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十三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我今早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向大家交代特區政府在第五波疫情下為家居隔離或檢疫人士提供的一系列支援。我希望現時相關在家人士都可以收看這個新聞發布會,更加掌握我們為大家提供的服務。
 
  事實上,家居支援這個概念並不是新的概念。早於疫情開始時,即在二○二○年初,我們已經有一套家居支援計劃,當時讓一些抵港後須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即在第599C章下由內地抵港的人士,進行家居檢疫。同樣地,我們為在家居檢疫的人士留家期間提供各式各樣的支援,如果這些抵港人士根本沒有一個住處的話,我們亦會安排地方讓他們進行檢疫,當時就是利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度假村和康樂中心。但隨着第五波疫情爆發,現在我們有大量確診人士和確診人士的緊密接觸者,甚至是以前所說的「次密」,即緊密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須進行檢疫或隔離。由於這方面的數量是這麼大,所以一如我們應對第五波疫情的其他工作,須按公共衞生評估和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而作出調整,從而執行一些經過調整的政策措施。
 
  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在二月八日,即一個多月前,為須檢疫的緊密接觸者推行「居安抗疫」計劃。在「居安抗疫」計劃下,我們安排這些緊密接觸者,或者是緊密接觸者的緊密接觸者進行家居檢疫,他們留家的檢疫期分別是——14天是緊密接觸者;四天是緊密接觸者的同住家人。其後,我們修訂了家居檢疫的人士完成檢疫的安排。我們在二月二十六日公布了原本須進行14天家居檢疫人士,如果他最少接種了兩劑疫苗,在第六天和第七天的快速抗原測試呈陰性的話,便會被視為已經完成檢疫,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上述家居檢疫的工作針對進行檢疫的緊密接觸者,接着談談針對確診人士。我在此都說過,從公共衞生角度和過去四波疫情考慮,所有確診人士,即檢測呈陽性的人士都須進入醫院隔離,或在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但同樣因為「海量」的問題——即有大量確診人士——經過風險評估和考慮到香港的實際情況後,我們採取分流處理,即我們會安排一些更有需要的人士進入社區隔離設施。當然,如果身體狀況已經出現風險或者很嚴重不適,這些確診人士應該第一時間進入醫院,但一般病徵輕微甚至沒有病徵的確診人士,在這個分流的處理下,如認為有需要便可安排他進入社區隔離設施。
 
  分流處理所考慮的因素有幾方面:第一,是確診人士的身體狀況,當然亦包括他的年紀等各方面。第二,是他居住的環境。第三,是與他同住的家人有沒有一些是比較高風險,亦包括他是否是一名需要照顧的人士——因為他須留在家中讓他的家人照顧他。在這個分流處理下,會由衞生防護中心進行評估,亦會一併考慮當事人——即確診者——的意願而決定是否安排他進入社區隔離設施。
 
  但我必須強調,無論在家居進行檢疫或隔離,這些人士都受第599章下發出的「檢疫令」或「隔離令」規限,他們不可以在「隔離令」或「檢疫令」仍然生效期間離開家居。當然,這不包括我剛才所說,在第六、七日進行了快速抗原測試呈陰性人士,他已經完成了檢疫或隔離就可以離開家居。現時我們估計仍然在家中進行檢疫或隔離的人士超過30萬,但30多萬可能是比較高估的數字,因為這估算仍基於每一位檢疫和隔離人士要留家14天,所以衞生防護中心要到第14天才會把個案剔除。但由於在二月底已經修訂了我剛才所說有關完成檢疫或隔離的安排,第六、七天進行完快速抗原測試並呈陰性的人士可以離開,所以現時掌握的可能是一個高估的數字,有些人已經順利完成檢疫或隔離。
 
  面對這麼大量需要支援的居家人士,政府在第五波疫情發生到現在,都不斷地提升支援這些家居人士的能力,但仍處於一個「追趕」的狀態。我們實質的支援包括以下幾類:第一,希望能夠向這些家居人士派送一個抗疫物資包,而物資包的內容亦不斷豐富,稍後相關局長可以向大家介紹。第二項支援是熱線,因為幾日內都留在家中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查詢,所以我們亦有提供一些熱線查詢服務,亦會按當事人向熱線提出的要求,並經我們評估認為是否有需要後,為他進一步提供上門派送物資的支援,包括食物。第三方面支援是醫療查詢,畢竟他們都是確診人士或緊密接觸者,醫療查詢包括情緒支援、健康狀況評估、遙距診治,甚至預約到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指定診所接受診治。
 
