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十七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我今早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行政總裁跟大家集中談談關於治療新冠病人的工作。儘管感染Omicron的徵狀輕微,但由於在第五波疫情下的感染個案非常多,加上香港已經是一個人口老化的社會,我們看到很多長者受感染並需要接受治療。從數字來看,昨天四時三十分的記者會公布在醫院管理局轄下設施接受治療的新冠病人有10 368名,包括有81名病人情況危殆、138名情況嚴重,換句話說,佔住院病人的2%。早前內地專家建議我們應該集中病人、專家和資源來治療,從而希望做到「減感染、減重症、減死亡」;在所有工作中亦應以關注老年病患群組為優先,所以在過去一段日子,我們的工作都循這個方向來做。
 
  加強治療的工作有幾方面:第一,擴大我們的治療能力,主要是醫管局的治療能力,包括增加治療新冠病人的病床。第二,增加治療病人的人手,現在已經有內地的醫療隊加入與醫管局的同事並肩作戰,一起照顧病人。我亦欣悉醫管局雖然有20%的員工,即接近15 700人曾經受感染,但有半數員工已經復工,希望未來有相對比較足夠的人手來照顧病者。除了病床和醫療人手,當然還有藥物,我亦先後向大家報告,兩款有效的口服藥物已先後抵港,我們亦有足夠數量可以派發給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士,防止他們要入院或變為重症。
 
  治療新冠病人的第二個策略是分流、分層,從而讓我們可以把醫院的第一層和第二層病床留給那些最有需要在醫院裏獲得集中治療的患者。要做好分流、分層,等於要對在社區或家居的患者篩查工作做得更精準,以防有患者在社區或家居因未能被篩查出來而得不到最好的照顧。
 
  第三方面是需要加強保護一些重點人群或重點單位,即在港約1 000間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早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已向大家介紹一系列加強支援院舍的措施,包括「閉環管理」、在室內體育場館建設更多長者暫託中心,從而紓緩醫管局和院舍的壓力。
 
  最後,有部分比較輕症或者沒有病徵、身體比較健康的長者,會留在家居隔離,我們亦會做好支援家居隔離人士的工作。同樣地,我們會特別針對高風險長者做好評估和篩查,希望在有需要時可以盡早收治患病長者入院。我現在請醫管局行政總裁就我剛才所說的幾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最新的工作進展。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感謝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市民,大家好。我在此簡介我們最近治療、工作方面的一些進展。在較早前曾與大家分享,在過去一段時間,疫情的數字均十分高企,維持一個高的水平,因此醫管局需要醫院治療的人士非常多。較早前曾與大家提及,我們已把50%的病床,我們稱為general beds、一般性病床,轉為可接收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病人;亦將數間醫院,包括主要是伊利沙伯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救治新型冠毒病的病人。
 
  過去一段時間來說,我們都看到是有成效。正如剛才行政長官所提及,我們今日觀看到有關數字,有大約10 000名病人左右,在我們不同的設施接受治療;亦因我們已轉了約11 000張病床作為照顧新冠病人,令病人等候入院的情況亦有所改善。數日前,我曾在這裏向大家匯報,整體由最高峰時的接近1 800名病人在急症室等候入院,到周一時有大約800多位,到今天則有約600多位,我們看到情況一直有改善。最重要的是,雖然病人可能仍要等待一些時間,但一些較為嚴重的病人,我們都能安排他們在醫院接受治療,這些都有助幫忙整體情況。另外,我們在周二亦擴展指定診所,亦特別安排一些「關愛籌」,讓長者及高危人士能預約,現在來說看到反應是良好。我們亦看到從數據來說,我們看到一些優先籌仍未用盡,相信有需要人士能聯絡到指定診所。
 
