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八題:公私營醫療協作
**************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推行的公私營協作計劃,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醫管局推行的各項公私營協作計劃的以下資料:(i)開始日期、(ii)參與病人累計數目,以及(iii)預計來年服務需求;

(二)是否知悉,現時癌症病人在公立醫院接受放射診斷造影檢查的平均輪候時間;選擇參與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協作造影)的癌症病人累計數目,並按癌症類別列出分項數字;

(三)鑑於有一名懷疑患乳癌的公立醫院病人表示,協作造影並不包括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由於她獲醫管局告知需等候九個月才會獲安排在公立醫院接受該項檢查,該病人最終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接受該項檢查,政府會否建議醫管局把該項檢查納入協作造影;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檢討邀請病人參加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準則,以期提升該等計劃的效益;

(五)是否知悉,二○一九年一月至今共有多少名醫管局專科門診病人被診斷為需接受手術,以及當中獲轉介參與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服務提供者接受有關手術的人數及百分比;及

(六)鑑於在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下,病情穩定的專科門診病人會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而一旦他們的病情出現變化,他們可返回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考慮向病情出現變化的病人提供資助,以便他們改為在私營醫院接受治療及跟進服務(包括覆診及復康治療),從而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答覆:

主席:

  就葛珮帆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我的回應如下:

(一)自二○○八年以來,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推出了九項公私營協作計劃,分別為「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註一)、共析計劃、病人自強計劃(註二)、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療養服務協作計劃(註三)、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和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註四)。各項計劃的推行日期表列如下:
 
計劃 推行日期
「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 二○○八年二月
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 二○○八年六月
共析計劃 二○一○年三月
病人自強計劃 二○一○年三月
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 二○一二年五月
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二○一四年六月
療養服務協作計劃 二○一六年九月
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 二○一六年十二月
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 二○一九年六月
 
  二○一六至一七至二○二○至二一年度各項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服務量表列如下:
 
計劃 二○一六至一七年度
實際服務量
二○一七至一八年度
實際服務量
二○一八至一九年度
實際服務量
二○一九至二○年度
實際服務量
二○二○至二一年度
實際服務量
「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
(手術宗數)
400 465 514 604 718
共析計劃
(名額)
204 225 246 267 316
病人自強計劃
(病人數目)
17 807 17 979 16 826 14 632 3 542
(註五)
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
(掃描次數)
19 078 17 111 18 264 22 728 49 018
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參與計劃的病人數目)
12  156 21  297 31 239 35  815 39 700
療養服務協作計劃
(病床數目)
64 64 64 64 64
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
(大腸鏡檢查次數)
625 1 130 1 332 1 355 369
(註六)
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
(參與計劃的病人數目)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792 1 486
 
  另外,自二○二○年年初,因應不同階段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醫管局適時調整非緊急及非必要醫療服務。為配合服務調整,醫管局除擴闊部分現行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服務範圍外,亦積極聯繫私家醫院及私營醫療機構開展新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部分公立醫院病人於私營界別接受診治,這些項目包括初生嬰兒黃疸治療、剖腹分娩、癌症病人的放射治療、骨科手術、膀胱鏡檢查、胃鏡檢查及乳癌手術。當中大部分計劃已完結,而骨科手術協作計劃及乳癌手術治療協作計劃仍在繼續推行。於二○二○至二一年度,骨科手術協作計劃及乳癌手術治療協作計劃分別服務了約160及120名病人。

  醫管局正在規劃來年服務量及安排,暫時未能提供相關資料。

(二)以下列出在二○二○至二一年度於醫管局輪候電腦掃描造影、磁力共振掃描造影、超聲造影和乳腺X光造影,被分流為第一優先類別、第二優先類別和例行個案的輪候時間的中位值(第50個百分值)。醫管局各醫院是根據醫生評估安排放射診斷造影檢查,如病人屬於證實或懷疑患有癌症,將會被納入優先處理類別並會因應病情緩急情況安排病人接受檢查。醫管局並沒有備存按癌症種類劃分的放射診斷造影檢查輪候時間。
 
