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二十二題:樹木管理工作
**************
以下是今日(七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謝偉銓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目前以「綜合管理方式」管理樹木。負責政府設施或土地的部門同時負責檢查及護養所屬範圍內的樹木。發展局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在二○一九年十月成立專責巡查隊(巡查隊),負責抽查及審核樹木管理部門每年完成的樹木檢查報告,以及每年主動巡查位處高人流車流地點(繁忙地點)的樹木及跟進有問題樹木。然而,塌樹事件仍不時發生。例如,上月一日及二十八日暴雨期間,有多棵行人路或馬路旁的樹木塌下,壓毀多部車輛及造成交通阻塞。關於樹木管理工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由政府負責護養並位處繁忙地點的樹木數量,並按樹木管理部門列出分項數字和所涉人手;
(二)(i)過去三年每年及(ii)本年一月至今,每個樹木管理部門巡查樹木工作的下述詳情:(a)巡查次數、(b)經巡查樹木數量、(c)發現有問題樹木數量,以及(d)移除有倒塌風險的樹木的數量;
(三)(i)過去三年每年及(ii)本年一月至今,分別發生了多少宗導致(a)傷亡、(b)嚴重交通阻礙及(c)車輛/設施損毀的塌樹事件;有否評估樹木管理部門的巡查工作是否令人滿意和足夠,以及該等部門會否加強巡查工作;
(四)有否因應近期的塌樹事件,檢討巡查隊的工作是否令人滿意,以及會否考慮增加巡查的人手及次數;
(五)去年至今,巡查隊在抽查及審核樹木檢查報告及巡查樹木時,發現多少宗管理樹木工作欠妥的個案,以及向相關部門提出了哪些改善建議;及
(六)會否檢討現行在行人路及馬路旁等繁忙地點種植樹木的指引(例如在品種選擇及與行人路和馬路所需距離方面),以期減低塌樹風險;對於現存不符有關指引和一旦倒塌可造成嚴重人命及財物損失的樹木,政府會否考慮將它們移除或進行加固工程?
答覆:
主席:
政府致力妥善管理樹木資產,讓樹木健康成長,並以保障公眾安全為主要目標。就謝偉銓議員質詢的六個部分,經諮詢相關部門後,現回覆如下:
(一)政府土地上及政府設施內的樹木,由各個樹木管理部門通過內部人員或外判合約(或兩者並用的方式)負責管理。九個主要樹木管理部門所護理共約一百萬棵位於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數目及轄下的樹木管理人員數目表列如下:
主要樹木管理部門 | 位於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數目(註一)(截至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樹木管理人員數目(註二)(截至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漁農自然護理署 | 32 500(註三) | 87(87) |
建築署 | 105 700 | 5(4) |
土木工程拓展署 | 9 000 | 11(11) |
渠務署 | 4 200 | 7(5) |
路政署 | 308 700 | 53(51) |
房屋署 | 89 100 | 63(55) |
地政總署 | 不適用(註四) | 41(7)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390 000 | 263(263) |
水務署 | 4 700 | 16(2) |
總計 | 943 900 | 546(485) |
(二)過去三年,上述部門按發展局頒布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指引》)巡查樹木的次數和棵數,及經評估後移除有倒塌風險的樹木數目表列如下:
二○一八至一九年度(註五) | 二○一九至二○年度(註五) | 二○二○至二一年度(註五) | |
巡查樹木的次數 | 47 088 | 47 961 | 41 153 |
巡查樹木的棵數(註一) | 1 015 800 | 971 800 | 943 900 |
移除有倒塌風險樹木數量(註一) | 10 900 | 7 800 | 5 600 |
