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答問會答問內容(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四月八日)上午在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的答問內容:
 
黃國健議員:主席,這次完善選舉制度其中一個目標是要落實「愛國者治港」。近來,社會討論較多的是要落實「愛國者治港」,除了要優化治港班子和公務員團隊,增強管治效能外,就是培訓人才的問題。我想問特首,政府有沒有具體方案,如何培訓一些愛國者作為治港人才,參與特區的管治?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特首。
 
行政長官:多謝黃議員。黃議員提出的問題非常精準。事實上,這次全國人大決定,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五個目的,其中一個就是希望透過完善了的選舉制度,可以切實提升治理效能;不過我亦公開說過,有了好的選舉制度,有了好的、可以配合又制衡我們的立法會,都不會自動提升治理效能,要提升治理效能需要有人才。當然,作為特區政府,我們是管治的第一責任人,所以政府的治理人才至為重要。在這個工作方面,我們還在籌謀中,不過我覺得起碼有以下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培養公務員。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培養公務員,不但在他們的治理能力,亦要在他們的治理理念,包括深切認識「一國兩制」的精神以及《憲法》和《基本法》,唯有這樣才能確保在公務員隊伍裏的都是治港的愛國者。另外,公務員的各方面培訓,大家都記得,我在很早階段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要成立一所公務員學院。當然我們現時也有做公務員培訓的工作,但不算做得很有系統和規模,亦沒有凸顯17萬名公務員需要重點培訓的特徵,所以建立一所永久的公務員學院,我覺得非常有需要,中央對此亦是大力支持。要建一所全新的學院需要幾年時間,現時選址、設計已經開始,但仍要幾年時間,所以我們先會將現時在北角政府合署用作公務員培訓的地方重新整合,爭取在今年年底先成立臨時公務員學院,讓我們進行有關培訓。我們亦成立了一個很高層次的諮詢委員會,由馮國經博士領導,無論在了解香港和內地的發展、大灣區的重要性和國際視野方面,為我們未來培訓公務員制訂有關課程。
 
  第二個功能是為社會培訓政治人才。在這方面,我希望主導性是來自社會,無論是政黨或一些智庫,希望透過他們的工作培訓更多治理人才。特區政府會全面配合,包括如有一些獲培養的人才希望能夠有一定的政府經驗,他可以參加我們為這些年輕人士提供的實習,或我們早期推行的「影子計劃」,可以跟司長、局長熟悉環境,亦可以加入政府的委員會。
 
  我覺得我們可以「兩條腿走路」。後者屬於非公務員體系裏的政治人才,我在此呼籲在座的各個政黨一同努力;如果在政府和議會中沒有治港人才,再好的制度也很難幫助我們提升整體特區的治理效能,從而為香港市民服務。多謝黃議員。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黃國健議員。
 
黃國健議員:主席,我想再追問一下,大家都知道,「愛國者治港」人才要成才是需要有實戰環境,所以我想問得具體一點,會不會考慮或是已經有方案,在各個政策局增加例如副局長、政治助理之類的職位,讓多些人可以在實際環境裏培訓成才?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這個問題,原則上我都會認同,因為事實上政治工作和治理效能有一定的關係,可能跟一般公務員的工作有分別;但大家都知道,我已經快將完成第四年任期,所以在本屆政府裏,沒甚麼空間可以重新再審視政治任命官員的規模和人數。我相信經過完善選舉制度後,下一屆政府需要再認真研究,如有需要,增加這些政治任命官員去配合公務員隊伍做好管治的工作。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葛珮帆議員。
 