  另外,正如剛才行政長官所提及,兩款新冠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已從不同的醫管局層面開始使用,包括急症室、指定診所、老人外展方面等。截至三月十六日,已有超過6 000位病人獲處方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當中亦包括大約4 000名住在院舍及指定診所的求診人士。昨日起,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亦開始獲處方,數據稍後可以與大家分享,暫時數字大約在100多至200左右。相信隨藥物越來越使用得多,對病情控制都會有所幫助。另外亦看到一些情況,雖然疫情目前仍在高位徘徊,但我們看到特別入院的人數來說,長者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在較早前二月尾、三月頭,大約五成多的入院人士是70歲以上,到最近入院人士有近七成均為70歲以上,即以長者人士及老弱居多。因此在較早前,我們把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服務模式有所調節。大家記得早前我們會接收很少病徵,又或能照顧自己的人士,但有見現時入院人士主要為長者,需要獲照顧的人士亦算多,所以我們早前就集中資源,在亞洲博覽館主要照顧一些年紀大的長者,以及需要人護理、照顧的人士。因此,需要臥床的病人佔的比例是非常高,我們目前有200多位病人在該處接受治療。
 
  正如行政長官所提及,為何我們有很大需要加強亞洲博覽館的人手,讓我們能照顧更多的長者,特別有臥床需要,以及需要更多護理的長者。很高興在過去兩星期,特別是昨日,有內地援港醫療隊的醫療人員,來與我們共同照顧這批病人。他們首先計劃在亞洲博覽館,與我們醫管局同事共同照顧病人。在醫療隊到港時,我們亦立即開展了工作,例如我們的團隊與他們就治療、護理、處方藥物等整個照顧病人的流程,已作出很深入亦很詳盡的討論,亦很細緻看工作流程、治療流程的一個部分。
 
  而較早前來到香港的醫療隊,他們已開展工作,亦與我們的同事進行一些工作,希望他們能盡快熟習,亦能幫助我們的市民。所以在整個程序,無論是病人入院、收病人、巡房、醫療觀察、制定治療方案、處方藥物方面,我們都會與內地的醫護人員一同進行,因此都是基本上是以整個團隊一起進行。過程中想特別提一提,在亞洲博覽館,大家可能得記得,我們一開始運作、布館時,我們都是用不同的協作模式運作。較早前因醫療人手很緊張,因此在醫管局內部,我們都是在不同聯網抽調同事到該處工作,亦有很多私家的同事來幫忙,我們稱為「自選兼職」的同事,或英名稱為Locum。因此一路以來,我們在亞博館的運作一直均為協作模式,亦有一套我們稱作標準的程序、治療的指引,一個standard operation,即標準程序。因此,整個治療的方向一向標準化,亦有一套臨床的管理系統。因此,無論同事是來自醫院哪一個聯網,哪一個專科,或其他私營的同事、私家的同事,我們亦會遵從那一套系統去做,因此已有一定經驗,是來自不同背景、單位的同事一同協作。
 
  我亦可向大家匯報,今次我們初步與內地援港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交流、溝通,大家談得很深入時,亦發覺在協作上十分順利。大家都可能留意到,今次來港的醫療隊均來自很高水平的醫療機構,基本上是一些我們可以稱為精英的人員。因他們不單來自新冠病毒病人要照顧的專科,很多是來自傳染病科、感染控制、重病科諸如此類,完全是適合的專科。同時,他們亦有在不同地區抗疫的經驗。大家昨天都聽到行政長官介紹,他們很多都曾到過武漢等不同地方,因此他們在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經驗是非常好。
 
  同時,我們亦留意到整個治療方向,內地的治療方向基本上與香港的治療方向十分接近。因我與他們交流時亦留意到,簡單來說,大家都是參考非常類似的國際指引、國際文獻、期刊等,亦使用那些作藍本,因此無論在臨床觀察,大家不時聽到的呼吸次數、體溫,甚或血氧等,大家使用的指標均非常接近。至於一些化驗、用藥,基本上都是用一些國際指引,因此我們很快看到大家協作上非常順利,並容易做得到。
 
  當然我們亦留意到,之前一些朋友有提及的中英文問題。其實大家在臨床上若有機會,同事間一談及便會明白。在字眼上,例如我舉例,有時我們與病人溝通時,我們亦會用中文說。我們通常會用英文說,但我們都會用中文去解釋。當然名詞未必完全能對應至一樣,但有時我們有臨床經驗的同事一談及,大家都會知道大家在說甚麼。因此在溝通上,我們暫時都看到是非常順利、十分暢順。特別因大家也來自同一專科,甚至會更加容易。同時在較早前,我們醫管局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大家可能都熟悉,我們稱之為CMS(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其實我們現時到亞博館工作的同事,都是用平板電腦,根據一個我們英文稱作standard template、一個標準範本去輸入數據、數字。我們最近亦相應造了一個中文版本,都是同一個範本,都是同一個standard template、standard operation。初步來說與內地醫療隊,大家很容易一看就明白。其實大家做臨床工作的同事,大家一看就明,一看字眼,相對翻譯數據,所以都容易做得到。
 
