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在中總論壇2022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一月十四日)在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主辦的中總論壇2022的視像致辭全文:
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線上線下的朋友:
大家午安!非常高興再次出席一年一度的中總論壇,與大家一同探討新一年環球經濟局勢和香港的經濟前景展望。
全球經濟形勢
在二○二一年,隨着疫苗面世及各地為民眾接種疫苗,主要經濟體得以重啓經濟,令環球需求經歷嚴重收縮後大幅反彈。然而,疫情的威脅揮之不去,Delta、Omicron等變種病毒相繼出現,並在世界各地蔓延,打擊了經濟復蘇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脹壓力亦因經濟復蘇、供應瓶頸,以及能源、商品價格飆升而明顯增加。
主要經濟體當中,美國經濟活動明顯恢復,最近的採購經理指數顯示經濟正持續擴張。勞工市場顯著改善,最新十二月份失業率下跌至3.9%,應可繼續支持消費需求。此外,美國總統拜登推出的大規模財政開支方案對美國經濟也將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不過,當地通脹壓力顯著上升,驅使聯儲局加快縮減買債,並預示今年將會開始加息,這對環球金融市場和資金流向的影響須予關注。
歐洲經濟在去年同樣明顯改善,工業生產、零售、外貿等都回復增長,預料今年將會繼續復蘇。不過,反覆的疫情仍然是經濟面對最大的威脅。為應對Omicron變種病毒來襲,近期多個歐洲國家再度收緊防疫措施,打擊了當地的經濟氣氛,或會拖慢增長步伐。除此之外,供應瓶頸及通脹升溫亦是歐洲面對的難題。歐洲央行在上月預測歐元區通脹短期內將繼續上升,會否進一步影響當地的消費及投資信心值得注視。
相比不少經濟體,內地的防控疫情工作十分有效,因此經濟較快恢復,去年對外貿易保持強勁,工業生產持續擴張,市場估計經濟增長達8%。然而,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加上環球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內地經濟亦面對「三重壓力」。不過,內地經濟基本面堅實,並已推動一系列「十四五」規劃下的改革措施促進國家長期發展,加上當局推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援,將有效緩減經濟面對的下行壓力。今年內地繼續以穩字當頭,爭取穩增長,預料經濟會維持在合理增長區間運行。
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活動大致持續向好,區內貨物出口近月普遍錄得可觀增長,但部分經濟體的復蘇步伐受疫情反覆拖累。
回顧二○二一年香港經濟表現
至於香港,過去一年的復蘇動力一直維持強韌,去年首三季合計經濟按年大幅增長7.0%,逆轉了二○一九及二○二○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較近期數字顯示香港經濟繼續保持向好的勢頭,十月和十一月的出口和零售皆表現理想,估計第四季經濟會有穩健的按年增長,二○二一年全年合計的增長可望達到6.4%。
經濟持續復蘇,令勞工市場情況明顯改善。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顯著下跌,由去年年初7.2%的高位大幅回落至最新的4.1%。
樓市方面,受低息環境、堅韌的用家需求和經濟復蘇所支持,去年住宅物業市場交投活躍。去年住宅物業買賣合約總數約74 300宗,顯著高於二○二○年59 900宗的水平,亦是自二○一二年以來最高,住宅售價在去年首11個月累計上升3%。寫字樓和工廠大廈方面,隨着本港經濟復蘇,以及政府在二○二○年十一月撤銷非住宅物業交易的雙倍印花稅,交投活動在去年首11個月顯著回升。不過,寫字樓的售價和租金在同期仍錄得溫和跌幅,工廠大廈的售價和租金則有所回升。
政府一直致力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以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並已覓得在未來10年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土地。私營房屋供應方面,政府會爭取未來10年準備好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萬個單位的用地。
香港經濟發展前瞻
今年香港經濟能否延續去年的強勢呢?可以說,當中有危亦有機。香港作為一個細小、外向型的經濟體,經濟的起伏與環球經濟形勢息息相關。疫情發展仍然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面對變種病毒帶來的風險,不少政府已加強防疫限制措施,或會拖慢環球經濟增長。疫苗分配不均,亦加劇全球經濟復蘇不平衡。另外,全球供應瓶頸問題至今還沒全面緩解。如果情況持續,可能會進一步窒礙環球生產和貿易活動,推高環球通脹,左右各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導致資金流向轉變,令金融市場出現波動,而一些基礎較薄弱的新經濟體也將可能面對較為困難的環境。另外,複雜多變的中美關係和地緣政治局勢的發展也須繼續關注。
儘管外圍環境仍有不少挑戰,但市場普遍預期各主要經濟體今年會進一步復蘇,應可繼續為香港的出口帶來支持。香港方面,總的來說,防疫抗疫仍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受Omicron變種病毒所影響,香港的疫情近期出現了急劇變化,我們自上星期收緊了多項社交距離措施,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切斷傳播鏈。如果能成功讓本地疫情盡快回穩,而外圍環境亦沒有顯著惡化,香港經濟在二○二二年應繼續處於增長的軌道上,然而復蘇的廣度、深度和速度現時仍然充滿不確定性;而近期收緊了防疫措施,亦難免對本地飲食、零售及其他服務行業增添了一定壓力。
