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十一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我今早聯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向大家交代我們由去年二月二十六日起正式開展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可用以下說話概括——世界衞生組織有關新冠疫苗的網頁,第一句話這樣說:「接種疫苗能拯救你的生命(getting vaccinated could save your life)」。事實上,經過了這一年的實踐經驗,我們看到有接種疫苗和沒有接種疫苗,對於感染人士會患上重症甚至死亡有很大差距。在每日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衞生防護中心和醫管局(醫院管理局)的代表都會向社會分析,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死亡人士中,很大部分沒有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應該超過90%。來到這個階段,我們面對第五波疫情,仍要急起直追,為全港市民接種疫苗。當然,除了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外,疫苗接種亦是我們恢復日常生活、學生恢復回校上課,以至整個社會走出這次「疫」境的必要條件。所以今日記者會會向大家交代我們的工作。
 
  特區政府自去年二月底推行疫苗接種計劃後,一直不遺餘力,這從以下五方面可以看到:第一,是執行疫苗接種計劃的部門。大家會留意到,由第一日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開始,都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領軍,因為這麼大型的計劃若要做得順利,如果仍然依靠衞生部門,他們將會疲於奔命,不能夠專心一致地推動疫苗接種計劃;而由聶德權局長領軍亦考慮到——並不只因為他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這麼簡單——他曾經處理過衞生、社福和新聞的工作。換句話說,我們知道要推動一個全港性疫苗接種計劃,需要有很強的網絡、很廣的人面和很懂得怎樣向社會發放信息。這一年來我都很多謝Patrick(聶德權)擔起了這份工作。事實上,在這麼多有關新冠工作的網頁中,我認為這個關於新冠疫苗的網頁,即covidvaccine.gov.hk做得相對比較理想,很多即時信息大家都可以在該處找到。
 
  第二個不遺餘力的地方,是疫苗的供應時常都充足,而且有選擇。我們現在已經有2 000萬劑疫苗,而物流配套亦齊備。
 
  第三是有很多便民措施。我們都明白,要市民接種疫苗都需要方便他們,所以無論在社區的接種中心、醫院、診所、長者健康中心和地區康健中心,以至外展車隊和超過1 000名私家診所的醫生都有參與疫苗接種計劃。
 
  第四,是除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都希望能夠有多些誘因讓市民前往接種,所以很高興聯同一些商界和社會團體提供接種疫苗的誘因,包括送車、送樓。你可以看到我們網頁的口號都是說:「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點只打針咁簡單」,希望通過這些宣傳和誘因,甚至有一首由著名歌星主唱的歌曲,能夠吸引更多市民接種疫苗。
 
  最後是軟硬兼施。除了上述誘因外,我們亦推行「疫苗通行證」,希望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因為要接種了疫苗才可以進入有關處所。最初是在D類食肆應用「疫苗通行證」。
 
  上述措施有成效,但不足夠。大家可以從圖表看到,我們從去年二月開打疫苗,有一段時間都做得不錯,但隨着第四波疫情減退,有約七、八個月基本上是本地「清零」,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大幅下降;同時亦有一些報道令希望接種疫苗的人士——特別是長者和他們的家人——對疫苗有點存疑,從而影響了他們接種疫苗的意欲。所以當爆發第五波疫情時,香港的疫苗接種率,特別在長者方面偏低,相對於內地和新加坡,以至歐洲城市都偏低。特別是長者方面,很多專家都認同這亦是今次第五波疫情出現那麼多死亡個案的原因,好像我剛才所說,九成以上涉及長者的死亡個案都未有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不是沒有接種,便是只接種了一劑疫苗。
 
  大家記得在兩日前,我在此交代我們的整體策略要加強治療、減重症、減死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提升更多可以救治病人的設施,即是病床。我當時說過,我們盡最大的努力是希望做到梁萬年教授(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所希望我們做到的,就是以「床等人」來救治一些患了重症的新冠病人。但在預防方面,香港從來都是「針等人」。剛才已向大家交代了,我們有充足的疫苗,我們有全面的網絡,我們亦有各方面的配套。我們在過去一年不斷呼籲和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這項工作現在要急起直追,特別是在保護「一老」和「一幼」方面。
 
