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會見傳媒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二月十二日)率領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在深圳出席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在晚上返抵香港後連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會見傳媒的答問內容:
 
記者:你好。「火眼實驗室」方面是否需要增加兩個,至少要增加兩個,每日的檢測量才可達到300萬至400萬?另外,很多確診者都滯留在家,未獲送院,有人甚至等候了六日,其實香港的醫療體系是否正面臨崩潰?會否讓確診者進行「居家隔離」?另外,每日新增一千多宗個案,其實中央是否要求香港繼續「動態清零」?這是否仍是現實的目標?另外,有專家建議封城,你認為在香港是否可行?謝謝。
 
政務司司長:首先,我們在這個階段沒有封城的計劃。針對實驗室方面,我們與內地專家組討論時,對於提升整體的檢測能力,大家是很認真地討論。我們討論了不同的協助方案,例如若需要派遣內地人員來港以提升我們的檢測能力,需要派遣多少,以及所需要的配套;亦考慮了是否有一些工作可以在內地作後勤的配合。當然,我們討論時,增加能力的不同方案所涉及的實際落實情況都不同,亦因為這原因,大家同意成立專家組,去考慮採用不同措施時作出哪些方法最有效既可以很快地調動人員以增加我們的檢測能力,亦可以最有效地運用現時國家在這方面的優勢,從而提升我們整體在檢測方面的能力以應對我們疫情的有效措施。
 
  針對確診者,我們在某些情況下未能即時把他們送往接受所需要的醫療援助的情況,我們知悉有這種情況出現。這亦正是我們與內地交流意見時,大家認同由於Omicron的傳播速度這麼快,導致我們在設施方面的不同地方出現了樽頸的問題,承受壓力、遇到困難,我們是知悉的,亦因此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處理好樽頸問題,建立一些設施,可以讓他們第一時間被送到這些設施,無須再等候被送往相關設施接受適當的處理。
 
  另外,我在開場發言時已清晰表示,我們以保障市民的生命和保障香港公共衞生安全這方面為重要、第一考慮,而「動態清零」是最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動態清零」就是保障市民生命和我們的公共醫療設施有效運作的一個最有效方法。我們在討論時亦針對性地確保我們能更有效地執行相關措施。
 
記者:司長,你好。各位局長好。港澳辦發言人早前表示中央政府將會繼續全力支持香港特區的防疫抗疫工作,亦表示香港市民的生活物資都會得到及時、充足的保障,現時有沒有具體的工作安排正在進行?另外,特區政府應該如何積極響應中央的支援工作,下一階段會出台甚麼措施,真正保障我們香港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第二個問題,想問中央的支援和特區政府相應的措施出台後,如何去呼籲香港各界市民要有信心和積極配合相應措施,從而能夠盡快戰勝第五波疫情?謝謝。
 
政務司司長:有關中央以及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提供各方面的物資保障方面,在會議中大家基本上是完全同意作出所有可能性的物資提供。當然,在我們正式提交我們的需求時,會有不同方面的實質數字提供,這方面的安排專班會再研究,我們在推動這方面的工作時如何能最快做到,因為有一些內容,我們已經同意去做,例如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這是大家都同意的;協助特區建設一些檢疫和隔離措施,亦是大家同意的;更快可以發生的,就是我們已經提出一些請求,在物資方面的供應包括保護裝備、病床,以及口罩等,都會在第一時間準備好後,按照我們的需求去提供。在每個環節方面,當然有些是可以較快提供,有些則需要時間準備。另外亦有一些是在考慮時,即我們提出方案後,於考慮實際運作情況後,可能會發現有另外一些方案會做得更好,所以我們亦希望使用專班的方法去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至於在不同階段,中央、廣東省政府以及深圳市政府提供不同幫助給我們後,我會相信我們在控制疫情方面會大大改善。當然我亦希望市民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要嚴守我們在防疫抗疫方面的個人安全保護措施,包括戴口罩、個人清潔衞生,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特別是不要進行多家庭的跨家庭聚會等。
 
記者:首先想問今次政府爭取在中央協助之下,預計中央會調派多少人手到香港支援抗疫呢?今次政府有否尋求中央援助興建港版「火神山醫院」?另外,「火神山醫院」選址又會在哪裏興建呢?
 