  因此我們亦期望,很快其實之前來的同事,他們已開始進入亞博館內,亦進入我們稱為Red zone(紅區),即照顧病人的地方幫忙工作。我們亦期望昨日來的主要200多位同事,可以很快投入這工作。較早前,我們同事已與大家介紹,我們已安排他們作為我們的榮譽僱員。在醫管局內,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大學、私家的同事,我們都有榮譽僱員的安排。因此,整個安排我們一直有經驗,亦是一直配合得好的工作。因此我們都期望,很快能加強我們在亞博館的治療設施,無論是診治病人的數目,以及診治病人的質量,都能有所提升。因為現時主要需要被我們照顧的病人,均以長者為多,以及需要臨床的照顧為多,需要護理的情況亦為多。因此在人手上,若能有額外的人手幫忙,是非常重要。
 
  我們都期望隨着有內地的支援,我們可把更多病人,把他們的病情能越早醫治越好。例如我們最近看到有很多入院的長者,特別是安老院舍,因為安老院舍的人手亦較緊張,因此很多時我們看到他們有脫水的情況,又或精神等各方面比較需要改善。假如我們能做多點護理、支援,補充水份等,這些都非常重要。特別對長者來說,例如老人科,我們除了要有technology、high-tech外,high-touch亦很重要。因此,我們希望隨着多管齊下,亦有內地專家的支援,無論在技術上、人力上、醫療知識上互相配合,我們預期能對整個疫情的控制有幫助。
 
  在此,我很感謝他們的幫助,因為在香港疫情如此嚴峻,他們亦有如此多的同事前來幫忙。我們相信,他們與我們同事一起合作,是一定會對我們應對疫情的照顧方面,特別是長者人士,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
 
記者:你好,首先想問關於全民檢測方面,網上流傳一些消息,明白政府昨天已作澄清,但市民仍然很關注,其實全民檢測的日期是否仍是三月二十六日,分三個階段進行,是否會配合「禁足」措施?到底現時計劃是擱置了,還是仍然一直在籌備當中?第二,想問袁國勇(教授)說到,九成五的接種率就可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還有現階段,希望航班可以盡快復飛,政府在這兩方面有何看法?現時確診者方面的措施方向如何?一些輕症患者是否一定要入住隔離設施?會否如袁教授所說,可能作出調整,這些輕症患者只須居家隔離?政府有否計劃,到底甚麼階段可放寬一些措施?
 
行政長官:第一,關於我在二月二十二日首次提及未來兩、三個月抗疫的多項措施,包括「全民強制檢測」,正如你都知道,昨日我們發出新聞公報澄清,網上流傳的並不是這套計劃將會執行的具體細節,我們不曾提及三月二十六日這個日子。不過可跟大家說,由二月底起,我們正進行細化方案,我們正計算人手,甚至外出視察一些適合作為「全民強制檢測」檢測中心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學校。因為如此大規模的檢測需要籌備,若這些工作完全不做,到有好時機時,根本無法起動,所以我們直至現在也在進行這些工作。我明白社會希望盡早得到信息──究竟是否做、何時做、怎樣做?我亦計劃在未來數日,向社會交代一次關於二月二十二日公布的各項措施的最新情況,因這個月的疫情變化真的很大,大家會記得,我們一直每天有幾萬宗個案,甚至高峰期──現時加上快速抗原檢測自報——曾達至三月三日高峰期─的七、八萬宗個案,很多抗疫政策均須不斷按照疫情發展和每項措施希望得到的效果,重新評估如何去做,但今天未走至這步,我會爭取盡快交代一次,而交代時亦不會只針對「全民強制檢測」而言,會就着其他曾公布的措施,一併就過去一個月的疫情發展而作一個更新匯報。
 