  至於長者接種疫苗方面,據我們最新的數字顯示,70歲或以上未接種第一劑疫苗仍然有30萬人;在小朋友方面,因為他們開打的時間比較晚,現在已接種了50%的人口,即3至11歲的小朋友中仍約有26萬人未接種疫苗,所以我們在未來的工作將會全面推廣疫苗接種,針對長者和小朋友,特別希望小朋友可以打齊疫苗,在復活節假期後可以回校上課。

  我想藉此機會感謝以下曾在疫苗接種工作協助過我們的人士和團體:第一,是為我們提供寶貴意見的專家團成員;第二,是為我們準時交付疫苗的兩間藥廠;第三,是參與營運各個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站和外展隊的醫療隊伍;第四,是配合院舍接種和兒童接種的院舍和學校的人士;第五,是為接種疫苗提供誘因的商界朋友。當然,我亦多謝投入工作的公務員,但最重要的是要多謝香港市民積極參與疫苗接種。未接種疫苗的人士,特別是長者的家人,請你們支持我們為長者接種疫苗。現在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向大家詳細介紹疫苗接種和一些將會進行的工作。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各位市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我向大家報告一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最新進展,以及計劃的未來重點工作。
 
  除了社交距離、檢測、檢疫、隔離和治療等抗疫的措施,接種新冠疫苗是減低一旦感染之後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走出「疫」境最重要和最徹底的方法。衞生防護中心的數據清楚表明,第五波疫情中不幸出現的死亡個案,超過九成的人士是未接種疫苗或是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接種兩劑疫苗人士的死亡率是低至少五倍。
 
  我向大家報告一下數字,截至昨晚(三月十日)疫苗接種的總劑次已經超過1 380萬劑,其中,六成是復必泰,四成是科興疫苗;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的12歲或以上的市民共有611萬人,佔該人口組別的90.8%;若計及3歲或以上的共有726萬人口,其中637萬人已經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接種了兩劑疫苗的市民有534萬人,佔12歲或以上人口79.2%;接種了三劑疫苗的市民有215萬人;如果我們以在一段特定時間之前已經接種第二劑的人數計算,第三劑的接種率大約是50%。如果我們看長者,60歲或以上接種第三針的接種率大約是60%。
 
  不同年齡組別的疫苗接種情況是,在3至11歲的兒童方面,因為有關的計劃,例如5歲或以上可以接種都是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才開始,接種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由二月十五日起降至3歲,至今一個多月,時間亦不是很長。現時已有超過26萬名兒童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接種率佔3至11歲的人口組別超過50%;12至19歲的青少年方面,已經有超過42萬名的青少年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接種率接近九成半;工作人口20至59歲當中,接種率超過九成半;可以看到其中40至49歲的人口組別,接種率達到99.94%;在長者組別方面,60至69歲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是89%、70至79歲是79%、80歲以上是54%。
 
  雖然第一針的接種人數的比例已經超過九成,但如果我們看看接種第二針的人數和人口年齡分布,仍然都是未達到九成的階段,所以仍然需要加快接種的進度。
 
  在此,我感謝市民的配合,以及公營及私營界別的醫護團隊和疫苗接種計劃之下的工作支援人員。其中除了公務員團隊之外,由去年五月開始,旅遊業界的從業員都加入作行政支援工作,亦有企業除了提供誘因之外,最近亦借出場地免費讓我們設立疫苗接種中心。
 
  特別在最近安老院舍爆發期間,很多醫護人員,無論是公營或私營界別,都仍然冒着風險到院舍為院友接種,我在此亦表示衷心感謝。
 
  疫情嚴峻,抗疫工作是爭分奪秒,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視乎形勢發展,持續調整和改善疫苗接種計劃。因應疫情的發展和市民的需求,我們未來工作的重點包括以下數項︰
 
  第一,是增加疫苗的接種量。事實上由今年一月初開始,我們有10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過去兩個多月,我們看到一月初開始,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急速上升,我們亦馬上增加了17間疫苗接種中心至27間,當中七間是接種科興疫苗,20間是接種復必泰疫苗,當中有七間是特別服務兒童,另外有三間是特別服務長者的接種中心。流動接種站亦由兩個增加至現在的四個,穿梭各大屋邨和學校,方便市民特別是老人家和兒童、學童接種疫苗。
 
