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發展香港成為區域專業服務中心」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五月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盧偉國議員動議的「發展香港成為區域專業服務中心」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首先,我感謝盧偉國議員和謝偉銓議員提出動議(和修正議案),以及十五位議員先後就這個重要的課題發表意見。我引用其中一位發言的廖長江議員所提出的一個簡單但切題的意見,就是若要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專業服務中心,當中既有機遇,亦有挑戰;機遇是要掌握,挑戰是要克服。剛才各位議員給予的意見已包含這兩方面,我們會盡量回應。過往政府亦是按照這個方向工作,聽取各位意見後,我們會繼續修正和改善。
 
  整體來說,十五位發言議員所提出的意見,我們大致贊同。特區政府認為唯有大力鞏固和推廣香港在專業服務的優勢,我們才能把握大家所提出的,無論在國家、香港或國際(層面)上的機遇。我會在總結發言就議員提出的數方面作出回應,包括就國家大政策如「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經濟支援、法律,以至創科和鼓勵青少年方面,稍後兩位(發展局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同事亦會就各自範疇作出補充。
 
  如要談最及時和最重要的國家政策,莫過於最近人大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第六十一章(有關)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第一節──「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特別指出國家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這是固有的,過往的五年規劃中亦有一直強調,但在「十四五」規劃內,加上了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內容)可以說是「有新有舊」,有些是我們固有的優勢,有些則是新發展的潛質。國家給予我們一個很清晰的方向,亦符合我們爭取的方向。
 
  盧偉國議員在辯論中提出,利用「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專業發展的重要平台。這與香港在國家大政策下,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首選功能平台和重要切點絕對一致。一直以來,特區政府亦按照國家大方向和香港能夠發揮的地方,與中央政府、內地企業及國際經貿社會推動很多工作,包括在二○一八和一九年舉辦一系列「一帶一路:由香港進」的論壇交流會,與業界一同討論如何參與各類「一帶一路」項目,藉此引入香港的專業服務,作出貢獻;亦包括在二○二○年分別與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合辧網上研討會推廣工作。雖然有疫情,但這些工作並沒有停頓。
 
  政府同時建設多元平台,促進香港的工商及專業服務與內地及世界各地的企業對接,讓香港專業服務界在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每年均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至今已經舉辦了五屆,無論是出席人數以至參與的國家代表,每年都有增加。去年因為疫情關係,我們不能舉辦實體的「高峰論壇」,但仍以網上形式(舉辦),有超過六千位來自八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參與,期間亦舉行了七百多場、涉及超過二百四十個項目的(一對一項目)對接會,為專業界別提供很多商機。
 
  此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支持貿發局就「一帶一路」建立資訊網站,加強專業服務與企業的對接,將一些成功個案或能夠提供專業服務的企業名稱(列出),與世界市場接軌。而每年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或在年中與中央不同部委,包括國資委(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商務部或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行的活動中,我們至少有一次能夠與他們帶來的國家企業互相對接。我們會繼續這方面的工作,亦回應了剛才有議員,包括陳振英議員所提及要求與中央部委和內地企業對接方面。
 
  剛才亦有很多議員提及如何利用我們的專業幫助內地企業及與他們合作。我們每年與中央部委的交流中,除剛才提及的業務性質的會議外,亦包括與中央發改委牽頭設立的一個聯席會議。中央方面,今年由發改委牽頭,有十六個部委參與;而香港方面,由商經局牽頭,亦有十五至十六個單位(參與)。除政府部門外,亦包括與一些政府相關的機構如貿發局,共同進行這工作。在業界交往之上,政府與中央部委亦有一個聯繫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牽頭和協調。盧偉國議員亦有提及粵港澳大灣區為專業界別帶來很多發展機遇。自二○一九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之後,特區政府一直與中央及區內政府單位緊密協調,行政長官亦參與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反映香港業界包括專業界別的意見。領導小組先後通過多項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不同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當中有扶持專業界別的措施,包括剛才很多議員提及的資格互認、執業監管等方面的進一步開放措施。政府會繼續加強與內地當局的聯繫,跟進大灣區建設整體政策的推進,以至個別措施的公布和實施,共同全面落實領導小組所訂立的各項措施,以及加強香港在推動大灣區建設的角色和尋求不同領域,包括專業服務方面的政策突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在獲得大家的支持下,已成立大灣區辦公室,加強統籌和協調各政策局和部門在大灣區建設方面的工作,確保相關政策措施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同時,大灣區辦公室會繼續與本地的持份者,包括不同專業服務界別保持密切溝通,聽取相關意見,透過策略性的宣傳推廣活動,加深社會各界對大灣區發展的認識,鼓勵各界積極參與,開拓機遇。

