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有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策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十月七日)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策範疇措施的開場發言:
 
  多謝大家、各位傳媒朋友和各位香港市民,今日接下來我用少許時間從幾方面講述今次行政長官宣布的《施政報告》中關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的政策措施。
 
  大家知道,金融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一。除了帶來經濟產值外,其重要使命是服務實體經濟,讓各階層共享受惠,同時發揮好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重要戰略定位,持續對國家發展作貢獻。按照這思路,在《施政報告》中關於財庫局的主要政策措施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第一是「鞏固優勢 持續發展」;第二是「發揮所長 貢獻國家」;第三則是更加大層面,不單止是金融,而是「金融惠民 共享成果」;第四就更加進取,並較具前瞻性,就是「積極探索 力求創新」;第五是「培育人才 迎接未來」。大家可以看到,從進一步改善上市機制、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優化強積金制度、提升香港作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到培育金融業人才等,我們的政策目標及內容比較多和豐富。香港金融業在未來除了要發揮融資投資等傳統功能外,亦要肩負更重大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責任,包括推動經濟向綠色轉型、助力科技產業發展及為市民更好地準備退休所需等。同時,從國家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征途上來看,香港始終擔當融通中外資本的戰略角色,這次《施政報告》重點提及了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助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向。
 
  以下我逐一清楚講解這五方面的具體內容。第一,在「鞏固優勢 持續發展」方面,大家知道,二○一八年有一個上市制度的改革,令我們能與時俱進,有一個新的監管制度,可以為香港金融市場帶來飛躍式的增長。在過去三年多以來,我們在新制度下迎來了大概60家新經濟公司上市,IPO(首次公開招股)融資金額超過5,500億港元,佔同期IPO總額約百分之四十,為香港IPO市場注入了新一輪的發展動力。展望將來,我們要持續檢視上市制度是否能滿足本地及全球發行人和投資者的需求,因此港交所已就設立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展開諮詢,諮詢將於本月底結束,亦將分階段就持續優化上巿規則建議諮詢市場意見。
 
  以新法規及監管制度促進市場發展的成果不僅在上巿的巿場方面,同樣在私募基金市場得到體現。在剛過去的九月底我們完成了發展私募基金策略的「三步曲」中最後一步,以立法方式建立了新的基金遷冊機制。「三步曲」策略廣受市場歡迎及認可,例如,現時已有超過330隻基金在新的有限合夥基金制度下註冊成立。這制度於八月底才推出,已有超過330隻基金成立。
 
  要鞏固香港作為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優勢,持續發展我們作為聚財中心的角色,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是一個必不可失的新機遇。有研究指出,在二○一九至二○二○年亞洲的超高淨值人士增長了百分之十二至超過11萬人,中國市場增長達百分之十六,為全球之冠。放眼未來,亞洲的超高淨值人士在二○二五年將再增加百分之三十九至超過16萬人,亞洲市場的全球佔比將由百分之二十二增長至百分之二十四。這一批超高淨值人士會帶來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大量需求,成為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增長新引擎。他們的需求不只局限於投資產品及方案,很多時候更涉及家族傳承的相關財務、法律甚至慈善捐贈安排,將會為香港的專業服務帶來很多新機會。有見及此,我們已在投資推廣署成立專責團隊,為有興趣來香港營辦家族辦公室的人士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我們亦正考慮提供稅務優惠,以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
 
  第二部分是「發揮所長 貢獻國家」,我們需要進一步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助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證券市場相關的金融基建準備方面,我們早在二○一○年已設有人民幣IPO及交易平台,可處理人民幣證券產品的報價、交易及結算。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及交易額亦已增長至一定水平,達超過8,500億及日均交易超過1.5萬億。目前在港交所上市交易的人民幣產品超過120隻,涵蓋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及債券。未來我們會在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提速邁進,用好廣闊的資金池及活躍的流動性,積極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其中,我們要以市場主導的方向為香港人民幣證券帶來新需求,值得認真研究的是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幣計價,包括有關措施的技術可行性,並同時與內地相關當局開展商討。參與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為本(RMB-based),他們持有人民幣,將人民幣計價股票納入「港股通」南向交易可減低內地投資者交易時要由人民幣轉港幣的匯兌風險,提升交易價格的確定性,同時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計價證券產品的規模和流動性,長遠可以促進其他類型的人民幣計價證券產品的發展。
 