  我剛才說的相關家居支援內容,稍後三位局長會詳細交代,而香港電台的港台電視32台「防疫資訊台」亦會不斷廣播有關我們給家居檢疫或隔離人士的各方面支援。
 
  我想藉此機會感謝所有參與和支持我們進行家居支援工作的單位和人士。首先,再次感謝中央為我們提供源源不絕的物資,豐富了這些派送給家居人士的抗疫物資包;第二,要感謝協助我們派送物資包的物流團隊;第三,是協助派送抗疫物資包到每一戶的物業管理公司、地區組織和義工;第四,是提供各類支援熱線的醫療機構,包括私家醫院、私家醫生和一些遙距診治的機構,亦包括我昨天參觀浸會大學的中醫團隊;第五,要感謝每日不斷接送家居隔離人士往返指定診所的專屬的士團隊,現時有400輛的士參與成為專屬車隊;第六,很感謝有不少鄰居或確診人士的同樓住客,發揮鄰舍互助精神,在他們隔離或檢疫期間安排派送一些物品;最後當然是感謝全體市民,特別是在家居進行檢疫或隔離的人士,嚴守政府發出的「檢疫令」或「隔離令」,讓我們可以早日打贏這場抗疫戰。我現在請三位局長依次按我們給家居人士支援的過程作交代,所以首先請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因為他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正是第一線接觸和派發這些抗疫物資包給家居檢疫或隔離的人士。請Alfred(薛永恒)。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謝謝行政長官。各位市民、各位傳媒朋友,早晨!抗擊疫情是特區政府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我們一如其他政策局及部門一樣,動員所有力量,齊心支援抗疫工作。因此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亦於二月二十一日開始承擔抗疫物資包的派發工作。在短短三個星期,資科辦同事與廉政公署人員,並肩作戰,一共向超過20萬個家庭46萬名人士派發物資包,當中包括超過20萬名確診者及接近26萬名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
 
  資科辦按衞生防護中心的指示向需要進行家居隔離或家居檢疫的確診人士及其密切接觸者派發物資包,讓他們能夠得到相關支援。物資包會派發到每家每戶的門外,確診者的抗疫物資包有口罩、快速抗原測試包、探熱器、確診人士家居隔離手冊,近期亦加入中成藥,以及特區政府抗疫團隊的心意卡,向確診人士表達慰問。在此,我要再次感謝中央對我們抗疫工作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在抗疫物資方面的大量供應。
 
  大家都知道,二月下旬開始確診數字急增,要派送的數量實在太大,所以派遞工作的而且確有滯後,希望未有收到抗疫物資包的市民諒解。亦正因如此,我們會用盡一切方法,努力物色更多團隊尤其是物流公司加入派送行列,近日我們已大大加強派遞能力。舉些數字為例,在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日期間,我們平均每日向大約1萬名人士派發物資包;及至三月九日開始,我們平均每日可以向5萬幾6萬名人士派送物資包。這項工作是依靠資科辦與廉政公署調配大量人手負責統籌和執行,加上超過200名不同部門現職和退休同事的幫助,以及300名旅遊業人士參與,而6個物流承辦商亦動員差不多1 000名員工參加這項工作。
 
  我非常感謝參與抗疫物資包派發的同事和工作人員,我們一定會繼續全力以赴,支援正在居家抗疫的市民。多謝大家!
 