葛珮帆議員:行政長官,香港在「黑暴」期間深受假新聞和假信息所害,新屋嶺、「831」這些假消息直接導致仇警,煽動暴亂,明明沒有人死亡,但到今日竟然仍有人相信有。過去一年至今日,虛假信息亦影響香港的抗疫工作。政府呼籲市民做檢測,就有人鋪天蓋地宣傳說基因「送中」;用作追蹤接觸者的「安心出行」則被抹黑為用作跟蹤、監視市民;政府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就有個人或組織針對疫苗作出誤導和不實的言論,抹黑疫苗,導致有市民抗拒接種。行政長官,你就處理「起底」行為「武器化」已經開始了工作,而虛假信息每日都在影響政府的施政和社會的穩定,對完善選舉制度的工作亦會有一定影響。我想問,政府何時會立法打擊虛假消息,方向為何?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葛議員。如果我剛才說各位是議會亂象的最大「受害者」,那麼我想特區政府就是假新聞的最大「受害者」。正如葛議員所列舉,過去兩年我們每一項工作都是非常困難,因為我們所說的很快就會被扭曲和被抹黑。我是很認真地處理這件事,在二月四日的行政長官答問會,我公布了幾方面要優先處理的立法工作,其中一項是一系列有關信息發放、「起底」、私隱被損害的工作。在這範疇內,現在我們會優先──至少我們會做好一定的工作──就是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修訂,因為這曾經在本會的事務委員會討論,私隱專員亦非常支持這項工作,有關這部分我們會爭取於本立法年度提交條例草案。至於有關假新聞或在網上散播仇恨的信息──葉劉淑儀議員是很關心的──我們現階段正進行研究,看看外國的政府如何處理這件事。事實上,近年外國政府包括所謂西方民主社會亦要處理這事,否則會很難管治。有的處理方法集中在選舉過程,有的處理方法是廣泛性的、是日常可以做的,我們現正進行研究工作,但恐怕這工作未必能夠趕及於本立法年度提交法案。但葛議員,你可以放心,這項工作我們一定會盡快做。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葛珮帆議員。
 
葛珮帆議員:行政長官,現時我看見政府每日就着假新聞、假消息,各個政府部門均疲於奔命,日日都在處理,消耗了很多香港的時間,亦消耗了很多官員去解決民生和經濟問題的時間,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非常緊迫的問題。行政長官,你會否承諾在你任內可以完成打擊假信息和假新聞的立法工作?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政府的工作會按部就班做,我們完成了研究,就要決定是否用立法的方式處理,接着草擬法案,然後提交立法會,這涉及不少步驟。我可以承諾,我會親自關心這課題,督促有關政策局跟進。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陳克勤議員。
 
陳克勤議員:多謝主席。行政長官,我有個問題在這個會議廳說過很多次,亦問過環境局、食衞局、發展局,都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所以今天我想藉這個機會向你請教。大灣區的發展是我們國家的政策,你亦經常說要與灣區的城市有協同的發展,做到共贏。你經常將大灣區政策放在嘴邊,但我看到你的官員似乎沒有將你的大灣區政策落實,甚至可能是說空話,或者是當「耳邊風」,因為他們把現在大灣區的中心,即是北區,所有厭惡性的設施──堆填區、焚化爐、廚餘廠——都放在這個地方。這個所謂的邊境地方——他們口中的邊境地方——就是大灣區發展的中心。如果他們在制訂政策時有大灣區發展的理念,怎會將20萬個骨灰龕、10個屍體焚化爐、30間殯儀館放在我們大灣區的中心?怎會將「殯儀城」放在我們三個口岸的正中心?我想問問,你的團隊到底在大灣區發展規劃這個概念方面,花了多少心思及有多認真對待?多謝主席。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主席,多謝陳議員。我留意到社會近日關心這個議題,不過我想我們要從歷史的角度去看這個議題。香港的土地運用有其既有歷史,當年由港島往九龍、新界伸延,從這個歷史角度,以前的北區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地方,所以很多市民不願意在市區見到的東西就放在北區,這是歷史角度,不是個人或者官員看不到,因為官員沒有水晶球。我想你剛才說的項目規劃了至少10年以上,10年前可能大家都未看到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就是粵港澳大灣區會提升至國家經濟規劃的層面。沿用這種歷史上使用土地的角度,就是這樣去鋪排,就等於那些堆填區,我完全明白我們現在的困局。首先要指出,我們不是故意——我知道有人會收看這個答問大會,尤其是深圳的市民——我們不是故意,明知道有一個很好的粵港澳大灣區、有一個我們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努力中的口岸經濟帶、有一個我們很想建設的「一河兩岸」的創新科技園,我們不是知道有這些後仍然規劃或許不太受歡迎的項目在那裏,而是它有其歷史過程。歷史過程走到這一步——而走到這一步亦是有支持的,因為我們需要獲得撥款,才進行這些前期工程——市民,或者是兩地的市民,包括本會議員有關注,我們會盡量思考在歷史以及滿足香港的民生需求的前提之下——大家都說住的地方又沒有、去世後連靈灰位也沒有——怎樣可以找到較好的安排,例如在設計方面,怎樣可以令設施不會明顯為周邊環境製造不好的景象,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若完全放棄這個項目,對於在座很多議員關心多年的問題,即香港沒有足夠靈灰位設施、家人要輪候很久才能讓去世的親友入土為安或火葬——火葬某程度上是市民很希望可以盡快做到的服務——由於現時我們不是處理一個全新的項目,陳議員,是一個規劃了很久的項目,你突然要叫停這個項目,影響是很大,不是純粹大灣區的問題,亦是本港700多萬市民民生迫切的問題。我可以跟你說,我也很關心這件事,也不是今天才關心,我們一、兩年前已經看到,在大灣區的門口有這些設施可能會引起內地或北區居民擔憂,所以將會要求有關的建設部門認真考慮如何興建及往後怎樣管理這些相關設施。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陳克勤議員。
 
