的個多月,我們再訂下一系列提升疫苗接種率的目標。事實上,在二月二十二日也有訂下目標,大體上已達致,我們現在很努力,為自己訂下任務,要再爭取提升12歲或以上市民第二劑疫苗接種率。他們的第一劑接種率已超過91%,現時進入接種第二劑。目前第二劑疫苗接種率是82%,我們爭取在一個多月內提升至90%。三至11歲兒童在一月底才開始接種疫苗,現時第一劑接種率是57%,我們同樣希望在四月底前推高接種率至90%,令他們上學時更安心。院舍長者的接種率目前是55%,因為有四成長者受到感染,他們在完全康復前不能接種疫苗,接下來我們會再安排至少兩輪院舍接種服務,為已滿足康復後與接種疫苗時間間距的長者接種,希望在四月底前令院舍長者的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達到90%;第四個90%的目標是最難達到的,就是70歲或以上長者,目前第一劑接種率是70%,即尚有超過280 000名70歲或以上長者完全未接種疫苗。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亦希望各位在座的傳媒朋友,為讓香港安然渡過疫情,更多鼓勵和報道長者須接種疫苗。
 
  為加快疫苗接種,我們會以更大力度落實「疫苗通行證」。第一階段已在二月二十四日實施,即須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才可進入處所;第二階段,即須已接種兩劑疫苗才可進入處所,將如期在四月三十日實行;第三階段,即須已接種三劑疫苗才能進入處所,早前我們公布將提前一個月於五月三十一日起實行。未接種第三劑疫苗的人士,請盡快接種。
 
  我剛才說督導委員會的評估是現時疫情嚴峻,大部分措施都不會放寬,但我們可以調整──或可說是理順──以下這項措施,就是由四月一日起,即10日後,特區政府將取消九個國家的「禁飛令」,並理順入境檢疫安排,詳細情況如下──在此會較詳細交代,因為很多香港人在海外都很關心,或打算離境於稍後回港,想了解情況──我們會在第599E章(《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下,由四月一日起實施以下措施,適用範圍是所有從海外抵港人士,換句話說,不會再把海外國家或地區劃分為A、B、C組;事實上,現時也沒多少個屬B或C組,很多也屬A組。相關抵港人士,暫時第一階段來說,必須是香港居民,已完成接種疫苗的才可登機;一般來說,完成接種疫苗即已接種兩劑獲認可的疫苗。第二,該名香港居民登機時須持有在預定起飛前48小時內進行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一向也有這項要求──而且已在檢疫酒店預訂至少七晚住宿。第三,他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須接受「檢測待行」,英文是test and hold,我們現正使用更快速的核酸檢測,他無須等候四、五個小時。若在機場檢測的結果呈陰性,我們會發出14天的「檢疫令」──14天的「檢疫令」是標準,在香港接受檢疫的確診人士或接受隔離人士者同為14天──他會乘搭專車到其預訂的指定檢疫酒店。在檢疫期間,他須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我們希望提升服務水平,剛才提及的防疫服務包當中會有足夠的快速抗原測試包,並打算在香港國際機場向抵港人士派發「防疫服務包」,以免他們到處張羅快速抗原測試包。除了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他在檢疫酒店的第五天須接受核酸檢測,以確定有否受感染。若他在檢疫酒店留14天,便須在第12天再接受核酸檢測。這是檢疫酒店的慣常安排,會上門為他採樣,所以不會造成不便。最重要的是,若他在檢疫酒店接受檢疫,儘管其「檢疫令」是14天,但若他在第五天進行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而第六、七天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亦呈陰性,他可提早離開檢疫酒店;這個做法與現在適用於本地確診人士的隔離安排和本地緊密接觸者的檢疫安排完全一致。這位抵港香港市民若選擇提早離開,其在檢疫酒店的檢疫期在第七天便完結,其後須接受七天自我監察,但可離開家居處理正常事務。直至第12天,便須到社區檢測中心再接受核酸檢測,以確定他在檢疫期間於酒店內沒有受感染。如有特別個案在14天「檢疫令」內不選擇提早離開而繼續留在檢疫酒店,至第12天,他會在酒店接受核酸檢測,若檢測結果呈陰性,就在14天內完成強制檢疫。
 
  在整個過程,若抵港的香港居民在香港國際機場「檢測待行」期間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或其在檢疫酒店的第五天和第12天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呈陽性,或其每天進行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便須離開檢疫酒店,被轉送社區隔離酒店,因檢疫酒店不應有感染人士入住,會有風險。當他呈報後,我們會安排把他送往社區隔離酒店。屆時他不再接受「檢疫令」而會獲發「隔離令」,須完成隔離要求,而有關要求與本地人士接受隔離的要求完全一致,同樣是若第六天、第七天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呈陰性,便可完成隔離,如常生活。上述是有關從海外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
 
  另外是關於學校的安排。在學校上課對小朋友非常重要,我們明白家長很困擾,小朋友在過去兩年斷斷續續地不能回校接受面授課堂,所以我們今日宣布,本地學校將會按原定計劃,在復活節假期後,即最快於四月十九日恢復面授課堂,先恢復面授課堂的是小學、國際學校和幼稚園,而中學則須等待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核心科目完畢後才恢復面授課堂,目前我們仍以四月二十二日開考文憑試為目標,但教育局已經聯同學校討論和制訂應變方案,應變方案基本上就是延遲開考。
 