行政長官:好的。現在請Jack(陳積志)。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疫情極度嚴峻。民政局(民政事務局)、民政總署(民政事務總署)以及康文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人員一直在最前線參與抗疫,超過14 000員工在不同時段參與各項抗疫工作。
 
  民政系統現時最重要的抗疫任務就是做好「居家抗疫」及「居家支援」的工作,為數以萬計在家檢疫和隔離人士及家庭提供適切支援。
 
  居家支援的第一步是提供電話熱線服務。民政總署於上個月初推出1833 019「居安抗疫」24小時熱線。熱線由開始時的100條增加三倍至目前280條,熱線中心亦由原來的兩個增至現時三個,每天有540位來自民政(總署)和康文(署)的同事負責,分三班24小時運作,每日處理超過10 000宗求助個案。昨日的數字是11 774宗。
 
  初階段的熱線服務包括提供一站式資訊服務,解答各類問題,並在有需要時轉介其他部門跟進,例如有關醫療問題會轉交衞生署及醫管局(醫院管理局)解決、有關特殊需要人士及他們的福利要求會轉交社會福利署(社署)跟進。
 
  但由於確診人士大幅增加,熱線服務需求亦大增。因此,民政總署已經有具體計劃再進一步增加熱線服務,包括設立第四個熱線中心,加強接線功能及增加熱線至最高可達到550條,即是總共增加五點五倍。
 
  為了讓社署可以調配更多人手好好處理長者院舍的急切問題,民政系統將會從社署全面接管向在家檢疫及隔離人士派送支援物資的工作,即所謂的物資包。這個安排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直接處理隔離及檢疫人士的物資要求而不需要再轉介社署,增加服務效率,既省時又快捷;第二,可以讓社署騰空更多人手處理極其嚴峻的長者院舍問題。民政的工作量將會十分龐大,我們正動員各方力量支援,包括義工組織、商業派遞、抽調更多人員等,必須把這個新任務做快、做好。
 
  其實由昨日開始,民政人員已率先向四區,即黃大仙、油尖旺、九龍城及南區在家等待入院而有確切需要的人士派送日用品及食物。
 
  但我必須重申服務只會留給有真正需要的人士,其他在家隔離人士應該盡量透過親朋戚友或打電話(購買)和網購食物及日用品,從而減輕服務的負荷。
 
  民政系統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動員地區組織發動義工向市民派發抗疫物資,包括由中央送贈的物資。就以甚受市民歡迎的快速測試包為例,由18區民政處直接派發給市民的總共有330多萬包,經義工派發的共有370多萬包,即合共700多萬包。
 
  疫情下的弱勢社群特別需要關注。民政系統特別安排義工將抗疫物資送給長者、獨居人士、劏房戶、基層家庭及少數族群。
 
  要打贏這場抗疫戰,民間的力量非常重要。民政系統一直聯絡各界,動員民間力量,發動地區組織、社團、同鄉會等出錢出力,加入政府龐大的抗疫團隊,眾志成城,同心抗疫。
 
  多謝行政長官,多謝各位。
 
行政長官:現在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各位市民,各位傳媒朋友,有效保護在社區的感染人士及其同住家人,以及為他們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支援,對達致「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的目標有重要作用。有見及此,政府近日致力加強對感染人士,尤其是長者,在社區的醫療支援服務,盡可能降低他們病情加重甚至需要入院的機會。
 
  政府在三月七日推出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加快支援這些檢測陽性個案的工作,令市民申報時可以提供一些測試詳情及其同住家人的資料,以至發病後的病徵等。而這個系統亦會詢問感染人士會否因家庭狀況而需要入住一些隔離設施。一般而言,政府會盡可能因應感染人士的家居狀況或其他需要,如徵狀等,優先安排有需要的人士盡快入住社區隔離設施。這個系統也容許市民第一時間向衞生防護中心申報他們的測試結果,有助他們盡快取得物資和一些服務上的支援。
 
  剛才兩位局長已提及抗疫物資包。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全力支援香港的抗疫工作,在短時間內調動抗疫中成藥到港,以應對第五波疫情。政府在近日派發的抗疫物資包陸續加入中成藥,為感染人士提供抗疫選擇,進一步發揮中藥在疫情防治過程中的作用。除了中成藥外,我們亦由明日(三月十四日)開始,在抗疫物資包加入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成分的止痛退燒藥,減緩感染人士的輕微徵狀,為他們提供更周全的保障。
 
