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十月六日)下午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
 
  今日我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這份《2021年施政報告》題為「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由於報告的內容非常豐富並且多,所以我會在記者招待會上重點整合向大家介紹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今年的《施政報告》附帶的文件特別多。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慣常的《施政報告》演辭和相關的單張之外,今年與過往兩年一樣,也有一本《施政報告》的《附篇》,是一份Supplement,正如我昨日的解釋,就是把我們過往四年多的工作向社會作一次交代,《附篇》內亦有超過300項新措施。
 
  第二份文件是現在廣受社會關注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今次我們同步發布一份中、英的報告書和單張。
 
  第三份文件是《十四五規劃綱要》裏中央大力支持香港在「八個中心」方面的發展。我們透過一系列八份便覽,或者英文稱為fact sheet,介紹香港在每個「中心」發展方面的優勢、近況和我們將會採取甚麼措施來把該「中心」發展得更加好。
 
  第四份文件是在《施政報告》中提到,作為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下一屆的立法會將在明年一月一日就任,我們率先在今日公布現時已梳理出來的40項需要透過立法來進行的工作,讓議員可以在上任時已經聽到社會上就這40項立法建議有甚麼看法。
 
  即將在兩日後會公布另外兩份文件,也是在《施政報告》中有提及的,一份是《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最終報告。這項工作已做了數年,亦做了很多公眾諮詢,將會在兩日後由發展局局長發布一個最終的報告。這份最終報告最重要的數字當然是我們對香港欠缺多少土地的最新評估,這也是很多人感興趣的。
 
  第二份文件將會由環境局局長公布,是《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為二○五○年前達致碳中和定出策略和中期目標。大家可以在這個星期繼續留意這些文件的發布。
 
  我想留更多時間讓大家提問,所以我只會重點說《施政報告》中的三個議題,相信都是社會上最關心的三個議題,一是北部都會區發展,二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三是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
 
  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是甚麼?今早大家也只是聽到我宣讀《施政報告》,印象中也未必知道我們所說的北部都會區是甚麼。所謂都會區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發展區域,區域內應該是多姿多采,有就業機會、有經濟動力、有居住地方,以及有供遊玩和享用的公共空間,那便能視之為一個都會區。目前為止,在香港——當然整個香港是一個亞洲國際都會——但如果我要你在香港選擇一個能集合剛才我說的特徵的都會區,必定是維多利亞港的兩岸,即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一帶的發展,可視之為一個維港的都會區;亦是透過這都會區,成就了今日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我們第一個核心商業區在中環,第二個核心商業區在九龍東,這是維港的都會區。
 
  同樣,我們要在香港建設另一個都會區,選址便是在北部,這亦是理所當然,因為它大致上是個未開發成熟的地區。北部都會區便是現在圖中點線所顯示的地區。從18區的行政區來說,它涵蓋了今日的北區和元朗兩個行政區,範圍涉及300平方公里。大家也知道,香港的土地面積是1 100平方公里,所以差不多有三成的香港土地面積也包含在這個北部都會區內。我們真的很期盼香港日後在南、北兩面也有一個發展非常成熟的都會區,南面就是維港都會區,北面就是北部都會區,它們各有特色,各有擅長。當然,在這裏要多說一句,並不是維港都會區發展成熟,我們就甚麼都不再做。維港都會區最大的未來發展是「明日大嶼」下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它將會歸納在維港都會區,所以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將會是透過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來建設。當然,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亦會創造大量就業職位和房屋用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南、北兩個都會區,將會互相輝映、並駕齊驅,促進香港未來發展。
 
  我再補充,北部都會區並不是甚麼都還未發生,現時北部都會區已經有新市鎮,包括粉嶺、上水、元朗、天水圍,亦有圖中以不同顏色標示的新發展區或發展樞紐,但現時的做法是「各有各做」,譬如元朗南、洪水橋/厦村、文錦渡樞紐,以及日後的新界北新市鎮,這次北部都會區就是把它們整全成為互相有連繫、有同一策略推動的都會區。這個都會區不需以法律訂立界線,甚至日後亦不需局限於北區和元朗區的行政界線,因為它有輻射能力,如果北部都會區做得好,它會輻射至南面,亦可輻射至北面的深圳。無可否認,這個北部都會區應該與深圳緊密合作,因為在地理上它跟深圳只是一河之隔。在這個都會區內,過往因為深港合作及香港很多企業和人才要進入深圳投資興業或做事,已經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雖然其中一個陸路口岸──位處深圳的深圳灣口岸──實施「一地兩檢」,但它畢竟是一個兩地的陸路口岸。你會見到圖中一點點的全部是現有的陸路口岸,大家都知道,我們曾經形容這些陸路口岸是全世界交往最頻繁的口岸,每日可能有高達60、70萬人次經過這些口岸進出香港。
 
