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就「基層醫療十年計劃」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一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就陳凱欣議員動議的「基層醫療十年計劃」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首先,我感謝各位議員在剛才的討論中對於陳凱欣議員動議的「基層醫療十年計劃」議案提供非常寶貴和有建設性的意見,也很感謝其他議員提出的修正案。
 
  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提及,我們的公營醫療系統正面對非常之大的挑戰。我們亦估計慢性病病人的數目會增加至300萬。現屆政府的重中之重是發展基層醫療,我們必須大力注重預防,這是一項投資,希望我們能夠未雨綢繆,加強第一層醫療防線。完善的基層醫療健康體系可以擔當第二層醫療服務的「把關者」,讓市民在持續醫護過程當中獲得最合適的醫療服務,提升市民健康質素,同時減輕公立醫院服務的壓力。
 
  剛才陳凱欣議員提醒雖然要有額外資源在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但亦不會忽略第二層和第三層的服務,因為亦明白在接下來人口老化和慢性病肆虐的情況下,第二層和第三層服務都是非常之重要。
 
  食衞局已着手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等方面的規劃,以期為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定可持續發展藍圖。就議員所提出的建議,我重點回應一下。
 
  有多位議員提到醫管局(醫院管理局)的輪候時間是非常長以及在醫療人手方面有所欠缺並需要增加。醫管局的長輪候時間有兩個主要原因:(一)病人多、人口老化和有很多慢性病(病人);(二)我們未有有效的基層醫療健康體系或系統為病人把關,令排隊情況在專科門診非常嚴重。所以,現時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致力做好把關工作,在地區私家醫生,尤其是家庭醫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人手方面,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人手數目不足,所以在不同方面會加強,不論是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增加、學額的增加,以至其他的方法去挽留人手。另一方面是培訓,尤其是如果現在需要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發展,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做多些培訓和吸引醫護人員投身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張宇人議員的修正案及多位議員均提及我們應該善用專職醫療人員,以減輕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我亦提過在新一輪人力估算顯示,中醫師、藥劑師和職業治療師等,中短期人手供應充足。事實上,行政長官已於二○二一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我們需要強化其他醫療專業在本港醫療體系的角色。食衞局會與各個醫療專業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員會跟進二○一七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的多項建議,包括修改法例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選擇直接接受醫療專業服務,例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避免延誤治療。
 
  有多位議員提及第三間醫學院的建議。政府一直積極增加本地兩間醫學院的醫科培訓學額,由二○○八/○九學年的每年250個增至現時每年530個,增幅逾一倍。我們亦計劃在下一個三年期進一步增加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醫科培訓學額。
 
  至於梁熙議員提及研究成立第三間醫學院,由於開辦一間新的醫學院需時,當中包括籌劃和興建教學設施以及招募教學人員等,因此並不能於短期內協助解決醫生人手的問題。反之,我們相信經過過去的修訂法例工作,藉着開闢特別註冊的新途徑,以引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更適切和彈性處理醫生人手的問題。
 
  多位議員提到如果政府要發展基層醫療健康或現時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在統籌、長遠規劃、服務整合方面都是有待整合。我在剛才發言提過我們會有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藍圖除了有剛才提過的五大方向,亦會重新審視公營基層醫療服務,特別是普通科門診的定位,集中為低收入和弱勢社群人士提供服務,提供可持續性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非常重要的慢性病管理。我們稍後會提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將闡述我們的想法和計劃。我們會策略性善用私營醫療資源分擔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並在研究推出更多公私營協作項目的過程中引入策略性採購的概念,剛才黃元山議員有提及這個概念,即考慮成本效益及資助額等因素,從中選擇成本效益最高的服務方案。當然,如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提供的服務與公營服務無異、成本更高、需相同或更多政府資助,則公營服務反而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而有關服務應繼續維持透過公營系統提供。
 
  林順潮議員提及的管治架構,我同意是非常重要,另外有議員提過會否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或以專人推動這方面的工作。政府認為這是需要的,會否稱作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或是一個怎樣的架構,我們有待研究,但我們同意,如果要主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發展、即時評估和改善服務都是需要一個專責部門處理。
 