  除了治療藥物外,我們亦會由明日(三月十四日)開始陸續向有感染人士的家庭派發脈搏血氧定量計(Pulse oximeter,坊間稱為血氧儀),供家庭成員檢查心率和血氧量。考慮到長者為新冠疫情下較高危的人士,我們稍後亦會透過安老院舍、暫託中心和醫管局「指定診所」,向長者派發有關器材。
 
  除了物資內有一些藥物和器材等,醫管局亦提供一系列醫療上的支援。由於近日新增的個案,大家都知道,是數以萬計,所以政府和醫管局會致力加強這些服務和支援,例如熱線、「指定診所」方面,務求讓感染人士得到保障。
 
  首先,醫管局於二月十五日已設立支援熱線1836 115,每日由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運作,支援有醫療查詢的確診者。熱線共設有110條熱線,截至三月十一日共處理了超過25 000宗查詢。查詢主要涉及入住隔離設施的安排、完成隔離的條件、病徵的處理和家居感染控制等事項。醫管局計劃於三月內增加支援熱線至200條,以應付市民的需求。
 
  為落實分層治療,醫管局亦會盡早識別在社區的高風險人士,包括70歲或以上長者、五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的孕婦,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盡量優先為他們安排支援和治療。醫管局的「護訊鈴」護士團隊每天會檢視確診者名單,主動接觸長者及其他高風險病人,評估他們的健康狀況,提供相關資訊及支援,如有需要,由醫生提供一個遠程醫療諮詢,亦按需要建議病人到「指定診所」就醫。
 
  談到「指定診所」,醫管局已逐步增加這些「指定診所」的數目,由最初七間至現時17間,讓社區的感染人士,特別是較高風險的,如出現輕微徵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可獲得醫生診治。醫管局亦計劃於下星期再額外啟動六間「指定診所」,屆時共有23間「指定診所」提供服務。
 
  「指定診所」醫護人員亦會按求診者臨床情況提供適切治療,包括視乎相關藥物的臨床指引,為合適病人處方新冠病毒口服藥,有需要時將病人送院或其他隔離設施。若「指定診所」名額已滿,患者亦可按診所安排到診所取藥,紓緩病徵。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指定診所」的服務需求和運作情況,按需要調節服務以配合最新情況。
 
  另外,我們亦特別關顧和關心長者。針對長者,醫管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已加強他們的服務,安排醫護人員前往老人院舍到診,或運用遙距診症長者。按臨床指引及病人情況,醫生亦會處方新冠病毒口服藥,已經開始了,亦會將病情較嚴重的長者安排送院治理。
 
  另外,醫管局正密切籌備一個隔離護理監察系統,透過網上新平台支援確診病人。他們會收到附有連結的短訊,可透過連結登記,在網上報告一些嚴重病徵,而系統會提供一些健康建議及相關資訊,設有一個渠道報告確診後指定日子的快速測試結果。醫管局在短期內會公布詳情,為感染人士提供有效支援。
 
  我們明白感染人士及其同住家人有很多顧慮,但只要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個最重要,在家居期間注意個人環境衞生,以及避免面對面接觸和共同進餐,以減低傳播風險,這可以大大減輕新冠病毒的威脅。
 
  除了政府和醫管局提供上述支援外,在此特別趁此機會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們醫護人員在前線的努力,以及有不少企業和基金會捐贈這些物資,更有一些社福機構、地區組織、大學和私營界別參與抗疫工作,用不同方式貢獻力量。我相信大家只要萬眾一心,沉着應戰,即使當前情勢非常嚴峻,我們亦有信心香港一定能夠戰勝疫情,令大家的生活重回正軌。多謝。
 
記者:醫管局曾數次稱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有幫忙採購抽氣扇,但昨晚卻澄清指沒有,這方面是否顯示特區政府整體抗疫有點混亂,好像不知道誰在幫忙?第二條問題,行政長官和羅致光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均指招募人手到暫託中心照顧長者有困難,現時內地「救兵」只有120人,而目標是1 000人,出現了甚麼問題?是否薪酬不夠,抑或是有些內地朋友不想冒險?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條問題,據我所知,特區政府完全沒有參與醫院管理局採購大型風扇或抽風系統的工作──或者稍後看看陳局長是否知情──我們完全沒有參與。這是醫管局的採購事項,它在採購過程找了何人協助,我們並不知悉。我們留意到醫管局昨日已作出澄清,所以這不能說是涉及政府部門內部統籌問題。其後若醫管局就醫療物資或儀器有任何需要,可通過由邱騰華局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領軍」有關保障內地醫療物資供港的工作小組提出。我們很樂意將醫管局需要的醫療物資列入我們向中央提出的醫療物資清單,從而通過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為我們搜羅和送抵香港。這一批物資是很早前購買的,我們並不知悉其購買過程。
 