  隨着這些接種點的增加,加上我們亦有超過1 000位私家醫生接種疫苗,每日平均疫苗接種量或接種能力已經由一月初的每日34 000劑提升至現時每日可以處理100 000劑,所以現時我們看預約情況,看到疫苗接種中心的預約接種名額基本上都是充足的。反而,我們看最近這幾天,每日的接種劑量大致上徘徊在70 000多劑,未到80 000劑,距離我們能夠處理的能力,即100 000劑,其實還有空間。
 
  第二方面就是「一老一幼」是未來重點的工作對象。就院舍外展接種,我們因應目前情況,加快在院舍的外展接種工作,是我們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已經計劃,已有一個很清楚的目標,就是在三月十八日前,做到全香港1 000多間的院舍都獲安排外展疫苗接種隊伍為所有適合接種疫苗的院友接種起碼第一劑疫苗,做到「疫苗全覆蓋」。當然,外展隊到院舍期間,亦會為適合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疫苗的院友進行接種。
 
  在過去兩星期,我們亦招募了額外的醫護人員,他們願意加入外展接種隊,同時我們負責外展的醫療機構亦由原本的五間增加至今天的16間醫療機構或組織,當中亦包括醫護界團體組成的隊伍,其中包括由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同事所組成的隊伍。在這一輪外展接種,粗略估計,動員超過720名醫護人員參與,很多都是來自私營界別。
 
  截至昨天,全港1 096間公營及私營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當中,超過970間院舍接近40 000名院友都獲外展隊伍或是到診的註冊醫生為院友接種疫苗,或是他們較早前亦獲安排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接種率是52%。我們未來一個多星期會為餘下大約130間院舍適合接種疫苗的院友,完成起碼第一劑的疫苗接種。
 
  衞生署較早前亦因應院舍的情況,修改了接種科興疫苗的安排,包括將未受感染院友的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的間隔時間由28日減至21日;同時,曾經受感染的院友方面,如果他們之前未曾接種,他們康復後四星期可以接種第一針,之後三個月可以接種第二針;如果他們之前已經接種第一針,其後感染,康復之後三個月可以接種另外一針。總的來說,目的是要保護院舍長者的健康和生命。
           
  第二是兒童疫苗接種方面,兒童亦是一個重點保護的群組,我們會繼續加強和學校的聯繫,提供多元化、方便的疫苗接種途徑,加快提升兒童接種兩劑疫苗的比率。現時第一針(接種率)超過50%,比我們在二月中下旬的時候預計三月中才達標,是早了一點。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一個月之後可以將這個接種率提高至九成,這是需要學校、家長、老師、學生,大家通力配合。
 
  第三方面是社區外展接種,我們在擴大了接種量和重點加快為長者和兒童接種疫苗的同時,正着手籌劃為一些行動困難而需要居家服務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在家的外展接種服務,即是到他們家中。雖然人數相對較少,但我們都會全力去做。現在我們朝着這個方向策劃有關安排,如果敲定了安排我們會公布。
 
  另外,第二、第三針同樣重要,因為第二針現時的接種率很快達到八成,我們要進一步推高至九成。我相信隨着「疫苗通行證」第二階段之下,最少要接種兩劑疫苗才可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會於四月三十日實施,我相信市民會適時接種第二劑的疫苗保護自己。
 
  第三針的疫苗同樣重要,所以這一方面都是鼓勵適時接種疫苗的市民盡早接種。目前6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之後,三個月就可以接種第三劑疫苗。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於去年二月二十六日開始,今日是第379日。我們用了373日的時間,把12歲以上人口的第一針接種率推高到超過九成,長者的接種率亦有改善。在其中一些時間,特別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們疫情緩和及穩定的時候,儘管都是想方設法多途徑推動,但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確實不高。如今我們大家都可以看到,全球接種了超過100億劑疫苗,事實數據亦證明疫苗能大大減低一旦染疫之後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疫苗接種是走出「疫」境最徹底、最重要的方法,所以希望大家同心合力,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和保護香港的醫療系統,盡快適時完成接種三針疫苗。多謝。
 