陳克勤議員:主席,我不是在談很狹隘的地區利益的問題,而是指出規劃上有很嚴重的失誤。特首,你的同事可能沒有跟你說,在同一個北區之下,你們計劃在和合石——你知道和合石是甚麼地方——興建一條公共屋邨,建4 000個單位給10 000人居住,將陽宅和陰宅放在一起;接着你在大灣區的中心、口岸的附近建一個新的大型「殮葬城」,在邏輯和規劃上到底怎樣說服市民?當然我很希望——聽到你剛才說的計劃可以暫緩或調整規模,甚至是重新檢視這個項目——希望你了解一下、想一想。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我沒有說過要重新檢視這個項目,我是向你解釋很難推翻這個項目。至於土地的規劃,這個是香港的特色。香港有1 100平方公里,但選擇了用很密集式的發展模式,所以你會見到很多地方都是相對擠迫,亦不是說沒有一些一般來說不應該設於毗鄰的設施放在一起。這是為甚麼我們現屆政府這麼重視——亦得到議員的支持——要開拓新的土地,要透過「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開拓新的土地,那就有很多空間可以作調動。如果沒有新的土地,來來去去都困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會不斷出現陳議員提及的不協調的土地運用。近年我們在規劃、設計、綠化方面都盡量令這些社區可以更加宜居,從這些方面減低市民印象方面的不安。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石禮謙議員。

石禮謙議員:多謝主席。昨天我很感謝特首和一眾官員向我們業界解釋新的完善選舉制度,我代表地產界和建築界表示非常支持此方案。同時,我們很支持國家安全法,為香港帶來社會穩定;經過三年,我們現在知道甚麼叫社會穩定,這是《香港國安法》帶給我們的,而我們覺得完善選舉辦法為社會帶來政治穩定。經過社會和政治穩定,國家領導人叫我們解決自己社會的矛盾、深層次的矛盾。我想問一問,由《基本法》賦予我們穩定與繁榮,第三部曲就是繁榮、社會和諧,我想聽聽特首如何達到第三方面——在已有穩定的情況下——讓我們繁榮,走回一條正常的路。多謝主席。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石議員的提問,如果要詳細回答需要很多時間。我在製作《2020年施政報告》的時候已經認為,我們既然有了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當然當時我未知道還有一套完善的選舉制度,但都盼望我們有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讓我們可以處理各方各面的問題——所以去年《施政報告》的標題是「重新出發」,當中有200多項新的措施;加上現在有完善選舉制度,社會會相對和諧,議會亦會相對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我有信心當中提及很多措施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落實,包括房屋問題、土地問題、創科的推進工作,以及各行各業都希望有更好發展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只需要按着已於去年十一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的藍圖逐項推進。也許大家未能完全明白我寫這本《施政報告》的心路歷程,我覺得是時候回到正軌,重新出發,盡最大努力解決每一項事情。雖然本人的任期只剩一年多,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落實我們對社會承諾了的工作,不會因任期即將結束而放鬆,或認為已不關我們事而不繼續規劃。你會見到在《施政報告》和近日推出的可持續發展,全部都是很長遠的計劃——二○五○年前達致碳中和 、二○三五年或以前全面取消(新登記)燃油(私家)車 ,這些全部都是很長遠的工作——我們會繼續推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詳細討論未來經濟重新出發要如何做。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田北辰議員。
 
