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四題:推動創科發展及再工業化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盧偉國議員的提問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的書面答覆︰
問題: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工作之一。政府表示,會持續強化香港的創科生態。除了在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外,政府已在新田/落馬洲及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預留共100多公頃土地作創科相關發展。關於推動創科發展及再工業化,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上述土地的詳情,包括位置、面積、預計用途,以及有關規劃工作的進展(以表列出);
(二)有何措施加快該等土地的規劃工作,以把握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所帶來的機遇;及
(三)會否就創科及再工業化展開長期的土地規劃,以更好地支援有關行業的長遠發展;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創新及科技和再工業化是香港的發展新動力,能帶來新的產業及創造財富,推動本港經濟增長和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政府重視創科的長遠發展,並一直積極配合,包括為業界提供所需的土地和發展空間。就問題的各部分,經諮詢發展局,我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因應本港對科研和再工業化用地日漸上升的需求,我們會繼續積極提供短、中、長期發展所需的土地,並會與各部門緊密合作盡力加快有關土地發展的規劃進度。
中短期而言,政府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佔地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預期創科園第一批次的八座樓宇可於二○二四年起分階段落成;位於大埔的香港科學園佔地22公頃,正就第二階段擴建計劃進行詳細研究,預計第一批次的工程可分階段於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完成;現有位於將軍澳、元朗及大埔工業邨的未發展工業用地將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按再工業化政策發展;而數碼港亦正推展擴建計劃,興建一幢新辦公大樓,預計最快於二○二五年完成。除了上述發展項目,現時已預留作長期發展創科用途的土地載列於下表。
預留作創科用途的土地
土地位置 | 土地面積(約) | 最新情況 | ||
在分區計劃大綱圖規劃作創科用途的土地 |
||||
1. | 古洞北新發展區 | 17.5公頃 | 在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合適的土地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研究與發展」地帶(5.8公頃)及「商貿及科技園」地帶(11.7公頃)。 | |
2. |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 9公頃 | 在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合適的土地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企業和科技園」地帶。詳細土地發展計劃有待進一步研究。 | |
預留作創科用途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土地 |
||||
3. | 位於橫洲的元朗工業邨擴建部分 | 15公頃 | 科技園公司於二○一九年二月開展工程及技術可行性研究,探討有關土地的發展模式以配合高新科技工業進駐。 | |
4. | 蓮塘/香園圍口岸 | 56公頃 | 科技園公司就發展有關土地完成初步研究,並快將展開工程及技術可行性研究,預計可在二○二四年底完成。 | |
5. | 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 | 57公頃 | 《新界北第一期發展研究─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可行性研究》初步預留了約57公頃土地用作企業及科技園,以配合或支援落馬洲河套區創科園的發展,發揮協同效應。預計在今年開展的勘查研究將敲定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詳細土地發展計劃及用途。 |
(三)《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中建議,在新界東部和北部分別發展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和北部經濟帶,這兩條經濟帶/走廊的匯合點除了有河套地區的創科園外,亦包括新界北策略增長區,便利來往深圳及粤東地區。這亦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方針。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亦已委任一名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負責全面拓展港深口岸經濟帶規劃,以及研究及制訂相關策略。
政府有關部門會適時就預留作創科用途土地的未來規劃諮詢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
完
2021年6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