  第二個問題,有關專家提及,當疫苗接種率若達至95%就可做一系列的事宜,我當然希望我們可盡快達至95%,但若現時說一定要達至95%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或放寬入境限制,恐怕會令更多人更恐懼。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經過超過一年的努力,現時在11歲以上的合資格人口中,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比率只剛剛過了九成,有91.3%,而且這幾日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數字不斷下降,這亦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最後一公里是最困難的,因那些可能是一些立場堅定、不接種疫苗的人士,如昨日接種第一劑疫苗只有8 000多人,所以若它繼續下跌或停留在每日只有8 000多名原本不願接種疫苗的人士前往接種,要達致袁國勇教授提及的95%,還是一條很漫長的路。我覺得若今日說要達致95%接種率才可放寬措施,其實是「自縛手腳」,但我們一定會爭取不只95%接種率——最好達至99%接種率——不斷推高疫苗接種率是我們的工作。事實上,現時不應只談第一劑疫苗,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是第二劑,由現時第二劑疫苗接種率的81%,推高至起碼90%;一老一幼的接種率亦希望能盡快提升至90%。截至昨天,3至11歲兒童的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都是55.5%,距離比較理想的目標還有一段路;70歲或以上人士的第一劑疫苗接種率是70%。根據疫苗接種數據,我們應不斷努力,定下一個太難達到或太理想的目標,屆時做不到又會被市民投訴,他們會說已忍耐很久,達不到這目標又要整個社會承受繼續被社交距離措施限制,或不能入境回來香港,但這不影響我們繼續盡最大努力提升疫苗接種的工作。
 
  第三個問題,其實已說了很多次,現時在分流、分層治療框架下,分了五層。你隨時到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或看Tamar Talk(添馬台),或從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也可看到這五層的分流、分層框架。第一、第二層須在醫院照顧。第三層是穩定後可轉移至社區治療設施,包括亞博館和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早期人手不足,現時內地支援我們,多了醫護人員到來,我相信這兩個中心應會把第三層的治療功能發揮得更好;第四層是病人可到暫託中心,那處也有醫療監察,是社會福利署特別為康復或穩定的新冠長者而設。最後一層是,患者並非高風險,或只是輕症、無病徵的,現時已以家居隔離方式處理;為何我們說要加強支援家居隔離人士,這點一直也有跟大家說明。要不是有這種分流、分層的安排,事實上,香港難以應對每日幾萬宗的新增陽性個案。多謝。
 
記者:你好,一共有兩個問題。首先,最近亞博館有四名長者送院後,其中有三人不治身亡,請問針對亞博館長者不治的類似事件,當局在減少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改善措施?內地醫護人員開始到場支援以後,他們具體做了哪些工作?雙方合作情況如何?第二個問題是,有報道指現時位於亞博館的治療隔離設施有很多空置,所以請問現在不同展館的使用率如何?床位空置是由於護理人手不足,還是另有原因?謝謝。
 
行政長官: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內的社區治療中心,總病床數目應該是1 450張。它有一段長的時間真的沒有很高的使用率,而且有一個部分——第三個部分、大概450張床——還是在備用狀態。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足夠的醫療人手和照顧員,沒有這方面的人手是由於醫院管理局現在面對非常大的壓力,也由於我剛才提及的一個數字——醫院管理局的員工在這次第五波的新冠疫情中,他們受感染的也不少,有15 766位員工受感染,佔醫院管理局總人手20%,所以人手不足就導致有些設施不能被盡量用好;也由於這個原因,我早前向中央提出請求,派一些內地的醫療團隊來協助香港,讓設施投入服務,能更好地治療新冠病人,尤其是老人家。昨天我們就迎來了300位人員,均來自廣東省多家醫院。有了內地的醫療團隊加入,我肯定我們會把這些設施用得更好。
 