記者:特首,你好。兩位局長,你好。有關在(三月)十八日完成對所有院舍合資格長者接種首劑疫苗的目標,對於社區中的長者有沒有相應的疫苗接種目標呢?下一步會否考慮強制全港合資格長者接種疫苗?第二是關於院舍的問題,外界質疑既然知道Omicron的傳播力很強,長者一向亦是高危群組,院舍已爆發了一段時間,政府現在才針對院舍長者急促地推展疫苗接種和對於管理院舍政策都好像是慢了半拍,想問為甚麼沒有更早地作防範呢?是誤判了趨勢的發展,還是其實有少許輕視疫情?關於院舍方面,我們採訪了解到,現時對於院舍員工的閉環式管理是自願性的,自願性質對於防範感染有多大效力呢?接下來會否考慮強制推行?聶局長早前提及會加大動員公務員協助抗疫,會否針對性地考慮投入院舍方面的支持?
 
行政長官:多謝,兩個問題都很具體。我先請聶局長講解有關院舍長者接種疫苗後下一步在社區方面的安排;剛才聶局長已有觸及,有關詳細想法由聶局長再補充。這次第五波疫情嚴重影響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受感染的院友和工作人員比例很高,死亡個案數字亦很高;就整體上如何保護院舍,以及過去一段時間政府進行的工作,請羅局長向大家詳細交代。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先談院舍的接種。有關院舍接種疫苗的工作,在去年疫苗接種計劃開始後已經推動,特別去年年中在院舍進行了兩輪外展接種。但我們看到無論是院舍方面,或院友和他們的家屬方面,以及已動員的醫療團隊整個接種疫苗的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令接種比率不是上升得那麼快。後來我們亦推動了一些政策,包括院友能自行決定的時候,當他們表達同意,醫生評估過後便可以接種,或當院友不能自行決定而他們有家人的話,社署亦會問他們。如果他們不同意,須要有書面反對。在書面反對限期過後,同樣地經醫生評估後若認為合適就會為院友接種。所以,有了這些政策來加強推動接種的力度,最近看到有關情況,我亦加強了各個領域的協調和推動,也定下目標在(三月)十八日前,所有1 000多間院舍都一定有外展接種隊到訪過。這個工作我們會全力推動,亦不是(三月)十八日全部院友接種了第一針便完結,而是往後要繼續推動完成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在社區的長者接種方面,我們已透過多個途徑: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籌」、私家醫生診所、流動接種站、地區團體或組織在地區舉辦疫苗接種日,方便長者接種,這是從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推動。我走遍了十八區,有健康講座向長者解釋,亦有醫護諮詢服務,讓他們即場接種,我們會繼續在這方面推動。事實上由今年年初開始,我們看到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在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的接種率是36.5%,今日是68.9%。所以在過去兩個月,接種率有很大的升幅。當然可能因為疫情爆發,加上一些政策的推動、「疫苗通行證」的實施,令更多人接種。疫苗接種計劃是一個知情同意下接種的計劃,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以政策措施、方便的方法,和一些正確的信息、專家的資訊,來推動接種疫苗。
 
  第二,在動員公務員方面,我們全情投入各方面的抗疫工作。事實上,在院舍接種方面,社署、衞生署很多同事在參與和推動有關工作。所以在各個領域抗疫的環節上,公務員無論所屬部門、他們的工作是否與抗疫工作有關,其實都投入在抗疫工作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先補充第一點。關於接種疫苗,因為從保護院舍院友而言,最重要的工具都是接種疫苗。不過大家也知道,雖然我們過去差不多一年推動這工作,去年底當我們試圖努力增加接種率時,有約兩成院友家人反對其居於院舍的長者接受評估,反對評估長者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另外,就算那些適合的,超過三成院友家人也反對讓他們接種。當然,今天的情況好很多,但反對接種的家人仍有一成。我很想藉此機會說,除保護個別長者外,實際上在院舍的環境,長者接種疫苗亦有助保護其他人。因為任何一名體弱長者,當他不接種而不幸感染的話,他感染身邊和其他院友的機會很高。甚至一些本來醫生評估為不適合接種的院友,亦可能會因這情況受感染。所以,接種疫苗是為自己也為其他人,特別是在院舍這個共同生活的環境。所以我仍然呼籲,該約10%反對自己家人接種的院友家人,希望他們回心轉意,讓其家人接種,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其他工作人員和院友。
 