田北辰議員:我在完善選舉條例原則方面的正面立場和爭取了甚麼,社會都很清楚,所以我今天沒有甚麼特別事情要追問。反而很多市民託我問你,現時接種疫苗的進度不是十分理想,而很多人接種疫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想方便將來返回內地或出國,但現在疫苗市場就好像分了兩個陣營,互不承認,想接種的人亦在考慮應該接種哪款疫苗才好,會否接種了這款後,他日會去不了某地方。現時基本上回港人士無論接種了哪款疫苗,香港也會讓他們入境,因為我們兩款疫苗都有接種,但問題是前往別人的地方。我想問,如果你們將來跟低風險國家或地區——當然最重要是包括內地——談疫苗通行,可否爭取要全部承認現時最普遍、最多人談及的兩款疫苗?我相信如果你能承諾的話,對接種一定有很大幫助,亦會看到你現時對香港市民的關注,除了我們現時談及的國家安全、選舉外,還有這方面。在民生項目中,這是目前最迫切,人人都想知道,我在社區真的被很多人問及這事。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田議員關心我們疫苗接種的進度。事實上,我也是非常關心此進度。我們由二月二十六日開始接種,到現在都已超過一個月,截至昨晚剛剛突破了50萬人接種了第一針;當然有不少人已經完成第一針和第二針的接種,但如果我們以接種了第一針而言,無論是復必泰或科興疫苗來說,就是剛剛超過了50萬,接種率只是百分之七點五左右。這不算理想,尤其是考慮到我們的能力,有些地方想接種也沒有機會接種,又很偏遠,我們的能力是我們有足夠的疫苗抵港,我們有整套配套——社區疫苗接種中心、2 000個私家醫生、18間普通科門診可以安排接種,有網上預約、有電子針卡——在此配套下,未能呼籲、鼓勵、吸引更多市民去接種,其實我真的很疑惑。如果大家有甚麼好辦法,我很願意聆聽。
 
  你提出了一些辦法,不過這些辦法,有些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有些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外。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其實我們已經提出了。現在有幾個行業的員工須要滿足每14日接受核酸檢測才可以做一些事情,譬如飲食業要開晚市堂食的話,員工做檢測便可以;我們的誘因就是如果接種了兩針疫苗,經過14日後有了抗體,就不用再做這些檢測,這些就是誘因。跟學校的情況相同,很多校長對我說,他們希望恢復百分之百的半日制面授課程,現時是三分之二,我們亦告訴他們,讓老師和員工完成接種便可以了。這些是很具體的誘因,但到今天都未能發揮效能,所以我在此要再次呼籲。
 
  至於對外的誘因,正如我剛才所說,不完全是我們能力範圍所能控制,但我們也很努力。我親自跟中央說過,在甚麼情形下可以讓我們有一定的方便,不需要14日檢疫;我亦親自跟廣東省領導說過,大家也在探索,究竟在哪種情況下可以有序地——不可能即時全面恢復——讓兩地人民不需要在檢疫14日的情況下往來。至於海外,我們已經重新啟動與新加坡商討「旅遊氣泡」,我們一定會做這些工作,尤其是一些低風險的國家。如果你說疫苗接種是這些工作中的一個議題,我們當然要爭取所有在香港合法認可、安全、有效使用的疫苗都不應該被排斥或被歧視,但此工作是有一個國際角度。現時國際上正在做一件事,世衞都表示反感、反對,我們國家亦已發聲,就是不要搞「疫苗政治化」、「疫苗民族主義化」,應該以科學態度對待。我相信稍後如果世衞能夠認可多幾種新冠疫苗作緊急使用,可令大家的工作容易得多。現時香港兩款已經認可作緊急使用的疫苗中,復必泰應該是大部分地方都接受,我相信國產疫苗稍後亦會獲得世衞認同,因為現時已經有很多國家正在接種國產疫苗;當世衞認同後,希望令我們爭取容易很多。多謝。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田北辰議員。
 