  在學校復課後,疫苗通行證涵蓋學校的教職員和訪客,但我們沒有要求學生必定要接種疫苗才能恢復面授課堂,我們尊重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但大家都可以理解,學生的群體免疫力越高——即這群學生中接種疫苗的情況較理想——便必定使他們在校內學習和活動,譬如一些課外活動或球類活動更有條件。現時對於中學生的接種情況我們比較放心,12到19歲青少年的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經接近95%,我們會繼續推動接種第二劑疫苗;按一貫經驗,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會按時去接種第二劑。接下來要急起直追的是3到11歲的小學生,因為他們是一月底才開始接種疫苗,目前接種率是57%;大家剛才留意到,我們希望在四月底前提升到90%。
 
  最後談談社交距離措施,因為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的疫情研判仍然是嚴峻,雖然好像越過了一個高峰、有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非馬上可看得到而令大家很安心。今天15 000至20 000宗的數字,仍是非常高的數字,相對於我們過去四波疫情的最高峰、一日150宗左右的個案,仍是100倍,所以在這情況下,難以在今日提早放寬這些社交距離措施,現時我們的研判是在香港的疫情沒出現反彈跡象並持續呈下降趨勢的前提下,我們將會由四月二十一日起,分三階段以三個月時間解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即是說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都會放寬,但放寬至最後階段仍有所堅持的。堅守最基本限度的措施包括,進入處所前使用「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證」;處所要進行清潔消毒;公眾地方聚集人數會有限制;以及要佩戴口罩等。三個階段如何進行,都是非常頭痛。大家都記得,以前我們是逐步收緊,然後逐步放寬的。現時我們有一個清楚的路線圖、時間表,希望以三個月、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個階段是重開以下處所,我不逐一說了,除了在599F章下的表列處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體育處所、博物館、表演場地和圖書館都會重新開放。第一階段的重新開放仍以佩戴口罩為要求,除了餐飲處所,因市民要進食而無法佩戴口罩,否則一般還是有佩戴口罩的要求;而羣組人數的上限會放寬至四人;晚市可恢復堂食,每枱人數上限也是四人;酒吧、酒館須繼續關閉,直至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就是差不多餘下的所有其他表列處所都會重新開放,亦會將每枱、每個羣組人數上限再放寬至八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泳灘、泳池都會重新開放;而身處在郊野公園或在戶外跑步、做劇烈運動,亦不須佩戴口罩;進一步放寬餐飲處所提供堂食的時間,由第一階段的晚上十時延長至午夜十二時,每枱的人數上限由四人增至八人;酒吧、酒館可在第二階段重新開放。
  
  第三階段基本上就是盡量將還剩餘的一些顧客人數或處所的限制都盡量放寬,回復至只執行我剛才說的基本防疫要求,即佩戴口罩、限聚人數、清潔處所、使用「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證」。
  
  另一項大家關心的事宜,就是在二月二十二日公布、希望在三月內進行的全民強制檢測。我們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經評估後,今日公布暫緩這計劃。暫緩這計劃的考慮是這樣,事實上,我們已進行了大量工作,特區政府在過去一個月已細化了方案,評估了這工作所須人力、物力、場地;為達致徹底、有序、有效目標,若進行這項全民強檢將會是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而且亦須有一定限制人員流動的配套。考慮了內地專家和本地專家的意見,而兩批專家的意見相當有共識,都是認為全民強制檢測應在疫情爆發初期或尾段進行,所以把握時間是關鍵。在初期進行的好處是可遏止疫情擴散蔓延,這亦是內地常運用強檢的時間;而後者就是達致「清零」,即是將社區內剩餘還有感染的人士都識別出來,從而可真的達致社會層面的「清零」。

  香港目前的疫情雖有緩和,但我剛才也說了,個案數字仍屬高位。所以專家的意見都認為,不適宜在現階段把有限資源投放在這項全民核酸檢測。專家亦有這看法──特別是內地專家──他們來考察後認為香港特區的社區組織能力較弱。這亦是我們和內地的分別,內地有很多小區管理、街道管理,可做到「不漏一戶」的徹底性,但香港在這方面較弱。所以當疫情仍處高位時,即使我們的全民強制檢測有法律基礎,恐怕亦難以達致全民篩查這根本目標。在暫緩全民強檢的決定下,特區政府仍會繼續分析研判疫情,若時機合適及條件具備,會再考慮是否應採用全民強檢措施。
  
  總結我今日向大家的匯報,今日檢視評估的結果建議仍是一個階段性的抗疫路向,特區政府會密切監察疫情發展,因一個月的時間,香港的疫情可翻天覆地,亦非常漫長,在過去這四星期大家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我們會密切監察未來疫情發展,亦會繼續聯同我們本地、內地的專家研判疫情,廣泛聽取各界意見,為香港制定日後應採用的、更有針對性的防疫措施,務求達致在堅持生命至上、科學為本的前提下,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我的匯報到此,我和兩位司長很樂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