  我們發展北部都會區的意義非常重大。首先在於我們有了《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給予我們更大的條件和機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所以不應被一些行政界線限制我們這些發展。這次可說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次以突破思維編製的規劃方案,跨越香港和深圳的行政界線,顧及深圳河以北的深圳發展,然後配合這邊的發展,希望做到有協同效應,亦是我在《施政報告》所說做到「一加一大於二」這種強強聯手的雙城故事。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四個核心城市是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香港最大的合作夥伴當然是深圳,因此港深合作將令粵港澳大灣區可透過港深兩地發揮雙引擎的功能。
 
  第二,即使我們不進行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剛才那幅圖中所有我提及的新發展區都會發生,但它們會欠缺互動和連繫。我們這次都會區的規劃整合了發展,加強在這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內部與對外交通基建的連繫,從而可以開拓更多建屋和產業發展的用地。
 
  第三,我們吸收了以往規劃新市鎮的經驗,很多時候也希望做到自給自足,即達致職住平衡,但每次均做不到,因此天水圍的居民要長途跋涉出外上班,這是需要改善的,因此今次我們透過完善北部都會區內的創科產業系統,在都會區內透過創新科技引領經濟發展,相對於在維港都會區,我們以金融和商業來帶動發展,從而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最後,由於北部都會區長期未有發展,因此是生態非常豐富的地區,有很多濕地、紅樹木,有山、水、河、溪。這次我們非常認真,希望做到發展與保育並存、城市與鄉郊結合,當我們說要開拓土地作產業和房屋用途時,我們也在擴展環境的容量,我們會令區內有更積極的生態保育,稍後大家也可就此提問;完成後,整個北部都會區將會是適宜居住、就業、創業,亦適宜遊玩的都會區。
 
  我剛才已經說過一個概念:香港跟深圳其實是一河之隔,從地理上,我們由西至東有「兩灣一河」——西面是深圳灣,或以前稱為后海灣;東面是大鵬灣;中間是深圳河,即是我們兩地的界線,因為當年國務院說深圳河的中間就是港深兩地的行政界線。我們正正利用「兩灣一河」如此緊密的連繫,再加上現有的七個陸路口岸,打造成「雙城三圈」的發展方向。「雙城」當然是深圳和香港兩個城市,「三圈」則是由西至東,由西開始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我們這邊的發展是剛剛起步,洪水橋/厦村、流浮山,可塑性很大,可以一開始就發展很優質的產業;而在深圳的西面就是前海,剛剛擴區的前海。大家應知道,前海的擴區向南一直延伸至最近灣邊那處,向北則至深圳機場,這片120平方公里的前海範圍可以結合我們西北部的洪水橋/厦村、流浮山共同作優質發展,例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區。圖中中間的圓圈則最密集,因為我們的陸路口岸,除了深圳灣口岸和沙頭角外,全部均集中在這個中間點,包括文錦渡、落馬洲、羅湖,甚至香園圍,因此這個區或圈將會成為一個很緊密的互動圈,我們要不斷在圈內找到一些香港和深圳可以緊密合作的方面,無論是科技創新、現代醫療或高等教育,都能在這個緊密的互動圈內發生。第三個,看上去便知道是很綠化、生態很美麗的地方,所以我們將定性大鵬灣和我們這邊的印洲塘為生態康樂旅遊圈。可以說,「雙城三圈」內三個圈均各有特色,亦可以互相連結,統整成為很豐富的都會區發展。
 