田北辰議員:多謝特首。我公開提出在接種兩劑疫苗14日後,就可以豁免兩星期一定要檢測一次,這你已做了。另外我還提出了兩件事,第一,就是限聚令可否由四個人變八個人?第二,就回港人士,如果現時有些是不准入境的,可否由不准入境變成21日檢疫後,便可以讓他們入境?如果讓他們入境而需要21日檢疫的,接種了兩劑疫苗14日後,可否不用隔離?這兩件事也會有很大幫助。順帶一提,菲律賓疫情最近大幅反彈,很多外傭僱主擔心,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如果禁止他們入境,我們會很麻煩;如果接種了疫苗的可以入境,經過21日檢疫,我相信大家都會很開心,這方面你又會否考慮?因為這些全都是由海外入境,我們香港可以自行決定。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田議員。你提議的事情,我們全都會考慮,不過在考慮跟落實的過程中,會有很實際的考慮,譬如我們要求某地方人士入境檢疫21日,但還要他完成接種疫苗,我們首先要知道那地方有沒有疫苗接種,有些地方根本沒有疫苗接種,就等於不准入境,所以有些實際問題,我們要考慮。不過我可以答應你,所有可以呼籲、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或能解決市民經過年多疫情所受的困擾,我們都會做,包括本會不少議員向我提出,香港居民在廣東回港有「回港易」,只要有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就不需要14天檢疫,我們已經正在籌備將「回港易」擴展至廣東以外;同時間,部分內地人如果拿到配額,亦可以「來港易」,因為同一個地方也是低風險,沒甚麼理由會有不同對待。現時在我的清單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建議,我們梳理和決定了怎樣做後,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吳永嘉議員。
 
吳永嘉議員:多謝主席。隨着公職人員宣誓條例落實和完善選舉制度後,我相信我們應該可以建立一個愛國者團隊;但在很多法案委員會或事務委員會內,很多政府官員提出的考量,都是美國、歐洲的標準和做法,而往往很少提及國家的做法和標準,甚至抗拒接受國家做法和標準。正正很近期的一個例子譬如是上周電子煙、加熱煙的法案委員會上,他們完全沒有拿出國家最新的標準出來討論,是由我提出來的。我明白我們是「一國兩制」,但我們亦在談論大灣區融合,我們希望人流、錢流、信息流是可以流通的,但如果我們制訂政策時,不多加考量——我不是說我們要看齊國家的標準和做法,但如果我們制訂政策時完全不考慮國家的標準和政策,我們是沒辦法融合大灣區的發展。所以我想請問特首,你會否或有甚麼辦法,可以令特區政府的官員多重視國家的科學、做法和標準,從而令香港可以更融入大灣區的發展?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吳議員的提問。這個議題是很重要的,因為隨着我們定位要讓香港特別行政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要從這個思維出發。當然,同時間我們亦不要忘記中央要求我們「一國兩制」,所以香港有一套制度、有優勢,譬如普通法、外匯沒有管制,諸如此類,是應該維持的。但隨着要與大灣區有更好的協同效應,是需要從這些標準方面去考量,不然往往一過了深圳河,這套標準便不適用,是另一套標準。那怎樣去落實呢?其實這幾年我都察覺到有轉變,現時我們很多局、很多部門,我要求每日做一件事時,要思考內地的角度和大灣區的角度,甚至我們行政會議的文件,除了要看社會反應,或者有否經濟效益等,我們要寫一段有否與內地有關係的問題,或者叫Mainland implications。不過這恐怕屬於一個過程,亦是一個歷史問題,我們很多事物都跟西方標準,要很快、很短時間翻轉過來,是需要一段過程。我可以和你說,我在這個議題上,在政府內部,我很重視亦抓得很緊。我親自主持一個大灣區的督導委員會,所有司局長都在裏面,我們經常都要開會討論大灣區的新發展,我們應該怎樣去融入、爭取好的東西,或深圳有些新政策推出,譬如剛剛深圳又推出了方便港澳居民的措施,那怎樣可以令我們能夠受惠呢?這些工作每天都在做。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陳健波議員。
 