  有關你剛提及昨天很不幸,一天內有幾位老人家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內的另一個部分——它不是我剛才說的治療中心,而是社會福利署早前用作安置一些須檢疫的安老院院友,現在作長者隔離用途的部分——有幾位老人家不幸過世,我們都感到非常傷痛。事實上,那些老人家的年紀都很大,三位去世的老人家分別是89歲、92歲和98歲,而且他們本身在院舍已經患有長期病,亦沒有接種疫苗,所以出現了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照顧他們,雖然它是社會福利署的設施,醫院管理局——因醫院管理局在旁邊有另外一個社區治療設施——亦有為這些在社會福利署設施內的老人家提供一些醫療服務。我請高醫生就醫院管理局現時在設施內提供的醫療支援說幾句。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許我用廣東話補充會較清楚。現時在社會福利署的兩個展館內,醫管局亦有外展隊的同事到該處提供支援。我們老人外展的專科醫生,以及一些外展護士,亦會在該處就一些長者的醫療需要提供支援。正如行政長官所提及,昨日該數個離世長者的個案中,年紀比較大,身體亦較弱。我們已叮囑團隊檢視整個情況,會否有甚麼我們可以再做得更好。希望大家了解,以老人科來說,尤其年紀大的長者,並非如此容易能清楚、容易找得到,他們開始病徵有轉變等各方面,因為他們可能本身溝通已不容易。但我們看到臨床觀察,之前數位長者,他們在餵食方面,似乎都沒有特別明顯的異樣。當然在過程上,我們都會請同事檢視整個過程會否能做得更好。其中一方面,我們都開始研究,希望可以加強多點醫療程序,如果能做多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事情。正如行政長官提及,因為我們在隔壁有醫管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治療設施,協同效應其實是頗大。我們相信隨著有內地支援隊來支援我們的同事時,我們可以加強對社會福利署這數個展館的支援。我們相信整體的協同效應發揮下,對整個亞博館,無論是醫管局管理的治療中心,或社會福利署同事管理的一些中心,我相信在協同方面,都會把整體水平再提升。
 
記者:你好。首先,有傳媒報道,有院舍院友的家屬同意為院友接種疫苗後,該名院友要等候半年才能接種第一劑疫苗,然後在第五波疫情下不幸離世,林太剛才曾說已推動疫苗接種計劃這麼久,為何政府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特首你本人和負責疫苗接種及管理院舍的官員和部門是否要問責?另外,想問剛才特首說會針對一系列措施數日後一次過作交代,可否多說說屆時交代的措施包括哪方面?路線圖何時會有一個比較明確和清晰的timeline,讓市民知道措施何時有望放寬或有新安排?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我只能簡單說說,再請陳教授回應。整個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要講科學,特區政府為此成立了專家委員會,每次有關疫苗接種有些做法要作出修訂、改變和加強,都要經疫苗接種專家考慮,稍後請陳局長向大家介紹。我們都是按照專家的提議──他們真的是專家,有臨床專家、醫藥專家──特區政府這兩年多來都很尊重專家意見,尤其是疫苗接種的相關臨床事宜。在其他事宜如社交距離措施,聽取意見後我們會作一個評估;但在疫苗接種方面,差不多可說沒有由我作政策介入如何接種疫苗,或何時再接種第二、第三劑疫苗。
 