  整個發展策略雖說是一個概念,但這三、四個月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大家知道我邀請了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先生擔任我的顧問,協助我一起推動,我們不只是空說,我們已就這個發展策略訂出10個行動方向和45個行動項目。我用很簡單的方法,「五、四、三、二、一」,讓大家比較易記。這些行動項目的亮點包括五個新的鐵路項目,大家如果翻開發展策略報告書,會看到每條鐵路的初步走線,但我必須強調這是初步,仍需要勘察和由港鐵再進行研究。五個鐵路項目當中,第一條就是討論得最多的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經海延伸至前海的跨境鐵路,需要有新口岸,我們希望這個也是實施「一地兩檢」的新口岸,在我們這邊已預留了地方,在洪水橋的新鐵路站將會預留幾公頃土地,在地底亦可以興建跨境鐵路站。
 
  第二條就是已立項的北環線,再將其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再穿過深圳河至新皇崗口岸,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亦於地庫預留地方接通這條鐵路。
 
  第三條就是很多市民使用的東鐵。東鐵現時的終站是一個跨境的羅湖站,我們亦曾與港鐵和深圳研究,將東鐵線伸延至越過深圳河,至位於深圳羅湖的車站,然後在該處進行「一地兩檢」,於是在香港就會像皇崗、落馬洲口岸般騰出一些地。若我們的跨境站已移至深圳那邊,我們利用東鐵線延伸至深圳的羅湖,可以在現時東鐵線的羅湖站之前、未到上水站的位置加一個站,我們姑且在報告書中稱其為羅湖南站;羅湖南站不是用來跨境,是用來服務將來文錦渡一帶商住用途。
 
  第四個鐵路項目是北環線——雖然都是北環線,但今次是向東移、向東走。向東走將會經過羅湖、文錦渡、香園圍、坪輋、打鼓嶺,以及快有人口入住的皇后山公屋,再落回粉嶺,從而接駁東鐵線。
 
  第五條未必是一條鐵路,現在寫是一條自動捷運系統,可能是一條單軌、無人駕駛,是由尖鼻咀至流浮山,面向深圳前海,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岸邊。以上是五個新的鐵路項目。
 
  我們在這次北部發展規劃中,找到四個更大規模的房屋拓地項目,是額外提供的。原本的六、七個項目,例如元朗南、洪水橋或新田,它們將繼續作房屋用途,因為發展局已規劃了一段時間,而我們可以在四個地方擴容,包括在洪水橋/厦村一帶、流浮山至白泥一帶、古洞北的新發展區至馬草壟一帶,以及在我剛才說有了新的羅湖南站後,羅湖/文錦渡一帶的發展項目;但保育必須與發展共存,所以今次我們會建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分別是南生圍、三寶樹,以及蠔殼圍——我們不會發展這些地方,甚至會收回私人魚塘讓其有一個積極管理的發展模式。
 
  圖中「二」是代表有兩個戶外生態康樂/旅遊空間項目,兩個地方都是一條徑,一條是穿越新界北的城鄉綠道,這條綠道可由山中經市區、溪邊,再一直走下去,是第一條不是局限於郊野地方的徑;第二個是我剛才說,在西邊非常美麗的尖鼻咀至白泥的海岸保護公園和海濱長廊。圖中「一」是代表我們將會在北部都會區建設新田科技城,佔地1 100公頃,其中預留給創科大概有150公頃的地,興建後其樓面面積等於今日白石角科學園的16.5倍,這規模令我們很有信心香港有能力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在這裏我進入第二個想跟大家交代的議題,因為在這份《施政報告》說了很多關於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且分散在不同篇章,所以整合讓大家知道,特區政府今日怎樣整體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從而成為大灣區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過去四年多,我們投放了1,300億元,但這些錢完全沒有白費,它令今日的香港創科事業生機勃勃,若你向每位做科研的人士詢問,他都會跟你說現在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推動創科亦是不遺餘力,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至深圳、廣東,都很支持我們推動創科發展,亦有一些很實質的惠港政策。我們在這次《施政報告》中提出,建立一個更完整的創科生態系統,而更完整的創科系統需要基建,因為最窒礙香港發展的就是土地和基建,所以今次是大規模地開拓創科的基建。
 
  第一,是白石角的科學園,因為它的位置非常好,今日已匯聚了900間公司、15 000名人員做科研。與其在別處又開拓一個科學園——當然我們亦會在新田開拓——但如果不利用白石角,是有些可惜,所以我們會重新啓動馬料水填海和利用沙田污水處理廠遷移後的88公頃土地,將會主要用作擴建科學園。這對居民來説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當日有些居民反對馬料水填海作住宅用途,他們擔心交通擠塞,但是用作科學園的話,在科學園居住和工作的人都是在該區內活動,所以對周邊的交通影響是不大的。
 
