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五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吳傑莊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答覆:
問題:
政府於二○○六年六月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以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為更進取地吸納非本地人才以豐富香港的人才庫,行政長官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進一步將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增加至4 000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去年共有多少名優才透過優才計劃獲批來港,並按他們(i)來自的國家/地區及(ii)來港前從事的行業/所屬界別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二)有否評估,(i)在優才計劃下引入的優才是否切合各行業的人才需求,以及(ii)他們對推動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效;及
(三)會否(i)加強優才計劃的宣傳及招攬工作,以配合香港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以及(ii)檢討該計劃的實施,以配合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策略?
答覆:
主席:
人力資源是提升香港競爭力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在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下降的趨勢下,香港需要有足夠的優質人才,以配合香港知識型經濟及多元產業發展的需要。
就吳傑莊議員的提問,經諮詢勞工及福利局、入境事務處(入境處)以及其他相關政策局/部門後,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自特區政府於二○○六年六月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以來,截至二○二一年底共接獲36 689宗來自近一百個國家/地區的申請,其中9 131名申請人獲分配名額。
根據優才計劃按年接獲的申請數目,以及獲分配名額數目按獲批年份、申請人所屬行業/界別及所屬地區的分項統計數字表列如下:
年份 | 接獲申請(註) | 獲分配名額(註) |
二○○六 (六月至十二月) |
587 | 83 |
二○○七 | 627 | 239 |
二○○八 | 1 358 | 564 |
二○○九 | 1 296 | 593 |
二○一○ | 1 177 | 329 |
二○一一 | 1 674 | 286 |
二○一二 | 1 965 | 298 |
二○一三 | 1 787 | 332 |
二○一四 | 2 341 | 373 |
二○一五 | 1 829 | 208 |
二○一六 | 1 575 | 273 |
二○一七 | 1 932 | 411 |
二○一八 | 3 314 | 555 |
二○一九 | 5 896 | 874 |
二○二○* | 3 966 | 1 709 |
二○二一** | 5 365 | 2 004 |
總數 | 36 689 | 9 131 |
*在二○二○年,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由1 000個增至2 000個。
**在二○二一年,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由2 000個增至4 000個。
行業 | 獲分配名額 |
金融及會計服務 | 2 264 |
資訊科技及電訊 | 2 188 |
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 | 704 |
學術研究及教育 | 579 |
商業及貿易 | 573 |
工業製造 | 554 |
業務支援及人力資源 | 383 |
法律服務 | 342 |
藝術及文化 | 329 |
醫療保健及獸醫服務 | 288 |
廣播及娛樂 | 211 |
體育運動 | 195 |
物流及運輸 | 178 |
餐飲服務及旅遊 | 53 |
其他 | 290 |
總數 | 9 131 |
所屬地區 | 獲分配名額 |
中國内地 | 8 039 |
美國 | 183 |
加拿大 | 160 |
澳洲 | 157 |
英國 | 95 |
印度 | 71 |
新加坡 | 65 |
馬來西亞 | 63 |
中國台灣 | 45 |
紐西蘭 | 44 |
其他 | 209 |
總數 | 9 131 |
獲分配名額的優才在來港定居前需完成相關程序。近兩年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影響,減慢了優才來港定居的速度。入境處會繼續與獲分配名額的人才保持聯繫,並提供可行的便利安排,以便他們能早日來港定居。
(二)優才計劃一直是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以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渠道。透過優才計劃來港定居的人才擁有國際和內地視野,有助香港充分發揮優勢,緊密連接世界各地和中國內地,加強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優才計劃沒有行業限制,合資格的申請會獲提選至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會)作進一步評核。諮詢委員會由行政長官委任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官方成員以及非官方成員組成。諮詢委員會透過嚴謹的甄選程序,把優才計劃的名額分配給適合本港發展需要的高技術人才或優才。諮詢委員會在考慮香港的社會經濟需要、候選人的背景(例如教育程度、專業訓練/資格、工作經驗、國際視野、語文能力及未來在港發展的計劃)及其他相關因素後,就如何最理想地分配名額,向入境處處長提出建議。
政府會持續檢視優才計劃的安排和成效,以吸引更多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發展和定居,擴充香港的人才庫。
(三)吸引人才是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繼特區政府在二○二○年將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由1 000個增加至2 000個,行政長官在二○二一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將計劃的年度配額進一步倍增至4 000個,以吸引世界各地優才來港工作。此外,在優才計劃下,符合香港人才清單專業要求的申請人經評核後,可在優才計劃下的「綜合計分制」下獲額外分數。勞工及福利局於二○二一年完成檢討人才清單,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專業,並擴闊部分原有專業的領域,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和「藝術科技」專才,以及優化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來重點發展金融、創科、文化藝術和爭議解決服務的政策方向。
特區政府一直通過駐海外及駐內地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和投資推廣署駐外和駐內地辦事處的網絡,積極宣傳優才計劃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以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來港發展。經貿辦一直積極採用不同方式和渠道,例如會面、網絡平台、社交媒體、電子通訊等,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並向政商及專業界別主要持份者介紹有關香港的發展機遇。經貿辦亦通過舉辦或參與不同類型活動,例如在商務研討會推介香港的優勢和鼓勵人才來港發展、於大學舉辦講座向學生和畢業生介紹香港提供的就業機會等。
投資推廣署亦積極與相關政策局、入境處、經貿辦、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外國商會及人力資源顧問等合作,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全球推廣活動(包括線上研討會),以及社交媒體和其他數碼宣傳平台,向全球人才展示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投資推廣署亦推出宣傳項目,包括以吸引人才為主題的網站(www.liveworkhongkong.gov.hk)、傳單、簡報,以及宣傳視頻,並安排在港的海外及内地人才於不同活動上分享經驗,為有意來港發展的人士提供參考。
特區政府會繼續致力培育本地人才,同時繼續採取開放的吸引人才政策和加強宣傳推廣工作,吸引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所需的高質素人才,以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一帶一路」倡議等為香港帶來的龐大發展機遇,支持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
完
2022年1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