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環境局局長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二月十日)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有關環境局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我準備了投影片簡介《2021年施政報告》中環境局的相關政策。在去年,環境局與相關部門一起發表了幾份主要藍圖,涵蓋氣候行動、空氣質素、電動車普及化和資源循環四大範疇。除此之外,今日還會介紹自然保育和其他相關的環保政策。
 
氣候行動
 
  首先是《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藍圖勾劃了重要的策略和總體目標,策略包括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督導委員會、氣候預算,亦在環境局之下,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並會與民共議。在路線圖方面,香港已在二○一四年碳達峰,當時人均碳排放量約為6.2公噸;至近年,二○二○年香港的人均碳排放量減至約4.5公噸;新的氣候行動藍圖亦力爭在二○三五年或之前把總體碳排放量減一半,這是相比二○○五年的一個中期目標,加強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同時,(力爭)在二○五○年前達至碳中和。
 
  這些目標和行動是進取和具體的,當中有四大減碳策略,包括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因為香港本地境內的碳排放源是主要來自三方面:發電、運輸、廢棄物及其他範疇。而發電方面,約九成用在建築物,所以四大減碳策略是應對本地的情況。
 
  同時,我們會鼓勵創科。近年我們成立了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得到業界和學界正面的反應,我們希望大家積極支持。我們會思考長遠如何更好地支持香港的低碳、環保創科,支持香港邁向碳中和。
 
電動車普及化
 
  第二方面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在電動私家車方面,二○三五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電動商用車方面,會推動電動及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商用車試驗和普及應用電動巴士,以至其他如氫能源車輛;充電網絡方面,「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獲得社會正面反應。我和很多議員交流時,大家都希望能夠繼續在這一方面擴展,能幫助整體電動車普及化的轉型。同時,我們會在充電服務市場化方面和業界合作,中長線建立快速充電站。
 
  香港在電動車普及化的情況是正面的,例如在二○二一年,每四輛新登記私家車,便有一輛為電動車,即佔百分之二十五。縱觀全亞洲大城市,香港是名列前茅的。至去年第四季,更上升至百分之四十。
 
提升空氣質素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回顧了香港近十年在這方面的工作,主要空氣污染物在過去十年間已大致減少了三成至六成,得來不易。主要政策和措施包括開展新一輪空氣質素指標的檢討;第二是智慧監測系統,向公眾提供更詳細分區空氣質素資料;第三方面為粵港澳研究臭氧污染,在大灣區合作下進一步改善整體區域空氣質素;第四方面為新能源渡輪,推動試驗和應用電動及混合動力渡輪在維港和維港外的航行應用。
 
  檢視數據,就整個大灣區而言,特別是PM2.5 (微細懸浮粒子),過去十多年有明顯改善。本地能見度時數,亦於過去十多年間大幅改善八成以上。
 
資源循環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的主要政策,包括推動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的垃圾收費,我們積極進行相關的部署;在社區回收配套方面,將擴大廚餘和廢塑膠中央收集服務,亦會倍增「入樽機」回收塑膠飲料容器,並於年內陸續推出;在減少即棄塑膠方面,我們將多管齊下,包括為引入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進行研究、推行管制即棄膠餐具等,目標是於年內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報告建議。
 
  在「綠在區區」方面,我們去年把「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升級轉型,增加全港「回收環保站」至11間;「回收便利點」則是一個新項目,現時有22間,年內將增加10間;「回收流動點」亦超過100個。我們同時結合「綠綠賞」獎賞計劃,現時積分卡的申請數目已達十多萬,可見受市民正面歡迎。
 
  除了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轉廢為能乃全世界大城市的趨勢。對照內地主要城市如廣州、深圳,以至亞洲相關城市如新加坡,各地大城市都有一定數量的轉廢為能設施,以減少垃圾佔用堆填區土地的問題。香港將朝這方向前進,我們會加快相關規劃,增設轉廢為能設施,目標於二○三五年邁向零廢堆填,以及於二○五○年前配合碳中和等重要目標。這些硬件是重要的,我們希望大家支持,亦會在年內開展相關的環境評估研究、技術性及選址研究等工作。
 
自然及鄉郊保育
 
  在自然保育方面,我們的保育政策會積極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剛才發展局的討論亦提及相關工作,我們會與當局合作,平衡發展及保育。同時,已優化公私營界別合作計劃。
 
  我們近年亦成立鄉郊辦(鄉郊保育辦公室),使偏遠鄉郊的復育更加正面。
 
提升水質
 
  維港水質方面,經過淨化海港計劃,維港水質已大為改善,渡海泳亦恢復在維港中央舉行。然而,在某一些地方,因為舊區等因素的挑戰,我們會持續改善相關氣味,透過糾正舊區渠管錯駁的問題、使用能減少氣味的新科技如水凝膠,及建造大型旱季截流器,冀能在重點區域進一步改善沿岸的氣味。
 
環評程序
 
  最後,我們會配合整體香港如何平衡保育及發展,並正開展檢視環境評估程序,以優化現行程序、提升運作效率、聚焦環境成效,以更好地平衡保育及發展。
 
  希望大家支持環境局的工作,齊心同行,開創未來,不單是提升環境,同時製造綠色經濟、綠色就業,支持香港綠色復蘇,多謝大家。
 
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