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題:加快興建公屋
*************
  以下是今日(九月八日)立法會會議上柯創盛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的答覆:
 
問題:
 
  上個財政年度的公屋單位落成量創10年新低。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不斷上升(截至今年三月底為5.8年),距離一般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公屋單位的目標越來越遠。關於加快興建公屋,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正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其中一幢樓高12層的樓宇,作為該建築法的先導項目,有關的進度為何;
 
(二)​房委會將會以何準則及於何時,決定日後會否全面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
 
(三)​除了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場外預製技術組件外,房委會有何其他加快建屋速度的方法,特別是可減少惡劣天氣或勞動力短缺等因素所導致工程延誤的方法?
 
答覆:
 
主席:
 
  就柯創盛議員的提問,我現在綜合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不遺餘力覓地建屋,公營房屋總落成量整體亦見到有持續增長。在二○一七/一八至二○二一/二二年度的五年期,公營房屋建屋量預計達到約96 500個單位,較之前五年期(二○一二/一三至二○一六/一七年度)增加約30 000個單位。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會繼續採用全面規劃和因地制宜的設計,以充分配合地盤情況,加快發展流程及因地制宜善用每一幅公營房屋用地的發展潛力,務求增加建屋量。
 
  房委會一向對有助提升生產力、加快建屋進度,並同時能提升建築質素、安全水平和環保表現的新科技及措施持開放的態度。
 
  「組裝合成」建築法與房委會一般採用的場外預製技術所涉及的工序大致相同,優點在於組件在廠房生產,不受天氣影響,整個流程機械化並且可嚴格控制質素。近年房委會積極引入立體預製組件,除了預製牆身、預製樓面板等,亦都採用預製立體浴室及廚房等較小型之組件。現時,房委會已在部分公營房屋項目中,有超過90%的組件是採用預製技術,亦能達至在六天完成建造有超過2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標準樓層。
 
  「組裝合成」建築法進一步將已在工場組裝的牆身、地板及外牆合併成一個單位,並將所有需要的裝置一併裝上,然後直接運到地盤組裝。在考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合適項目時,房委會會選取地勢較為平坦、有交通網絡配套以及附近有存儲空間的房屋發展用地。與此同時,房委會亦需要考慮在設計、生產、運輸、安裝、長遠維修等各方面所需面對的挑戰及解決方案。
 
  經過研究,房委會已選定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的其中一幢住宅大廈,作為「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先導項目。該計劃現正進行地下停車場的挖掘及相關建築工程。連同上蓋建築工程,項目預計於二○二四年落成。
 
  然而,並非所有房委會的房屋發展用地都能夠完全滿足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條件,例如部分用地比較狹窄及細小,沒有足夠的組件儲存空間,或用地位處於陡斜的山勢。為探討長遠解決用地限制的方案,房委會已於本年六月,將德田街一幢住宅大廈及安達臣道石礦場三幢住宅大廈作為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項目。房委會會在建造過程中檢視「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成效,並就建築時間、工序及成本作出詳細分析,亦會與業界一同研究方法,優化應用成效。房委會會繼續積極選取更多適合的公營房屋用地以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除此之外,政府亦致力將「組裝合成」建築法應用於過渡性房屋項目。在超過15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中,約90%過渡性房屋單位是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此外,為加快建屋流程及提升建築質素,房委會近年亦積極利用新科技,包括:

(一)在規劃、設計及施工階段,持續擴大應用「建築信息模擬」及其他嶄新科技,例如鐳射掃描及無人機;
(二)利用手機和應用程式進行工地監管,精簡工地的通訊和工作流程;
(三)引入建造機械人技術,紓緩勞動力緊張情況;
(四)透過創新科技改善地盤安全管理;以及
(五)在屋宇裝備方面的應用和積極探討「機電裝備組裝合成法」。
 
  房委會繼續透過不同方法加快建築流程,盡可能在未來提供更多公營房屋單位。
 
  多謝主席。

 
 
2021年9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0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