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四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日(二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四節:持續改善民生、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的致辭全文:

主席:

  非常感謝議員一連三日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中,就創科方面提出不少寶貴的意見以及發言支持並肯定本屆政府對推動創科發展的努力。

  二○二一年《施政報告》貫徹並展現本屆政府對推動創科發展的擔當,提出多項前瞻性及突破性的創科措施,讓香港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為成就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目標,香港要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指明方向、做好部署。

  在過去四年多,我們史無前例投放超過1,300億元推動香港的創科和智慧城市發展,不少指標及數字,例如初創數目由二○一四年約1 000間增至現時4 000多間、風投基金投資在同期更由只有區區12億元躍升至去年超過400億元;以及十多間獨角獸企業在近年誕生等,都反映本港的創科生態日趨蓬勃。而我們近年在不少有關科技的世界排名亦名列前茅,例如,香港在《2021年世界數碼競爭力年報》中排名躍升至亞洲第一,「科技」方面的表現更位居世界第一。以上這些指標和數字都證明我們走對方向。

  在新局面、新機遇下,我們更要把握好現時創科發展的良好勢頭,繼往開來,以全新思維、全力全速發展創科,這亦與不少議員在辯論期間提出的意見,整體方向上是一致的。以下,我會圍繞幾個在辯論中有較多議員提出的範圍作扼要回應。

提供科研基建

  為讓創科可持續發展,硬件配套當然必不可少。有見及科研和先進工業用地的需求未來將會越來越趨殷切,政府會積極配合覓地,為業界提供所需發展空間。除了我們正在全速推進港深創科園的建設,和兩個園區的擴建計劃外,《施政報告》已在落馬洲/新田一帶、馬料水、流浮山等地預留多幅土地作創科發展之用。這些新增土地充實了我們的創科土地儲備,有助支撐我們未來中長期的創科發展。

支持研發

  我們明白研發是創科之源,對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引領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至關重要。相較大灣區的內地城市以至區內多個經濟體,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非常雄厚,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兩所醫學院位列全球50大。多年來,政府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一系列資助,支持業界、學界和科研機構進行研發工作。而我們的創科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更匯聚30多間國際知名頂尖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與香港的大學,合作設立了28 間研發實驗室,鞏固了香港作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的地位。

  《十四五規劃綱要》之中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科技領域,推動相關科技領域的發展。香港在這方面的科研根基非常深厚,擁有多位世界級權威專家,亦設有四間獲國家藥監局承認的臨床測試中心,其測試數據亦廣獲歐美有關機構的承認,絕對有能力發揮好以「香港所長」,回應「國家所需」。故此,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在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科技園公司亦正與醫管局探討,研究如何更好善用醫管局的臨床數據作研發用途。

匯聚創科人才

  剛才亦有很多議員提到人才對創科的重要性,我完全認同。政府一直透過培育及匯聚人才以壯大本地的創科人才庫。在培育本地人才方面,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從不同學習階段,在常規課程之外,為學生打好創科知識的根基,及早培養他們對創科的興趣,並支持他們在畢業後繼續科研工作。對於中小學生,我們有奇趣IT識多啲及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分別資助小學及中學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對於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我們有創科實習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的STEM本科生及研究生進行短期實習;而研究人才庫就資助企業和研發機構聘請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持有人進行研發工作,最長為期三年。

  在匯聚海內外人才方面,我們去年六月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資助本地大學吸引國際知名的創科學者和其團隊來港參與教研工作,至今計劃已支持超過60名傑出學人,有關學者及其團隊正陸續來港。我們會繼續推展有關計劃。

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合作

  多位議員亦提到抓緊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對香港創科發展相當重要。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個最重要的平台,為本地的創科人才及初創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及盡顯潛能的舞台。我們會透過深化與深圳以至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的創科合作,助力本地創科人才及初創企業立足灣區,並開拓市場。去年九月,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推出聯合政策包,便利科研資源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流動,為合作區招才引智。科技園公司亦正在深圳福田區籌辦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並會在分園成立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GBA InnoAcademy及大灣區創科快線GBA InnoExpress,預計於今年投入服務。此外,科技園公司亦會與在大灣區設有分校的本港大學合作,在其大灣區分校建立科技孵化中心網絡,為初創企業培訓人才並提供支援。

推動再工業化

  亦有議員亦提及要關注香港推動「再工業化」和科技產業化的進程。《施政報告》提出重組政府架構,其中包括建議正名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突顯創科與工業發展的緊密聯繫。我非常感謝議會及業界對有關建議的正面回應。

  事實上,政府一直從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五方面推動「再工業化」。基建方面,位於將軍澳及元朗創新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及微電子中心,預計分別於今年及明年落成,科技園公司亦正探討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人才方面,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香港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尤其是與「工業4.0」有關的培訓,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超過8 000名人員受惠於有關培訓計劃。至於資金方面,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新智能生產線,自二○二○年七月計劃推出以來,已有21宗申請獲得支持,資助額累計超過1億5,000萬元。

發展智慧城市

  主席,發展創科有助帶動經濟多元化,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同樣,本屆政府着力發展智慧城市,目標希望充分利用創新科研成果,做到便民利民,惠及各行各業,推動香港向前。有很多位議員都關心到香港智慧城市發展的步伐。未來,政府除了會繼續落實《香港智慧城巿藍圖2.0》下的各項措施外,亦會繼續推動政府部門更廣泛利用科技提升公共服務,例如透過推動「智方便」,令市民可更輕鬆透過這個一站式的平台連接更多政府及公私營機構的網上服務;以及讓市民可於今年年中透過電子方式進行大部分政府牌照申請、提交政府表格和繳交相關費用。

結語

  主席,二○二一年《施政報告》為香港在新局面下帶來新氣象、新未來。我和我的團隊會繼續努力,並會以謙卑的心,虛心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未來,期望與各位議員繼續衷誠合作,齊心同行,攜手推動香港創科向前發展。我謹此陳辭,懇請議員支持致謝動議。多謝主席。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5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