  第二方面,人手不足的困難並非始於今天。正如我跟羅致光局長這幾年時常表示,因為人口老化,更多長者需要照顧,但同時很多年輕人士不太願意加入相關職場。我們推行了很多青年計劃、培訓計劃,僱員再培訓局亦推出很多計劃,但人手仍然不足,因此一直以來,院舍都需要通過輸入方式以補充勞工。大家亦知道,就此亦有許多爭拗,因為勞顧會(勞工顧問委員會)審批每一名輸入勞工的申請均非常嚴格。今次大家都特事特辦,由社會福利署和勞工處合作,放寬以往就安老院舍輸入勞工的限制。以我所知,勞工處已迅速批核來自有關院舍的數十個申請。因社署須營運一些長者暫託中心,我們希望通過社署直接聘任大約1 000名來自內地的人員,協助啓動這些特設於室內體育場館的長者暫託中心。這方面,根據羅局長最新的說法,已聘任百多人,有些已抵港和接受培訓,並已投入工作。招募困難似乎未必與薪酬待遇有關,因為這次連同一些特設的抗疫津貼等,薪酬已超過30,000港元──這不單適用於補充勞工或內地來港的照顧員,本地照顧員亦以相同條件獲聘用。這也是人之常情,當看到香港疫情如此嚴峻,當然會有些心理障礙,平時願意來香港工作的,這段時間可能也會「停一停」,稍作觀察,情況就是如此。不過我們會迎難而上,尤其自從在香港廣泛宣傳後,據我所知,有意申請擔任這些工作的本地人士好像多了。現時社署、勞工處和勞工及福利局都很努力,希望招聘更多人手,令我們就長者的分流分層照顧做得更好。
 
  關於醫管局採購事宜,陳局長有否補充?薛局長也了解情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首先希望大家理解,醫管局是以一個緊急採購的情況,去採購這些換氣的抽氣扇。現時,醫管局要在短時間內購買這些抽氣扇,為加強病房可以接收一些新冠病人,去加強抽氣。大家明白現在是打仗,所有的採購都是緊急的。以整體情況而言,雖然我們沒有參與這次採購,但亦希望大家理解,在這些情況下很多時都需要特事特辦,可以更快速地取得這些物資,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命。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補充幾句,正如剛才行政長官及陳局長所說,整個採購由醫院管理局直接負責,但過程中,因應過程非常緊急,我記得在上一個周末,我亦因為負責聯繫不同科技公司,醫院管理局同事亦有聯繫我。他們的困難在於,在運送期間出現一些阻滯,所以過程中我亦有參與其中,協助醫院管理局同事尋找航運界同業,協助加快整個過程。我想強調,抗疫期間,每一個人都要齊心抗疫,亦無分你我。只要有任何團體於抗疫期間遇到任何困難,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而這亦是在過程中,我們希望整個香港可以達到同樣目標,多謝大家。
 
記者:行政長官你好,各位局長好。想問近期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了哪些新措施和更精準的防疫抗疫措施呢?可否替我們總結一下和早前的措施相比,有哪些改變和成效?第二,其實現時疫情的確診數字比較平穩,你認為目前抗疫工作的問題在哪裏?特區政府應該如何聯動社會各界的力量來共同抗疫呢?謝謝。
 
行政長官:有關動員社區能力,待會請陳積志局長談談。因為民政事務局在這方面是牽頭達致社區參與全民抗疫的。第五波疫情非常嚴峻,面對大量確診個案和緊密接觸者,特區政府須不斷調整政策措施,調整的第一準則就是精準,因為我們有大量需求但能力有限,所以一定要將有限的能力放得很精準,亦即我昨日套用梁萬年教授(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所說,要用在「刀刃」上,因此每一個措施都力求可以做得更聚焦、更精準、更可以解決到目前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具標誌性的精準措施,就是分流、分層,即是不可能用同一套措施適用於如此大量的確診個案,要分流、分層。
 
