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郵輪「公海遊」及恢復跨境往來(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七月三十日)出席一項活動後就郵輪「公海遊」及恢復跨境往來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各位新聞界朋友,多謝大家今日出席「公海遊」的(啓航)儀式。過去十八個月,旅遊業,包括郵輪服務,正經歷寒冬。雖然今天這個「公海遊」開始時,一艘船只有一千名乘客,但都是一個好的開始。過去一段時間,隨着香港的疫情受控,我們和旅遊界別合作,尤其是與郵輪業界訂定了一些新的、更安心及有安全保證的措施,(「公海遊」啓航)可以為重啓旅遊業開展新的一頁。

  大家都知道,「公海遊」可以說是本地遊的一個延展。「公海遊」(的郵輪)並沒有前往其他港口停泊,亦不會接載香港以外的乘客,所以這其實是本地遊的延展,讓市民有多一個好去處。雖然三天兩夜是一個較短的旅程,但他們至少可以在一個較輕鬆的環境出海,在一個較大的郵輪空間享受一個好周末。不過我們其實完全沒有鬆懈,我知道數天前郵輪公司邀請了傳媒參觀,船上很多措施是與衞生當局詳細討論後進行,甚至有一些是郵輪公司額外做的,例如他們邀請了一些國際專家就怎樣加強船上的人群管理和防疫措施等提出建議。在這段時間,我們亦確保所有在船上工作的人員已接受檢疫和接種疫苗。我們希望今日開始的這個新的郵輪「公海遊」假期,能給大家一個開心和安全的旅遊經驗。

  整個旅遊業都要逐步面對目前的困境,昨日我亦提及,我們很難在一夜之間令遊客數目顯著增加,但在這過程中,在防疫的大前提之下,透過政府的資助和幫忙,以及與業界合作,我們認為可以逐步為將來重啓(旅遊業)作好的準備。業界在當中也要有很多調整或升級轉型的工作,這方面我們一定會和他們繼續攜手,同心合作。

記者:局長,就「旅遊氣泡」方面,是否不打算再與新加坡商討,而是先與內地「通關」?另外剛才提及郵輪「公海遊」目前主要服務本地客,他日「開關」的時候,內地的遊客來香港時可否參與?最後,有消息指《反外國制裁法》會列入附件三,會否擔心對外資銀行造成影響,再打擊外資到香港投資的信心?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第一,對外「通關」方面,香港必然要做好自己本身「內防擴散」的工作。香港已超過五十日沒有錄得本地個案,引證了我們目前的數項工作,包括測試和追蹤工作,都比以前嚴謹和有效;第二,市民大眾亦很合作,在社交距離和個人衞生方面做到非常高的標準;第三,當然是疫苗接種,我們見到有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市民已經接種了第一劑疫苗,隨着這數字一直增加,加上剛才的兩點,這三個重要元素都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屏障。

  在「外防輸入」方面,我們是非常審慎和認真,在這情況下與外地「通關」,要建基在很有信心和安全的情況下。觀乎全球,我們國家,包括澳門,是較有條件,因為當地的情況相對安穩。除了內地以外,外國的情況有部分仍然令人擔憂。至於我們一直商討已久、與新加坡建立的(「航空旅遊氣泡」),新加坡方面採取很負責任的態度,他們於七月初跟我們商討時,都說明其近期情況未能按照我們原先訂定的標準和計劃開啓。但這套標準並不會浪費,因為在重開任何關口時,都要先考慮雙方控制疫情的情況和如何確保沒有境外輸入個案,以及其本地的情況等。早前我們與新加坡商討的「旅遊氣泡」,當中六至七項的重要元素仍然會維持,我們會按這個方法進行。

  至於「開關」後是否容許遊客參與郵輪「公海遊」,這要視乎「開關」的情況。第一,任何人要參加「公海遊」都必先要符合所有的要求。目前來說,每個參與「公海遊」的乘客都必須要做好數項措施,例如要完成接種疫苗、在登船前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並證實沒有染病,並要在船上遵守所有規則,因此要符合所有條件才可參加。在未「開關」前,郵輪「公海遊」只會往來香港,並不停靠其他地方。