  第二,既然白石角的科學園已成為我們重要、旗艦的科技基建,故亦要改善白石角科學園對外的公共交通。我們即將在東鐵的沿線,即大學站以北,加建一個鐵路車站,現在暫稱作白石角科學園,將來最終是否直接稱作科學園,我們可以再研究。那為什麽可以突然加一個車站呢?因為大概在科學園的最北面、東鐵線的旁邊,有一塊土地現在是用作運動場,教育大學(教大)的學生要從大埔的校園,乘巴士來這個體育場做體育活動。這本來已經不太理想,所以教大的校長張仁良教授早前提出希望我們協助他們重置運動場在教大的旁邊,而這塊地他們可以交還給政府。我們同意這個建議,所以將會請港鐵在教大這運動設施場地加建一個車站,車站的上蓋可以建房屋,可建公營房屋、泊車位、商場。教大方面,我們已經有妥善安排,我們找到地甚至收地,也會協助教大重置運動設施,讓學生可以更加便利。
 
  第三,是第五期的數碼港──現在已取得撥款——會增加四成樓面面積。我剛才所說,將來流浮山的發展面向前海,我們亦希望有一個標誌性的創科旗艦項目。它未必稱作數碼港,但也會是類似讓科技、創新,還有初創企業可以落戶的地方,讓它們也可以盡享擴區之後的前海帶來的機遇。
 
  第四,是建設新田科技城,打造香港的矽谷。我在《施政報告》中說過一個數字——540公頃。這540公頃當中,300公頃在深圳,是深圳所說的深港科技園區,沿着口岸經濟帶出現,包括福田;而我們原本只有87公頃在河套區,現在我們在新田一帶會有150公頃額外土地發展創新科技,所以加起來我們有247公頃,深圳有300公頃,大概是540公頃,是一個非常有優勢的創新科技區。我相信日後我們在海外推廣香港和深圳聯手有一個540公頃的創新科技區,還有這麼多科研人才、初創企業,真的可以媲美矽谷。
 
  第五,是三間科研大學都希望能擴建一些研究的設施、實驗室,我們都會支持。因此,我們會批出一塊薄扶林的土地予香港大學;將中文大學(中大)醫院附近的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批給中大;理工大學(理大)則很難獲批地了,因為紅磡已經全面發展,但理大在紅磡校址正在辦自負盈虧課程,校方認為已不需要有兩幢大廈,因為另外已有一幢,所以我在訪問大學期間,校方提出希望政府可以支持他們將這校舍變作研究用途,我是完全支持的。
 
  創新科技不能停留在學術研究,一定要應用和商業化,所以其應用和商業化的渠道就是再工業化,必須透過工業生產擴大科技應用。以往很多人說香港已沒有工業,或工業已經式微,最近數月我和工業界的朋友傾談,亦很多謝香港工業總會為香港工業的未來發展做了一本相當有份量的研究報告,從那份報告中我亦深受啓發,認為香港真的仍有很大潛力做一些以智慧製造或創新科技推動的工業生產業務。科學園在將軍澳的第一個AMC——即先進製造中心,很受歡迎,還未建成就已經有很多人要租用,在這情況下我認為應該加大我們對先進製造業的支持。
 
  第一,科技園公司會研究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而在新田科技城亦會應用創新批地政策,特別批出土地予用創新科技的製造工業的發展,譬如一些高端的藥廠,其實可以落戶香港做研發和製造的工作。為突顯我們對工業的重視,我亦率先提出創新及科技局可以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現時的工業貿易署轄下關於工業的部分,便應該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管轄。
 
  今日,我們在科學園有兩個研發平台——InnoHK,一個研發生物科技,一個研發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我們已經引進28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也有外國著名大學或研究中心夥拍香港一間大學落戶。
 
  我自己親自探訪過兩個研發平台,發現它們的潛力真的很大,所以現在我們將會在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成立第三個研發平台,研究關於生命健康的創新科技,這亦是對準國家「十四五」規劃認為在國家未來的科技發展中,生命健康life sciences是一個重點,因為大家都希望人民生活健康,所以將會成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
 