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特首,過去很多年政府施政困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立法會亂象叢生和「拉布」拖延所致。凡事都政治化,政府做事便事倍功半,令香港的競爭力不斷下跌,香港亦成為世界的政治角力場。眼見香港陷入這個政治困局,中央不得不出手使出「組合拳」,首先用國安法制止各種反中亂港的勢力,接着提出了「愛國者治港」和完善選舉制度。有了良好的管治生態基礎,香港才能夠前進,最終目的都是令市民安居樂業。但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有人擔心不同政見者的聲音不能在議會上表達,甚至得到採用,害怕香港以後的議會變成「單聲道」。我想請問特首,在議會回復理性之後,政府如何把握這個新政治形勢,與議員一起解決香港的經濟問題、住屋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在解決這問題的過程中如何令香港社會各界都清楚感覺到政府真的歡迎和廣納不同的意見,鼓勵大家齊心為香港的好處和將來發聲?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陳議員的提問。陳議員的表述是準確的,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特別是本屆立法會開首幾年,出現這麼多的亂象,令施政非常困難。當然在很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都爭取做事,但真的很困難。我還察覺到,這可能是很深層次的困難,就是因為懼怕這個立法會,有些同事在制訂政策時,在作決定和判斷時,背後已經有陰影存在,甚至私下開會時會問,這件事是否需要送往立法會審議,如果要送往立法會便會「打折扣」——那種施政的熱情便會「打折扣」,因為到了立法會就會被扭曲、被抹黑,甚至是人身攻擊和發生打鬥。幸好現時中央及時出手,否則傷害將會更大。這是我服務了40年後所得的觀察和擔憂。現在我相信這個局面將會改變,改變後市民對政府會有期盼,對議會都會有期盼;怎樣去滿足市民的期盼呢?當然要大家努力。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和看到香港的發展方向,然後齊心協力向這個方向邁進。事實上,陳議員,我們想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你擔任財委會主席,會看到很多部門有很多議題想送來議會審批,期望可以落實。但另一方面,我們亦認同香港是多元社會,不應該變為「單聲道」或「一言堂」,所以如何廣納民意,亦是往後特區官員,無論是政治官員或是公務員,包括議員,需要很認真地處理。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重視公眾參與,當時稱為public engagement,事無大小都召開town hall meeting,我記得在出任發展局局長時多次為地區發展召開town hall meeting。是誰令這些地區廣納民意的平台被摧毀?就是反對派。他們凡有town hall meeting時便前來追擊,便在會場內吵吵鬧鬧,需要出動警察維持治安,結果一事無成。希望這個現象會消失,我可以承諾一定會恢復多與社會各界,特別與基層增加這類互動的機會,從而可以吸納社會意見。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陳健波議員。
 
陳健波議員:我認為所有議員,無論是來自功能組別或直選,都非常了解市民大眾或者各行各業的真正需要和痛點,所以我肯定政府如果真的能夠善用各位議員對社會的認知,然後去改善施政,絕對是香港的大好事。我希望政府或者官員都肯接受這個看法,真的把我們的意見看作是好意見,不要當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其他區域的利益,希望真正地處理。當然,我也明白議員都有責任,如果那件事情是錯的,或者他的看法是錯的,我們真的有責任要解釋給他們知道,亦不應該純為政治的需要去做;但始終我覺得絕大部分的議員都很清楚需要,如果你能夠聽取一定對香港是大好事。多謝。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我同意陳議員,他說的往往都是肺腑之言。我舉幾個例子,在復活節前有一個星期三、四,議會正在辯論一個關於鄉郊發展、沒有約束力的動議,應該是由劉業強議員提出的,將香港的鄉郊發展。那幾小時我有全程聆聽,我覺得會議上有很多好的意見,很多平時政府部門都不願做,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所以我在翌日星期五的部門首長會議——不只是司局長,是百多位部門首長的會議——要求他們要認真研究,究竟在鄉郊,特別是一些離島,供水、保育、街渡服務、垃圾收集等有甚麼可以做。雖然居民並不多,但這就是以民為本的精神。我再次呼籲我的同事要認真去聆聽和回答議員的意見。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周浩鼎議員。
 
