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香港新坐標:大灣區機遇與角色」高峰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十二月十日)出席「香港新坐標:大灣區機遇與角色」高峰論壇的致辭全文:
 
張總裁(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張裘昌)、葉部長(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葉莉蘋)、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出席《明報》的「香港新坐標:大灣區機遇與角色」高峰論壇。
 
  大家都知道,香港金融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也一直是推動香港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之一。當然今日在座亦有很多金融和創科方面的專家,其實這兩方面無分軒輊,因為一個經濟架構必須多元。《十四五規劃綱要》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我們的金融服務發展提供了新動能,肯定和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亦支持將香港打造成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十四五」規劃將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高質量建設大灣區,同時為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勾劃宏大藍圖。透過充分把握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和國家對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的支持,香港可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強與大灣區內其他兄弟城市的互補合作,提升大灣區內資金融通效率和便利度,助力國家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人民幣國際化和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等方面的工作。
 
  國家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香港可為國家作出獨一無二的貢獻。大灣區內的城市亦肩負起領航的重任,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發揮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為了鞏固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提供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以迎接及融入大灣區的新時代,剛才行政長官都多次強調「新」,我們亦致力朝着四個方向發展,分別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與市場聯通、優化金融基建、建立大灣區優秀人才庫和推進區內綠色金融發展。
 
  首先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與市場聯通方面,隨着國家經濟體量持續擴大,人民幣在貿易、投資和儲備方面的需求將大大增加。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可以開發更全面的產品和服務,提升相關的金融基建,強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生態圈,讓人民幣能更好地在香港作為國家金融開放的南大門流轉,並以市場驅動的形式助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節奏。今年九月起啟動的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正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截至十一月三十日,以跨境匯款淨額計算,「北向通」和「南向通」的業務總額度用量分別為一億二千七百多萬元人民幣和八千七百多萬元人民幣。「跨境理財通」開創了專為零售投資者而設的跨境投資安排,為內地資本帳開放或香港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我們一直以來在互聯互通計劃,即過去的債券、股票及現時銀行產品方面的經驗證明,平穩暢順的起步再配合逐步優化,是確保計劃健康發展的最佳途徑。「跨境理財通」起步較穩健,待累積實踐經驗和因應市場反應,我們會與內地監管當局探討推出優化措施,例如逐步放寬額度,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放寬地域限制,增加參與機構,完善銷售安排等。
 
  未來我們相信香港有條件、有能力打造更多的離岸人民幣計價投資工具,提供具投資回報而且風險可控的渠道、工具和項目。我們現正研究「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的操作細節。參與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為本,將人民幣計價股票納入「港股通」南向交易可減低內地投資者交易時要將人民幣轉為港幣的匯兌風險,提升交易價格的確定性,同時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的規模和流動性,長遠可以促進其他類型人民幣產品在港的發展。
 
  另外,深圳市人民政府最近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亦豐富了香港市場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我們十分歡迎這次發行,就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發行的債務票據所支付的利息和獲得的利潤,我們計劃豁免徵收其利得稅。期望以上措施有助進一步發展香港為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重要平台,也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亦明確肯定和支持香港作為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們正與內地有關當局全力推進一系列措施,協助香港保險業抓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促進區內互聯互通。
 
  這些措施包括爭取盡快落實香港保險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售後服務中心,向持有香港保單的港澳和內地居民提供諮詢、理賠及續保等全方位支援。我們一直聯同保險業監管局與內地當局積極商討實施細節,希望取得具體進展。同時,保監局已透過香港保險業聯會向業界持份者收集對售後服務中心營運安排的意見,以便在制訂細節時作出考慮。
 
  我們亦同時就跨境車輛保險「等效先認」政策與內地當局積極商討,爭取盡快對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行駛的香港車輛的保險,實施「等效先認」政策,把這些跨境車輛向香港保險公司投保責任範圍擴大到內地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保單,視為等同投保內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從而便利香港車輛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促進大灣區內,不單只是金錢,更有人員流通。
 
  而在個人層面上,我們在便利香港居民於大灣區跨境使用金融服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包括跨境支付服務,目前已有數家香港電子錢包或零售支付營運商提供便利港人跨境支付的服務,而有關營運商亦逐步開通該服務至全國更多商戶。金管局會繼續與電子錢包營運商就推進便利港人跨境支付的工作保持聯絡,以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大灣區以及內地其他地方的日常支付需要。
 
  另外,自二○一九年三月,中銀香港已獲人民銀行批准試點在香港推出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服務,讓香港市民無需親身前往內地,即可在港辦理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建基於試點計劃的成功,我們期望能穩步擴大試點範圍至更多銀行。
 