  在分流方面,剛才我也介紹了,在以往四波疫情中,當能力上可以做得到時,都是做得很精細的——每一宗個案都進行追蹤緊密接觸者,每一名確診個案都送進醫院,每名緊密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都安排進入社區隔離設施。但現在不能夠做到這些工作的時候,要做得精準,就是將那些最有需要離開家居隔離的人士,第一時間將他們送到社區隔離設施,不會感染到家人或是在社區裏傳播病毒。同樣地,更精準的做法就是安老院舍內確診的長者,要盡快將他送往合適的設施,以不會感染其他在院舍裏未受感染的長者。分流工作其實在很多的範疇都在進行中,我只是舉這個例子。
 
  至於分層就更須精準,因為在治療方面,設施同樣都是有限的,所以必定要將已確診的患者分層來治療,一共有五層:第一、二層必定要在醫院,因為醫院內有第一、二層患者需要的隔離病床,如果患者真的很嚴峻、很危殆,亦有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但到第三層則比較穩定,可以把他送進社區治療設施,包括醫管局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以及經中央援建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到患者的病情再輕可一點,便可進入第四層。第四層由社會福利署負責、特別針對長者的治療和暫託中心。因為如果長者是來自安老院,他們離開醫院後或許不能立刻被送回安老院,起碼要有一個暫託中心,有醫療監察,因為有時候你以為他症狀很輕可,但他突然又變回一個重症,這也是梁教授說切記不要將輕症變重症,我們現正一直快馬加鞭地聘請人手,希望令作為第四層的社區裏的暫託中心,可以營運起來。
 
  最後就是患者在家居隔離,但在家居隔離不表示我們不照顧他,所以我們今日坐在這裏,就是和大家介紹一連串如何支援在家居隔離或確診人士的各方面工作。
 
  請Jack講講社區的參與。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亦多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整個抗疫工作可以鼓動、團結各界參與,加入特區政府的抗疫團隊,這是十分重要的。在行政長官指示下,民政局、我和我的團隊每日也在進行這一類工作,亦認為是首要的任務。在鼓動和發動地區力量、各界力量其實有三個方面工作。第一是人力,第二是物資,第三是人心。
 
  在人手方面,我們發動的義工團隊數目相當龐大。就以比較大型的「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為例,他們已經有6 000位義工,積極參與我們每日的抗疫工作。最近「香港義工聯盟」亦提供了4 000位義工加入,還有由民政系統直接找來的義工,包括宗教界、青年、制服團隊。三個界別加起來有1 600人,全數有11 600多人。這是一個甚麼概念?這相等於一個大型部門的全體人手,即是說我們動員了相等於一個大型部門的全隊人手參與工作,每天幫助我們派送物資、照顧長者、獨居老人、少數族裔等。
 
  第二就是物資。我們透過民間吸納了大量物資,包括口罩、快速測試包、中藥、各類不同物品,均由我們發動各界,由地區義工直接交給有需要人士。
 
  第三就是人心工作。這是透過我們發動各界、發動所有團體一同營造氣氛,與特區政府一起同心抗疫,這是最重要。這是三方面的工作。多謝。
 
行政長官:你還有一部分的問題,就是現在個案好像比較平穩,再抗疫下去的問題在哪裏。第一,我希望這個平穩的局面會快些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我們在抗疫中有幾方面的工作,我昨日已說過,金錢方面並不缺,我們願意投入更多的財力來抗疫,財政司司長已經在未來一年的財政預算案預留了很大量金額抗疫,但如果不夠,我們必定會繼續在立法會爭取,我亦相信今日「愛國者治港」的立法會必定會支持我們的撥款工作。
 