周浩鼎議員:特首,在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後,香港將可以重新出發,摒棄政治爭拗才可集中精神去處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當中包括經濟發展,這是十分重要。過去說了很多年經濟多元化,再工業化亦說了好幾年,但好像未見有很大起色。最近我做了一些研究,我見到一些成功再工業化的地區,製造業佔當地GDP的百分比超過二十,有些數字可以告訴大家:以色列26.5%,新加坡24.8%,奧地利28.4%,香港只有7.6%,這是二○一七年的數字。特首我想請問,特區政府會否考慮做一些突破,訂下一個硬指標,去指明將來製造業佔本地GDP的百分比?有了指標就可以量度成效,可以有效鞭策和推進再工業化的發展。我知道特首你在研發開支已經訂下指標,踏出了第一步,我想問會否再進一步將製造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訂一個指標的百分比,有效推進再工業化?謝謝。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多謝主席。香港的經濟需要多元發展,但同樣地香港經濟今日以服務業為主導也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這為香港經濟帶來無限裨益,亦令香港具優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或「一帶一路」建設,因為我們有優質、可靠的服務業。在推動香港經濟更多元的同時,我覺得不是很適合去為某個板塊訂立一個硬指標,即使是金融業,也不需要訂硬指標,當該個行業做得好,其份額自然就會增加。短短由我上任到現在幾年間,金融業佔香港的GDP由百分之十七增加至百分之二十一,但當然因為當中有萎縮的因素,其他行業萎縮而它擴大,那麼它的百分比便因而增加。這些百分比是相對的,所以不是很適合這樣去訂指標。
 
  香港在再工業化或現在稱為「工業4.0」方面,其實很有潛力。我們不是從事一些需要大量人手、大量土地、大量廠房的製造業,我們需要的是一些很尖端的製造業,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昨天去香港科學園參觀,其中一個項目是製造醫療科技的機械人,全部都在香港製作,當然有些配件來自不同地方,但裝嵌和將來的生產也希望在香港進行。我們一定支持這些項目,事實上我們現在有撥款讓其進行研發的工作,將來在將軍澳工業區會有一個先進製造業大樓,我們會繼續推進這些工作;但一定要知道香港在哪個定位的製造業最能發揮效益。現在我覺得一些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廠房的方面,我們具有優勢,因為我們有科研,而科研所產生的製造業在未去到mass production,即大量生產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定位是可以發揮,這個工作我們會繼續努力。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周浩鼎議員。
 
周浩鼎議員:特首,正正我亦看到香港絕對有潛力去進行再工業化,為甚麼我引的例子是以色列、奧地利,那些地方人口不是很多,也是800多萬人,但他們一樣可以做到很尖端的工作,我認同這個方向。不過為甚麼我提出指標,我覺得如果我們參考即使是內地──我們國家,很多工作的推進也是用一些指標去量度,所以我希望你回去能夠考慮,如果能夠訂指標是一個新突破,我相信你也會一直推進再工業化的發展。多謝主席。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我回應周議員,我們需要更公開、大力地去說這些話:香港仍有工業的前景,不過是屬於這類工業,不要讓我們的年輕人覺得香港完全沒有工業、完全沒有製造業,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甚至所有行業都是金融業;其實香港是有潛力、有能力可以將我們經濟的板塊變得更多元。多謝周議員。
 
(待續)



2021年4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16分