  多位議員提過長者醫療券,我明白大家的關注,我們會致力確保投放於醫療券的資源用得其所,除了顧及對公共財政的影響外,亦需確保計劃能彰顯和推動基層醫療。在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的框架下,我們會加以規範醫療券的使用,包括將部分醫療券金額劃定用於基層醫療的指定用途;要求長者登記所選的基層醫療醫生為其家庭醫生,而在有關家庭醫生使用的醫療券會視為作指定用途;以及就非指定用途加入共付額(co-payment)的概念等,希望長者可以善用醫療券。多謝多位議員提出的建議,我們會在進行醫療券研究和檢討時作一併考慮。
 
  多位議員包括陳健波議員希望我們在基層醫療內做更多加強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非傳染病是導致人們健康欠佳,所以我們在二○一八年發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當中訂立了九個指標,包括透過倡導健康飲食、體能活動、減少酒精和吸煙禍害以鞏固醫療系統等,以及以一些措施、行動來達致各項指標。
 
  黃國議員提及癌症方面的防控工作,而陳曼琪議員和陳學鋒議員特別提到女性或婦科健康問題和篩查。政府高度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早於二○○一年,政府已成立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亦有多位專家和我們的同事處理負責制訂癌症防控策略,並督導涵蓋癌症預防和篩查、監察、研究和治療等工作。從公共衞生角度而言,政府在研究應否就某種癌症推行篩查時,我們會作一些評估,包括該種癌症在本港的普遍情況、篩查測試的準確與安全程度、篩查對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成本效益等。根據上述原則,政府已先後推行子宮頸普查計劃和大腸癌篩查計劃,及在二○二一年九月展開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發展中醫藥方面,我聽到多位議員是非常關注和希望政府可以在這方面做多些工作,容海恩議員在修正案中建議加強中醫藥發展,顯示中醫藥服務的發展受到大家關注。除了我剛才提過的中醫醫院,我特別想提中醫醫院是由中醫主導,另外亦有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醫管局內的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及五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以配合中醫藥長遠發展的政策方向。就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中醫師會根據中風、腰背痛、膝關節退化痛症等病人(的需要)提供針灸及穴位按壓治療。地區康健中心已與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攜手合作提供天灸治療服務,現正試行中。
 
  大家有提到在醫療或基層醫療多用科技。邱達根議員的修正案建議政府善用科技。在數據和科技應用方面,醫管局已制訂大數據分析平台,大家都希望它可以更靈活、更互動。醫管局與科研團隊可在安全及受控的環境下分析數據,這會一直進行。
 
  另一方面是醫健通。醫健通至今已有超過460萬名市民參加,佔香港人口逾六成。第二階段已逐步落成,包括擴大(可互通資料)範圍和(開發)「病人平台」,亦會擴展醫健通的功能和涵蓋範圍。剛才有議員提過中醫是否可以用醫健通,我們計劃在二○二二年第一季開通醫健通予中醫使用。
 
  在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的框架下,會探討落實構建及鞏固香港人口健康資料庫,令我們可以透過大數據評估香港市民的健康資料和數據,以實證為本地制訂醫療政策。
 
  我很快地談談牙科,牙科的需求是很大,亦有多位議員提及,政府明白議員及公眾對牙科服務有殷切的需求。良好的口腔衞生習慣是有效預防牙患的重要一環。為此,政府的牙科護理政策旨在透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對口腔衞生及健康的關注,讓他們由小朋友開始及早掌握口腔護理知識,養成良好牙齒保健習慣,希望他們在升讀中學後可自行繼續保護牙齒。其他群組包括老人家,除關愛基金的一些項目外,長者亦可在長者醫療券計劃下使用醫療券接受私家牙科服務。
 
  主席,我剛才提過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我再次感謝各位議員就這議案發表寶貴和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們會繼續推動各項加強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和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的措施,並適當地在資源上配合。我們將於本屆政府內發表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可持續發展藍圖,屆時我們會就整合服務、強化監管、改善資源運用、增加人手規劃及培訓,以及加強疾病數據監察及健康紀錄互通五大方向提出更詳盡的建議和目標,以建立一個能夠提升全體市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質素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我期待屆時有更多機會與各議員就此議題交流。多謝主席。



2022年1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