  第二個我們在抗疫工作面對的重點,便是人手方面。大家或許知道或聽了很久,亦談了很多年,院舍的人手非常短缺,所以數年前我們已經特別在資助安老服務單位增加撥款,希望可增加(個人照顧工作員、院舍服務員和家務助理員認可職位的)薪酬,吸引多些員工加入。不過至今年初,短缺情況仍達約20%。所以當我們考慮如何保留現有員工及鼓勵他們留下,亦作為肯定他們在這段時間的辛勞,我們在「防疫抗疫基金」增加了每月2,000元的院舍員工防疫抗疫特別津貼。此外,當我們發現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每名負責照顧原址檢疫/隔離院友的員工都會有每天500元的額外津貼,希望能夠保留我們的實力做抗疫工作。不過當我們發覺差不多10%至20%的院舍員工,因感染甚至可能因屬密切接觸者需檢疫而不能參與工作,連同原來可能約20%的人手短缺,即差不多一半人手也無法工作,所以在這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增加人手。如何在本地和內地增聘人手,一方面是社會福利署的臨時合約照顧員,目標是希望能從本地和內地聘用超過1 000名額外員工,在未來三個月幫助我們處理特別是隔離及暫託中心的工作。同時,亦放寬「補充勞工計劃」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讓非政府機構和私營機構輸入勞工;並在所有程序得到中央政府在政策上支持,令有關工作可盡快讓這些員工來港協助我們。
 
  第三個需處理的大問題,是地方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院舍的地方實際上非常不足,香港的院舍人均面積特別在私營安老院也低,所以稍後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予立法會,修訂現時條例下住客最低人均樓面面積,但這是「遠水不能救近火」。所以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甚至在津助院舍人均面積由每人平均10平方米以至16平方米的水平(也沒有足夠隔離空間)。始終當我們面對這個疫情時,很多員工很可能均已不能上班。稍後回答「閉環管理」,實在這個問題在業界中已談了一段時間,甚至較早前我已開始向業界說:你想到任何方法可讓員工無需回家(往來院舍上班),我們皆會從政策上支持。這包括兩個多星期前開始探討,協助院舍興建一些臨時設施。大家可以想像,最快的方法是改裝貨櫃,本星期已有10多個貨櫃安裝在院舍,讓員工如果不想回家,便可住在這些地方。當然(運用)這些臨時設施亦很靈活,視乎院舍的具體情況,亦有可能用作隔離用途。亦有一些機構利用自己營運的設施,包括賓館,讓其員工進行「閉環管理」。
 
  自從本周初,我們便大力推動「閉環管理」。初期面對的難度是如何尋找地方安置院舍員工。大家可能知道,政府整體在過往一段時間很努力,希望盡量增加和調動酒店業界轄下的指定檢疫酒店。很高興得到業界幫忙,令隔離設施越來越多;也多得國家的支持,增加其他社區隔離設施,所以我們便可在本周初調動原本為其他用途的指定檢疫酒店,作為院舍員工「閉環管理」的設施。沒錯,這可能也是由於受地方限制,所以本周初才能開展這些額外提供「閉環管理」酒店的工作。當然在「閉環管理」的工作中,雖然我們很希望全部院舍所有員工皆能合作,不過有兩大難題:一是部分員工因本身需照顧家人,所以很難參與「閉環管理」。當然若更嚴厲而不准他們上班,剛才我已提到,(因空缺、隔離和檢疫)已不見了約50%的員工,若規定不參與「閉環管理」便不能上班,甚至部分人被迫辭職的話,只會令院舍長者和殘疾人士得不到基本生活上的照顧,更不用說疫情下處理他們的健康等問題。所以,我們努力希望盡量千方百計協助院舍,令它們能做到隔離,實施最大程度的「閉環管理」。我亦明白做不到100%,也希望做到80%、90%。因這是一個風險管理問題,若能讓越多員工做到「閉環管理」,爆發或傳染的風險便可減至最低,這是我們的目標。這些工作從前日(三月九日)起,已陸續透過一些專用酒店實施「閉環管理」作有關安排,我們會陸陸續續做這些工作。特首,我補充至此。
 