政務司司長:剛才我也有回答過,在討論如何增加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和措施的時候,我們三方面包括中央、廣東省、深圳市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都認為有不同的方法幫助香港特區處理不同的問題。派人員來香港,當然我相信會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案。但我們亦討論過在不同的實際運作方案中,所涉及由內地要調派人員來香港的情況,可能都不同。因為這樣可以令既有的內地系統優勢保持發揮,亦要考慮哪些優勢可以放回內地,例如深圳和廣東省,以提供最大的協助,令到我們達到最大公因數。所以,我們有討論不同方案所涉及派員來香港的實際數目,專班會按這些方案去研判一下,哪個方案最好、時間方面和所涉及的一切調動會是如何,這些由專班積極研究後,我們會盡快公布。
 
  至於在增加我們不同設施方面,包括醫療、檢測以及任何防疫設施,我們已提出請求,請求中央協助特區政府建立這幾方面的設施。實際的設施涉及多大的規模,和會在哪裏興建,這些會由專班積極和認真地盡快深入討論,盡快制定一個方案。我們會按着方案,在大家同意之下執行。

記者:你好,司長。剛才你的說法應該是現階段沒有封城計劃,剛才其實記者會消息一出,很多市民擔心並到街上購物,可否借此機會向市民說,若現階段沒有這計劃,在甚麼階段會考慮這計劃?跟內地專家討論時,剛才也提及,鮮活食品會確保供應暢順,其實是否為了日後一旦要封城,做好這方面準備?專家都說現在確診個案未見頂,下個月才會,確診個案數字升至多少時,政府其實會考慮封城?謝謝。

政務司司長:我們不考慮封城計劃,因為我相信世界衞生組織亦說得很清楚,封城是一個最後手段,我們不認為需要考慮封城。其中一個我們有信心的地方是,我們現時的措施將會發揮效用,因為我們最近才推出一系列嚴謹、要求高的抗疫措施,包括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禁止超過兩個家庭的跨家庭聚會等,我們相信效果會不斷出現,再者加上我們在能力方面的提升。我們與內地專家組討論時,現時我們的防疫策略其實和內地的防疫策略是一致的,即是我們都是盡快發現確診個案,然後精準地控制需要管控的人和區域,以及盡快提供有效醫療救治生命。我們現時所出現的問題是因為Omicron傳播速度快,導致我們在不同設施方面,出現了樽頸問題、承受壓力的問題,若這方面解決了,我們認為這是會在控制疫情方面,增加我們的效能,所以我們沒有封城的打算。
 
記者:這次特區政府向中央提出幾個請求希望得到支援,想問開支方面,有否說哪些部分現在確定是由中央承擔,哪些部分是由港府承擔?第二個問題是剛才都說有專班負責一些傳染病的病理排查,可否詳細說說哪些環節會由內地專家跟進,哪些環節會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他們的協調會是如何?
 
政務司司長:關於大家(內地)向我們提供協助,各方面都非常積極。對於錢的方面,大家也認為不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即是說,最主要是如何可以解決疫情,令我們控制疫情的情況。錢的方面,各方面都覺得不是我們需要首要考慮。這充分反映大家的思想和立場是一致的。至於有關專家組,關於傳染病學排查,我請(食物及衞生局)陳(肇始)局長跟大家講解一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現在因為Omicron來勢洶洶,就現在的個案,無論我們的流行病學調查或個案追蹤進行得多快,其實我們都只能做到初步的分析。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加深入的分析,亦因為知道內地有很多流行病學調查的專家,對於公共衞生和疫情管控方面,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交流意見,因此,我們希望這些專家能與衞生防護中心的同事對我們現有的數據和整體的個案情況作進一步分析。多謝。
 
記者:你好。想問三個專班初步計劃何時成立?當中的成員,目前考慮過誰?另外,向內地提出要求的快速檢測包數量會有多少?根據現時本港政府採購的進度,何時能向全民派發?有否在會議上提及全民檢測一事?另外,現時隔離設施方面數量不足,目標是建多少?內地派員速度或整個計劃為何?會議上內地官員有否提及本港目前防疫措施須再「加辣」?謝謝。
 
政務司司長:我們成立的專班最少有五個,成員包括三方面:中央、廣東省和特區政府。我們針對五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及制訂方案,目標是盡快,因為有一些環節,例如需要建設一些設施,所以是多方面的考慮。第二,譬如提供物資方面,時間較快亦能做到,所以我們可以執行一件事時便會立即執行。
 
  對於任何檢測方案,我們都會積極去做,但我們要按實際承受能力來處理,因此我們要求中央幫助提升我們的檢測能力。在檢測能力方面,大家都知道,現時香港大概每日檢測量為20多萬次,我們希望提升自身的檢測能力,最少於本月內每日檢測量能達30萬次。但30萬次的檢測量我們認為仍須再增加,增加檢測量的目標是越多越好;但在實際操作中,增加檢測能力包括人力、配套方面、實際地方可容許運作等,這些都要由專班去研究,但目標是很清晰的,檢測能力一定要提升,亦希望提升到起碼以倍計,我們實際的不同方案正是針對不同的數字進行研究。我相信專班成立及盡快研究之後就會作出有關公布。多謝各位。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2月12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23時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