  除了市場的互聯互通,我們亦十分重視金融基礎建設,即我要闡述的第二個方向。由財政司司長率領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將提出路線圖及具體措施完善我們的債券市場,例如提升我們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和優化其服務,增強香港人民幣金融基建的競爭力。同時,我們亦將檢視整個債券市場的「生態系統」,包括在發行、買賣、清算、掛牌、托管及稅務等各個關鍵範疇找出優化空間,確保我們的債券金融基建得到整全提升,確保我們具足夠的負載力支持長遠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金融科技發展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數字人民幣作跨境支付在香港進行的技術測試已順利完成,現正推進下一階段的測試計劃。數字人民幣將來會為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消費提供一個安全、便捷及創新的選擇,提升跨境支付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於今年十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同意通過「聯網」方式,把人民銀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與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對接,從而提供「一站式」平台,讓跨境金融科技項目於兩地進行同步測試,在新產品推出市場前能提早獲得監管機構的反饋和用戶意見,加快於粵港澳大灣區推出金融科技產品的速度和減低開發成本。
 
  此外,香港金管局亦繼續與人民銀行合作,推動連接兩地之間的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即香港的「貿易聯動」及內地的「中國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平台」,通過數字化貿易流程提高貿易融資效率及降低成本,為內地和香港進出口商提供更便利的貿易融資服務。在這方面,其實剛才行政長官所講香港與ASEAN(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合作,我相信正正是促進整個貿易聯動,提供實質經濟支撐。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們在建立大灣區優秀人才庫方面的工作。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超過八千萬,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為了令我們的年青人掌握和捉緊大灣區的無窮機遇,我們最近推出了「灣區啟航—金融才俊計劃」,這個計劃得到熱烈反應,由原本預計有八十名同學參加,到推出後「超額認購」一半,我們因此將參加名額提升至一百二十名。
 
  計劃的亮點之一,是參加者有機會與政商界領袖直接交流,深度了解他們在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城市的個人發展經歷以及成功背後的故事。我亦於上個月為計劃的首場分享會擔任演講嘉賓,與同學分享以前在北京及上海工作時的種種難忘經歷。在分享會上不少同學都想知道在灣區內如何能於金融領域及創科領域獲得成功,並要具備什麼素質,這證明我們的年青人對大灣區抱有憧憬和熱誠。我在分享會前後曾與同學們傾談,他們很期待能親歷大灣區的機遇,作為個人履歷的一部分。我期望這個計劃能進一步為他們「搭橋鋪路」,幫助這班年青人更加靠近灣區的發展。
 
  除了領袖分享外,我們亦會舉辦各種企業參觀和職場技巧工作坊,更為計劃中表現出色的同學安排領袖影子工作體驗(Job-shadowing)機會,讓他們親身接觸及了解政商界領袖在內地工作或與內地對接時的經歷,當中有成功、有失敗,讓同學們有整全的了解。
 
  另一方面,推動香港金融業的新發展,例如綠色金融,絕對離不開培養專業人才。特區政府致力加強環境、社會及管治(即ESG)相關財經專才及相關技能的培訓。我們已把相關專才加入到人才清單,讓他們可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獲得額外分數,吸引這些高技術人才或優才從世界各地來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談到綠色金融,我不得不強調香港的綠色金融發展一直得到中央鼎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打造香港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隨後於二○二○年五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鼓勵更多大灣區企業利用香港平台為綠色項目融資及認證,支持廣東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綠色債券及其他綠色金融産品。香港近年也將綠色金融發展定位為金融業的增長亮點。特區政府帶頭參與發行綠色債券,先後多輪發行共融資超過七十二億美元,為綠色項目進行融資,以改善環境和推動香港的低碳經濟發展。
 
  而剛剛曾提到,深圳市人民政府作為首個內地市政府在香港發債,當中就包括了三十九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這次發債推動了國家綠色發展的進程、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亦發揮了我們通往内地門戶的戰略性角色、連通國內國外綠色資金的流動。我們會致力推動更多內地機構使用香港的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作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及認證,並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基建和綠色項目建設。
 
  國家和主要海外市場致力於邁向綠色、低碳和氣候適應型經濟,預期全球碳市場將迎來顯著增長。由我局和相關機構組成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已成立碳市場專責團隊,評估將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專責團隊將積極探索國內外的「限額與交易」碳市場及自願性碳市場所帶來的機遇。我們亦會促進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在清算、技術、產品發展和市場宣傳等方面的合作,以推進區內綠色低碳市場的發展。
 
  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是香港一直以來維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石。在國家強而有力的支持下,我們會全力把握好大灣區發展的龐大機遇,並以我們的自身優勢,與大灣區內的兄弟城市通力合作,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繼續作出積極貢獻。
 
  最後,我非常感謝明報和中銀(中國銀行(香港))舉辦這次如此有意義的論壇,期望今天的高峰論壇能為各位帶來新的啟發。回應今日的主題「新坐標」,我相信在大灣區這航道上,只要我們看得準、捉得緊,自然能夠行得遠。多謝大家。



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