記者:關於全港長者完成首劑疫苗接種,有沒有目標的時間表?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現時全港長者的接種都是透過多途徑推動,因為在社區裏,都是長者自己要有接種疫苗的意欲,但我們在疫苗接種量及提供接種中心方面現時是充足的,我們會繼續推動有關方面的接種。
 
記者:你好,想請教現時其實有多少人在院舍是適合接種但未接種?有沒有信心接下來剩下一星期,可以完成為這些人接種?之前院舍有過千院友死亡,前天才成立「院舍新冠疫苗外展接種協調中心」,是否太遲?第二條想問西醫工會方面說,衞生署提供了一些社署準備的院舍名單,但當中有一些已經有機構接種過,有些則已經倒閉,很混亂。其實是否行政混亂,令院舍的接種如此慢?另一方面都想問,其實現時已經200多萬人接種了第三劑,可否解釋一下社交距離措施,因為據梁萬年或另一位內地專家所說的精準方式,其實是否真的不能放寬?如果再高一些的接種率,都跟社交距離措施脫鉤,現時政府的立場是否不是維持追求群體免疫的措施,還是已經承認在Omicron下,其實是永遠不能做到群體免疫?
 
行政長官:我嘗試回答第三個問題,關於社交距離措施和疫苗接種計劃,然後請聶局長再詳細說明我們在推動院舍長者接種方面。
 
  社交距離措施仍然是一個抗疫需要的手段。如我剛才所說,如果大家翻看世界衞生組織有關新冠疫苗的網頁,沒錯,它說一個有效安全的疫苗,是一個game changer,可以幫助我們停止現時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但在未完全達至該階段時,仍然要用上其他防疫措施,包括保持個人衞生、佩戴口罩和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所以不是簡單地說當疫苗接種率到達某一個地步,就可以完全放棄這些社交距離措施,因為疫苗接種最重要的效果是減低重症,甚至死亡,它未必可以令到我們整個社會很安全,從而不需要再有一定的社交距離措施。反過來說,去年第四波疫情完結後,即二○二一年的下半年,當時我們的疫苗接種率仍不算太理想,但已經放寬了很大部分的社交距離措施,所以簡單回答,這須綜合性的考慮,但目前未到達這個階段,我們還是密切監察現時每天的確診數字,加上快速抗原測試申報的數字,究竟香港第五波疫情,現時正在高峰的平台期,抑或還會上升,抑或已經踏入下降期,暫時言之尚早,還要不斷監察。我早前於二月二十二日宣布了一系列的社交距離措施和學校停止上課,須大概延續至四月二十日左右,但如果期間有一個很理想的環境,讓我們能夠重新審視可以放寬某些地方,我們都會努力去做。請聶局長。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院舍接種方面讓我解釋一下。第一,目前來說在1 096間的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當中,最新數字有40 000名的院友已經接種了第一劑的疫苗,百分比是52%。我們現時的目標是於三月十八日,即是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讓所有院舍都曾經有外展接種隊到院舍接種疫苗。目前來說,經過努力,現在剩下大約130間院舍需要安排外展隊去接種疫苗。具體來說,究竟到最後整體上大約78 000名院友當中有多少人適合去接種疫苗,或是有多少人這一刻可以接種疫苗,這是需要我們完成了這個階段,才能夠掌握清楚。因為一直以來,尤其是最近,院舍都有(疫情)爆發,所以有一些受感染的長者在感染後的這一刻暫時未能打針,但他們康復後,也是在一段時間內需要打針的。我們這個做法是以三月十八日為一個階段,要完成的目標是所有院舍都有外展隊到訪過接種疫苗,但接着下來後續的工夫還有很多,就是要繼續在這些院舍中,有些可以接種第二針、第三針的院友,陸續再繼續有外展隊來做接種工作,這個計劃就是這樣。
 