  剛才不少議員都提及CEPA服務貿易協議。廖長江議員說要繼續深化,周浩鼎議員亦希望我們能加強推廣,讓更多專業服務界別能在CEPA下進入內地(市場)。
 
  自簽署CEPA以來,商經局和工業貿易署幾乎每年都會作一次廣泛諮詢,就各行業在市場准入方面如何進一步推進徵詢意見,亦透過相關政策局吸納不同意見,整理之後由商經局與商務部討論。在世界各地的雙邊經貿協議中,CEPA可說是最經常更新和互動的經貿協議。在此我要感謝各業界和政策局為我們收集意見,讓我們展開工作。
 
  近年,特別是在二○二○年六月一日起實施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修訂協議,在法律、建築及相關工程、金融、旅遊等領域新增了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截至二○二○年底,工業貿易署已簽發超過三千三百二十張CEPA《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協助業界利用CEPA進入內地服務市場。這都是一些實質進展。
 
  剛才周浩鼎議員也提到我們有一個《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PASS)。這其實是一個資助計劃,是商經局支持本港專業團體和人士對外推廣和提升專業水平的一項措施。PASS提供高達九成的財政資助,支援專業團體進行交流、推廣、提升專業水平等。一直以來,局方和轄下部門都會不時聯絡不同界別,鼓勵他們利用這些資金。當一些專業團體有人事轉變時,我們與新一屆(成員)交談時都會鼓勵他們盡量利用PASS這個計劃。

  但正如廖長江議員提及,我們不只有這一個基金。他提及「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經立法會通過再度注資十五億元後,這個「BUD專項基金」加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都能幫助業界開拓市場和建立或升級品牌,間接亦對專業服務有幫助。
 
  梁美芬議員亦提及希望更多業界,特別是她所關注的法律界,能就他們可以發揮的作用多作推廣。除了剛才列舉的數個基金以外,貿發局、駐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投資推廣署,都樂意和這些專業團體合作。
 
  我就大家提及的數個專業範疇作回應。在法律專業方面,我聽到梁美芬議員、周浩鼎議員都提及法律界別,律政司是這方面的第一負責單位。
 
  《十四五規劃綱要》特別提及香港要建設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律政司亦正與內地相關部門密切聯絡,致力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有關法律服務的開放措施和新措施,充分發揮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律政司代表亦已在三月向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匯報相關工作,因此,我只會扼要轉述律政司給我們的意見和有關進展。
 
  在法律服務方面,近月有幾項突破性的措施惠及整個香港法律界發展,包括剛才梁(美芬)議員提到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合資格的香港執業律師在通過考試後只需經廣東省律師協會集中培訓並考核合格後,便可申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
 
  此外,在深圳前海的港資及外資企業可以約定民商事合同適用的法律。律政司正尋求中央支持把這些措施擴大至整個大灣區,並探討在大灣區實施「港資港法、港仲裁」。
 
  在調解服務方面,隨着大灣區的各項發展(計劃)逐步落實,並配合在大灣區對於爭議解決服務的推廣,律政司預料爭議解決的需求將會逐步增加。仲裁、調解及其他爭議解決服務亦將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在有關大灣區的事宜中。
 
  二○二○年,粵港澳三方通過設立大灣區調解平台的方案。大灣區調解平台將研究制定統一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及相關標準,促進三地各自設立當地的合資格大灣區調解員名册。另外亦會研究制定跨境爭議的調解規則最佳做法及調解員專業操守的最佳準則。
 
  在仲裁服務方面,律政司積極落實多項措施以期完善香港的仲裁服務,包括:
 