  有關再次交代抗疫措施的內容,我建議你翻閱我二月二十二日的詳細公布,因當時的說法是未來兩至三個月為關鍵,但在二月二十二日亦只能看到當時掌握的疫情、數據,我亦比較果斷地說看來疫情不會在短時間內回落,因此很多當日說的措施一說就說至四月二十日,包括學校提早放暑假從而可在復活節後復課和禁止部分航班來港的措施。由於疫情發展速度快,我們已掌握新的數據和情況,我認為應在這關鍵的兩個月的中間,即一個月,大概是三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全面向社會交代一次,每個措施是繼續執行還是作出一些調整,以達致最佳效果,希望可通過交代看清楚前景。當然,最看不清楚的是現時檢測陽性的數字究竟處於高位平台,或很快會下降,或甚至會否隨社交往來增加而上升。就此,我相信在座沒有任何人能看到。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是沒辦法可完全預測,只能用我們最佳的措施來應對,亦正如我昨日說,若有些數據能讓我們走在疫情發生前當然是最好,這一系列的工作會繼續進行。請陳局長交代有關疫苗接種的細節。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疫苗接種(方面),自大約一年多前,政府已經一直提供兩款疫苗,即科興和復必泰,予大家(接種)。如果大家記得,我們最初也說是長者優先,因為長者是一個較高危的群組,需要盡快接種。在整個過程中,可能長者對於一些資訊不是很清楚明白,似乎長者的疫苗接種有些緩慢,但政府一直沒有放棄。我知道社會福利署、衞生署、公務員事務局都是非常努力去增加院舍的接種,當然當中都是有很多困難,因為不論是院舍最初對疫苗接種的不清楚,以至亦有很多家人未必同意,但隨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請專家解釋等,其實(情況)是一直有進步。至於接種不同劑數疫苗相隔的時間,剛才行政長官已經說了,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一直(檢視)哪些群組應接種疫苗;相隔接種時間──不論是第一劑、第二劑和第三劑──應該何時接種;以至整體的疫情以平衡風險和好處,一直都是這樣做的。由開始接種疫苗,對於一些比較高危的群組,例如長者、免疫力低(的人士)和小朋友等,一直由聯合科學委員會處理第一劑和第二劑相隔的時間,以及第二劑和第三劑相隔的時間。當然該兩種疫苗的藥廠亦有不同的建議,例如科興和復必泰第一劑和第二劑相隔的時間都是有差別的,一種是28日,另一種是21日。至於第二劑和第三劑相隔的時間,最初大致都是六個月,但當疫情有變化,大家平衡了風險和好處後,亦曾經縮短至三個月,直至最近有很多的康復者,就着他們接種第一劑、第二劑和第三劑(的相隔時間),聯合科學委員會都有建議,所以你剛才提及的個案,要視乎他的(接種)時間和整體情況,當每一次聯合科學委員會有新的建議時,我們都會發出新聞公告及盡快通知大家。多謝。
 
記者:你好,想問林太現時究竟有沒有一個指標可以放寬一些社區隔離設施(社交距離措施)?是否不超過九成的接種率都可以考慮放寬或者復飛?有沒有路線圖可以詳細給市民?是否這幾日會公布?會否包括現時表列處所內的營運限制?其實看到現時很多食肆都已經不開門,有大型連鎖健身中心都停業,各行各業一直都不開鋪,(它們如何)能夠繼續營運呢?第二條想問,有些內地網民在微博都批評現時香港政府應對疫情的能力,覺得好像是香港人拖累了他們,林太你怎樣看這些微博的意見?覺得他們是否在分化兩地市民的感情?多謝。
 
行政長官:我先回答第二條問題。因為現時在社交平台每日都有很多評論、揣測和謠言,我最佳的回應就是不要看、不要聽、不要信,所以我不打算評論。
 
  第一條問題,我重覆一次,其實剛才已經回答過。在抗疫工作中,我們並不只看一個指標、一個因素,而是要綜合地看並進行判斷,所以某程度上是要作出一些果斷的決定,這些決定是否百分百準確則要留待事後才會知道。譬如你說今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不久後確診個案又暴升,你便會說我們當日的決定是錯,但當日作出決定時其實沒辦法可以預見往後的事。但當然,經歷了兩年多的疫情後,我們基於專家給我們的意見大概會知道哪一種介入措施(intervention)較有效,哪些沒那麼有效。我們掌握後便可以應用在我們的日常措施中,所以在二月二十二日,鑑於當時疫情嚴峻——但其實在二十二日後更加嚴峻——公布了一系列的措施,不單是社交距離措施,亦有關於學校復課、「外防輸入」措施和居家工作等。如果大家記得的話,本來所有措施都是實施至四月二十日,因為當時認為這兩個月都不可以立即控制到疫情,但我也認為應該在一個月後按最新的疫情發展、感染人數、康復人數、現時隔離設施的設立和我們的能力,去檢視每一項措施是否可以達致更好的平衡。這個平衡所要考慮的第一就是公共衞生,即是疫情,亦包括接種疫苗的比例、我們的治療能力和隔離措施的增量等。第二方面是經濟,亦即你提出的問題。當然,現時的經濟令人非常擔心,有一些是外圍因素,有一些是本地疫情因素,所以我們須一併考慮對經濟帶來的衝擊。第三方面,其實最重要是市民是否繼續配合我們的一系列措施。如果市民已經難以再合作和配合,那麼任何社交距離措施或公共衞生措施都不能達致其成效。這工作我們會加緊做,希望爭取幾日內可以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公布。多謝。
 