  物資在中央的大力和源源不絕的供應下,似乎不是一個很大的瓶頸。第三方面,硬件亦在中央的支持、本地的地產商協助借地和我們工務部門的努力下,陸續啓動起來。有人擔心說是不是有法律掣肘?這個問題都解決了,因為我們已經通過行政會議定立了《緊急法》,有一條規例可以「拆牆鬆綁」,凌駕現時目前一些規條。至於統籌和指揮一直都存在,今次就更加發揮到其作用。剛才陳局長說,以往由社會福利署提供的物資和食物的支援,已經交由民政事務總署去做,這方面有其好處,就是指揮中心於調動人手後的決定,因為人手不足。所以最後的問題就是人力,人力某程度上不可以借調來——當然已在借調——中央在援建方面就借助了很多在內地興建的組裝合成組件送過來——但在醫療、醫護和照顧保健員的人手方面真是很大的困難,但我們會繼續努力。謝謝。
 
記者:現時患者若接種兩劑疫苗後確診,便不用接種第三劑疫苗,但若他們是透過快速測試確診,呈報後接獲的「隔離令」可否作為豁免接種第三劑疫苗的證明?若否,他們需要甚麼證明以獲豁免接種第三劑?政府現在容許市民以快速測試作確診工具,市面上有林林總總的快速測試產品,但成效存疑,為何會沒有規管?這些快速工具本屬醫療儀器,但醫療儀器的規管足足討論了20年仍未做到,是否不會再做?現時是否豁免了運送防疫工具的貨車免持香港車牌來港?還有甚麼類型(的交通工具)會獲得豁免,又有何法律依據?現在有多少輛貨車獲得豁免?雖然有交通警「開路」,但若發生交通意外會由何人負責,司機會否有責任?
 
行政長官:我回應第三個提問,請陳肇始局長回答首兩條關於醫療的問題。我剛才已主動回答,今次的抗疫,我們正在「打仗」,「打仗」期間的每一個行動都要快速,不能再如在正常日子般完全按照所有正常規矩和要求。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早前已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即「緊急法」,制訂了一條專門用作豁免的規例:若在抗疫工作中,由於行動要快速、到位,不能再受現行香港特區的其他法例規限,由該規例賦予豁免以凌駕相關規例,而豁免的權力授權予政務司司長。規例下亦有一系列要求,當滿足了有關要求,政務司司長可以作出豁免。每宗個案均經政務司司長作出豁免,包括你提及的個案,至於豁免了多少跨境閉環管理的內地貨車,我現時沒有資料。但大家最值得提問的是,這些跨境內地貨車來香港是為了誰?都是為了香港市民,為我們送上一些日常需要的鮮活食品和其他抗疫物資。我們會令這項工作能快速進行,不會受現行規例窒礙,因現時抗疫是壓倒一切的任務。請陳局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第一條問題是關於打第三針的。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會定時或不定時研究現時的最新發展,例如(是否)需要打針,或不同群組基於最新的科學數據,如何接種現時的疫苗,這是第一。第二是操作方面,大家都了解到,有部分人士是不需要,聯合科學委員會認為他們不需要打第三針。如果市民知道這信息,就不需要前往打第三針。或者如果市民去到,而不需要(接種第三劑疫苗),其實在我們的電腦系統,或在我們整體的流程上,都是會知悉的。我現時手上沒有這資料,但我們一有最新的資料,會在我們的網站發放。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快速抗原測試包。事實上,我們的網站亦清楚列出有哪些快速抗原測試包是政府覺得有效的。當然我亦明白現時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快速抗原測試包,第一,希望市民留意我們的網站;第二,如果市民有懷疑,永遠都可以去做核酸檢測,以了解情況;第三,我們亦有機制,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所進行的測試作抽查,去看看整體的狀況是怎樣。多謝。
 
行政長官:最後,預告一下,明日會集中向大家交代如何加強治療新冠病人,包括至少兩方面:伊利沙伯醫院應會於今日或明日完成轉送病人,成為定點救治新冠病人的醫院,所以會向大家交代伊利沙伯醫院和其他醫院病床轉型後,現時的治療情況如何;另外,我留意到有記者和立法會議員關心兩種新的新冠口服藥物,明日我們會向大家交代購買和應用的情況,並會有專家講解藥物的成效。明日我將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和醫管局行政總裁,亦會邀請兩位專家教授出席記者會為大家介紹。謝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7時38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右二)今日(三月十三日)聯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左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右一)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一)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舉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