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出席「城市創科大挑戰」總決賽頒獎典禮致辭(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十月十六日)出席「城市創科大挑戰」總決賽頒獎典禮的致辭:

Sunny(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博士)、各位評判、各位嘉賓、各位參賽者、各位傳媒朋友:

  我今日非常高興出席第一屆「城市創科大挑戰」總決賽的頒獎禮,與大家一同見證一班創新者innovators的誕生,剛才多隊的參賽同學表現非常精彩,你們真的是未來新一代的創新者。

  為了鼓勵以創科解決民生問題,我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舉辦「城市創科大挑戰」,以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公開邀請各界提出創科解決方案。雖然二○二○年一月開始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亂或推遲了這項活動的舉辦,但我覺得正正為今次創科大挑戰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場景,甚至孕育了不少創科研發和應用的成果;我在今年七月發布的抗疫報告就是以科技抗疫為題,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有見及此,第一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兩項議題,分別是「環境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一方面切合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希望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可以協助市民保持社交聯繫。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城市創科大挑戰」,具有多重意義。第一是「肯定」,參加者以大半年時間就兩個議題及民生所需來設計及優化方案,他們的努力及創新精神無論得獎與否,都值得肯定。第二是「匯聚」,今次我們匯聚了本地大學、創科機構及行業商會的專家,提供各類網上及實體培訓,與參加者以至市民大眾分享創科以至創業的知識和經驗。第三是「落地」,我們着重創科能落地應用,希望創新意念和方案不會因為缺乏資源或科技知識而無法實踐。今次大學、大專組別,以及公開組別的優勝者,將會獲得財政支援及專業團隊的協助來優化方案,以及在特定地點,包括特區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試用。我們期望在六至九個月後,會看到這些創科方案的試用成果。

  今日出席的除了大學、大專生及創科團隊外,還有對創科有興趣的中、小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和老師。我希望大家對本港創科的前景有更多了解。我每次提及香港優勢時,必定提到香港擁有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學,而它們雄厚的基礎研究實力,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今年七月及八月期間,我走訪了八間政府資助的大學,它們不約而同地展示大學的科研實力,當中有航天科技項目、有為抗擊新冠疫情開發的殺菌塗層、有利用先進生物科技進行臨床診斷的技術、有自動化配藥系統等,這些項目都是香港科研團隊因應國家及民生所需而研發的。此外,不只大學,我早前探訪中學,很多中學生亦十分投入STEM學科,興致勃勃地向我介紹他們正在學習的機械人編程、水耕系統等科技應用。我相信只要為他們提供機會,他們一定會成為香港科研的生力軍。

  在過去四年,特區政府循着八大政策方向推動創科發展,至今投放了超過1,300億元落實多個項目。香港的創科發展亦備受國家的認同和支持,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在上周發表的《2021年施政報告》指,香港目前的創科事業生機勃勃,我們身處的香港科學園便有約900家科技企業及初創公司,超過一萬多人匯集在這個地方,正正展示了這種活力。我們需要保持這良好的勢頭,銳意建立更完整的創科生態圈,因此在《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的措施,包括透過規劃中的北部都會區增加合共約150公頃的創科用地、構建新田科技城、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等等,我有信心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會成就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並駕齊驅。

  對「城市創科大挑戰」的參賽者而言,無論成敗,今日的總決賽不是終點,而是你們創科路上的開端。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推廣香港創科發展時,會介紹到由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參賽者研發的創科方案。

  在此,我再次感謝香港科技園公司、各位協助提供網上培訓的導師,還有一百多位參與評審的評判,以及協助推展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的團隊。我衷心祝賀各得獎者,並祝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多謝大家。



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9時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