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監測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
******************************************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和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教授今日(五月十九日)下午就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監測會見傳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專責事務)連慰慈醫生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徐德義醫生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
 
  政府自二月二十六日開始,正式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截至昨日,我們已為市民接種超過200萬劑新冠疫苗,當中超過119萬名市民接種了第一劑疫苗,佔全港16歲或以上人口的18.2%。另外有大概816 000名市民已經接種了第二劑新冠疫苗。
 
  目前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遠低於可達致群體免疫率的水平,我呼籲未接種疫苗的人士盡快接種,並從三方面向市民解釋需要盡早接種的原因:
 
(一)疫苗的效用
 
  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復必泰和科興疫苗用作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裨益高於其風險,不僅可以保護個人免受感染,就算受到感染,亦會降低病情的嚴重性,以及把病毒傳播給他人的風險。事實上,除非有明顯的禁忌症,其他人士應該都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研究顯示,本港疫苗接種計劃的兩款認可疫苗對變種病毒依然有效。我們借鑑外國經驗,在已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國家,即使面對變種病毒流行,疫情都會隨着疫苗覆蓋率增加而得到改善。相反,疫情仍然嚴重或出現反彈的地方,新冠疫苗接種率一般都是很低。
 
  變種病毒株的傳染性較高,高危人士(例如年長人士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如不幸感染,死亡率會較一般人士高。接種疫苗就可以減低患上重症的機會。
 
(二)疫苗安全性
 
  為了識別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政府就接種疫苗的異常事件設立了監察系統。
 
  截至五月十六日晚上八時,衞生署共接獲約2 89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千分之一點五。這些事件絕大部分皆為較輕微的個案,例如頭暈、皮疹等。
 
  另外,截至五月十六日,衞生署共接獲20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十萬分之一。
 
  就所有呈報的死亡個案,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經完成七宗評估,另有21宗已完成初步評估,目前未有發現任何一宗死亡個案與新冠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今年四月十九日至五月十六日期間,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53.9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3.0宗。整體死亡率與過去三年同期數字相若。當中因為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個案,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比率是每十萬人有2.7宗,而有接種紀錄的比率為每十萬人有0.4宗。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是每十萬人有23.4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3.6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稍後劉教授會在這方面作詳細解釋。
 
  以上有關新冠疫苗接種的監測數字和參考數據,我們今日稍後會透過新聞稿公布,亦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的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往後我們每逢星期三都會發放新聞稿,提供有關更新數字和相關資料,進一步提高透明度,讓市民更能掌握疫苗接種的最新資訊。
 
(三)其他原因
 
  政府已在四月十五日宣布復必泰社區接種中心的運作將維持至九月底。希望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必須預約在八月底前接種第一劑,更加應該考慮盡快接種,不要等到八月底。
 
  復必泰疫苗的儲存期相對短,我們應善用這些寶貴資源,避免浪費。
 
  接種兩劑疫苗後,接種者還要多等14天才能產生足夠抗體,讓疫苗發揮保護效用。所以由接種第一劑疫苗起計,因應兩款疫苗注射兩劑的間距不同,接種者要五星期至六星期後才可以充分得到疫苗的保護。現時世界各地疫情仍然反覆,變種病毒肆虐,市民真的不要再觀望,應該盡早接種,為自己,為家人和朋友,早日築起保護屏障。
 
2021年5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29分
即日新聞  

圖片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右二)、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教授(左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專責事務)連慰慈醫生(右一)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醫生(左一)今日(五月十九日)就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監測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