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三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易志明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的書面答覆:

問題:

  去年由十五個經濟體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協定》)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該等經濟體的人口總和佔全球人口約三成,而其本地生產總值總和佔全球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分一。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i)經作為中轉站的香港運往《協定》成員經濟體的貨物量,以及當中分別經過及沒有經過在港加工(包括裝卸、重新包裝及儲存)的數量,以及(ii)香港與該等經濟體的貿易額分別為何(按經濟體名稱以表列出);

(二)鑑於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表示,政府會積極爭取香港成為《協定》生效後第一批加入《協定》的經濟體,該項工作的最新進展及加入時間表為何;及
 
(三)為把握《協定》為貿易和物流業帶來的商機,政府會否成立工作小組,並邀請相關團體(包括物流業團體)派代表加入,以制訂相關措施;如會,詳情(包括擬邀請哪些團體)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中國內地、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十國、澳洲、日本、韓國和新西蘭共十五個經濟體於去年十一月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 (RCEP),‍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涵蓋全球總人口約三成,國內生產總值總和佔全球三分一。RCEP的成功簽署和落實是區域經濟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將會推動區內自由開放貿易及增加投資,促進經濟區域合作。

  作為區內的物流中心及樞紐,香港是RCEP的十五個成員經濟體的緊密貿易夥伴,在區內貨物貿易中轉方面擔當重要角色。

  在過去三年(二○一八至二○二○年),十五個成員經濟體經香港出入口轉運(包括港口及航空中轉)的總貨運量分別為九千五百六十萬公噸、九千一百四十八萬公噸及九千三百五十二萬公噸(詳見附表一),政府統計處並沒就轉運貨物有否在香港經過加工作分開統計。過去三年香港與十五個成員經濟體的貨物貿易總額則分別為八千零七十九億美元、七千六百五十五億美元及七千七百二十億美元(詳見附表二)。

  作為自由及開放貿易的支持者,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拓展在全球各地的經貿網絡,積極尋求與其他經濟體簽訂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協助港商對外擴展,以促進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包括爭取在RCEP生效後盡早加入。加入RCEP不但會強化香港與成員經濟體的經貿與投資聯繫,有助香港進一步融入區域產業鏈,帶動區內經濟增長,亦可讓香港貨物及企業受惠於RCEP下有關關稅減免、開放市場准入、取消貿易壁壘、簡化通關程序等措施,有助降低貿易成本,為香港貨物及企業拓展區內市場帶來新機遇,並為疫情後全球經濟復蘇提供龐大動力。

  正如行政長官在去年十一月的《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是區內的主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及交通樞紐,亦已與RCEP中十三個成員經濟體簽訂了自貿協定,即與中國內地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及與東盟十國、澳洲和新西蘭分別簽訂的自貿協定,我們具備條件參與RCEP。特區政府早於二○一八年已在不同層面和場合向各成員經濟體表達加入RCEP的意願,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局長於二○一九年十一月RCEP完成文本談判時,去信予各成員經濟體,重申香港加入RCEP的意願,並得到正面回應,表示香港可在RCEP生效後循相關條款加入;以及去年年底RCEP簽署後,商經局局長再次去信予各成員經濟體,表達香港加入RCEP的意願。商經局局長亦已開始與多個RCEP成員經濟體的經貿部長進行溝通和對話,就香港加入RCEP開展討論,爭取香港能在RCEP生效後盡早加入。特區政府會利用不同平台,包括商經局局長主持的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適時向業界介紹RCEP在深化區內經貿合作方面所帶來的機遇,與相關業界團體商議促進及推廣措施,讓港商更好把握RCEP為香港帶來的新商機。
 
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0分
即日新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