  人才方面,我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非常成功,我們已引進了超過40位著名的海外學者,連同其團隊將會移居香港發展,第二期計劃亦已準備就緒。
 
  另外,初創需要投資,除了在市場尋找天使基金投資,其實政府都可以多些投資,所以我亦指示金融管理局轄下的「未來基金」的「香港增長組合」往後應該多投資在本地的初創企業,我們亦會支持香港院校參與國家研發的工作。
 
  最後說說土地方面。土地和房屋是重中之重,《施政報告》的不同章節中都有提到。這個圖表已整合了在這本《施政報告》提出的未來土地和房屋供應。我強調開拓土地要持之以恆,不能因為看到樓價跌、有負資產,就暫停開發土地——過往是發生過,亦是導致我們今日面對的困難,所以我已說過很多次,香港的土地政策一定要持之以恆。我們現在計算,只要我們持之以恆開拓土地,將會有100萬個以上的單位應市,可以滿足香港市民的需求,當然可能需時20至25年,但作為一個長遠、讓市民看到能「上車」、「上樓」的希望,令我們能穩定社會的狀況和樓價。
 
  這100萬個以上的單位從哪裡來呢?第一是10年《長遠房屋策略》。由去年到今年,我們亦告訴大家,在10年《長遠房屋策略》之下的公營房屋單位已完全達標。公營房屋單位在10年《長遠房屋策略》預計需求是301 000個,我們去年找到330公頃土地,今年已經找到350公頃土地,足夠興建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這已達標。在這10年裏亦需要有私營房屋,私營房屋要靠政府賣地或港鐵項目、市建局項目,或私人土地的地契修訂、或重建項目。在《施政報告》內,我們告訴大家未來10年,我們準備好170公頃政府主導的土地,可以提供100 000個私營單位,但我們完全未計算私人換地、修訂地契、重建等,所以要達到未來10年私營房屋目標129 000個單位是一點難度都沒有。因為它們現時的份額很大,我記得你們出席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上星期舉行的二○二一年十月至十二月季度賣地計劃記者會,你們都問為甚麼只賣兩幅地那麼少;事實上,80%的房屋來自私人土地。由今年一月至八月,亦有很多來自私人土地的房屋供應,無論透過修改地契或市區重建,所以我們認為未來10年的私營房屋供應是一定可以達標的,但都未計算在這個總數內,這個總數只是計算了政府能控制的170公頃土地。
 
  到10年後的10至15年,即到了二○四六、二○四七年,正在推進或策劃中的項目,即是說在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和北部已經計劃或進行中的發展項目,將會有400 000至500 000個單位。這是公私營的單位——將會用7:3劃分,但我們是未劃分的——這裏有400 000至500 000個單位;再加上今日公布的北部都會區額外開闢的土地可建單位是165 000至186 000個,總數低位是995 000個,高位是1 116 000個。這個數字未算高,因它完全未計算私人發展商手裏的土地,剛才說的全是政府可以主導的土地供應,大家也知道私人手裏土地是不少,所以如果再透過我們精簡法定行政程序、多做土地共享計劃、釋放祖堂地,可進一步增加土地供應建屋,所以最終建屋量會高於我剛才提到110萬個的水平。大家會問,多出的約一百萬個單位其實是多少?最新的數字是——今日全香港房屋單位數量是2 943 000個,100萬個是約34%至38%,所以增加幅度很大。同時,香港人口不會增加很快,因為出生率很低,人口老齡化亦很快,就算我們很積極招攬人才也不會有這增加幅度,所以我很有信心,如果有能力推動這些項目,香港房屋問題是可以徹底解決。在徹底解決之前,當然要照顧市民的住屋困難,所以過渡性房屋單位將會由15 000個增加至20 000個;而輪候公屋超過三年又合資格領取現金津貼的先導計劃會繼續進行,我們檢討後認為有需要時會延續這個現金計劃,以幫助目前居住環境比較惡劣的市民。
  
  最後,再總結一下,在《香港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的雙重保障下,我們應比香港回歸以來任何時候都更有基礎、信心、能力去落實這本《施政報告》內的願景,但社會大眾的支持和配合仍是必不可少,所以今次《施政報告》的題目是「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多謝大家。



2021年10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3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