  至於第三個問題,由於那是一個揣測性報道,我暫時不作評論。

記者:新加坡目前的情況不是十分理想,是否意味着在八至十月期間,有機會先與內地或澳門「通關」,當地遊客可以來港?第二,剛才提及六至七項條件不會改變,但新加坡方面希望可以更改名稱,聽起來沒有這樣不吉利,香港會否用「走廊」、corridor的名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其實我們並沒有一個所謂「先決條件」,即我們不是去選擇哪一個地方。若果我們跟那個地方通關,都要先建基於雙方在防疫工作方面都安心,大家都認為對方是在安穩的環境。剛才提及內地和澳門在這方面確實做得非常好,因此香港一直都希望能及早(和他們)通關,而且在經濟、民生和社會的關連而言,我們跟內地和澳門當然是最密切。我知道特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食物及衞生局的同事一直以來都盡力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會一直用事實證明,香港在這段時間有五十多天「清零」,再加上我們在追蹤、測試和接種疫苗採取積極措施,亦見到成效,我們會看看能否盡早做這方面的工作。

記者:會否在秋季有機會?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認為全球的情況亦需要留意,例如新加坡跟香港的情況很相近,但在近期未能達到條件時,我們亦難以強求;所以這並不在乎我們的主觀願望,亦不在乎採用甚麼名字,而是實質上市民的信心或兩地人士的信心,要建基於是否有確實措施能確保出行是安心,以及相互交流不會令對方在疫情防控方面有所影響。我們是用這條件和精神繼續這方面的工作。

記者:如何就船上措施評估出現確診個案的機會,根據已做足的多項措施,是高還是低?一旦有確診個案,船上要啓動應急措施回港,是否如他們所言,像圍封大廈一樣圍封強檢,即大家要在船上過一夜才可以回家?第二,新加坡放棄「清零」的概念,看到數十宗確診個案,是否按照這原則,新加坡採取較「鬆」的原則、內地這麼「緊」,是否意味香港不可能和新加坡啓動「旅遊氣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第一個風險的問題,這個「公海遊」不是說香港和其他地方有人員的重新來往。我們是由香港出發,到我們周邊的海域後回到香港,(船隻)並沒有到任何其他港口,亦沒有其他人在途中加入。因此。嚴格來說,這跟我們在本地(岸上)的風險大致上是一致的。

  我們在五月提出(復航)時,給了兩個月時間,讓所有船員完成檢疫,並在來港前或抵達後接種疫苗,基本上船上所有工作人員都已做足了。

  第三,雖然(郵輪「公海遊」)載客量已減至低於一半,但船上仍有約一千名乘客和接近一千名船員。由於會出現較為多人聚集的情況,因此亦有社交距離措施。乘客排隊和人與人有(太近距離)接觸時,(人流密度監察器)「TRACEY」會給予提示,亦有其他相應措施。這會類似在香港(岸上)環境下,有適當的社交距離和防疫措施,加上設備方面如通風系統亦做得好,我相信乘客選擇上船前已經過深思熟慮,應該會覺得安心。當然,萬一有(懷疑個案)出現時,我們都要做預案準備,現時與港口衞生當局亦有默契,我們將會有應付措施。

  香港於二○一九年年底(在郵輪上)出現類似懷疑個案時,我們都有方法應對,並完善處理,這方面累積了經驗也是好事。香港在應付疫情時,不同行業每日都要作出更新,前提都是要做好防疫工作。如果任何行業想踏出一步,不論是旅遊界別、郵輪服務或其他經濟活動,都必先要做好這方面工作。第二方面,市民大眾一起遵行(防疫措施)是很重要的,香港在遵守社交距離或公共衞生操守都做得非常好,這大大加強我們在大型公共(衞生)保障方面的信心。

  關於我們商討雙邊旅遊通道的地方,我們一定會觀察對方整體的(防疫)策略,例如我們知道內地的策略如何,新加坡亦一樣,我們在早期的商討時,亦有了解新加坡的新防疫策略。我們着重問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對於其周邊地區的入境限制有否鬆懈了,這方面在商討時,新加坡政府向我們保證,他們仍然採取一個非常嚴謹的控制。我們亦能夠比較新加坡因為疫情而禁止哪些地方(的人士)入境,或作出航班管制等,與香港(的做法)相類似,這些都是我們實質上會討論的地方。整體而言,到目前為止,新加坡政府表示暫時需再檢視自己的疫情管控情況,然後再決定下一步。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5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