  第三方面是「金融惠民 共享成果」,我們會從便利投資及降低成本兩個角度優化強積金制度。繼我於去年十一月公布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納入積金局「核准證券交易所」名單,便利強積金投資內地A股後,我們下一步會便利強積金投資,今次不是股票,而是內地政府和政策性銀行債券。事實上,內地在岸債券市場規模於去年底已超過110萬億人民幣,為全球第二大及亞洲第一大市場。我們的北向債券通日均交易金額超過260億人民幣,境外投資者目前已持有金額超過3.7萬億人民幣的內地在岸債券。多個國際主要債券基準指數相繼公布納入內地在岸債券,亦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日漸成熟的認可。現在是合適時候便利強積金投資於內地政府和政策性銀行債券,進一步豐富強積金的投資選項。
 
  在降低強積金制度成本的方向上,我們目前正在構建「積金易」平台,在運作十年後可量化的累計節省成本總額達300億至400億港元。平台於二○二五年全面推行後亦會為我們落實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提供所需的技術配套。
 
  在「金融惠民 共享成果」方面,我們會推出的另一個舉措是構建「商業數據通」,剛才Edward(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亦提過,以便利中小企融資。香港中小企業超過34萬家,佔本港商業單位總數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我們經濟引擎的重要動力來源。鑑於過去幾年一直有意見指出中小企可能面對融資困難,金管局自二○一六年第三季起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進行季度調查,受訪中小企新貸款申請的不成功比率在各季度間波動性較大,由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二十五不等,反映了中小企在融資時面對一定的不確定性。為了利用大數據改善中小企的融資情況,正如今早行政長官於答問會亦提到,「商業數據通」將容許企業授權付款系統、公營機構或公用事業公司等服務提供者向銀行提供數據,讓銀行對企業的營銷狀況能有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企業須提供抵押品以作融資的需要。
 
  第四方面是將來式,就是「積極探索 力求創新」,我們會提升香港作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為配合國家二○三○年碳達峰、二○六○年碳中和及香港本身二○五○年碳中和的目標,由相關政策局和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已成立碳市場專責團隊,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港交所亦會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相關金融產品開展合作。此外,政府本身亦會對一些能達致碳中和目標作出重大貢獻的工務工程給予適當的優先考慮。
 
  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我們現正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個一站式沙盒聯網,讓符合條件的機構能就其跨境項目,在推出市場前進行測試以及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反饋,以方便粵港澳三地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方案及產品。
 
  在推動香港的策略性投資方面,我們已任命三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為「香港增長組合」的首輪普通合夥人,將投資於「與香港有關連」項目,在鞏固香港作為金融、貿易和創科中心的地位、長遠提升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的同時,爭取合理的風險調整回報。
 
  到最後一項,但亦非常重要,就是如何讓金融業持續發展人才,因為發展離不開人才,我們亦要加大資源投入培育可以把握未來機遇的金融才俊。財庫局將與教育局及勞工及福利局研究為金融科技行業在資歷架構下建立專業資歷基準,讓僱主及從業員有更清晰的專業資歷參考。我們亦會把更多與金融相關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這行業。最後,政府於二○一八年公布了首份香港人才清單。我們剛完成檢討,決定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兩類專才的專業,清晰向社會傳達信息,表示我們歡迎這兩類專業人才來港就業,以及我們對這兩類專業人才的重視。
 
  我的簡介到此為止,謝謝。
 
2021年10月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54分
即日新聞  

圖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十月七日)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圖示(左起)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甄美薇、許正宇及邱騰華出席記者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十月七日)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