記者:你好,政府早前有說過會開放更多疫苗接種中心,務求第二針的接種率盡快推高至九成,想問政府有沒有預計第二針接種率何時可達到九成這個目標呢?剛剛也說到,近來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有下降,有沒有評估過甚麼原因會影響和減低市民接種疫苗的需求呢?另外,政府之前也說過目標在三月十八日之前,疫苗外展隊為所有院舍合適的人士接種首劑疫苗,想問現時進度如何?謝謝。
 
行政長官:香港特區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領軍」局長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可惜他今日不在現場。我嘗試回答,看看陳局長有沒有補充,因為太細緻的運作,「領軍」局長才最清楚。關於現時接種第二針的情況,剛才告知了大家, 11歲以上已接種第二針佔合資格人士81%。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接種第一針後,時間到了,差不多必定會接種第二針,所以是時間問題──早前有一段時間市民不是十分積極去接種第一針──接種第一針後須等三或四個星期才可接種第二針,所以81%的疫苗接種率,我們相信會慢慢提升,但需要一段時間。它反映了當日新接種第一針的人數,每一天有多少,到了第21日或28日,這一群市民便會去接種第二針。這看來我們不需要特別推行很強烈的措施,單靠時間便可令我們達到90%的疫苗接種率。
 
  接種第三針則是現時非常迫切的議題,所以有一些長者應該縮短了接種第二和第三針的相隔時間,希望加快接種第三針,給予他們更多保護,現時外國更談論接種第四針,所以這個工作看來須不斷、持續去做。現時的重點是「一老一幼」,「一老」方面,已經談過很多措施,包括院舍應該在明天三月十八日達標,即所有1 000多間院舍應該已安排外展隊探訪、做了評估,可以接種疫苗的長者便替他們接種。不過,可惜正如羅致光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所說,還有一個相當百分比的長者,是家人以書面反對為他們接種疫苗,這也令我們很無奈。我希望這些家人能回心轉意,若不是有醫生評估認為他們的長者家屬不可以接種,便應該讓他們接種疫苗。接下來進行的工作便是上門接種,即為一些獨居長者上門接種疫苗。如果長者能到社區接種疫苗,會為他們安排優先隊伍,他們亦可以領取「即日籌」,一定要請長者接種疫苗。
 
  兒童接種疫苗方面,因為他們開始接種疫苗的時間較遲,但現時的接種率亦達到55.5%,還有23萬名3至11歲的兒童未接種疫苗。我們會聯同教育局和學校盡快為這些兒童接種疫苗。看看陳局長有何補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行政長官已經將我們現時的疫苗接種的工作大致勾劃了出來。我想補充的是,其實一直以來,尤其是在第五波,我們知道市民對接種疫苗的意欲都大大提升時,已經一直增加疫苗接種點。除了現有的疫苗接種中心之外,主要都是更加便利市民的(接種點)。更加便利市民的當然有流動(接種)站,另外有些是到不同地區,跟地區人士或民政事務處一起安排的疫苗接種日。另外,最近在一些交通交匯點(也設立接種點),即很多人經過的地方,例如青衣地鐵站、香港紗廠等,人流一般挺多的。如果市民隨時想接種疫苗,可以到這些地方。另外,當然就是醫療的設施,無論是醫管局的普通科門診或專科門診、十多間醫院,都設有一些疫苗接種站;亦有衞生署的長者健康中心,以及我們的地區康健中心,包括深水埗和葵青,已經轉為疫苗接種點,都是做疫苗接種;很多地區康健站亦有疫苗接種日,希望盡量鋪天蓋地便利市民接種。至於為何最近市民接種疫苗的數目下降了?第一,很多市民已經接種了,尤其是第一劑;第二,剛才行政長官亦有提及,很多仍然不想接種疫苗的人士仍不願意接種,但我在此也特別呼籲,現時疫情仍然嚴峻,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市民也要留意身邊的人,假如你不接種疫苗,會影響整體疫情控制和整體社會的保護,希望仍然不願意接種疫苗的人能回心轉意。
 
行政長官:我預告一下,特區政府今日下午會公布最新一輪失業率,即由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這三個月的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所以明天我將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和大家交代在新冠疫情下的就業情況和特區政府對勞工的支援。謝謝。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43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今日(三月十七日)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右)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舉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