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公布二○二○年廢物統計數字
****************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今日(十二月十日)公布「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0年的統計數字」,報告臚列二○二○年香港的固體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涵蓋家居廢物和工商業廢物)、整體建築廢物及特殊廢物在棄置和回收或循環再造方面的統計數字。
二○二○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量為539萬公噸,平均每日為14 739公噸,較二○一九年減少5.7%。而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量為396萬公噸,平均每日為10 809公噸,較二○一九年減少2.2%。就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而言,二○二○年為每日1.44公斤,低於二○一九年的每日1.47公斤。
廚餘仍是二○二○年都市固體廢物中最大的成分,佔30%,其次是廢紙及廢塑膠,分別佔24%及21%,與二〇一九年都市固體廢物的比重相若。
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二○二○年為約23萬公噸,較二○一九年的約20萬公噸增加約11%。隨著環保署陸續開展「塑膠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並擴展「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和社區回收網絡,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塑料和廚餘量分别增加約27%和19%。若把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塑料和運往香港以外地區循環再造的塑料合併計算,塑料的整體回收量則按年上升約32%。惟估計受疫情對酒吧和飲食業的影響,回收玻璃(主要是玻璃樽)作本地循環再造量減少約34%。
雖然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持續增加,運往外地作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卻由二○一九年的約144萬公噸減少至二○二○年的約131萬公噸,反映外圍可循環再造物料市場持續不景氣,和香港周邊地區收緊執行進口管制的影響仍在加劇。
建築廢物方面,二○二○年的產生量(棄置量及重用量的總和)雖然較二○一九年增加約17%,但直接重用量增加了約48%,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的接收量也增加約8%,以至棄置在堆填區的建築廢物減少了約13%。建築廢物的回收率由二〇一九年的約92%增至二○二○年的約94%。
疫情對統計調查的方法有所影響。在二○二○年,考慮到當時的新冠病毒病疫情和員工安全,暫停以人手從廢物處理設施抽樣進行廢物成分調查。在正常情況下,廢物棄置成分統計是根據從多方面搜集得來的數據編製,包括上述的人手抽樣調查以及其他統計調查以收集都市固體廢物中各種廢料的棄置量數據等。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政府會全力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內各項減廢及循環再造的措施,以達至「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在減廢回收方面,環保署會擴展於去年重塑品牌的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並因應私人回收市場最新的運作情況,加強低價值回收物的中央收集服務,進一步鼓勵全民減廢回收。在推動資源循環再用方面,會繼續推行各項政策,包括不同的生產者責任計劃。與此同時,環保署正積極籌備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報告及「香港都市固體廢物——2020年概要」的電子版本可於環保署網頁下載:www.wastereduction.gov.hk/chi/assistancewizard/waste_red_sat.htm。
完
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4時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