  第二就是有關工作其實是一直進行,當中牽涉到的,當然主要就是社署及衞生署跟院舍之間的協作及外展隊的醫護團隊協作。尤其是在最近亦可以看到這一方面的聯繫協調是非常重要,亦有剛才你所說,可能有一些名單不是最更新或是醫護團隊致電院舍時,院舍接收到的信息認為他們正在爆發疫情,醫護團隊不要來吧……或者如此種種有很多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採取的做法是所有醫護團隊都有一位社署同事跟隨,亦透過協調中心,有社署和衞生署的同事與院舍直接聯繫。當醫護團隊到院舍門口發現有任何問題的時候,他們立即可以告訴我們,中心的同事會跟院舍直接聯繫、跟醫護團隊聯繫,去解決這些問題。事實上,這幾日的運作是可以看到成效,亦能方便醫護團隊到院舍打針,也更加清楚地告知院舍信息,亦對有些院舍的要求可以說得清楚。所以我相信這也是重要的。所以做法如何,我們會因應實際的情況,有需要加強就會加強、有需要用另一些方式去處理我們會用另一些方式去處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記者:之前政府一直都說會在本月做全民檢測,令市面上有很多人擔心「禁足令」而搶購日常品,但至近日,政府又說不是優先工作,會否擔心這說法會令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從而造成「狼來了」的效果?另外,第二條想問林太,有傳你早前親自向民建聯投訴,他們有一個聲明質疑政府只派局長接待專家梁萬年,事後他們發出聲明道歉,你覺得事件會否影響行政、立法關係?你覺得如何可改善政府和個別政黨的溝通?謝謝。
 
行政長官:全民病毒檢測是一個手段,我在二月二十二日說,在抗擊新一波疫情,我們會採用各種手段,一直以來坊間都有很多人提出,包括我們的立法會議員,就是全民強檢。我一直的立場是當我們能力有限制時,要將這能力使用得最好,這亦符合內地專家梁萬年教授所說,要用在刀刃上;全民強檢會動員大量資源、人手,所以若我們有一些更聚焦的強制檢測,即CTN(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或有一些更嚴厲的「圍封強檢」,我們應將檢測能力放在那裏,但面對第五波疫情和來自中央源源不絕的支援,我們應考慮一些有效的工具,內地專家認為這種工具有效,不過要把握時機進行;本地專家亦提議要把握時機進行,所以我們正做的就是把握時機、看準時機,先做好細化方案和準備才會進行,因為進行如此大型的全民強檢一點都不簡單。若大家記得,二○二○年九月,我們只花兩星期檢測了170萬人,但當時已是非常大規模的動員,才能完成這件事。所以不是我們令市民恐慌,是一些揣測、網上言論說一些很奇怪的事,就令市民做了這些行為,但我承認,我們有責任第一時間澄清,我記得在這搶購潮出現時,我們都作出很多次澄清,希望大家知道情況是如此。
 
  抗疫須全民參與,亦須全民信任政府。在二○二○年一月首次的抗疫記者會,我當時說,我們這次抗疫有三大原則,其中一個原則就是公開、透明,因為二○二○年一月,我們仍在抗「黑暴」期間,有大量假消息在網上發布,亦有大量事情衝擊特區政府的管治,對政府信任不足,直接影響抗疫,所以這兩年來,我們都是用這種很公開、很透明的方法,讓市民可增強對政府在抗疫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信心。希望傳媒亦支持這種公開、透明的原則,如實報道,讓香港市民掌握最準確的資訊,從而不會有一些不必要的行為。
 
  預告一下,明日的新聞發布會正正會提及物資供應,我將會連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向大家交代在這段時間,我們既抗擊疫情,亦要確保醫療物資和非醫療物資,包括食物、蔬菜或其他日常用品的供應穩定,從而亦令市民無須搶購。
 
  第二個問題,第一,我澄清我沒有親自向民建聯投訴,這段時間我沒有接觸過任何民建聯的成員,所以(說法)不成立,我沒有親自向民建聯的朋友投訴。反之,民建聯可能自己核查後,發覺他們忘記了我曾發布一份新聞公布,說我在三月四日跟梁萬年教授有一個很深入的座談,亦聽了他很多意見。他們之後發了新聞稿澄清,甚至致歉,主席李慧琼將這新聞稿轉述給我,她亦親自向我致歉,我的回應是無須介懷——我給李主席的回應是無須介懷,這亦可能反映不是很多人看我們的新聞公布——我這樣跟她說——我亦告訴她,若日後民建聯的朋友就政府的工作有任何疑問、不清楚,可向特首辦查詢,事情就是這樣,這亦非提升至行政立法的關係。我們跟每個政黨的交往都很坦誠。在抗疫期間,中央要求都是全社會、全市民共同抗疫。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39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今日(三月十一日)聯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左)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右)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舉行記者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