檢查模式 第一優先類別 第二優先類別 例行個案
輪候時間
(星期)
輪候時間
(星期)
輪候時間
(星期)
第50個
百分值
第50個
百分值
第50個
百分值
電腦掃描造影 4 26 78
磁力共振掃描造影 4 25 63
超聲造影 1 26 60
乳腺X光造影 1 33 59
 
  透過「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在醫管局接受治理的癌症病人,如經醫生臨床診斷為符合資格,可被轉介至私營醫療機構接受放射診斷造影服務(電腦掃描造影及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服務)。計劃於二○二○年二月中起把服務對象擴展至所有癌症組別的合資格病人。計劃的服務量由二○一六至一七至二○二○至二一年度超過126 000宗。

(三)在探討新的公私營協作計劃時,醫管局會審慎考慮相關因素,包括計劃潛在的複雜性,以及私營市場可以配合的能力及適應程度等。醫管局會繼續與公眾及病人組織溝通,並與持份者緊密合作,探討日後推出其他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可行性。

(四)醫管局每一項公私營協作計劃均設有個別由總辦事處行政人員及前線醫護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監察計劃的運作情況及突發事故,並就有關計劃的成效持續進行檢討。總辦事處亦不時會進行突擊抽查,了解計劃運作情況及服務質素。除此以外,醫管局亦會向病人及服務使用者進行意見調查,以期收集改善建議。醫管局會繼續透過以上途徑持續檢討,並在有需要及可行時修訂邀請病人參加計劃的準則,從而持續完善有關計劃。

(五)醫管局在甄選病人參與公私營協作計劃時,會就着不同的因素如病人的臨床狀況等而建議病人參與計劃,而非以罹患單一病症或臨床狀況為考慮,因此這些病人不會被籠統地歸類為需要接受手術的病人。而病人最終能否成功參與計劃亦會受不同因素影響,例如病人臨床情況改變、病人是否願意參與及服務提供者的承載能力等。兩者並沒有直接關連,故此不能作出直接比較。

(六)為配合政府推廣基層醫療的政策,醫管局在二○二一年第三季於「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引入共同醫治服務模式,善用現已建立的廣泛服務提供者網絡,於社區提供持續慢性疾病管理。在新的服務模式下,病情穩定的醫管局專科門診病人,可選擇在社區接受由參加計劃私家醫生提供持續慢性疾病管理。新服務模式下亦設有快速轉介機制,由私家醫生轉介有臨床需要的病人重返醫管局繼續跟進,病人不會被視為新症,故亦無須重新輪候。

  共同醫治服務模式於二○二一年第三季以先導計劃形式於內科專科門診試行,醫管局亦計劃於第四季推展至骨科專科門診病人。共同醫治計劃剛剛開展,目前尚在試行階段,醫管局會在稍後檢討計劃的運作及服務模式,以決定未來方向及其他安排。

註一: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已於二○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結束,並於二○一八年四月一日正式整合至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註二:醫管局與社區非牟利機構攜手,於二○一○年推出病人自強計劃,旨在加強病人對慢性病的認識,提升自我照顧能力。服務合約於二○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屆滿,計劃在合約到期時終止。

註三:醫管局以試驗方式推行療養服務協作計劃,以公開招標的方式,由保良局在黃竹坑醫院營辦計劃,為病情穩定並適合於非醫院環境接受社會療養護理的人士提供服務,亦期望此計劃為政府推行社會療養服務提供相關經驗。服務合約於二○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屆滿,計劃在合約到期時終止。

註四: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是在二○一九年六月以試驗形式新推出的臨床公私營協作計劃。在醫管局轄下試點聯網的眼科專科門診診所接受治理而病情穩定的青光眼患者會獲邀自願參與計劃,接受社區私營專科服務。

註五:由於疫情關係,面授課程於二○二○年二月起全面停止,改以視象形式進行。參與計劃人數亦下降。

註六:有關計劃於二○二○年四月至十月期間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暫停運作,以推行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指定名額)。
 
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