(三)過去三年及本年截至六月,個别樹木倒塌報告數目及因塌樹而導致的各類事件表列如下:
二○一八年 | 二○一九年 | 二○二○年 | 二○二一年 (截至六月) |
|
個別樹木倒塌報告數目(註六) | 276 | 244 | 358 | 114 |
樹木倒塌事故造成以下事故的個案數目(註七) | ||||
傷亡(註八) | 20 | 23 | 16 | 4 |
阻礙交通 | 71 | 35 | 109 | 17 |
壓毀車輛、建築物或其它設施 | 87 | 81 | 137 | 49 |
跟其他生物一樣,樹木會經歷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樹木的健康狀況和穩定性受很多內在生理和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不同因素互為影響,充滿變數。儘管如此,妥善的樹木護養和有系統地為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是有效減低樹木倒塌風險的方法,以保障公眾安全。過去三年,樹木倒塌數目佔位於全港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總數平均約0.03%(萬分之三)。我們會繼續與各部門通力合作,減低樹木倒塌風險。
(四)及(五)於二○二○年,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下的專責巡查隊有系統地完成抽查及審核樹木管理部門已完成的樹木檢查報告的5%,涉及2 614份報告。巡查機制運作大致暢順,審核顯示部門均以專業手法按《指引》要求在風雨季前為樹木進行風險評估和採取合適的風險緩減措施,達到加強樹木管理及保障公眾安全的預期效果。然而,發展局偶有發現個別報告的紀錄有遺漏。除要求相關的樹木管理部門跟進外,我們亦為此優化了供部門使用的樹木管理通用平台,透過雲端及地理資訊技術,方便部門填寫及提交樹木風險評估報告,以提升工作效率及質素。我們會適時檢視樹木風險評估、巡查隊的工作及人手安排。
除此之外,為加強部門的樹木巡查工作,發展局的巡查隊在二○二○年亦主動額外巡邏涵蓋十八區共126個位處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並指示部門跟進約二百棵有問題樹木,佔整體巡邏樹木數目約5%。巡查隊在發現有問題的樹木後,會隨即要求相關的樹木管理部門作出跟進,例如進行修剪、治理病蟲害、移除枯枝,以至移除整棵樹木。
(六)路旁種植樹木和植物可美化環境,亦可為行車道與行人路之間作緩衝之用,及幫助過濾和阻隔車輛排放的廢氣。在行人路旁種植樹木,不但為行人提供天然的遮蔭,也更有效地調節街道的微氣候。其它城市,例如東京、新加坡和深圳市的道路綠化規範均採用路旁種植樹木的設計。
在樹木品種選擇方面,發展局頒布的《街道選樹指南》介紹了80種具備適應都市街道環境,如耐熱、耐旱、抗風、抗污染、耐澇等特性的樹種供部門參考。部門會參照發展局提倡的「植樹有方.因地制宜」原則,綜合考慮地點狀況和空間限制等因素進行篩選,包括種植地點的微氣候(如強風、日照不均等),及樹木的特點、高度、形態及護養條件。
註一:計至最接近的百位數。
註二:因應部門運作需要,部分人員並不只負責樹木管理,亦須同時處理園境設計、工程項目監督等其他工作。括號內的數字代表具有樹藝專業資格(包括國際樹木學會頒授的註冊樹藝師、註冊樹藝專業人士(都市)和樹木風險評估資格;Lantra Awards專業樹木檢查證書;或樹木學會技術員資格等)的樹木管理人員人數。
註三: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郊野公園所有樹木。有關數字只包括位於經常有人使用的地點及設施內的樹木。
註四:凡位於未撥用和未批租政府土地上的樹木,如沒有指定政府部門負責護養,則由地政總署負責提供非常規性護養服務。由於數量龐大,我們無法計算該類土地上的樹木。地政總署會跟進有關的轉介及投訴個案。
註五:部門須於每年風雨季前,按《指引》要求巡查樹木,並為樹木進行風險評估及完成風險緩減措施。巡查樹木包括樹群檢查及個別樹木風險評估。
註六:不包括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後的樹木倒塌數目。
註七:個別樹木倒塌可同時引致多於一項事故。
註八:二○一八年有一宗致命樹木倒塌事故。其他數字顯示造成受傷的樹木倒塌事故。
完
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