訪港旅遊業仍然是本港經濟現時最弱的環節,因此有序恢復與內地「通關」對今年經濟表現至關重要。特區政府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面對眼前短期的壓力和挑戰,我再次呼籲市民大眾努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抗疫措施,令疫情盡快回穩;並盡快接種疫苗和加強劑,在整個社會中構築起大型保護屏障,盡量緩減病毒傳播的速度,以及減輕萬一受到感染時的後果。只要我們齊心合力,定能守護好香港,同時為早日「通關」創造條件。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宣誓就職,揭開香港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新一頁。「一國兩制」重回正軌,為香港未來長治久安及穩定發展奠下堅實基礎。特區政府將能更好地和立法會同心合力解決香港在過去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深層問題,推動香港經濟往前發展。
其中一個深層問題,就是香港的產業結構不平衡。我們要全力打造香港的產業體系,提升競爭力。「打前鋒」的優勢產業要更領先;「打突圍」的新興產業要提速衝前;「穩守中場」的核心產業要推動升級轉型,務求整列「經濟火車」都能加速向前,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創造新市場,並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只有讓經濟以更具廣度和深度的綜合式發展,才能滿足「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的目標,讓市民能更好的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同時,香港也要時刻對外圍環境變化保持警覺,因應局勢自我調節及適應。保護主義的興起、疫情的經驗,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等料會令企業的供應盡量避免過度集中於一、兩個產地,從而令全球產業鏈出現變化。我們亦要警惕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對我國政治、科技、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打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已經在一月一日正式生效,標誌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開始。香港會爭取盡早加入RCEP,並期待與RCEP的其他成員攜手,擴展相互之間的經貿合作。
香港未來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已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之中清楚列明。中央政府在八個範疇支持香港提升國際競爭力,包括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四個傳統中心的地位,亦支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四個新興領域的建設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建設是「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四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之一。在國家的發展朝着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大灣區會肩負起領航的重任,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發揮支撐引領的作用。大灣區是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創科及金融等領域均走在全國前列。加上有整個內地作為其經濟腹地,發展空間巨大,是香港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切入點。
「十四五」規劃表明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積極推進大灣區建設時,既可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而從中獲取巨大商機,亦是國際循環的「促成者」,以強化本身作為中介人、試驗田、防火牆等角色和功能,促進與豐富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
以金融服務為例,香港是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亦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內地企業的主要國際融資平台。通過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的各項開放措施,包括已經展開的「跨境理財通」,不但加強香港作為資金進出內地重要橋樑的角色,更進一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此外,為配合國家的「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香港會推動更多內地綠色企業和項目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作綠色投融資。
「十四五」規劃同時把科技發展、自主創新賦予核心地位,鼓勵香港加強與大灣區內兄弟城市協同發展、互惠合作,推動大灣區發展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結語
二○二二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亦將是香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之年。香港已開啓了良政善治的新篇章,正邁向全力向前發展的新階段。特區政府將和社會各界通力合作,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市民做實事、做好事,切實為市民紓難解困,推動社會全速發展。
最後,我再次感謝香港中華總商會舉辦今日的論壇,祝願論壇圓滿成功,各位朋友生意興隆、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完
2022年1月14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