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二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規劃未來—北部都會區;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的致辭全文︰
   
主席:
   
  邱騰華局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正在參與一個與抗疫事宜相關的對接會議,所以抱歉未能親自回應各位。我是副局長陳百里。正如邱局長昨日在第一節回應發言時提到,防疫與經貿政策是二而為一,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如果不能做好防疫工作,只會對各行各業造成打擊。如果不能成功戰勝疫情,我們就沒有條件完全恢復經濟或重振經濟動力,所以我們定必同心協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用盡一切能夠動用的資源和所有政策,配合整個社會、全政府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在剛才的討論環節中,我留意到有議員擔心香港的經濟,尤其是外資企業、對外貿易會否因為疫情或防疫措施而受到重創。有商會曾經向我們表示,雖然出入境限制為他們帶來不便,但他們有很多會員企業去年在香港的盈利創新高,可見外商正逐步克服困難。外商在香港的優勢、最大得益是他們感到安全,沒有染疫的擔心。根據二○二一年最新的統計調查,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和初創企業數目均創新高,海外和內地(駐港)公司一共有9 049間,較二○一七年上升一成,初創企業數目更上升近七成至3 755間。這些數據顯示,儘管面對疫情的打擊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外資對香港的營商環境仍然具有信心,亦證明政府推動初創企業發展的成果。我們會繼續採取積極策略,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企業落戶香港。
   
  受疫情和眾多經濟挑戰之下,多個行業的而且確受到重大壓力,但本港經貿仍然有強勁增長。我們從去年的整體經濟數字可見,本地生產總值有百分之六點四的增長,失業率逐步下降,外貿總額亦創歷史新高。香港的商品貿易總值,在二○二○年全球排名第六,商品貿易總值去年更突破10萬億港元,較二○一八年升近百分之十六。從上述數字分析,我們可見縱然有很多困難,但是外資流入和外國公司在港的數字仍然不少。所以,如果我們能有效地應對疫情,我們依然有信心能透過種種經濟政策把香港經濟帶上新台階。
   
  我留意到剛才有好幾位議員比較關心在疫情下,政府如何支援各行各業。鑑於中小企深受疫情影響,政府先後透過《財政預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推出一系列紓困措施,為中小企提供財政支援,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例如,為解決中小企在疫情期間可能面對的資金流壓力,政府於二○二○年四月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原有的八成及九成兩項擔保產品以外,推出了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為中小企提供特惠低息貸款,並且多次作出優化,包括將政府在該計劃下的總承擔額提高至2,180億港元,以及增加最高貸款額、最長還款期及「還息不還本」安排的上限。截至二○二一年年底,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已經批出超過47 000宗申請,涉及大概816億元貸款擔保,佔該計劃批出的總承擔額的一半,惠及超過29 000家企業。
   
  另外,在支援企業及提升競爭力方面,本屆政府任內已經三度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注資50億元,以及推很多輪的優化及拆牆鬆綁措施。由二○一七年七月至去年年底,「BUD專項基金」總共批出超過19億港元,惠及超過2 500間企業及超過29 000名僱員。我聽到剛才有議員表示,「BUD專項基金」或其他支援計劃有需要進一步簡化申請程序,多謝大家的意見,這正是我們優化措施的考慮方向。
   
  剛才有議員提及,希望我們為有意開拓大灣區市場的中小企提供支援和實用資訊。事實上,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們積極和盡力幫助港商開拓內銷市場,把握商機。當然,我剛才所說的「BUD專項基金」是其中一個合適的平台。另外,貿發局(香港貿易發展局)已在去年六月推出「GoGBA 」一站式數碼平台,以及在深圳開設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貿發局會繼續提供各類服務和組織活動,為港商提供支援。
   
  香港是個自由、開放及多元的經濟體,是世界各地人才、機構和不同規模企業匯聚的大都會。事實證明,憑着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多方面優勢及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定位,香港可以跨過重重挑戰。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下,我們將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雙引擎的機遇,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及區域經貿上的戰略地位。只要我們控制好疫情,香港仍然機遇處處。投資者、企業以及年輕人都會有更豐富多元的發展空間。
   
  主席,我謹此陳辭,希望各位議員支持動議。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