(一)香港與內地在二○一九年簽訂了保全措施安排,開創新格局的安排容許六間香港合資格申請保全措施的仲裁及爭議解決機構,可以代表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向內地法院申請保全;以及
 
(二)《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補充安排》。

  雖然大家並沒有提及知識產權服務業,但《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特別提及(支持)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這方面知識產權署亦密鑼緊鼓,以配合這方面的發展。今時今日,中國和中國國民的專利授權量和專利申請已經達至全球第一,因此在這方面香港既存在商機,亦可以為國家服務,特別是我們正逐步發展原授專利及建立知識產權(貿易)平台,以及進行這方面的推廣工作。

  葛珮帆議員和容海恩議員同時提及於創新科技方面,不論是數碼基建、電子簽名、工商登記、大數據和數字經濟等方面都具備潛力。這些都是較為新興的服務業,甚至是一項專業,我知道創新及科技局會在CEPA的框架下,(探討)能否進一步推廣檢測驗證等工作。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內地的強制性產品認證,於各領域有新商機時,可以逐步去做。我們會將這方面意見轉達予創新及科技局。

  謝偉銓議員於修正案中提及大灣區在就業發展方面為香港的青少年所提供的機遇,意見有多位議員,包括鄭泳舜議員和陳健波議員認同,政府亦持相同和正面的看法。勞工及福利局和民政事務局已就這方面展開工作。為鼓勵及協助香港青年人把握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發展機遇,政府於今年一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的企業工作。

  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可以加深他們對內地市場,以至對國家發展機遇的認識,協助他們建立人脈網絡。對於他們日後選擇回港,還是在內地發展事業,都有所裨益。

  另外,民政事務局已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為獲選的青年創業團隊提供資本資助,同時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包括協助他們落戶位於大灣區的雙創基地。所有有意創業而符合資格的香港青年,包括青年專業人士,均可因應他們的發展需要透過申請資助在大灣區內發展。計劃的獲資助非政府機構名單已於今年二月公布。計劃共批出約一億三千萬元,資助十六個不同團體舉辦青年創業項目,預計會為二百三十個創業團隊(涉及超過八百名青年)提供資本資助,以及為約四千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我相信這方面亦可回應各位議員所提出的意見。

  主席,今日的討論對政府的工作,無論是個別政策局在其負責的專業範疇,或是跨局的工作,如「一帶一路」或大灣區發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支持。我除了對此表示贊同外,亦會吸納大家的意見。

  除了在國家政策方面可參與國家發展大局,或是協助內地發展、發揮香港所長外,香港的專業亦具備很好的國際發展空間。國家以外的周邊地區,如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所涵蓋的東亞以至澳紐地區,都有很多發展機會。這些發展機會不是單獨存在,香港可因應作為國家的國際城市或區域總部而發揮(獨特角色)。香港除了可以更好地服務以香港作為區域總部或區域辦事處的九千多家公司外,近年亦可透過與區內主要貿易夥伴,包括與東盟十國和澳洲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為香港的企業,尤其是專業服務業,提供「走出去」的機會。我們最近與澳洲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中,亦特別為專業團體,包括會計和工程界別提供更優惠的條件進入對方市場。進入對方市場不單是我們進入澳洲,亦可以讓很多企業透過香港進入內地,因此香港亦發揮了大家剛才在討論中提及的角色。

  行政安排方面,大家提及必須要跨局合作,政府內有縱橫交錯及互相合作的關係。各政策局除了各司其職,負責其處理或支援的專業外,在其他層面上就如我剛才所說,無論是「一帶一路」或是大灣區發展,都有跨局合作。在國家大政策如「一帶一路」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行政長官會親自監督、協調和處理,所有政策局都要一起做這些工作。近年大家亦留意到,除政府部門外,與政府合作的機構如貿發局都會透過政府的撥款,特別加強大灣區或「一帶一路」市場服務,當中包括議員剛才提及的TDC(貿發局)GoGBA平台。

  我希望可以給予大家正面回應和信心,政府會與業界及整個商界,為香港成為專業服務的區域中心共同努力。

  主席,我謹此陳辭,接下來我兩位同事會就其範疇作出回應。



2021年5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2時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