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八題:長者照顧服務
*************
以下是今日(八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克勤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長者照顧服務,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就家居為本長者社區照顧服務而言,過去五年每年(i)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ii)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以及(iii)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分別的(a)服務名額、(b)輪候人數和(c)平均輪候時間為何(以表列出);
(二)就中心為本長者社區照顧服務而言,過去五年每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提供的日間暫托服務的(i)名額、(ii)輪候人數和(iii)平均輪候時間為何(以表列出);
(三)過去五年,每年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提供的(i)日間護理服務和(ii)家居護理服務分別的(a)服務名額、(b)輪候人數和(c)平均輪候時間為何;
(四)就第(一)至(三)項提及的服務而言,政府現時如何衡量其成本效益;該等服務現時的名額佔全港有相關服務需要長者人口的百分比分別為何;
(五)自去年六月本會財務委員會批出有關撥款以來,政府購置物業以營運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的工作的最新進展為何;
(六)過去五年,每年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的(i)宿位數目、(ii)申請人數和(iii)不足宿位數目,並按(a)院舍類別(即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和(b)宿位類別(即資助宿位及改善買位計劃下資助宿位)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七)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自二○一七年三月推出至今,每年的服務券使用人數為何;
(八)非政府機構為在其擁有的土地上提供新增長者服務,按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提出的申請的審批進展為何;
(九)安老事務委員會於二○一七年年中公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所提建議的落實進展為何;及
(十)鑑於政府的政策目標是「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但現時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開支只佔安老服務公共開支總額的38%,會否改革現行制度,使其更着重推行社區照顧服務?
答覆:
就陳克勤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經「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定為需要社區照顧服務或院舍照顧服務的體弱長者,可申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其他長者則可申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
「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及「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過去五年的服務名額、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服務名額 | 輪候人數(註) | 平均輪候時間(月) |
2016-17 | 8 365 | 4 504 | 11 |
2017-18 | 5 819 | 15 | |
2018-19 | 7 930 | 18 | |
2019-20 | 10 365 | 5 595 | 12 |
2020-21 | 11 865 | 4 243 | 9 |
2021-22(截至2021年7月) | 13 365 | 4 085 | 5 |
「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過去五年的服務使用者人數及輪候人數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服務使用者人數 | 輪候人數 |
2016-17 | 25 359 | 3 998 |
2017-18 | 25 079 | 4 323 |
2018-19 | 24 352 | 3 261 |
2019-20 | 23 390 | 3 614 |
2020-21 | 22 608 | 4 287 |
「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的輪候名單由負責提供服務的非政府機構自行備存,社會福利署(社署)沒有備存該服務的平均輪候時間。
(二)過去五年,由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提供的指定日間暫託服務名額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服務名額 |
2016-17 | 沒有紀錄 |
2017-18 | 170 |
2018-19 | 172 |
2019-20 | 189 |
2020-21 | 208 |
此外,所有津助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均可使用其偶然空置的服務名額,為有需要的長者或家庭提供暫託服務。社署沒有備存暫託服務的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
(三)過去五年,「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服務名額表列如下:
財政年度 | 服務名額 | ||
日間護理服務 | 家居護理服務 | ||
第二階段 | 2016-17 | 2 081 | 2 944 |
2017-18 | 2 254 | 3 040 | |
2018-19 | 2 815 | 4 861 | |
2019-20 | 3 210 | 6 806 | |
2020-21(2020年4月至9月) | 3 250 | 7 123 | |
第三階段 | 2020-21(2020年10月起) | 3 869 | 10 580 |
社署沒有備存個別認可服務單位的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
(四)加強安老服務是本屆政府的其中一個工作重點。二○二一至二二年度的安老服務開支預計達142億元,較二○一七至一八年度的實際開支增加約89%。增加資源令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資助安老服務,縮短需要服務長者的輪候時間。
政府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將資助社區照顧服務、院舍照顧服務、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以人口為基礎的規劃比率加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政府會根據該規劃比率及各區對不同種類服務的供應和需求,規劃新的安老服務設施。
(五)政府於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用作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其中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等設施。社署已完成諮詢18區區議會和公開邀請發售建議,並正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積極落實計劃。由於計劃尚在進行,故現階段不宜披露細節,以免影響與賣方的商議。我們會在適當時間予以公布進度。
(六)過去五年,各類資助安老宿位數目如下:
財政年度 | 宿位數目 | |||
非政府機構營運的津助院舍及自負盈虧院舍(註一) | 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註二) | 合約安老院舍(註三) | 總數 | |
2016-17 | 16 899 | 8 087 | 2 150 | 27 136 |
2017-18 | 17 027 | 8 009 | 2 324 | 27 360 |
2018-19 | 17 076 | 7 991 | 2 390 | 27 457 |
2019-20 | 17 123 | 8 616 | 2 616 | 28 355 |
2020-21 | 17 150 | 9 315 | 2 690 | 29 155 |
註二:不包括院舍提供的指定暫託宿位。
註三:包括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宿位和護養院宿位。
輪候資助安老宿位及獲編配宿位的長者人數表列如下﹕
長者人數 | |||||
2016-17 | 2017-18 | 2018-19 | 2019-20 | 2020-21 | |
輪候資助宿位 | 35 931 | 37 911 | 40 778 | 39 655 | 36 789 |
獲編配宿位 | 5 607 | 5 219 | 5 366 | 5 487 | 5 418 |
(七)社署於二○一七年三月推出「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院舍券)試驗計劃,其申請人數及獲發院舍券的人數表列如下:
年份(截至每年12月底) | 申請院舍券人數 | 獲發院舍券人數 |
2017 | 967 | 290 |
2018 | 1 673 | 685 |
2019 | 2 034 | 971 |
2020 | 1 473 | 939 |
總數 | 6 147 | 2 885 |
(八)「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有六個項目已經完工,新增的服務包括約260個安老服務名額(其中約100個為津助名額)。「特別計劃」下的其他項目,則正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九)安老事務委員會於二○一七年六月完成並向政府提交《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就安老服務未來發展提出四項策略方針及20項建議。政府原則上同意《計劃方案》提出的策略方針和各項建議。除定期向委員會匯報跟進工作的進展外,政府也將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匯報就《計劃方案》各項建議所作的跟進工作。
(十)政府安老服務的政策方針是「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因此,過去數年政府大幅增加資助社區照顧服務的名額。自二○一七年起,政府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和「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服務名額總數由8 365個增加至13 365個、「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試驗計劃下社區券的數目由3 000張增加至8 000張,以及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由3 059個增加至3 732個。
完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