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記者會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進度報告》),稍後我們會將《進度報告》上載到運輸及房屋局的網頁。以下我會扼要向大家講述《進度報告》的主要重點。
根據《長策》(《長遠房屋策略》)的「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原則,我們每年都會更新長遠房屋策略的需求推算,逐年延展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因應社會、經濟及市場的變動,適時作出調整。
根據《長策》既定的推算機制,下一個十年期(即二○二二/二三至二○三一/三二年度)的總房屋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四個主要因素:
(i) 住戶數目淨增長;
(ii)受重建影響的住戶;
(iii) 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及
(iv)其他因素。
根據上述推算框架,下一個十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22 800個單位,我們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30 000個單位。各位可以參考《進度報告》内的附件了解具體細節。
自二○一八年《長策》年度以來,我們將公私營房屋供應目標比例定為70:30。今年,在平衡各方面的考慮,包括社會對公營房屋的殷切需求及維持私營房屋供應及穩健發展,我們決定將下一個十年期的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繼續維持在70:30。按這比例,我們在總供應目標的430 000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 000個單位,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9 000個單位。
考慮到市民對各類公營房屋的需求,我們決定將下一個十年期的「公屋/綠置居」及「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比例繼續維持在70:30。按這比例,在公營房屋供應目標301 000個單位中,「公屋/綠置居」的數目為210 000個單位,「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數目為91 000個。
經過多年的努力,自二○一四年公布《長策》以來,我們在去年首次覓得足夠滿足未來十年公營房屋需求的土地。就今個十年期而言,政府已覓得350公頃土地,足以興建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較去年增加14 000個單位。
上述330 000個單位約三分一預計在第一個五年期落成,餘下約三分二預計在第二個五年期落成。第一個五年期的項目大多數已經完成所有法定改劃和其他程序;而大部分於第二個五年期落成的項目則有待完成改劃土地、收地、清拆、重置受影響設施、地盤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等程序,完成上述程序後,我們就會進行建屋工作。政府有決心在未來十年於這些已覓得的土地興建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但亦必須要承認在發展過程中亦有機會可能出現未能預知的變數。無論如何,政府各相關部門會盡最大努力全速推進,我們亦期望社會各界在相關土地改劃及收地程序,以至相關工程推展過程給我們支持。
在增加整體房屋用地供應方面,為了增加整體房屋用地供應,我們明白到這是解決房屋供應的最根本方法。政府會繼續推進多個大型項目,例如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元朗南發展區及小蠔灣車廠地盤部分上蓋發展;以及落實多個策劃中的項目,包括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新界北新市鎮和文錦渡,以及交椅洲人工島等。持續推進這些項目可望於中、長期提供約400 000至500 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加上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所提及的發展,亦可供應大約165 000至186 000個房屋單位的新開拓土地,二○三一/三二年及其後的十至十五年的供應可高達565 000至686 000個單位。
在努力增加整體房屋供應的同時,政府、房委會和相關夥伴亦會致力透過一系列措施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其中包括:
(i)爭取盡快建成更多單位:
房委會和房協將會更廣泛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創新建築科技,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此外,房委會亦會在合適的工程項目中採用「設計及建造」的新合約採購模式,讓承建商在同一合約一併負責設計和建造,從而借助私營市場的專業能力,加快興建公營房屋。
(ii)重建房委會舊屋邨及工廠大廈:
房委會現正推展多個重建項目,包括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用途,預計可提供約1 600個單位;以及重建房委會轄下的四個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預計重建後可提供約4 800個單位。此外,亦因應行政長官在二○二一年《施政報告》中的建議,房委會正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爭取將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讓這兩幅非常難得的巿區用地可建造更多公營房屋單位。初步估計,完成重建這兩個屋邨後合共可提供約5 000個單位。
(iii)重建大坑西邨:
繼行政會議批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後,市建局已於今年十月底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規劃申請,進一步放寬地積比例,以增加土地的發展潛力。如果獲得城規會批准,重建後可提供約3 300個單位,包括1 300個用作重置現有住戶的單位,以及約2 000個由市建局提供的「首置」單位。
政府及房委會一直不遺餘力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多渠道回應市民的置業訴求。自政府於二○一八年修訂政策,按市民負擔能力制訂資助出售房屋的售價以來,已有約16 300個居屋單位按經修訂的定價政策出售;同期亦推售了約8 400個綠置居單位予綠表人士,當中大部分是公屋租戶。為進一步回應白表人士的置業願望,房委會亦將白居二配額增加至4 500個;此外,為加快出售現有39個租置計劃屋邨中的未售單位,並增加綠表人士的置業渠道,房委會現正把813個租置計劃屋邨的回收單位推售予綠表人士。
此外,政府亦推出「首置」先導項目,切合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繼首個「首置」先導項目「煥然懿居」提供493個單位後,政府正推展三個「首置」項目,合共提供超過3 000個單位。
由於覓地建屋需時,政府亦採取措施,協助居住環境欠佳的家庭及長時間輪候公屋人士。
在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的積極推動統籌下,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在未來三年內提供15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現時已有約2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正在營運,當中包括「使用酒店和賓館房間作過渡性房屋先導計劃」約600個單位;另外有超過4 000個單位正在動工興建,預計可以在二○二二年中落成啓用;並有超過10 000個單位已啓動前期工作。行政長官在二○二一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會額外提供5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將整體供應增至20 000個單位,亦將資助計劃的資助總額提升至116億元。
政府已在今年六月底推出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以紓緩特定的合資格申請人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壓力。截至二○二一年十月底,政府已向接近60 000個合資格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發放津貼,佔已接獲的合資格申請超過九成。
此外,我亦感謝立法會在今年十月通過《2021年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條例草案》,讓有關修訂條例於明年一月二十二日起實施,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
至於私人住宅單位供應方面,正如二○二一年《施政報告》指出,我們爭取未來十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0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用地。若計及市區重建局的項目及私人土地發展,政府有信心未來十年的私營房屋供應可達到129 000個單位的目標。就較短期的供應而言,根據二○二一年九月底的最新推算,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估算維持約94 000個單位,維持在較高水平。
政府致力維持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健康發展,一方面透過「供應主導」策略,以持續增加房屋用地供應;另一方面運用需求管理措施,以穩定住宅物業市場。政府會一如既往,繼續留意住宅物業市場情況和參考相關指標,適時採取合適的措施回應市場變化。
完
2021年12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7分
香港時間18時47分
網上廣播
《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