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題:電子遊戲中的虛擬抽獎功能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業強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的答覆:
 
問題:
 
  據報,市面上有不少電子遊戲設有功能,讓玩家在支付額外金錢(即網絡用語「課金」)後在遊戲內參加抽獎,以購買遊戲道具等虛擬商品(虛擬抽獎)。此外,部分電子遊戲生產商以各種手法誘導玩家不斷「課金」,以致部分玩家為了抽到心儀的虛擬商品而「課金」成癮。該等遊戲沒有披露商品的中獎機率及抽獎獎品等詳情,而其使用條款亦欠缺對玩家的保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每年當局收到多少宗有關虛擬抽獎的投訴,以及如何處理該等投訴;
 
(二)有何措施協助「課金」成癮的玩家脫癮,以及防止更多玩家「課金」成癮;及
 
(三)會否仿效內地及其他地區的做法,規管電子遊戲內的虛擬抽獎功能,並把虛擬抽獎列為賭博活動以納入《賭博條例》的規管範圍;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劉業強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食物及衞生局、教育局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後,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現時市面上不少電子遊戲可供免費下載,而其中有些會在遊戲過程中以不同推銷手段吸引遊戲玩家付費(「課金」)。對於下載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遊戲來說,這些所謂「課金」便是遊戲開發商的主要收入來源。
 
  我知道有一些電子遊戲設有虛擬代幣,在遊戲中換取不同種類的虛擬商品(如角色及道具等),提升玩家在遊戲內的競爭力及體驗。一般而言,玩家不一定需要付費購買虛擬代幣,亦可選擇通過參與遊戲而獲得虛擬代幣;但過程需時,而每日在遊戲中免費獲取虛擬代幣的數量亦可能有上限。玩家如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虛擬代幣,以換取更多或更好的角色和道具,可能會選擇「課金」這捷徑。
 
  事實上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曾於今年年初,進行了一項關於手機遊戲推銷「課金」的調查。有關報告指出,遊戲開發商為了吸引玩家「課金」,會在遊戲內以各種推銷形式以作吸引。該報告指出了五種吸引玩家「課金」的推銷手段,除了劉議員在提問中提及的虛擬抽獎外,其他四種常見推銷「課金」手法分別為:(一)提供「首次優惠」,吸引玩家第一次付費購買虛擬代幣;(二)提供「限時優惠」,限制虛擬商品可供出售的時間和數量;(三)向持續「課金」的玩家提供「尊享待遇」(例如更好/更多的角色及道具);及(四)在玩家每次登入遊戲頁面的時間,不斷推銷及宣傳「課金」在遊戲內的優勢。消委會指出,上述各種遊戲開發商的營商手法均有機會令玩家為了在遊戲中「求勝」而過度消費。
 
  劉議員在提問中特別提到在電子遊戲內的虛擬抽獎。消委會在上述報告亦有提到,不少遊戲開發商以抽獎形式向玩家送出不同遊戲能力的虛擬角色及道具,作為一種吸引玩家「課金」的推銷手段。視乎實際的操作情況,有關的虛擬抽獎可能會構成博彩。與其他形式的博彩活動一樣,網上博彩活動同樣受《賭博條例》(第148章)規管。政府於二○○三年成立平和基金以資助預防賭博及緩減賭博引起問題的措施。針對非法網上賭博帶來的問題,平和基金自去年開始優先考慮撥款資助有關預防網上賭博行為的活動。平和基金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向大眾推廣不賭信息。
 
  就有關電子遊戲的投訴而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在二○一六年至二○二一年五月期間,香港海關(海關)共接獲30宗與當中虛擬抽獎功能相關的投訴。同期,在消委會接獲有關電子遊戲的投訴中,主要涉及價格爭議、貨品或服務質素、更改或終止合約、延誤或未能提供貨品或服務等。消委會未有就虛擬抽獎功能的個案另作統計。
 
  一般而言,當海關接獲任何涉及不良營商手法的投訴,均會審視每宗投訴的內容,因應個案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立案調查,以及在有足夠證據時作出檢控。
 
  另外,消費者若遇到不公平的交易,例如貨不對辦、逾期不交貨、對服務不滿,經與商戶交涉不果,消費者便可向消委會投訴,該會會以調停人的身分處理投訴個案,協助商戶及投訴人解決糾紛。
 
  至於所謂的「課金」成癮,其實是指遊戲玩家為了在電子遊戲中得到更佳的體驗而過度消費的表現。就電子遊戲成癮的問題,不同的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其他機構,均有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及項目。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政府於二○一三年成立了「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教育局、社會福利署、衞生署、社福界,以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轄下相關分科學院等代表。小組於二○一四年發表了《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報告》(《報告》),並為兒童、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提供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建議。《報告》已上載至衞生署的網頁。
 
  衞生署亦分別為家長、教師、中小學生製作了一套四份的智Sm@rt錦囊,並特設了專題網頁,方便市民搜尋、瀏覽及下載相關健康資訊及資源。
 
  此外,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內容包括基本生活技巧訓練及專題探討,透過專業團隊及活動教學,以外展形式在中學推行促進青少年心理社交健康的活動,培育青少年正確的態度和技巧去面對成長中的挑戰,當中包括為學生及家長而設有關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課題及專題講座。
 
  另一方面,教育局為學校提供有關預防學生上網成癮的成長課教材及資訊,並為教師及社工提供相關培訓,以協助及轉介有沉迷上網問題的學生接受所需的服務。此外,學校設有專業人員,包括輔導人員、學校社工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等,為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上網成癮問題的學生)提供所需的支援及轉介服務。
 
2021年6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